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 2,ERK2)及其磷酸化状态(p-ERK1/2)在宫颈癌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宫颈癌组织、50例CIN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ERK2和p-ERK1/2的表达.结果 ERK2和p-ERK1/2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5%和52.5 %,明显高于CIN组的34%和28%,以及正常宫颈组的13.33%和20%(P<0.01); ERK2和p-ERK1/2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病理分级的降低而增加(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ERK2和p-ERK1/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ERK2及p-ERK1/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 ERK2及p-ERK1/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OX-2和Fas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1例宫颈组织(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例,宫颈癌41例)中COX-2和Fas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和Fas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及CIN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2阳性表达和宫颈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Fas阳性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COX-2和Fas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OX-2和Fas均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在宫颈癌中COX-2的高表达和Fas的低表达均提示有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判断宫颈癌侵袭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Maspin和Fas在50例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Maspin和Fas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50例宫颈癌组织中Maspin和Fas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Masp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17/20),65.0%(13/20)和36.0%(18/50),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5.1875,P〈0.05);Fa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8/20),50.0%(10/20)和38.0%(19/50),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5.5329,P〈0.05)。Maspin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as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aspin和Fas在宫颈癌中低表达,两者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kp2、p2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kp2、p27的表达。[结果]Skp2在宫颈癌组织、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6.00%(43/50)、68.00%(17/25)和30.00%(3/10),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在宫颈癌组织、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00%(16/50)、56.00%(14/25)和80.00%(8/10),差异有显著性(P〈0.05)。Skp2和p27的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Skp2和p2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7,P〈0.01)。[结论]Skp2和p27参与了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肿瘤的演变,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前列腺素(PGs)在不同宫颈组织,尤其在CIN、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宫颈、宫颈炎(宫颈糜烂)和宫颈瘤样病变组各20例,宫颈癌组织40例(Ⅰ期10例,Ⅱ期20例,Ⅲ-Ⅵ期共10例)。采用RT-PCR、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OX-2mRNA、COX-2及VEGF蛋白在宫颈的正常、炎性、CIN组织及不同分期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放射免疫RIA法分别测量各组患者血清中的PGs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COX-2 mRNA、COX-2和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无表达;在炎性及CIN组织有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临床分期、分级无关;腺癌与鳞癌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直径≥4 cm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直径〈4 cm者(P〈0.05)。2)PGs含量,特别是前列腺素E2(PGE2)在正常宫颈组血清中存在,在炎性及CIN组含量增加,两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组PGS含量明显高于炎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X-2可能是早期参与促癌发生发展的因子之一,在宫颈癌早期COX-2主要通过PGS致癌;VEGF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可能是COX-2促癌发生发展的又一分子机制,在宫颈癌中晚期可能主要通过调节PGs的水平上调VEGF表达促进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因子3(STAT3)和存活素(Survivin)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STAT3和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对含量(灰度)。结果:STAT3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有升高趋势。STAT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TAT3和Survivin的平均灰度值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STAT3及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STAT3和Survivin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进展及转移有关,且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TAT3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细胞凋亡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LRP16和CIA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CINⅠ+CINⅡ18例,CINⅢ12例),宫颈癌组织66例中LRP16和CIAP2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RP1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33.33%,66.67%,69.70%;CIAP2为8.33%,22.22%,50.00%,53.03%。宫颈癌组和正常宫颈组、CINⅠ-Ⅱ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和CINⅢ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LR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IN及宫颈癌呈正相关,检测LRP16对了解CIN及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LRP16和CIAP2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LRP16和CIAP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LRP16和CIAP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浸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yc)和环氧合酶-2(COX-2)在35岁以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鳞癌(SC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c-Myc和COX-2在SCC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切除的SCC组织标本40例、CIN标本31例、正常宫颈组织(NCE)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c-Myc和COX-2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情况及与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Myc在年轻S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25/40),显著高于CIN组和NCE组(P<0.01),c-Myc在年轻SCC中的表达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但与分期无关.年轻SCC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显著高于CIN组和NCE组(P<0.01),COX-2的表达与SCC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在SC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宫颈癌血管生成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结论:c-Myc和COX-2在年轻S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Myc和COX-2上调表达可作为SCC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吲哚胺2,3- 二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 )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 月至12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Ⅲ和宫颈鳞癌的病灶组织石蜡标本116 例及转移淋巴结石蜡标本18例。以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20例及无转移淋巴结组织石蜡标本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组织中IDO 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20例)及CINI 组织(10例)中IDO 表达均为阴性,20%(2/10)的CINⅡ期组织表达为弱阳性,其余为阴性(80%,8/10),CINⅢ中有61.5%(8/13)的组织呈弱阳性表达,7.7%(1/13)的组织为阳性表达,30.8%(4/13)的组织为阴性表达,宫颈癌Ⅰ~Ⅳ的阳性表达率为100%(83/83),ⅠA 期和ⅠB 期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INⅡ和CIN Ⅲ(P<0.01),ⅡA~ⅣB 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A 期和ⅠB 期(P<0.01)。 IDO 表达与宫颈癌进展有关(OR= 0.807,P<0.01)。 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织(P<0.01),IDO 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OR=-0.139,P>0.05)。 结论:从CIN Ⅱ开始,肿瘤组织已逐步建立有利于肿瘤发展的免疫逃逸机制,转移淋巴结IDO 表达阳性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选择性免疫耐受有关。IDO 的表达与疾病进展有关而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IDO 可能成为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预测因子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2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包埋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p27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00%(16/50),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00%(14/25),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8/1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27在宫颈癌低表达,其可作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黄伟  彭先高 《陕西肿瘤医学》2011,(12):2514-2518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GF-2在早期宫颈癌、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微淋巴管密度(LVD),微淋巴管采用D2-40标记。结果:FGF-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LVD均显著高于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两者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早期宫颈癌组织中FGF-2的表达与LVD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749(P〈0.05),FGF-2阳性组LVD较FGF-2阴性组LVD显著增高(P〈0.05)。结论:FGF-2在早期宫颈癌呈高表达且与LVD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指导宫颈癌诊治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RNA(hTERC)及原癌基因C—myc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8例浸润性子宫颈癌、19例炎性反应(对照)患者子宫颈组织中hTERC和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号染色体上的hTERC基因在慢性子宫颈炎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1/19)、16.7%(2/12)、87.0%(20/23)及87.5%(7/8),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阳性率明显升高(χ^2=36.299,P〈0.01;χ^2=40.237,P〈0.01),原癌基因C-myc阳性率分别为5.3%(1/19)、8.3%(1/12)、78.3%(18/23)及62.5%(5/8),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阳性率明显升高(χ^2=30.200,P〈0.01;χ^2=34.224,P〈0.01)。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hTERC和C—myc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14,P〈0.01)。结论3号染色体上hTERC基因及原癌基因C-myc的阳性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DC6、CDK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进一步寻找宫颈癌诊断的新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20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进行CDC6、CDK1的检测,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在宫颈癌组织中CDC6、CDK1的阳性率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且CDC6、CDKl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有关,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CDC6阳性表达率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K1阳性表达率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CDC6和CDK1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年龄无关(均P〉0.05)。CDK1和CDC6的表达有正相关性(L=0.529,P〈0.05);CDC6与HPV16/18感染有关(r=0.386,P〈0.05);CDK1与HPV16/18感染无关(rs=0.145,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CDC6表达的改变可能与HPV16/18感染有关,且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18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CDC6、CDK1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宫颈癌筛查、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cadherin、Twist表达与子宫颈癌局部浸润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浸润癌34例、微小浸润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Ⅲ30例、子宫颈慢性炎症30例E-cadherin、Twist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 分析.结果:E-cadherin在子宫颈慢性炎症、CINⅢ、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26/30)、60%(18/30)、40%(12/30)、18%(6/34),其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级别升高而明显减少;而且浸润癌中E-cadherin在高分化组及TNMⅢ、Ⅳ期组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和Ⅰ、Ⅱ期组(P<0.05),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wist在子宫颈慢性炎症、CINⅢ、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30)、40%(12/30)、70%(21/30)、79%(27/34)其阳性表达随病变级别增加而上升;Twist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 2cm组及中低分化组明显高于≤2cm和高分化组(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不同TNM分期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无关(P>0.05);E-cadherin、Twist表达水平在子宫颈慢性炎症和浸润癌中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在CINⅢ以及微小浸润癌中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r=-0.6693,P<0.05和r=-0.7946,P<0.05).结论:Twist和E-cadherin参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和局部浸润癌的发展,Twist表达升高和E-cadherin表达缺失是子宫颈癌恶性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肿瘤转移抑制蛋白KAIl在子宫颈癌形成及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对117例石蜡包埋子宫颈组织[正常对照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8例、子宫颈癌3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AI1蛋白、HPV16/18E6、HPV16E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KAII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8/20)、72.4%(42/58)、25.6%(10/39),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PVI6/18E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31.0%(18/58)、41.0%(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HPV16E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34.5%(20/58)、64.1%(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KAI1与HPV16/18E6、HPV16E7阳性表达间无相关性(P=0.429).KAI1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 0.05),与发病年龄无关(P>0.05);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均P> 0.05).结论 KAI1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下调,HPV16/18E6、HPV16E7感染与KAI1蛋白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 p16及He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显色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6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6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21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HPV16/18 、p16及Her-2的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的情况。结果 在正常子宫颈组、CINⅠ~Ⅱ组、CINⅢ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HPV16/18和p16的阳性率均逐渐升高,分别为0(0/21)、9.68 %(3/31)、46.67 %(14/30)、71.67 %(43/60);0(0/21)、19.35 %(6/31)、93.33 %(28/30)、96.67 %(58/60),HPV16/18除正常组子宫颈组与CINⅠ~Ⅱ组间、p16除CINⅢ组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的阳性率在CIN Ⅲ组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分别为13.33 %(4/30)和31.67 %(19/60),Her-2基因扩增率分别为3.33 %(1/30)和21.67 %(13/60),正常子宫颈组与CINⅠ~Ⅱ组Her-2阳性率和Her-2基因扩增率均为0,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与CIN组、正常子宫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V感染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的触发因素之一;p16蛋白的表达与Her-2基因的扩增可能参与调控了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高表达预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hTERC、高危HPV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因宫颈异常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行TCT检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行HC2检测高危HPV感染,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及阴道镜下病理活组织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其进行比较。结果:非CIN组、CIN1、高级别CIN及浸润癌中TCT检查与病理学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8.9%(16/18)、58.33%(14/24)、68.29%(28/41)、76.47%(13/17),高危HPV阳性率分别为27.78%(5/18)、91.67%(22/24)、97.56%(40/41)、100%(17/17),hTERC阳性率分别为11.1%(2/18)、29.17%(7/24)、87.80%(36/41)、100%(17/17)。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递增,高危HPV的表达及hTERC基因扩增出现递次增高。非CIN组高危HPV感染率低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1、CIN2及CIN3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宫颈浸润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扩增率高级别CIN组及浸润癌组明显高于低级别CIN1组(P〈0.01)。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2.5%),但灵敏度较差(53.4%),高危HPV检测灵敏度高(96.7%),但特异性差(44.6%),hTERC基因扩增筛查高级别CIN病变特异性高(98.6%),灵敏度稍低(71.7%),在宫颈组织的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较特异地识别出具有较高的转化为宫颈癌潜能的高级别CIN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AuroraA、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2010—09—012012—06—30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204例宫颈病变组织,其中慢性宫颈炎40例,CINI52例,CINⅡ~Ⅲ级48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6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AuroraA、B的表达,分析AuroraA、B在不同宫颈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AuroraA在慢性宫颈炎组、CINI组、CINⅡ~Ⅲ组及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40)、11.54%(6/52)、62.50%(30/48)和78.69%(51/64),AuroraB分别为2.50%(1/40)、9.62%(5/52)、58.33%(28/48)和68.75%(44/64)。AuroraA、B的阳性表达率在cINⅡ~Ⅲ组及宫颈鳞癌组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I组,P〈0.001;但在宫颈鳞癌与CINⅡ~Ⅲ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0和0.255。AuroraA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P=0.030)、淋巴转移(P一0.040)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9)有关,AuroraB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07。AuroraA、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AuroraA和AuroraB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