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2016年32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3例(9.4%)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2例(6.2%)死于呼吸衰竭,27例(84.4%)治愈出院。结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临床上较少见,以老年人为主,其发病与解剖学因素、病理学因素密切相关。及时手术、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及彻底清除腹腔污染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后患者的结肠镜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后患者行肠镜检查情况的分析,探讨结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年间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镜检查患者8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由于术后粘连、肠腔狭窄和肠道准备差等原因,45例未完成结肠镜检查。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23例(2.7%),异时性癌症8例(0.9%);结直肠息肉检出率:肿瘤性息肉为29.2%,非肿瘤性息肉为23.1%。结论:结直肠癌术后3~6个月以及1年内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局部复发和异时性病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3例农村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治疗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采用乙状结肠穿孔一期修补,冲洗腹腔,充分有效引流13例均治愈。结论: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术前不易诊断,其引起粪性腹膜炎,污染严重,应早期手术,在一期修补穿孔结肠术中,腹腔冲洗及充分有效的引流至关重要,术后应同时治疗老年人的并存病,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1995年前后各10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最佳方式.方法 对1985年1月至1995年1月221例(B组)和1995年2月至2005年1月149例(A组),二个阶段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式首选胃大部切除术,行该术161例术后近期并发症14例(8.7%),死亡4例(2.4%);A组手术治疗明显倾向于单纯穿孔修补术加术后正规内科治疗,行该术98例中术后再穿孔1例、穿孔修补后愈合不良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溃疡复发率28.7%,再手术率11.5%.结论 随着溃疡病病因研究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加术后正规内科治疗已成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不同病因致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8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行破裂肠管切除、远端关闭、近端造口术;对13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对14例癌性结肠穿孔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对3例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穿孔患者行分期手术;对2例纤维结肠镜检致穿孔患者行肠穿孔修补术。结果治愈36例,治愈率为90%;死亡4例,病死率为10%。结论对结肠穿孔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穿孔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人在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比较其与常规开腹手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185例乙状结肠癌和(或)直肠癌老年患者(年龄〉70岁),分为经腹腔镜行根治术组(L组)112例与常规开腹根治术组(O组)73例。L组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标本经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取出;O组患者施行常规的过脐正中切口根治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住院费用、疼痛指数、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率及术后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吻合口瘘、腹腔脓肿、深静脉血栓、脑部并发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2组均无死亡病例,L组无中转手术。L组与O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7±11.3)min、(121.5±12.2)min;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8.5±2.3)个、(16.6±2.5)个;住院费用分别为人民币(3.57±0.67)万元、(2.98±0.55)万元,P〉0.05;疼痛指数分别为3.6±0.6、8.2±1.1;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7.5±6.6)h、(58.3±7.9)h;术后导尿管留置率分别为6.2%、2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和14.9%,(P〈0.05)。结论:术前经充分准备后,老年患者在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癌和(或)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其近期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阑尾炎1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166例患者中入院时体温超过38.5℃30例(18.1%),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固定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54例(32.5%),白细胞10×109/L~20×109/L65例(39.1%)。腹腔B超发现右下腹有混合性包块112例,腹腔积液96例。166例中行开腹手术治疗102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64例,除6例腹腔镜手术需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较顺利。术中出血5~45ml,平均9ml。发病24h内手术治疗者穿孔率12.4%;24~48h手术治疗者穿孔率21.2%;48h以上手术者穿孔率53.8%。60~69岁穿孔率14.4%;70~79岁穿孔率25%;80~89岁穿孔率38.5%。治愈164例(98.8%),死亡2例(1.2%),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热及典型体征少见,发病距手术时间长及年龄高者穿孔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诊断意识,尽早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纤维结肠镜定位技术在腹腔镜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采用纤维结肠镜定位辅助腹腔镜结肠手术7例。结果:7例患者无死亡、并发症及中转开腹。3例乙状结肠息肉行单纯息肉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息肉恶性变行乙状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癌合并息肉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切除包括息肉在内的肠管)。术后住院时间(不包括术后化疗时间)7-10d。结论:术中采用纤维结肠镜定位操作安全、定位准确,能降低因定位不准确而导致的手术失败,提高此类腹腔镜结肠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信堂  周满国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914-2915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58例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4例,胃溃疡穿孔24例.36例有并存病.5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修补34例,胃大部切除22例,胃癌根治术(R2式)1例, 单纯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1例.死亡6例.结论: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应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12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4年1月-2000年11月收治的12例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乙状结肠破裂,10例术前误诊,2例单纯修补后康复,7例术后2-3个月行Ⅱ期闭瘘术后恢复,3例术后死亡。结论: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与患得本身乙状结肠所处的形态和位置有很大关系,腹内压和肠管内增高是该病的诱因;该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及体征,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一旦发生该病须及早手术,术式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腹腔污染程度、发病时间来定,以穿孔修补或肠管切除吻合加乙状结肠造口术为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1.
腹部创伤10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腹部创伤及合并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10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伤893例(83.0%),开放伤183例(17.0%);手术治疗969例;腹内主要脏器损伤依次是脾、肝、胃、小肠、肾、结肠等。【结果】全组存活1040例(96.7%),入院时血压为零被抢救成功114例,因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17例;死亡36例(3.3%),多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时,耗时的诊断程序是不允许的,只有当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时才可作必要的检查以避免遗漏多脏器伤;同时应积极手术,手术止血被认为是最根本的抗休克措施;多脏器损伤处理坚持“保全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克罗恩病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00~2007年两家医院外科手术治疗1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为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腹膜炎、胃肠穿孔或肠瘘。术前诊断仅3例,误诊率极高。全组均经手术治疗,行肠切除术、肠造瘘术、腹腔引流术。术后复发2例,再手术1例。结论克罗恩病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手术是治疗克罗恩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术后预防复发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取石术处理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的手术技巧。方法:应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法行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25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患者,采用各方向弹针均匀击石法碎石,术中均留置双J管1根。观察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患者全部碎石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无输尿管断裂、撕脱和穿孔并发症发生,总手术时间为(31±5)min,碎石时间为(6.5±1.4)min,术后复查无结石残留;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3个月~1年随访,B超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及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保持术野清晰,有效暴露结石是输尿管镜处理结石合并息肉的关键,术中应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输尿管结合一定的弹道碎石技巧能提高碎石效率,疗效确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非肿瘤性升结肠后壁穿孔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17例急性非肿瘤性升结肠后壁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穿孔修补术+腹腔引流术作为研究组,9例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或升结肠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4.20±12.45)、(120.23±15.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4,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0.24±12.20)、(80.69±18.9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75.62±6.56)、(84.54±7.8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8,P=0.037);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医疗费用分别为(1.82±0.57)、(2.65±0.8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6,P〈0.001);术后第3天研究组和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89.45±8.98)、(99.85±10.7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4,P=0.029);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0±3.16)、(9.81±3.2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P=0.080)。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1例,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均经门诊换药治愈。结论升结肠后壁穿孔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易误诊,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常规及CT等检查,其中CT检查提示腹膜后气体征具有确诊意义,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优先选用穿孔修补术+腹腔引流术,它具有手术简便,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反应较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45例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病人均行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GIST。其中胃部19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17例,结直肠5例,腹腔多发病灶2例。42例完整手术切除,3例因肿瘤较大或广泛转移行局部切除或活检。结论 GIST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术后辅助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减少复发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结肠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1993—2005年收治的11例结肠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结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便血和大便习惯改变。肿瘤位于横结肠5例(45.5%),盲升结肠4例(36.4%),乙状结肠2例(18.2%),均为单发。肿瘤最大直径2.5~6cm,平均4.1±1.3cm。10例(90.9%)患者手术前行纤维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肿块,活检病理结果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按结肠癌接受了相应的手术治疗。结论:结肠脂肪瘤诊断较为困难,CT是诊断结肠脂肪瘤正确率较高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仅需行局部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17.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华  刘厚宝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1049-1050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乙状结肠破裂的病因、病程、就诊时间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结果: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多数为老年病人,中毒症状重,临床上易漏诊、误诊,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就诊时问晚、手术治疗迟和伴有恶性肿瘤的病人预后极差。结论:早期确诊,尽早手术,术中仔细探查,合理施治,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SA诊断小肠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本文分析21例小肠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及DSA特征,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所有患者均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结果:临床特征:①急性消化道出血为主症状;②常规检查一般为阴性;③血红蛋白含量短期内降至4~6g/mL。DSA特征:①动静脉瘘;②局部肠壁染色增浓;③局部血管异常增多,结构紊乱。其中12例进行了动脉导丝栓塞,2例栓塞后出血,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结论:DSA是诊断血管畸形所致小肠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动脉导丝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为外科手术切除提供的正确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67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54例(80.60%),非手术治疗13例(19.40%),全部治愈。手术患者病检结果中,单纯性阑尾炎15例(27.78%),化脓性阑尾炎11例(20.37%),坏疽性阑尾炎20例(37.04%),阑尾周围脓肿8例(14.81%)。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坏疽穿孔多,合并基础疾病较多,诊疗风险大。诊治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应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详细询问病史以及细致的体检。早期手术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成功的关键。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