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MTTH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开展后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来,先后对18例19髋病人施行了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在对本组病人进行护理和分阶段康复指导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MITH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自2003年11月至2006年9月,我院先后开展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19髋,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豫尧  李晓初 《中医正骨》2004,16(11):18-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手术,手术方法也已经被大多数骨科临床医生所掌握,但目前大多数术者都采用切口较大的手术入路方法.作者统计本院1996~2001年的19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记录,手术切口在17~30cm之间,平均23.7cm.考虑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较大的手术切口令病人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创伤大,出血多,给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及护理带来较大困难.自2002~2003年间,作者采用小切口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的置换手术63例,手术切口在7~12cm之间,平均8.6cm,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术中操作无困难,除3例因术前存在贫血给予输血治疗外,其余60例未输血.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4例99髋,并与同期内采用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5例40髋进行对比。结果:在切口长度、总失血量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小切口外侧入路组优于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组(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外侧小切口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自2003年3月~2005年8月运用后外侧小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4例99髋,并与同期运用常规后外侧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40髋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失血量(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输血量、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总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后外侧切口组(P<0.01);而手术时间、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具有切口短、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手术风险相应降低及疼痛轻,切口美观,病人满意度高等优点,但应注意其适应证、禁忌症及早期开展此术式存在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术微创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至2010治疗的老年骨股颈骨折、股骨头缺自性坏死、类分湿病、强直性脊柱炎共30例,其中2,4例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结果: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易彬 《中医正骨》2009,21(12):68-68
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传统手术切口一般为14-18 cm,出血多在800 mL以上,大多数需要输血,手术时间1.5-2 h,需住院3-4周,然后是3-4个月的康复。多数病人因此而放弃手术治疗。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兴起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为了评价小切口的优越性,笔者将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78例不同病因患者分成两组,其中43例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采用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对其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效果及其优点。方法:经过对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医治髋关节的患者与同一时间采用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对比。其中前者为40例45髋,后者为38例41髋。对两组病患的并发症、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Harris评分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传统手术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17cm,比小切口手术组长,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380mL(180~580mL),相较传统组更少,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传统组的Harris评分为90分(80~94分),比小切口组更少。在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对比中,小切口组比传统组恢复更快,但是期中结果相似。小切口组术后无并发症出现,传统组出现1例术后脱位,且传统组患者有1例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性用于髋关节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康复时间短、创伤小、切口相对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外侧单切口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26例,后外侧单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8例,记录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病员对切口外观满意度等,结果单切口手术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着性.单切口THA组切口长度平均8.3 cm,常规THA组切口长度平均16.6 cm,单切口微创THA组病人早期能做主动直腿抬高动作,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切口外观美观,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TH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医源性股骨骨折、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满意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中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对于身体好、对手术耐受性好的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对身体状况差、对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则选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4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从手术切口入路、术中操作方法及临床效果方面,总结手术经验。结论:改良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评估指标,广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双动头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5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平均年龄(83.79±0.59)岁,行小切口双动头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21例,平均年龄(81.44±0.37)岁,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2周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双动头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适宜于全身情况较差、活动量较少、质量差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2207年1月-2008年12月间21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行相应性护理。结果:2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1例,余手术疗效显著,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切口全部Ⅰ/甲愈合。结论:人工全髋关节转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关节手术,但全面、细致的术后护理是促进疾病恢复,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徐中珍 《中医正骨》2008,20(12):68-68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最好的解决患者的局部疼痛,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然而术后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手术失败,处理棘手,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02—2007年作者对9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预防护理措施,未发生1例感染,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骨关节科常见的难度较大的手术,自2003年以来,我们共为45例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改良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拟行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对比观察2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假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并比较术后24周末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术持续时间和假体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4周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4%,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具有关节组织和神经损伤小、出血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以提高假体的稳定性,尽快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保证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有移位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可以彻底解决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手术方法。但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老年人难以或不敢接受。本世纪初Berger等将小切口微创技术(MIS)应用于THA手术,因为其创伤小,并发症少,逐渐推广。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后外侧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临床应用较广。但应用不当,常导致关节后脱位等严重的并发症。自1998~2005年,我院应用后外侧切口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762例,术后发生脱位28例,占3.67%。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对本组患者发生脱位的原因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实验组(33例,施以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2例,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展开比对。结果术后,实验组治疗优良率93.94%(31/33),对照组93.75%(3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住院、下床活动时长等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施以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比内固定手术更显著,可在缩短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的基础上,提升治疗优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