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恙虫病传播媒介。方法:1995年5月~2002年4月在山东恙虫病疫区捕鼠。观察鼠体外恙螨季节消长,分离恙虫病东方体(Ot)。结果:室内外共捕捉到的527只活鼠(黑线姬鼠335只,大仓鼠119只,黑线仓鼠6只,小麝鼩2只,褐家鼠63只,小家鼠2只),从活鼠体外共检获15467只恙螨,其中太平洋无前恙螨最多5720只,其它螨数量依次为小盾纤恙螨4175只,临淮岗纤恙螨3090只,须纤恙螨1687只,泰山纤恙螨466只,脆弱无前恙螨329只。恙螨季节变化:小盾纤恙螨主要出现在9~12月,高峰在11月,是秋季鼠体外绝对优势种;须纤恙螨出现在10~翌年4月,高峰在12月,为冬季优势螨种,临淮岗纤恙螨5月出现,11月消失,高峰在8月,为夏季优势种;泰山纤恙螨主要出现在6~10月,数量较少,且起伏较大;太平洋无前恙螨、脆弱无前恙螨全部采自仓鼠,主要出现在4~12月,高峰期在7月。Ot分离:小盾纤恙螨共接种11批,分离到5株Ot;须纤恙螨、临淮岗纤恙螨和太平洋无前恙螨分别接种4批,分离到4株、2株和2株Ot。小盾纤恙螨是恙虫病发病季节疫区鼠体外优势螨种,季节消长与当地人群恙虫病季节分布基本一致;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恙虫病东方体;被恙螨叮刺或悬液接种的小白鼠血清中能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以上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传播媒介。血清学分型:除从临淮纤恙螨分离到的1株为Karp型外,其余分离株均为Gilliam型。从不同材料中分离到的Ot毒力相差不大,均属弱毒株,分离株与标准株间有交叉免疫保护能力。现场和实验室杀螨实验表明,小盾纤恙螨对敌敌畏和以二氯苯醚菊酯为主的杀虫剂均很敏感,且防治效果至少可维持1个月以上。结论: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同时其它螨种也有充当恙虫媒介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小盾纤恙螨经卵传递病原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快速取得大量小盾纤恙螨未食子代幼虫的方法 ,以适应研究恙螨经卵传递病原体的需要。方法 将小黑板放置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及恙虫病疫区草地上 ,10min后取回计算螨数并鉴定螨种。该法可收集到大量小盾纤恙螨未食子代幼虫。 2 0~ 3 0只幼虫为 1批叮刺 1只小白鼠乳鼠以分离汉坦病毒 (HV)或叮刺 1只小白鼠以分离恙虫病东方体 (Ot)。结果  2 4批恙螨幼虫叮刺乳鼠 ,分离到 5株HV ;6只小白鼠被恙螨幼虫叮刺 ,分离到 2株Ot。试验中所用幼虫未曾叮刺过 ,但鼠被这些幼虫叮刺后能感染上HV和Ot ,表明这些螨所带病原体系由母代螨经卵传递而来。结论 小黑板可采集到疫区草地上大量小盾纤恙螨未食幼虫 ,为研究恙螨经卵传递病原体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方法。研究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可经卵传递HV和Ot,可作为HFRS和恙虫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3.
秋冬型恙虫病病人、恙螨、鼠东方体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季节黑线姬鼠、小盾纤恙螨、病人体内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基因型的一致性。方法采用Nested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技术对山东地区恙虫病流行季节病人、野外优势鼠种黑线姬鼠、鼠体外优势螨种小盾纤恙螨标本中Ot-Sta56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PCR/RFLP分析了12株分离自山东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季节病人、黑线姬鼠、小盾纤恙螨体内的ot,2份采自黑线姬鼠体外的小盾纤恙螨匀浆及10份恙虫病人全血中的Ot-sta56目的基因,24份标本酶切图谱经与已知序列的ot内切酶图谱相比,与日本地方株-Kawasaki株具有相似的酶切图谱,但缺乏HhaⅠ的酶切位点;24份标本提取的Ot-DNA扩增产物分别经型引物扩增,均出现相应分子量的扩增片段,皆属日本地方株Kawasaki型。结论 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季节病人、野外优势鼠种黑线姬鼠、鼠体外优势螨种小盾纤恙螨体内所分离的恙虫病东方体Sta56基因型是一致的,并在病人、黑线姬鼠、小盾纤恙螨间构成相互传播关系,这对当地恙虫病疫源地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费县于1986年发现有恙虫病流行,为查明该病的媒介,于1995.5~1997.4在费县方城镇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小盾纤恙螨是恙虫病疫区鼠体外的优势螨种;季节消长与当地人群恙虫病季节分布基本一致;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Rt);被恙螨叮刺或悬液接种的小白鼠血清中能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血清学分型属Gilliam型.证明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有效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恙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龙笼法捕活鼠,收集鼠体外恙螨,分别用Vero-E6细胞和小鼠接种分离HFRS病毒(HFRSV)与恙虫病立克次体(R.t).结果:1995年5月至1996年4月,捕活鼠421只,鼠体外收集恙螨11762只,其中小盾纤恙螨出现在9-12月,高峰为11月,是当地10-11月鼠体外绝对优势螨种,分别从小盾纤恙螨分离到5株HFRSV和10株R.t.结论:小盾纤恙螨分别存在HFRSV和R.t的自然感染,具备HFRS和恙虫病传染媒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有效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和恙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布笼法捕活鼠 ,收集鼠体外恙螨 ,分别用Vero E6细胞和小鼠接种分离HFRS病毒 (HFRSV)与恙虫病立克次体 (R t)。 [结果 ] 1995年 5月至 1996年 4月 ,捕活鼠 42 1只 ,鼠体外收集恙螨 1176 2只。其中小盾纤恙螨出现在 9~ 12月 ,高峰为 11月 ,是当地 10~ 11月鼠体外绝对优势螨种。分别从小盾纤恙螨分离到 5株HFRSV和 10株R t。 [结论 ]小盾纤恙螨分别存在HFRSV和R t的自然感染 ,具备HFRS和恙虫病传播媒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山东费县地区秋冬型恙虫病传播媒介小盾纤恙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费县于1986年发现有恙虫病流行,为查明该病的媒介,于1995.5~1997.4在费县方城镇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小盾纤恙螨是恙虫病疫区鼠体外的优势螨种,季节消长与当地人群恙虫病季节分布基本一致,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Rt);被恙螨叮刺或悬液接种的小白鼠血清吧有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血清分型属Gilliam型,证明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1986年前,我国恙虫病仅知流行于浙江省及其以南地区,主要属夏季型,以地里纤恙螨为主要媒介。1986年在江苏、山东发生恙虫病流行,属秋冬型。此后,在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北京发现流行,吉林、辽宁、黑龙江有病例报告。在江苏和山东,小盾纤恙螨为恙虫病疫区鼠体的优势螨种,季节消长与居民恙虫病的季节分布相一致,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tsutsugamushi,Ot),以上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是我国秋冬型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山东的须纤恙螨和临淮岗纤恙螨,山西的姬鼠纤恙螨,吉林的东方纤恙螨是可疑的媒介。  相似文献   

9.
小盾纤恙螨在传播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查明小盾纤恙螨在传播人类疾病中的作用,于1988~1990年和1986~1993年分别对陕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江苏省秋季型恙虫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盾纤恙螨是鼠体恙螨的优势种,其季节消长与这两种病在居民中的发病季节一致;它能自然感染HFRS病毒和恙虫病立克次体,并能经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HFRS病毒和恙虫病立克次体。证明小盾纤恙螨可作为HFRS和秋季型恙虫病的传播煤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小盾纤恙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播中的作用及传播疾病的关系.方法 在疫区捕获野鼠,采集小盾纤恙螨,用Vero-E6细胞组织培养及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汉坦病毒(HV)感染情况,并用RT-PCR检测螨体内HV-RNA,观察螨体内HV增殖,原位RT-PCR分子杂交法进行螨体内HV定位.结果 IFA检测HV抗原阳性鼠寄生小盾纤恙螨HV自然感染率为66.7%,IFA检测阴性鼠寄生螨HV自然感染率为25.0%;该螨通过叮刺和经卵传播HV.结论 小盾纤恙螨为野鼠型HFRS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在传播HFRS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小盾纤羔螨自然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eptotrombidium (L.) scutellare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suspected vector of epidemic haemorrhagic fever (EHF).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mite and EHF, from Oct to Nov 1988 and Oct of 1989, the larvae of this mite were collected from rats in areas with constantly high incidence of EHF in Shanxi Province and larvae with only small quantity of meal were selected and for more than 15 days before isolation of EHFV. Six strains of virus were isolated. The viruses isolated were identified to be EHFV by serum test, immunofluorescent blocking test as well as neutralization test. The above results further demonstrate this mite can naturally be infected by EHFV and therefore serve as vector of EHF.  相似文献   

12.
1984~1985年,我们经实验研究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有EHFV的自然感染,可通过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EHFV。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对在野鼠间传播EHF和维持疫源地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还可能是鼠-人间EHF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革螨与流行性出血热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EHF的传播途径,我所对革螨与EHF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黑线姬鼠(EHF的主要储存宿主)鼠窝中的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可通过鼠和人的正常皮肤叮刺吸血,有EHFV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EHFV。且与从鼠和螨所分离EHFV的抗原性一致。表明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24 rodents captured from endemic areas of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 in Hubei province were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skin wounds and EHF viral antigens and antibodies by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IFA) technique. It was found that 30.8% (69/224) of the captured rodents had skin wounds and that 24.6% (17/69) and 29.0% (20/69) of the wounded rodents were positive respectively to EHF viral antigens and antibodie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ates of 9.0% (14/155) and 8.4% (13/155) in rodents without skin wounds. This suggests that infection through skin wounds could be an important route of transmission of the EHF virus among rodent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螨带毒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11~12月从江苏和安徽两个EHF疫区208个鼠窝中共捕鼠603只。在四种鼠中,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其EHF抗原阳性率最高。在采集的革螨中,以革氏血厉螨、厩真厉螨为优势种,并有EHFV的自然感染。在每窝鼠数多和窝螨指数高的组的鼠EHF抗原和抗体阳性率均较高。调查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是两疫区EHF的重要储存宿主,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可能是EHF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燕  王俊  李芙蓉  刘红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11):524-525,527
[目的 ] 通过病原学研究为出血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用病原学、血清学、RT -PCR、序列测定技术对我省出血热的宿主动物、传播途径、地理流行病学、疫区类型及新型新亚型进行分析。  [结果 ] 我省共分离出血热病毒 3 2株 ,涉及 9种宿主动物 ;气溶胶可传播实验动物型出血热 ;山林地区存在新型出血热病毒。  [结论 ] 我省是多宿主多传染源的出血热疫源地 ,以姬鼠型为主 ,流行季节以秋冬季为主 ,呈单峰型 ;山林地区存在新型出血热疫源地。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疫情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通过筛选,建立了以黑线姬鼠带毒鼠密度预报11月至翌年2月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前瞻性验证,认为该公式适用于具有秋冬峰的EHF疫区。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秋冬型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摸清驻地恙虫病的本底资料,指导军民做好本病防治工作。方法:采用病原学、血清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山东地区进行秋冬型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山东地区恙虫病流行高峰为10月份约占发病数的80%,属秋冬型、以黑线姬鼠、褐家、大仓鼠为主要储存宿主,分别占82.87%、85.47%和13.04%;当地小盾纤恙螨,须纤恙螨,临淮岗纤恙螨、太平洋无前恙螨均存在自然感染或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