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的9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2-3椎弓根螺钉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12-38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复位良好。无动脉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1例术前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恢复至E级。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可获得骨折即时复位,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对4例Hangman骨折患者行后路Axis固定系统结合椎弓根拉力螺钉固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C2椎弓根拉力螺钉微创治疗Hangman骨折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26-68岁,平均36岁.Levine-Edwards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ⅡA型1例.脊髓功能依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D级2例,E级7例.所有患者先行颅骨牵引达满意复位,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经皮C2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全过程在C形臂X线机下完成,以确保安全性与准确性.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2~3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皮C2椎弓根拉力螺钉微创治疗Hangnum骨折疗效满意,属微创手术,较少影响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模拟辅助定位器进行枢椎侧方椎弓螺钉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枢椎侧方椎弓螺钉定位器与枢椎的三点对应关系,抛开对参照系的依赖。方法 以枢椎标本的薄层扫描图像为基础,利用Unigraphics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枢椎模拟实体,同时建立不同长度和粗细的模拟螺钉和可调式侧方椎弓定位器的各个组件,利用Unigraphics的装配功能将定位器组装起来。利用配对和定位方法寻找出侧方椎弓螺钉的安全钉道,并由此确定定位器和椎板对应点的距离关系及定位器后方角度指示器和内侧角度指示器组件的位置。结果 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确定侧方椎弓螺钉的长度、粗细和钉道方向,同时可以使定位器与枢椎椎板特征点的位置一一对应起来,不再受参照系的影响。结论 利用计算机辅助确定定位器与枢椎标本的位置对应关系,可以使定位器的定位功能完全发挥出来,理论上可以不再需要术中透视进行位置校准。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骨折21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爆裂骨折属不稳定骨折 ,需早期对损伤节段进行复位与固定 ,解除骨折块对神经组织的压迫 ,保护脊髓免受再损伤[1 ,2 ] 。由于爆裂骨折常常造成伤椎前中后三柱的破坏 ,因此 ,选用同时具备三维六自由度矫正力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更符合脊柱脊髓的生物力学。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 2 1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该类损伤的治疗方式和致伤机制。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 ,男 17例 ,女 4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6 .4岁。骨折部位L3 10例 ,L49例 ,L52例。致伤原因 :交通伤 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经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及手术疗效。方法:对8例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患者采用经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牢固,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与固定相关的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后路经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固定牢固,安全有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是治疗Hangma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VAS量表评分、NRS量表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与切口感染、创伤性截瘫、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 d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NRS评分以及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AS评分与NRS评分以及CRP、IL-6及TNF-α水平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 d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4.4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而言,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恢复更快,且术后疼痛程度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 年4月至2020 年1 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 例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6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 角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 =15.304、18.129, P均< 0.001),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t = 24.223、20.827,P均<0.001); 术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5.509、16.888?19.759, P 均<0.001);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2% (χ2 =4.181,P =0.041)。结论 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明显提高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复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固定。结果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脱位复位固定满意,无神经血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38个月(平均24个月),12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JOA评分优良率82.2%。结论个性化置钉,能保证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性与准确性。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可为患者提供牢固、稳定的三维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系统断裂、脱离、松动的可能原因。方法286例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有19例发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对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9例发生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断裂、脱离、松动,其中15例螺钉断裂(28枚螺钉),1例螺母脱出、钉杆分离,2例螺钉松动,1例连接棒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有:骨折节段未做植骨融合或融合不牢,术后过早活动并且未佩戴支具或佩戴支具时间过短,医师的操作技术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1.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界面间螺钉固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单纯植骨,皮质骨螺钉与松质骨螺钉界面间固定的稳定性,并报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自行设计物制作松质骨螺钉在新鲜颈椎标本间盘切除及椎体部分切除的Smith-Robinson法和Bailey法植骨模型中,应用WD-10E万能电子试验机测试有无界面钉固定的拔出载荷。临床应用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平均43.4岁。颈椎骨折脱位13例均为不稳定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AF钉治疗的 4 2例胸腰椎骨折 (胸椎 17例 ,腰椎 2 5例 ,不同程度神经损伤 36例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椎体高度完全恢复 32例 ,>90 %8例 ,>80 %2例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 ,除 2例A级无恢复外 ,余 4 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AF钉固定可靠 ,操作简单 ,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减压目的 ,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hehealingstabilityofcervicalspinebonegraftswascomparedunder3diferentconditionsandtheclini-calapplicationofinterfere...  相似文献   

14.
锁骨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锁骨创伤性骨折的一种微创新技术,手术入路主要通过穿刺进行.由于术中患者是仰卧的骨科专用手术体位,用常规的正位投照方法锁骨未能多方位地充分显示(图1).笔者通过6例的操作实践,摸索出一种用倾斜角度的方法,能在术中清晰实时地显示手术部位的锁骨及螺钉状况,提高了手术精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方法:6例完整枕骨颈椎湿润标本制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模型,分别安装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系统,通过摄像将1.53 Nm载荷下的三维运动记录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其重建寰枢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结果:在屈伸和侧屈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轴向旋转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P〈0.05)。结论:在失稳的寰枢椎节段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固定后的三维运动明显减少,都能达到临床固定的目的。但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能够提供更强的抗旋转性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后路组(48例)和开放入路组(42例),后路组患者行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开放入路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伤应激指标水平、疼痛程度、脊柱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入路组(t=22.793,P<0.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入路组(t=2.472、13.288,P=0.015、P<0.001);术后第1天,后路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t=2.273、5.735、3.265,P=0.025、P<0.001、P=0.002);术后1周,后路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t=7.116,P<0.001);术后6个月,后路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t=11.320,P<0.001);后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3%(χ2=8.488,P=0.004)。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更轻,更有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与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线性骨折采用复位钳复位髌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髌骨内固定,粉碎性骨折先行可吸收缝合线环形荷包缝合固定髌骨后行髌骨爪髌骨内固定。结果:135例术后视骨折程度术后是否给予石膏托外固定,术后第2 d练习股四头肌锻炼,术后1周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术后2周扶拐下地行走。结论: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周围组织刺激少、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复位好、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恢复关节功能、避免髌骨切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 30例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类型髋臼骨折,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手术切开复位, 9例先用钢板固定前柱,再以长拉力螺钉固定后柱, 2例单纯用加压螺钉固定, 5例用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其余全部采用髋臼钢板的内固定。结果 按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标准,达到解剖复位 22例,满意 8例;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优 15例,良 10例,可 3例,差 2例,优良率 83 3%。结论 髋臼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加压螺丝钉,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实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 给予 2016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1 例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疼痛程度、 骨折愈合情况、 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为 (201.32±26.87) min, 术中出血量为 (954.60±75.09) ml。 术后 1周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为 (4.6±1.3) 分, 术后 6 个月患者 VAS 评分为 (1.7±0.6) 分, 均较术前明显减轻 ( t = 6.429、 23.780, P 均< 0.001)。 术后随访 6 个月, 所有患者均达骨性融合,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 A 级 1 例、 B 级 1 例、 C 级 1 例、D 级 8 例, 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 压疮、 肋间神经痛、 背痛、 继发性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 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有效减轻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疼痛程度, 促进骨性融合及脊髓功能恢复,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