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90后新聘护士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48名新聘护士进行常规岗前培训加设置情景模拟场景,由新聘护士扮演各种角色,分别对她们进行的培训和考核。结果:与2011年新聘护士的综合成绩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90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对她们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大胆的策划,多元化的岗前培训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仿真情景模拟演练提升急诊科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在岗护士开展仿真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即拟定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结果:急诊科护士经过12次的演练,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较前明显提高(p<0.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进步显著。结论:急诊科护士景模拟演练培训,不仅有利于巩固专科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妇产科护士30名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PBL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前后进行分析,比较在实施前后护士规范化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成绩;结果:护士在实施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后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护士规范化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更有效提高规培护士的理论及实践操作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该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情景模拟的培训方法对18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意外事件应急处理培训。结果:培训后,精神科护士认为经过培训在团队协作及专科意外事件处理等方面进步显著,精神科医生对护士工作持肯定态度,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结论:将情景模拟用于精神科护士的培训中,不仅有利于巩固专科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而且利于提高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法演练在窥镜室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20名窥镜室护士便利抽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名,对照组护士进行传统培训,研究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对比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士的培训成绩、培训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模拟演练培训能显著提高窥镜室护士的综合成绩,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涂燕喜  林少珍  何芳 《河北医学》2010,16(9):1127-112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作用,以提高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方法:比较培训前后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护理操作、模拟演练的成绩、优良率和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及启动仪器使用时间。结果:经过培训后全科护理人员均能按照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一人操作的急救技能,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护理操作、模拟演练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培训前,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及启动仪器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培训前,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在循证护理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业务水平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推动了护理队伍急救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情景培训对提高体检中心护士应急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在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体检中心30名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情景培训,培训前后对护士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情景培训后体检中心护士应急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处理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情景培训能显著提高体检中心护士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阶梯递进法在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强化理论、单项操作到情景模拟综合训练,呈阶梯递进式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单项操作考核成绩为(82.59±6.21)分,培训后为(93.15±3.56)分;培训前综合急救能力成绩为(75.77±3.27)分,培训后为(91.98±2.4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阶梯递进式培训能够提升新护士自我效能感,急救的准确性和应急处理、团队协作等综合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莉  余丽丽 《吉林医学》2013,(29):6144-6145
目的:观察并评价情景模拟教育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使用情景模拟培训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以传统的培训方法为对照,使用调查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两者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情景模拟培训法与传统的培训方法相比,一方面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另一方面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兴趣,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结论:情景模拟教育值得在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培训对门诊护士急救技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组内合作形式对口腔科门诊护士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为急救技能,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的变化、医生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培训前,在单项急救护理技能操作、仪器操作、综合急救能力、模拟演练考核成绩方面的得分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护理质量的评分、自我效能感、医生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口腔科门诊护士的急救能力,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方法:制订规范化培训教程,对2010年新人科的15名护士进行系统的业务素质、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新人科护士在培训前,理论考核成绩为(65.64±3.91)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5.27±3.47)分;经过5个月的新护士培训与考核,有1名护士不能胜任ICU的工作而被淘汰,有3名护士因为个人原因辞职,未完成培训计划,其余11名均顺利通过培训,理论考核成绩为(88.18±2.40)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1.46±2.12)分。培训后的成绩较培训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培训后,进入临床工作的11名护士均掌握了ICU专科护理基本技能(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尽快使新护士适应综合ICU高强度的工作性质,应对ICU的常规工作,但培养成熟型的ICU护士还需要后续较长时间的不断地、规范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07级41名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的调查,了解其临床实践的效果。方法:比较规培前后学员成绩,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对学员培训前后德、能、勤、绩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和培训后学员操作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培训后高于培训前,P〈0.05;规培前后学员德、能、勤、绩比较,培训后学员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规培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规培为护士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有利于年轻护士的成长和发展,推动了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职业安全培训是否可有效降低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选取我院180名临床护士(肾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骨科、手术室及ICU)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过去一年内护士与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因素如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发生频率,发生密度),针刺伤发生后正确处理伤口的知晓率及上报率,不良操作习惯(回套针帽,分离针头及不戴手套)的发生情况等.然后对受调查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全面性防护的概念、防护措施、有关针刺伤的危害、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发生刺伤后的处理流程等.经过安全培训后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护士培训后一年内以上指标的发生情况.结果 培训前针刺伤的发生率为84%,针刺伤发生密度为5.2次/人,污染针头刺伤的发生率为68%.而职业安全培训后针刺伤的发生率为47%,针刺伤发生密度为2.3次/人,污染针头刺伤的发生率为22%,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安全培训前护士自我防护情况,正确处理伤口知晓率为23%,及时登记上报率为15%,培训后正确处理伤口知晓率为86%,及时登记上报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中不良习惯的情况,培训前回套针帽发生率为76%,分离针头发生率为82%,不戴手套发生率为68%,而培训后回套针帽发生率为31%,分离针头发生率为24%,不戴手套发生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士经过系统职业培训后,操作中不良习惯改善,针刺伤发生率下降,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47名新兵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382例)和对照组(365例)。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干预组新兵进行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和心理咨询在内的综合心理干预。利用SCL-90、SAS和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新训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低年资护士(工作0年~1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培训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评价2组护士考核成绩及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在考核成绩及护士对培训过程与效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模式的培训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临床专科理论、专科操作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能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规范培训流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人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由康复护士带领去康复中心参加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两组对照观察6个月。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组IPROS各因子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康复组NOSIE总分和总积极因素较对照组高,总消极因素较对照组低(P〈o.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衰退,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为其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外科护理临床带教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改进培训的方法。方法通过实践建立外科临床带教老师有效的培训模式:(1)确立培训目标,(2)规范培训程序,(3)选择培训方法,(4)设置培训课程,(5)制定严密的考核方案。结果用2年时间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30名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分批培训。95%的培训对象认为培训非常必要,收获很大。82%的培训对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均感满意。结论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方法,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带教老师有深远意义。科学实用的临床带教培训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仿真综合性实训在内科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96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人)采取仿真综合性实训,对照组(48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学期末对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操作、综合素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仿真综合性实训能显著提高内科学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4月自愿参加本研究的100名即将开始实习的2009级护理本科生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强化训练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效果的评价。实习1个月后。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技能强化训练效果明显,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参与意识、训练效果、训练满意度均提高(P〈0.01),技能操作能力增强(P〈0.05);其技能操作熟悉程度、团队合作、表达沟通、观察判断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及健康教育能力均得到提高(P〈0.01)。结论综合模拟训练提高了强化训练的效果并增强了临床综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习质量,值得在其他医学院校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e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医务人员临床思维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医务人员培训前及培训后考核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应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系统培训练习后考核成绩为(82.524±11.078),明显高于系统培训练习前的(59.047±26.8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e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可将临床技能与临床应用融为一体对参训者进行培训,以提高临床综合思维、判断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