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目的 观察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加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方法 2002年10 月-2011年10月, 采用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 (部分患者加做胃底大弯侧部分切除术),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患者。随访1~9年, 观察疗效。结果 结果 共手术治疗43例, 其 中择期手术27例, 急诊手术16例, 平均随访时间为6.8年, 止血率为100%。术后死亡1例, 死亡原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后 再出血。2例解黑色柏油样大便, 均经保守治疗后消失。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结论 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 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门-奇静脉断流术配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97例,将其按照门-奇静脉断流术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行青木春夫式手术,试验组行选择性改良Sugiura式门-奇静脉断流术配合脾切除术。比较两组进入腹腔后和关闭腹腔前自由门静脉压(FPP)、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进入腹腔后和关闭腹腔前两组患者F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直径、流速及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1%(3/49),低于对照组的20.8%(10/48)(P0.05)。结论青木春夫式手术和选择性改良Sugiura式门-奇静脉断流术配合脾切除术均能够降低FPP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但选择性改良Sugiura式门-奇静脉断流术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优于青木春夫式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肝 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肝硬化均由晚期血吸虫病和乙肝导致, 分析其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 成的时间、 部位, 并探讨预防和治疗方法。结果 结果 113例患者中, 33例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发生率为 29.2%。血栓形成时间为术后2~15 d, 中位时间为术后6 d; 单纯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栓各19例和10例, 另4例脾静脉和门 静脉均有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 30例血栓消失。结论 结论 多数患者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位于脾静脉。术中 避免钳夹脾静脉主干、 术后早期采取全身抗凝治疗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前性门脉高压综合征(PPH)诊断、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PPH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间接门静脉造影和/或门静脉系统CT血管成像,全部确诊为PPH。施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31例,脾切除、脾静脉-肾静脉转流术4例,门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1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探查术、门奇静脉断流术2例,未行手术2例,仅给与保肝等内科治疗。结果 39例术后随访3个月~8年,1例未手术患者失访。36例经肠腔、脾肾和门腔转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脾亢消失,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例断流手术患者,术后8月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结论间接门静脉系造影或CT门静脉系血管成像检查是诊断PPH的标准方法,分流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腹腔镜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开腹,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0.8±23.1)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6.4±35.7)ml,P<0.05】,术后住院日为(6.0±1.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6±1.5)d,P<0.05】;观察组术后7 d外周血WBC为(8.9±1.4)×109/L,PLC为(132.0±28.9)×109/L,对照组分别为(7.2±1.8)×109/L,PLC为(125.6±30.3)×109/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门静脉直径为(1.2±0.1)cm,血流量为(911.7±261.7)ml/min,对照组分别为(1.2±0.2)cm,血流量为(888.5±191.5)ml/min,均较术前显著缩小或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P<0.05)。结论 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我站1987~1994年对98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以下简称晚血)施行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男性63例,女性35例,年龄15~62岁。术后并发症35例,其中发烧18例,左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手术方式及病例选择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2005-05~2011-11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30例应用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对照组30例单纯行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程度、术前与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判断手术安全性及病例选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随访5个月~5年,平均(12,3±2)个月,观察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96.7%,复发率为16.7%;对照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3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血小板、白细胞变化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血小板、白细胞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5年无瘤生存分别为10例(33.3%)和5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同期行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对2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多以反复呕血便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为主要症状;肝功能检查多正常或仅表现为白蛋白的轻度降低.21例经超声检查确诊,1例经门静脉造影确诊.4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大多行脾切除,分流术加断流术.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表现以继发性门静脉高压为主,超声检查多能确诊.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以分流加断流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以来,我们为晚血巨脾病人切脾手术施行麻醉215例,现就麻醉的方法、效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215例中男性137例,女性78例,年龄13~68岁,其中单纯脾切除71例,脾切除加大网膜前腹膜固定术27例,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108例,脾切除加脾肾静脉分流9例。215例病人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5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A组,26例)和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24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门静脉压力(FFP)以及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再发生率等.结果 A组术后胃食管静脉破裂再出血发生率仅3.8%、FFP为(21.5±2.6)mmHg,B组分别为20.8%、(24.4±3.7) mmHg,两组相比,P均<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凝血功能相比,P均>0.05.结论 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  相似文献   

11.
曹相勋  陆涛 《山东医药》1998,38(12):26-26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门奇断流)术后,部分仍可出现上消化道隐匿性或突发大量出血。1987~1997年,我院对24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门奇断流术,术后34例因上消化道再出血入院。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在行腹腔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联合脾切除或采取脾保留对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 0例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腹腔镜下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另30例采取断流术和脾保留术。结果 术后2 w,脾切除组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分别为(1.1±0.2) cm和(820.1±101.1) ml/min,明显低于脾保留组【分别为(1.3±0.2) cm和(941.0±188.1) ml/min,P<0.05】,平均血流速度为(19.2±3.1)cm/s,明显快于脾保留组的(16.2±2.5) cm/s(P<0.05);术后3 m,脾切除组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为(100.9±29.1) ng/L,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26.7±30.1) ng/L(P<0.05);随访发现脾切除组门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分别为3.3%、0.0%和10.0%,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6.7%、26.7%和33.3%(P<0.05),脾保留组死亡2例(6.7%)。结论 对于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腹腔镜下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要谨慎采取脾保留手术,可能带来不利的临床后果。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曾引领现代外科的发展。然而,在过去的10~20年里,筛查和控制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药物、曲张静脉套扎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非手术疗法获得广泛应用。手术治疗只适用于内镜疗法无效、肝功能Child-Pugh A级的患者。目前公认可取的3种手术是远端脾肾分流术、广泛的贲门周围离断术加脾切除术和二阶段经胸腹联合断流术。由于在中国供肝短缺,因此肝移植难以普及。腹腔镜脾切除以及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乃是重大挑战。认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应与非手术疗法合作,从而对肝硬化和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病例1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4年再发2 d入院.患者顺产出生后第8个月家人发现其"脾肿大"未引起重视.16岁饮酒后呕吐大量鲜血及解黑便,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行脾切除手术.术后3年上述症状再发,昆明某医院胃镜检查:食道胃底黏膜下静脉曲张,行门奇静脉断流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PVST)的因素及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脾切除断流术,记录PVST发生情况,调查所有患者病例与随访资料。PVST患者术后给予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双嘧达莫+华法林),记录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术后发生PVST 60例,发生率为18.8%。PVST组与非PVST组脾脏大小、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输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影响PVST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D-二聚体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为(0.724,0.863)(P0.05),诊断分界点为3.55mg/L。术后血小板计数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为(0.672,0.836)(P0.05),诊断分界点为435.5×109/L。60例PVST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浆PT与APTT值明显低于术后1d(9.22±2.13)s和(35.39±9.14)s vs(11.67±1.84)s和(41.94±10.92)s(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PVST比较常见,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向荣  姚东坡 《肝脏》2005,10(1):40-41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致死性并发症之一 ,本文对 70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存活率进行前瞻性分析 ,旨在探讨此类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 (外科术式及其它技术因素未列入本研究范畴 )。材料与方法一、对象7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近 7年来本院肝病科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而在本院或外院行相关手术者 ,其中男性 5 4例 ,女性 16例。年龄最轻者 3 8岁 ,最高者 62岁。术式选择 :单纯脾切除 4例 ;断流术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5 4例 ;分流术 12例。术期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估补气活血法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加用补气活血中药,对照组40例加服心得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2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即门、脾静脉血流速度加快,门、脾静脉内径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法治疗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高压诊断及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脾断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56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保脾组(保脾断流术)和对照组(全脾切除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保脾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保脾组患者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8~+无显著差异(P>0.05)。保脾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P<0.05)。结论保脾断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脾切除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外科肝硬化伴发门静脉高压患者中选择90例进行手术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脾切除断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基础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研究组的生存质量总分为(68.17±5.79)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应当采取脾切除断流术治疗,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470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36例,占92.8%。结果出血患者424例,手术止血率为993%(421/424),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4%(6/424),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急症及择期手术424例,预防手术46例,预防手术嗣手术期无死亡。平均随访时间4年,出血患者术后复发出血率为3.2%(15/470),预防手术后无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9/470)。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完全彻底断流、术后早期抗凝及近端脾静脉结扎预防术后肝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