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又称冷凝素病,是冷抗体(冷凝素)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贫血,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16%~32%.  相似文献   

2.
尤丽丽  孟彦苓 《护理研究》2010,(4):1032-1033
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又称冷凝素病,是冷抗体(冷凝素)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贫血,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16%~32%。发病原因不明,多在寒冷环境中发病,病人常表现为血红蛋白尿、寒战、高热、肾衰竭等,严重者可有耳郭、鼻尖、指(趾)端发绀,甚至冻疮,  相似文献   

3.
李梦娇 《当代护士》2016,(6):118-118
正冷凝集素综合征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类型,引起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冷凝集素主要为Ig M抗体,这种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1]。当体表皮肤温度较低时,凝集的红细胞阻塞微循环而发生发绀,可伴有较轻的溶血。该病常在寒冷的环境下表现为耳廓、鼻尖、手指发绀甚至冻疮,但一旦经加温后,即可消失。本科于2015年3月收治1  相似文献   

4.
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凝集素综合征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类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1]。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温冷抗体型。冷抗体型(冷凝集素综合征)是自身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0℃以下(特别是4℃)的AIHA。原因不明,临床较少见。多在寒冷环境中发病,常表现为血红蛋白尿、寒战、高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可有耳廓、鼻尖、指(趾)端的发绀,甚至冻疮。但一经加温即可消失。我科1993~2006年共收治冷凝集素综合症患者15例。现将护理体…  相似文献   

5.
<正> 冷凝集素综合征是伴有冷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16~25%。冷凝集素综合征往往使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发生困难。现将一典型病例的血清学特性及交叉配血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对获得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价值。方法33例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应用常规的实验方法。结果24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贫(WAIHA),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3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s试验)阳性。1例冷凝集素综合征(CAS),冷凝集素滴度明显增高。结论应用最常规实验方法来诊断鉴别获得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非常重要的,其特点快速,简便,成本低,便于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真菌感染致温冷双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溶血持续存在一例阎金玉,谢彦晖,林果为患者,男性,47岁。冬季颜面、手足紫绀9年伴黄疸5年,加重半年,1994年4月在外院查CoombsIgG(+),冷凝集素1:32768,拟诊“冷凝集素综合征”。用泼尼...  相似文献   

8.
冷凝集素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长冷凝集素综合征是血液系统中由细胞抗体所致溶血性贫血之中的一种——冷反应性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今结合我科42床病例,组织护理病历讨论,请责任护士报告病情。金护士患者,男,50岁,住院号172511。1976年因贫血、黄疸、酱油色尿,在苏州医学院附一院确诊为冷凝集素综合征。近半月来,尿黄、胸闷、乏力加剧入院。入院时T38℃,P116次/分,R20次/分,Bp15/7kPa,血精19,44mmol/L,Hb3.9g/dl,WBC1.6×10~(?)/L,RBC44×10~9/L,冷凝集素试验1:1040,重度贫血貌,全身黄疸。入院后予口服降糖舒、强的松,皮下注射胰岛素,补液中加氧哌嗪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输洗涤红细胞等处理。  相似文献   

9.
脏器特异性自身抗体一、抗血细胞的抗体抗红细胞抗体大致上分两类: 1.冷抗体(冷凝集素)乃完全性抗体,其活性在40℃时很高,它与补体固定在红细胞上,引起红细胞的凝集以至溶血。IgG型冷抗体(Donath-Lanusteiner抗体)大多与梅毒有关,引起梅毒性冷性血红蛋白尿。IgM型冷抗体多引起慢性溶血性贫血,继发于支原体肺炎。2.温抗体(温凝集素)属于不完全抗体,多是IgG,在体内与红细胞结合,促使红细胞在脾内破坏,  相似文献   

10.
正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又称冷凝素病,是冷抗体(冷凝素)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贫血。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16%~32%[1]。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大多在寒冷环境中发病。病人往往表现为血红蛋白尿、寒战、高热、肾衰竭等,严重者可出现耳廓、鼻尖、指(趾)端发绀,甚至冻疮,但一经加温即可消失,  相似文献   

11.
冷自身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亦称冷凝集素综合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常继发感染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淋巴系统肿瘤。冷自身抗体在血循环中直接破坏红细胞,多为获得性,常急性发作,如不及时诊治常有生命危险。在输血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冷自身抗体引起急性溶贫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冷凝集素综合征病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云  曹志勇  李萍  陈颀  高荣新 《检验医学》2005,20(3):287-287
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一种类型,主要发生在中年及老年人群。冷凝集素是红细胞自身免疫抗体,其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能作用于患者自身的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阻塞末梢微循环,发生手足紫绀症或溶血。在体外,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27℃,在这种情况下,能与所有人(包括自身)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4℃反应最强。冷凝集素与补体的亲和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冷凝集素病是一种以发生在肝脏的血管外溶血为主的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惰性疾病。血清中冷凝集素以x限制性IgM为主,滴度高、温幅宽,骨髓中的B细胞具有克隆性增殖特征。笔者就其流行病学、免疫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anemia 简称 AIHA)为一种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根据血清学特点,有温抗体和冷抗体之分,冷凝集素综合症属冷抗体 AIHA 的一种。在体外,抗体与抗原发生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0~4℃,在31~37℃左右抗  相似文献   

15.
在成人的细胞表面有Ⅰ抗原,它能与抗Ⅰ血清反应,抗Ⅰ是一种温度范围很窄的冷凝集素,大多数冷凝集素为IgM,由IgM引起冷抗体溶血综合征比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抽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抽血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验患者体液,可以诊断许多身体疾病。冷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及冷诱导因素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栓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冷凝集素的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  相似文献   

17.
报告一例误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宽热幅异常冷凝集素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冷凝素试验4℃效价>4096,积分104;25℃效价128,积分38;37℃效价64,积分22。讨论了两者在临床与溶血机制方面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血型鉴定困难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较低效价的冷凝集素,其效价一般维持在1:16的范围内,在温度高于20℃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凝集,因此在体内不会导致溶血.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多继发于某些疾病,如支原体肺炎,淋巴细胞白血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血型鉴定困难.笔者发现一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产生高效价冷凝集素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报告一例误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宽热幅异常冷凝集素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冷凝素试验4℃效价〉4096,积分104;25℃效价128,积分38;37℃效价64,积分22。讨论了两在临床与溶血机制方面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agglutininsyndrome,CAS)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的一种类型,主要发生在中年及老年人群。冷凝集素是红细胞自身免疫抗体,其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能作用于患者自身的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阻塞末梢微循环,发生手足紫绀症或溶血。在体外,其最适反应温度为 4~27℃,在这种情况下,能与所有人 (包括自身 )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4℃反应最强。冷凝集素与补体的亲和力较大,在冷处和温处都可与补体结合。在冷处与补体结合后,当温度上升至 30 ~32℃以上时,或环境中呈微酸性时,即发生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