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县1990~1992年人口死因分析与寿命研究王林祥,李群英,陈建民为研究我县9O年代初期人口死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1993年10~12月组织县乡村医务工作者600余人进行了单县1990~1992年居民死亡回顾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1970-2021年山东省居民死亡水平及死亡谱变动趋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资料来自山东省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3次山东省死因回顾性调查。采用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等观察指标描述山东省不同年份总死亡和主要死因死亡水平的变化,使用差别分解法定量测量死亡率变化中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贡献值的大小。结果 1970-2021年山东省居民粗死亡率基本平稳,2020-2021年(732.73/10万)较1970-1974年(671.98/10万)略有上升。标化死亡率持续且明显下降,2020-2021年(183.39/10万)较1970-1974年(568.00/10万)下降了67.71%。人口因素对死亡率的负性增长和非人口因素的正性降低作用相互抵消使死亡率处于相对平稳阶段。心脑血管疾病始终为首位死因,但死亡构成比从1970-1974年的19.70%上升至2020-2021年的54.72%。恶性肿瘤从第4位(11.46%)上升至第2位(25.70%),伤害从第7位(5.85%)上升至第3位(5.59%);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从第2位(12.87%)下降至第4位(4.99%),传染病从第3位(12.27%)下降至第10位(0.42%)。主要死因标化死亡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产科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降幅均超过50.00%。死亡人群的年龄分布、不同年龄人群以及城乡死亡谱均发生显著变化。2020-2021年0~14岁人群死亡占0.54%,较1970-1974年下降了97.05%,≥75岁人群死亡占55.14%,上升了55.75%;所有年龄段人群感染性疾病的位次显著下降,儿童青少年人群伤害、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位次显著上升,中老年人群中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位次上升。城乡死亡谱差别明显缩小,2020-2021年城乡主要死因位次基本一致。结论 山东省居民死亡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成为当前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1970-2021年山东省的疾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由于人口老龄化效应仍不断显现,应大力发展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疾病与伤害的救治、预防、保健等服务。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人口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员(15~64岁的人口数),是家庭生活和经济来源的支柱,也是建设的主要力量。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减少死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我市1991至1995年劳动力人口死因,找出威胁我市劳动力人口健康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人口资料来自市公安部门的人口报表2.死亡资料为历年杭州市区及三县死因登记点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上的数据3.统计检验用EPI软件进行结果1.劳动力人口死亡率:1991~1995年我市劳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疾病模式研究显示,过去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虽然已经下降,但是依然占据相当比例。而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行为危险因素的上升,慢性病、意外伤害也在不断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为了解山东省居民死因的构成及变化情况,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对山东省2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3年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人群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东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健康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常住居民2003年的人口、出生和死亡资料,采用国际通用ICD-9死因编码,在国家疾病监测管理软件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省20个疾病监测点监测人群为1660754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农村监测人群是城市人群的2.86倍,监测人群的婴儿出生率6.27‰,自然增长率城市和农村分别是-1.19‰和0.05‰。婴儿死亡率6.9‰。平均期望寿命是75.8岁,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报告死亡率636.04/10万,农村的死亡率是城市的1.2倍,危害人群的主要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结论:该省疾病监测点人群平均期望寿命较高,慢性病是威胁全省疾病监测点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疾病监测点1981—1987年死因资料的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PYLL指标对山东省疾病长期监测点1981~1987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了疾病减寿的时间、地点和人群间的分布,比较了城乡疾病减寿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七年问不仅总死亡水平有所降低,而且死亡年龄重心后移,寿命损失逐年下降,各种主要死因减寿情况均控制在稳定或降低的水平上,而农村各类疾病减寿情况较严重,七年间全死因标化PYLL率和标化死亡率变化不大,各种主要死因的寿命损失不仅明显高于城市,而且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鼓楼区1981年—1998年老年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医疗保健水平不断的提高,人群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死亡谱也在演变。为了解鼓楼区老年人死亡原因,现对鼓楼区1981年~1998老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了专题分析。回材料方法1.l资料来源1981年~1998年人口资料、年龄分组按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构成比推算。死因资料来自死因卡片的统计,18年资料按1981年~、1986年~、1991年~、1996年~4个时期进行统计,并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标准进行调整。1.2方法老年人死因卡片由基层卫生人员到派出所收集调查核…  相似文献   

8.
1981~2003年扬中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恶性肿瘤对扬中市居民健康的哪影响,本文对1981~2003年扬中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为准确掌握各类死因在我市儿童少年中的分布观律,为制定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1989~1993年城区0~14岁儿童少年的死亡报告资料作一分析,提出增进儿童少年健康的对策。1资料来源1.1死亡资料;米自市区各医疗单位和居民委员会登记报告,经过各区卫生防疫站专职统计人员调查核实并与公安部门资料核对。病例诊断均符合医院4级以上诊断。1.2人口资料:出生数系市公安局年报数。l一14岁人口数按1990年徐州市人口普查构成比推算。2结果与分伍2.1死亡率:近5年城KO~14岁儿童少年累计死亡1456例,年死亡率为1.52浙,占同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为制定重点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永定县2004~2005年居民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4~2005年永定县居民年均死亡率为560.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0.00/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呼吸系统病为142.56,恶性肿瘤为106.54,脑血管病为103.73,损伤和中毒为74.85,心脏病为57.65。[结论]死亡水平呼吸系统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清寿光市农村居民全死因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掌握死因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明方向。[方法]对寿光市1993~2007年农村居民死亡进行分析。[结果]1993~2007年,累计监测2491042人次,死亡17071例,死亡率(/10万)为685.29(男性765.57,女性为603.14,各年为644.85~819.35);标化死亡率(/10万)为491.94(男性为527.15,女性为451.88,各年为410.76~729.17)。1993~2007年。粗死亡率上升的死因是内分泌营养代谢类疾病、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下降的死因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先天畸形、围产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和精神疾病、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全部居民由1993年的70.12岁上升到2007年的77.96岁。其中男性由68.43岁上升到76.17岁,女性由71.89岁上升到80.21岁。去掉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死亡后,1993年的期望寿命分别为73.81岁、72.90岁、72.78岁、71.76岁,2007年分别为86.68岁、80.25岁、80.91岁、79.63岁。[结论]15年间寿光市农村居民的粗死亡率基本持平,标化死亡率明显下降.前4位主要死因1993年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2007年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建省0~14岁儿童的死亡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儿童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福建省2004-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对0~14岁儿童总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福建省0~14岁儿童年均死亡率为57.21/10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为6.8%。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农村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高于城市。婴儿死亡占0~14岁儿童死亡的60.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5.5%。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为0~14岁儿童的前3位死因。婴儿的粗死亡率为770.77/10万,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1~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其中淹死是首位原因。结论福建省0~14岁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现阶段仍应积极做好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泰市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新泰市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新泰市报告居民死亡人数9390例,报告居民死亡率为670.19/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775.77,女性为559.74(PdO.01);0岁为228.30,25~29岁为79.94,30~34岁为94.53,35~39岁为108.00,40~44岁为181.87,45~49岁为327.96,50~54岁为48:1.29,55~59岁为849.80,60~64岁为1153.80,65~69岁为1913.47,70~74岁为3082.83,75~79岁为5296.22,80~84岁为10136.24,85~岁为19904.25。前5位死因,全部居民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分别占所有死亡人数(9390人)的28.01%、24.58%、22.90%、9.45%、8.82%,男性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占男性死亡的93.85%,女性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占女性死亡的93.61%。结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是新泰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5.
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利用射阳县2005—2008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射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该县平均粗死亡率为621.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06/10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5.44%,处于死因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222.15/10万)、脑血管疾病(129.3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2.23/10万)、心脏病(61.61/10万)、损伤与中毒(60.60/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珠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主要死因别死亡率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珠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计算年度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指标变化趋势.结果 2015年珠海市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72‰和3.56‰.2010-2015年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分别下降28.63%和23.77%.珠海市近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前8位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意外窒息、交通意外、溺水和白血病及其他肿瘤.从死因别死亡率年度变化上看,5岁以下儿童死因别死亡率中,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交通意外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及肿瘤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结论 珠海市2010-2015年对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交通意外等的监管成效显著,但白血病及其他肿瘤导致的死亡率仍应加强监管措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湘潭市城区居民1988-2008年死亡原因。方法利用1988、1998和2008年湘潭市城区居民死亡原因监测资料,用死亡率、死因顺位、居民期望寿命等指标评价该市城区居民健康状况。结果自1988年来,湘潭市城区居民死亡率为4.7‰~5.3‰,婴儿死亡率由1988年的25.24‰下降至2008年的1.6‰;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病、损伤与中毒始终占前5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比例分别为78.15%、80.66%和86.40%;传染病由第7位下降至第9位,占总死亡数的比例分别为3.30%、2.10%和1.51%,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由第9位上升至第6位,占总死亡之数的比例分别为1.22%、1.51%和3.47%;居民期望寿命上升到79.30岁。结论传染病危害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居民疾病与伤害死亡情况,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信息。[方法]对庄河市2007年居民疾病与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庄河市居民死亡率为6.07‰,其中男性为6.77‰,女性为5.36‰居民死亡的前5位原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结论]庄河市属恶性肿瘤高发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损伤和中毒是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9.
2005-2007年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黄岛区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黄岛区年均死亡率为323.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1.2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1.44%(2483/304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黄岛区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