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理气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经常运用,而巨疗效较没有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则清阳之气无法敷布,后天之自精微元以摄纳,浊邪无以排泄。脏腑气机升降受脾胃气机升降之影响,脾胃升降的功能亦依赖于其他脏腑升降协调。故脾胃气机升降是其他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如脾虚生化乏源的气虚血虚工宜用益气养血,健脾益气,举气升陷之品;气机升降紊乱,见清气不升,油气不降者,宜用升清降油之法;如脾胃受其他脏腑病变影响者,宜先调治其他脏腑,后调理脾胃气机。现将劫床调理气机法举例介绍如下:例l:刘…  相似文献   

2.
3.
眩晕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病证,一般认为与肝肾、痰浊、气血亏虚有关,在治疗上多采用调补肝肾,涤痰化浊,补养气血方法。我们根据脾在五脏中居重要地位的指导思想,在治疗上采用调理脾胃、健脾助运的方法,治疗脾胃不健,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眩晕病,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分述...  相似文献   

4.
脾胃居于中焦,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运化水谷,输布津液,分化水湿等多种功能。脾气升则水谷精微输布正常;胃气降则水谷糟粕得以下行。故人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其成长迅速,生机...  相似文献   

5.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理脾胃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法则。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甚为广泛。因小儿脾胃薄弱易于损伤。患病又多外感六淫邪气 ,内伤饮食 ,且均能损伤脾胃。脾胃既伤 ,则气血生化不足 ,机体抗病能力减弱 ,又容易招致外邪。因此 ,外邪可以损伤脾胃 ,而脾胃损伤又易感外邪 ,二者互为因果。当外邪侵犯脾胃 ,其功能受伤只要祛除外邪 ,而功能自复。然而素禀脾胃虚弱或脾胃功能损伤较甚 ,则运化水谷的功能发生障碍。体内容易生湿、生痰、生积、生寒、生热等等。一旦外感六淫邪气 ,往往内外合邪。表里同病 ,虚实…  相似文献   

6.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居中央属土以灌四旁,调理脾胃以通调五脏,用于胸痹、黄疸、咳嗽、黄疸、水肿等分布于不同五脏体系之病证,五脏安,血脉和,诸病消。脾与心密切相关,心属火,脾属土,心火可温养脾土;脾胃与肺脏关系密切,脾胃腐熟水谷,散精于肺,脾土生肺金,脾胃虚弱可导致肺虚;黄疸与湿邪有关,脾喜燥而恶湿,脾运化失常,可使湿邪内生,饮食所伤,脾胃瘀热内生,脾之本色外露,发为黄疸;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于肌肤而成水肿。脾胃虚弱,可致水液运化失常。辨证论治,固护调理脾胃,诸病得健。  相似文献   

7.
路志正调理脾胃治杂病学术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锡涛  路喜素 《新中医》1994,26(6):11-13
本文总结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治杂病8字大法,即:补益、调顺、健运、顾护。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虚损证侯应从脾胃论治,脾居中土,为留邪之地,祛湿邪首当健运脾土。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升清降浊必赖枢机之调顺,存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新病沉疴临证莫忘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8.
周世章调理脾胃病经验举隅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潘承业关键词周世章脾胃病老中医经验周世章主任医师,业医近30年,对脾胃病的论治有独到见解,笔者将随师诊病之心得简述如下。1脾胃同居中焦气机以顺为达周师宗东垣“人之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之论,...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妊娠疾病,每获良效,爰举二例如下: 一、升阳益胃治恶阻肖××,19岁。1978年3月17日诊。停经二月,头重头晕,呕恶不食,食入则吐。在某医院诊断为妊娠恶阻,经中西医治疗十余天未  相似文献   

10.
健胃绿荟(《饮茶与养生》) 配方:徐长卿、麦冬、丹参各3g,黄芪4.5g,乌梅、生甘草、绿茶各1.5g。 制作:上药一同制成粗末,沸水冲泡。 服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3个月。  相似文献   

11.
健胃红茶(《饮茶与养生》) 配方:徐长卿、北沙参、当归各3g,黄芪4.5g,乌梅肉、生甘草、红茶各1.5g。  相似文献   

12.
谈调理脾胃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理脾胃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个重要法则,历代医家对此都十分重视,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本人的临证体会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略论痿证与调理脾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痿证与调理脾胃陈金亮,杨晓黎,曹耀中(石家庄市开发区医药研究所050091)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因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臻,谓手足瘦弱,无力以运行也。”“度’之一证,首见诸呐经》。...  相似文献   

14.
业师吴品琮从事中医妇科临床30余年,尤对产后病的治疗颇具特色,疗效显著。笔者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从脾胃论治产后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产后呃逆王某,女,33岁。2010年11月3日初诊。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产后3周,饮食不振,呃逆不止,面白唇淡,神疲气短,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  相似文献   

15.
就傅山儿科著作中记载的方治分析,注重调理脾胃是其儿科学术思想的主要方面。在遣方用药上,善于加减化裁应用钱乙所创之异功散,体现了调脾贵在运脾,寓消于补,消补兼施,用药中和,不偏不倚的特点。这些经验与特点,对于治疗儿科病证,以及丰富和发展脾胃学说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23-1324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多年临证过程中总结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为其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核心。持中央,运四旁指调理脾胃是治疗脾胃乃至五脏六腑、经脉、肌肉、四肢百骸疾病的核心。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分别是指调理脾胃的三大法则:疏肝解郁,调脾和胃;升降相因,燮理气机;燥湿相济,健脾和胃。纳化常是调理脾胃的最终目的,即恢复脾胃正常的受纳与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面糊是我国民间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一种常见食品,常见的主料是玉米面或白面(麦子面)。而本文所述之蒸面糊是经笼蒸后的白面制成的具有调理脾胃功能的食品。  相似文献   

18.
调理脾胃辨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军  于晓东 《河北中医》2009,31(4):549-550
中医学对眩晕的描述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其发病机制可归纳为风、火、痰、虚和瘀5个方面,其中痰、虚二端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故许多眩晕的发生当责之脾胃。但观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论述,多详于肝肾,略于脾胃。我们认为,脾胃在眩晕的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自平教授认为,治疗慢性胃炎时既要重视脾的功能又要注重于养胃,应注意调整脾胃的升降功能;强调久病不愈与脾胃关系密切;并根据五行学说调整脾胃与他脏关系,以取得较好疗效;用药以照顾脾胃为先。  相似文献   

20.
调理脾胃的辨证施治疗法,是祖国医学的治疗体系之一。积极调动人体的内在机能,充分发挥脾胃的生理作用,可恢复脾胃功能,促进人体的健康。脾胃机能谓“胃气”,称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都说明调理脾胃对保障健康起重要作用。目前中西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两个方面。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是正不抗邪的结果。调理脾胃法即是“扶正”,也称“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