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析性低血压的护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透析性低血压指患者血液透液过程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 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 ,或血液透液前收缩压 <90mmHg、在血液透析中再下降。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发生率高达 5 0 %~ 70 % [1 ] ,不仅影响血液透析质量 ,还会降低患者的存活率 ,其  相似文献   

2.
程丽娟 《护理研究》2007,21(12):3350-335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重新留置导管既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又增加置管的痛苦,所以预防导管堵塞、保持导管通常是保证透析病人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透析间期的封管护理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封管液的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影响到透析质量。我科护士采用纯肝素封管法,并发症明显少于稀释法,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封管次数少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赵丽榕  廖穗丰 《当代护士》2013,(11):127-128
目的 探讨改良封管液在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使用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于透析结束后采用尿激酶10000U+氨苄西林钠1g +肝素50mg+NS,进行封管,对照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采用纯肝素50mg+NS进行封管.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0 00%.对照组为8.89%(χ2=6.41,P〈0.05);实验组患者血栓的发生率0 00%,对照组为6.67%(χ2=4.31,P〈0.05),实验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封管液不仅可以较好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程丽娟 《护理研究》2007,21(36):3350-335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重新留置导管既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又增加置管的痛苦,所以预防导管堵塞、保持导管通常是保证透析病人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透析间期的封管护理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封管液的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影响到透析质量。我科护士采用纯肝素封管法,并发症明显少于稀释法,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封管次数少等优点。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中心静脉留置导…  相似文献   

5.
熊伯芳  李娟 《护理研究》2007,21(3):255-256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它是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血液净化装置后,再返回体内的通道,是维持性斑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但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但血管条件差且不能移植血管或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动静脉内瘘分流的尿毒症病人来说,则需选择一种较为长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替代动静脉内瘘,隧道式颈内静脉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效果。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了隧道式颈内静脉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取得一定效果,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长期双腔透析导管的使用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用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透析效果满意,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认为长期双腔透析导管使用期间应注意:①每次透析前后将穿刺点周围及长期双腔透析导管用75%酒精擦洗消毒,并仔细保护。②接管前清理管道,吸去管腔内的肝素液。③透析后用肝素液封管。④每次透析前后观察长期双腔透析导管的插管情况,及时诊断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带涤纶套中央静脉留置导管的选择应用与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央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导管在静脉中留置自然存在血栓、血流量不足、感染和患者生活不适等一些问题,由于透析血泵的抽吸负压,经常使得静脉壁吸附在导管顶端,影响血流量,尤其是在导管开口有血栓形成或导管外纤维蛋白鞘形成时,导管开口部位的空隙很小,透析血流量的要求使得导管开口的血液流速增大,进一步增加静脉壁的贴附作用,影响透析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 对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结果 透析效果满意,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其具有快速、安全、血流量大、并发症少等特点,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应用应注意。①每次透析前后将穿刺后周围及长期双腔透析导管用安尔碘擦洗消毒,并仔细保护。②接管前清理管道,收去管腔内肝素液。③透析结束后用肝素液封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床边开放式解剖法留置腹膜透析导管的安全性。方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所有行床边开放式解剖法留置腹膜透析导管的重症患进行前瞻性观察,时间为置管后一个月至病人死亡或因各种原因拔除腹膜透析导管,观察置管术后出现的各急性并发症如手术伤口感染、出血、渗液,腹透液引流障碍,腹膜炎等。结果:入组23名患者均为多器官功能竭并AKI,置管术后有发生导管功能不良2例,出现手术伤口脓肿(表面葡萄球菌)、导管出口处感染(表面葡球菌)、同时出现血性腹水和导管出口处出血各1例,无并发腹膜炎。结论:重症AⅪ行床边开放式解剖法留腹膜透析导管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医院透析液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血透室透析液污染状况,提出整改措施。方法采用细菌计数法和鲎试验方法,对医院血液透析室透析用水中菌落数及内毒素含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对各组水样均采集32份,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内毒素均不超标,合格率均为100%。透析用B液细菌超标率为22%,出口液细菌超标率为10%,入口液细菌超标率为20%。结论该医院血液透析室透析用水质量合格,但透析液存在细菌超标现象,建议临床使用透析浓缩干粉。  相似文献   

11.
血管通路(vascular access)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体外循环进行净化后再返回体内的通道,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命的有力保证。透析用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长期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三大类。经皮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道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便,危险性较低,可短期留置或较长时间留置,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腹膜炎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腹膜透析常以O型管和Y型管 (或双袋系统 )来连接 ,明显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但腹膜透析费用较高。作者对经济条件差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 ,用国产腹透液和直型连接导管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2月~2002年10月11例CAPD患者 ,男4例 ,女7例 ;年龄16~77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 ,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 ,肾小动脉硬化1例 ,糖尿病性肾病2例。CAPD时间3~35个月。1.2腹膜透析方法用一次性输血器作为直型连接导管 ,腹膜透析液为上海产的四叶牌乳酸盐腹膜透析液。2000ML袋含糖1.5 %…  相似文献   

13.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透病最常用的、最可靠稳定的血液通路 ,对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或在内瘘成熟前 ,常需要一个替代的血液通路 ,现将我科 2 a多来 ,18例 6 2 5次使用双腔留置导管做为血透血液通路的使用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其中急性肾衰 3例 ,慢性肾衰 15例 ,年龄 2 5~ 74岁 (48岁± 12岁 ) ,慢性肾衰患者多因内瘘不成功或成熟缓慢而使用留置导管。1.2 方法 用 Quinton双腔导管 3.8cm× 13.5 cm,采用seldinger技术 ,透析前床旁置管 ,插入置入管后即行透析治疗 ,开始透析 5 min内将血流量达 2 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品管圈来提高血液透析住院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知识的知晓率。方法按自愿的方法组圈,圈员7人,应用头脑风暴法及5、3、1评分法选定主题为提高血液透析住院患者深静脉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率,品管圈活动按计划、实施、确认、处置4个阶段,10个基本步骤: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来进行,活动时间为2016年3月7日~8月31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应用品管圈活动,护士对血液透析住院患者深静脉导管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深静脉导管维护知识的知晓率由活动开始前的66.2%提高到活动后92.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血液透析住院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自我维护依从性,减少因导管自我护理不周导致的意外脱管及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植管术治疗14d后,其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患者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前及术后14d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术后PT、APTT明显缩短,Fib、D-二聚体显著地增高。结论: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经中心静脉置管的血透患者,其中颈内静脉置管43例,股静脉置管74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防治方法。结果导管留置时间3~115 d,出现的并发症:出血或血肿2例(1.71%),导管相关感染7例(5.98%),导管堵塞8例(6.84%),导管滑脱1例(0.85%),血流量差39次(3.77%),两种置管方法的血流量和透析效果均满意,而颈内静脉置管归置时间长于股静脉置管。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能提供稳定的血流量满足透析要求,是理想的临时血液净化通路。若患者条件许可,可优先选择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吕小林  朱亚梅  马逊  王蓉花  王玲  徐玮 《护理研究》2013,(25):2737-273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时应用不同连接管路连接血液灌流器和透析器,观察灌流结束卸灌后对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先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浸泡灌流器,使灌流器中吸附剂充分膨胀肝素化,达到最大吸附面积。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前端,联合治疗2.5h,卸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1.5h。每人10次共100例次,HP串联HD时采用常规管路连接,每人10次共100例次HP串联HD连接管路为带滤网管路连接法。观察透析治疗结束后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HP串联HD连接管路为带滤网管路卸灌后1例病人的透析器及管路有凝血现象发生,而常规管路生理盐水回血法卸灌后有9例病人的透析器及管路有不同程度的凝血现象发生。[结论]HP串联HD连接管路为带滤网管路连接法优于常规管路连接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中心静脉长期透析导管致局部湿疹的疗效。方法对中心静脉长期透析导管致局部湿疹的1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湿敷,1次/d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1例湿疹患者在治疗后得到有效缓解,治疗时间1~4周,治愈率100%。结论康复新液治疗中心静脉长期透析导管致局部湿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时行预防性部分大网膜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应对措施.方法:30例部分大网膜切除组患者于腹膜透析置管时切除部分大网膜,33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开放式手术置管,比较两组术后腹痛、腹胀、血性透出液、腹透液渗漏、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从饮食、心理、切口、导管以及早期并发症护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部分大网膜切除组腹痛、腹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血性透出液、腹透液渗漏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膜透析置管时行预防性部分大网膜切除可明显降低术后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加强术后饮食、心理、切口、导管以及早期并发症护理是确保不增加术后血性透出液、腹透液渗漏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长久性经皮下隧道留置导管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行血液净化治疗而建立的一种血液通路。2003至2004年,我院有3例患者在使用该留置导管10、15、28次后发生透析中和透析后寒战、高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患者导管局部红、肿,提示有感染情况。经临床观察,我们采取导管内留置抗生素的方法。3例患者连续使用2-3次,血象、体温降至正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