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的肉眼及显微镜下特征的肿瘤。至今国内外报道不足百例。作者报道1例,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2006年2月因车祸致腰部外伤入院,患者平时无腰痛、血尿等异常症状。B超、CT显示左肾下极见3.7cm×3.0cm×2.5cm大小不规则肿块,初步诊断:右肾肿瘤肾细胞癌首先考虑。行左肾根治术。2病理检查肾脏一个大小12.5cm×6.0cm×5.0cm,周围脂肪包裹,肾下极见3.0cm×1.0cm高出表面1.2cm的囊性肿物,切开见一侧紧贴被膜处有3.8cm×3.0cm×2.5cm不规则肿块,呈蜂窝状,囊腔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男55岁,因体检时发现有肾肿瘤伴尿急、尿频和尿痛3天入院,CT示:①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②右肾上腺囊肿;③左肾囊肿。镜下可见囊腔内衬单层或数层异型小的透明细胞,囊壁之间可见透明细胞巢,部分囊腔内有粉染液体,内含大量红细胞。免疫组化CK(++)、EMA(++)CD68(-)。病变符合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结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依赖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需与其他肾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男55岁,因体检时发现右肾肿瘤伴尿急、尿频和尿痛3天入院,CT示:①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②右肾上腺囊肿;③左肾囊肿。镜下可见囊腔内衬单层或数层异型小的透明细胞,囊壁之间可见透明细胞巢,部分囊腔内有粉染液体,内含大量红细胞。免疫组化CK(++)、EMA(++)CD68(-)。病变符合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结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依赖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需与其他肾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性,58岁,B超发现左侧脾肾囊性占位于2006年12月入院,患者左肾区叩击痛,无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CT平扫+增强示:左肾外侧囊性肿物,边缘光滑,无强化密度均匀,断面6.5cm×7.9cm,提示肾囊肿(图1)。临床以肾囊肿手术,切除囊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肝透明细胞癌治疗效果以及文献的相关报道.结果:1例54岁男性患者,表现为肝占位病变,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肝透明细胞癌.经射频消融、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和γ刀治疗,患者生存27.0 个月.结论:肝透明细胞癌的诊断须经病理免疫组化确诊,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有助于提高肝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肝透明细胞癌治疗效果以及文献的相关报道。结果:1例54岁男性患者,表现为肝占位病变,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肝透明细胞癌。经射频消融、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和γ刀治疗,患者生存27.0个月。结论:肝透明细胞癌的诊断须经病理免疫组化确诊,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有助于提高肝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背景与目的: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少见的肾脏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较好,该研究旨在分析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与其他亚型鉴别,以免过度治疗。方法:收集7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病例,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法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镜下及临床特点。结果:7例患者肿块均位于肾内,切面灰红或灰黄色,实性或囊实性,镜下肿瘤组织呈腺管状、微囊状或乳头状结构,肿瘤以一种结构为主或多种结构混合存在。细胞质透明,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细胞核分级为1或2级。免疫表型:7例均表达CK7、CK8、vimentin、PAX-8、CA9和CK34βE12,Ki-67增殖指数为5%~10%,7例均不表达CD117、TFE3和CD10。对本组7例患者随访2个月至4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形态学上与多种具有透明细胞和(或)乳头状细胞的肾癌有重叠,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5例,肿瘤直径3.5cm-5.0cm,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上皮样肿瘤细胞,细胞呈透明状,间隔内肿瘤细胞呈巢状.Fuhrman分级为Ⅰ-Ⅱ.免疫组化标记:CK(+)、EMA(+)、Ki67(<3%+)、CD68(-).5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是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预后良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 相似文献
11.
男,32岁。1982年6月发现左手腕黄豆大无痛肿物,3年后外伤不愈,它院活检为恶性黑色素瘤。体检:左手腕尺侧肿物3×2. 5cm,质硬有渗液,肘淋巴结不大,腋下可及直径0.5cm淋巴结2枚。1986年1月行肿块切除。病理检查:肿块3×3cm,有包膜,切面灰白色。镜下,纤维组织将瘤细胞分隔包绕,可见腺样结构和裂隙。细胞呈梭形,胞浆丰富透明,少数含徐色颗粒。核大,卵圆形,核膜清晰,核仁明显。PAS ,黑色素染色阳性。病理诊断:透明细胞肉瘤。2年后,病灶3.5×3cm,腋下2枚淋巴结增至直径0.8cm,1988年5月行肿块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同前。8月胸片发现左上肺直径4cm块影,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免疫组化染色特征,并与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CRCC)进行比较。[方法]收集10例MCRCC和12例低核级的CCRCC.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查常用的肾肿瘤诊断标志物CK7、CD10、P504s、Vimentin、EMA、Cam5.2和PAX8在两者之间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CRCC中.80.0%表达CK7.40.0%表达CD10.30.0%表达P504s,50.0%表达Vimentin,100.0%表达EMA、Cam5.2和PAX8。CCRCC中,16.7%表达CK7.91.7%表达CD10.25.0%表达PS04s.58.3%表达Vimentin,100.0%表达EMA、Cam5.2和PAX8。MCRCC与CCRCC的免疫组化特征比较,CK7在前者的表达率明显较高(P〈0.05),而CD10在前者的表达率明显较低(P〈0.05)。P504s、Vimentin、EMA、Cam5.2和PAX8等标志物在两者之间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别(D0.05)。[结论]MCRCC是一种组织学上独特的低级别肾肿瘤,免疫组化染色特征虽不同于CCRCC.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组织形态学特征是鉴别诊断两者最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共纳入6例MCRCC 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采集其病理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包括大体观、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多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多房性肿块,有时可见囊壁钙化。大体观:肿瘤中心位于肾皮质,边界清,囊壁直径大小不等,内涵浆液和透明液体。光镜观察:肿瘤囊内壁被覆薄层透明细胞,胞浆丰富,透明,核小(Fuhrman 核级多为 I 级),囊壁中可见腺泡状透明细胞巢,其中可见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及慢性炎症。免疫组化:透明细胞 Ckpan、Vim、CD10及 RCC均阳性,CD68阴性,Ki-67低表达。结论 MCRCC 是一种预后极好的恶性肿瘤,其病理表现易与透明细胞癌囊性变、囊性肾瘤、单纯性囊肿、多囊肾混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6例多囊性肾细胞癌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肿瘤镜下形态。[结果]肿瘤由厚的假纤维包膜围绕,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下见肿瘤均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上皮为无明显异型的透明细胞,纤维性囊壁间隔内透明细胞呈巢状分布。癌细胞免疫表型:透明细胞CK-P、Vimentin阳性,CD68、Ki-67、PCNA阴性。[结论]多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预后良好。需与先天性多囊肾、肾细胞癌囊性变、囊性肾腺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muh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并诊断的16例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男性14例,女性2例,发生于左右肾各8例。临床无明显症状,大部分为体检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而入院,部分有腰酸腰部胀痛表现。术后病理诊断为囊性肾细胞癌。结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临床上单靠影像学不易被确诊,确诊需依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常规石蜡病理和免疫表型结果。需与透明细胞癌囊性变,单纯性肾囊肿,先天性多囊肾,多房囊肿性肾瘤,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