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开诚  王星 《吉林医学》2013,34(14):2731-273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0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和颅脑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37.5%,早期血肿扩大与高血压、血肿形态、血肿量、血肿部位、凝血功能障碍、甘露醇的不恰当使用等有关。结论:认识并重视引起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干预,将为脑出血治疗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血肿体积及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0例,分析血清LDH水平与患者脑出血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测量患者的血肿体积,按有无血肿扩大进行分组,进一步探究LDH含量与血肿扩大及血肿吸收之间的关系。结果9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血肿扩大21例,血肿吸收69例。血肿吸收组患者入院时的LDH水平明显低于血肿扩大组(P<0.05)。在血肿吸收组中,LDH水平与患者脑出血初始体积呈高度相关(r=0.46,P<0.05)。在血肿扩大组患者中,LDH水平偏高组血肿扩大率高于LDH水平正常组(χ^(2)=4.20,P<0.05)。结论血清LDH水平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初始血肿体积及血肿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3.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血肿消除术治疗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致残率、病死率低。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更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早期预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炎症指标、电解质、ABO血型、血肿形态及影像学等角度对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脑出血威胁患者最主要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 ,而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为血肿的占位效应和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对大量脑出血 ,手术清除血肿 ,减少血肿的占位效应 ,降低颅内压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 ,手术后在血肿周围组织水肿仍明显存在 [1 ] 。发病 2天后颅内压升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血肿周围组织水肿 ,是引起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 ,减少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是治疗脑出血的重点。加强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的深入研究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出血 ,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尤其重要。现将脑出血后脑水肿中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形态学改变与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性脑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肿形态学改变将所有病例分为A组25例(血肿形态规则)及B组(血肿形态不规则)1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性脑出血病例的分布差异。结果 A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4例,B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提示B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继发性出血事件。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形态学改变与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性脑出血密切相关,血肿形态不规则的患者似乎更易发生术后继发性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7.
杜东平  王融  李英杰 《西部医学》2012,24(3):550-551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并检测凝血功能(APTT、PT)。结果 120例脑出血患者中33例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27.5%。血肿形态不规则、基底节内侧型出血及丘脑出血、出血量〉20ml、凝血功能异常、血压水平高的患者易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年龄、性别因素同血肿扩大无关。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同血肿形态、出血部位、出血量、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血压水平有关,临床应针对易发因素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吴荣东  董宜先  刘振华 《医学综述》2007,13(23):1801-1802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继发性脑损伤,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最近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形成和继发性缺血损伤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后血肿本身释放的毒性物质如凝血酶、血红蛋白等是导致神经细胞坏死、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的重要化学刺激物;炎性反应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凋亡、补体系统激活、细胞色素C释放、自由基反应增强等均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陈越  杜健熊  戚乐 《中国现代医生》2024,62(18):124-128
自发性脑出血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病死率高,远期预后差,给公众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血肿周围水肿被认为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关。因此,通过评估基线血肿周围水肿预测预后状况、指导临床尽早干预成为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新路径。本文综述血肿周围水肿的发生机制,分析影响血肿周围水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简述血肿周围水肿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酗酒与脑出血后血肿范围扩大的关系。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发病24h、48h、72h复查CT,计算血肿量。结果酗酒组的脑出血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发生血肿扩大的几率远远高于无饮酒史患者(P〈0.05)。结论有酗酒史的患者在脑出血早期易于发生血肿扩大,这对于针对该类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入院后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8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例。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0.9%,发生时间多数在发病后24h以内(94.4%),早期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出血部位、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病情加重与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微创术在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中已有较多报道,定向指导下血肿碎吸已广泛应用,且术中粉碎血肿,术后注入血肿液化剂引流未粉碎的血肿是一种完善的方法,但外伤性脑出血血肿患者行微创术报道较少。2004年7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血肿碎吸、液化剂清除外伤性脑出血所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秀英 《吉林医学》2009,30(9):781-78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5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进行动态CT观察。结果:155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6例发生早期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3.2%。结论:早期血肿扩大以6h以内为多(占91.67%),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状、首次CT血肿量、及早期不适当使用甘露醇有关,而与年龄无关。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多发生在24h内,为了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凡对发病在24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予CT复查,以便早期发现有无血肿扩大,争取合理治疗,并合理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取34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抽吸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根据术前头颅CT测量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水肿带的大小,用双盲法对染色结果及术前脑水肿的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后4 h,血肿周围组织已出现VEGF的表达,脑出血后48~72 h,VEGF的表达达到高峰.VEGF表达强阳性组、弱阳性组、阴性组之间比较,脑水肿体积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VEGF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两年来笔者所在医院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早期血肿扩大42例,并对血肿扩大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高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状、药物应用(甘露醇等)、凝血功能等因素有关. 结论 认识并重视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因素,防止早期血肿扩大,对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时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述.方法 我科自2003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性硬膜外、硬膜下血肿88例.对治疗方法、疗效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性颅内血肿病死率低.致残率低.结论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脑屏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方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检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脑屏障GLUT1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12 h,GLUT1表达增强,24 h达到高峰,48 h后表达减少。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周围血脑屏障GLUT1表达增多,有助于恢复脑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结果:在接受手术3个月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低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方式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Ⅳ型胶原酶诱导的实验性脑出血模型的基础上,实施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并研究抽吸术后血肿周围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抽吸治疗组。将Ⅳ型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在形成脑出血10 h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含有3 000 U尿激酶的溶液5 μl来溶解血凝块,2 h后进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应用Bederson四级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SE蛋白的表达。 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各个时间点脑出血组、抽吸治疗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SE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出血后第1天,抽吸治疗组NSE蛋白表达略高于脑出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3天、第5天抽吸治疗组与脑出血组比较,NSE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 结论 Ⅳ型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且能够实施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的理想模型。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功能损伤,且血肿周围组织NSE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早期进行血肿抽吸术可以较好地清除脑内血肿,降低脑组织NSE蛋白的表达,减少脑出血后神经元的阳性细胞数及变性细胞数,从而保护神经组织,明显改善其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陈霞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64-465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脑出血后血肿破入脑室,预后差,病死率高[1]。目前国内报道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病死率15.81%[2]。我院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CT定位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36例重症脑出血,降低了重症脑出血的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