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霞  魏红蕾 《现代护理》2005,11(7):573-573
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已经成为终末期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手段。而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目前,心内膜心肌活检仍是监测心脏排斥反应最可靠的金指标,因此,如何观察并早期发现排斥反应的线索,已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我科于2000年4月成功施行了1例心脏移植术,目前该患者已成为上海市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人。现将在心脏移植术后对排斥反应的监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1],经过各国学者近百年的艰辛研究与积极实践,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心脏移植术已日益成熟.排斥反应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院于2003年3月-2008年10月为16例终末期心脏病病人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其中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排斥反应的监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心脏移植术迄今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手段.而心脏移植术后的严密监测与护理对手术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3年3月~2010年5成功施行心脏移植手术2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11例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监测护理措施 ,提高心脏移植早期存活率。对 1 1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监测护理 ,主要包括 :维持循环稳定 ;加强呼吸功能护理 ;新三联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排斥反应的观察 ;各种感染的预防与处理以及患者的整体护理等。 1 1例心脏移植患者 8例存活至今 ,生活质量良好 ,3例因肝功能衰竭、反应性精神病及感染死亡。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而术后监护是其早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移植术是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异体心脏的植入,患者可能出现排斥反应,需用免疫抑制剂。自身免疫能力的抑制使感染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引起的死亡占移植后死亡率的25%,故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非常重要。我院2003年4月成功地施行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现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芬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82-83
心脏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已经成为终末期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手段[1]。2008年9月~2010年7月,我院心外科共实施21例心脏移植术,术后给予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患者生存质量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原位心脏  相似文献   

7.
心脏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分别于2001年7月、12月对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术后神经精神症状较显著,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均顺利痊愈出院,现将病人心理护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4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手术后的护理措施,配合临床手术,提高心脏移植的手术成功率和早期存活率。本文通过对4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的术后精心护理和监测,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系统护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监测;感染的预防与处理等。3例患者存活,患者术后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出院后随访2~9个月心功能均为Ⅰ级,恢复工作。1例术后18h死亡,死因为急性排斥反应、肺动脉高压危象、急性全心衰竭、急性。肾衰竭。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后监测和护理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心脏移植术是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自身免疫能力的抑制使感染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引起的死亡占移植后死亡率的25%[1],故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非常重要.我院于2001年1月~2005年4月成功地为4例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未发生围手术期感染.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已逐步成为临床上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我院于2006年1月11日为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成功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至今心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已成为一种应用于临床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供心保存、外科技术、术后感染并发症已不是阻碍心脏移植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术后排斥反应,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对心脏移植成败以及对心脏移植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已逐步成为临床上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2008年1月我院对2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成功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肌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早诊断和解除排异反应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运用超声动态监测心脏排异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成为术前评价、病例筛选、术后监测的重要检查手段。我院于2004年2月至今已完成3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现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移植术后动态连续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脏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患者施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并获得成功。术后护理中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病人进行全面细致地监测及准确应用免疫抑制剂是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感染和排斥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赵孝英 《护理学报》2002,9(2):F003-F003
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感染是原位心脏移植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感染与急性排斥反应是原位心脏移植术早期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2 0 0 1年 7月我院成功地为 1例 38岁的女性进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现患者已出院 ,正在康复之中。现将手术前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 ,女性 ,38岁 ,于 2 0 0 1年 7月因活动后心悸、气促 4年 ,加重 2个月入院 ,经各项检查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终末期。于 2 0 0 1年 7月 2 7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  相似文献   

16.
1例心脏移植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疗法 ,正确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 ,是心脏移植术后是否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我院于 2 0 0 0年成功为 1例心脏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采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 ,术后恢复顺利 ,现将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相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 3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 4年多 ,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Ⅳ级 ,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移植 ,手术顺利 ,术后隔离治疗 1个月 ,心功能恢复正常 ,未出现排斥反应。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骁悉、Fk 5 0 6三联用药 ,术…  相似文献   

17.
心脏移植术后监护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自1978年我国实施第1例心脏移植手术以来,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心脏移植经验的积累,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的常见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04年9月-2006年1月共施行了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瑶  杜彬  马建旸 《华西医学》2006,21(4):824-824
心脏移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和免疫排斥反应治疗等方面均已获得很大进步,并开始走向成熟,已被公认是拯救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05年9月29日成功地开展了1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在我院接受原位心脏移植的10例患者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和护理环节。结果:10例患者接受手术后有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经过严密免疫抑制监测、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排斥反应。结论:严密的免疫抑制监测和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顺利恢复、避免排斥反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临床康复》2011,(44):8344-8345
经过多年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已成为一种应用于临床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供心保存、外科技术、术后感染并发症已不是阻碍心脏移植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术后排斥反应,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对心脏移植成败以及对心脏移植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