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癌治疗前后动态增强MRI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应用MRI和动态增强MRI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评价前列腺癌治疗前后的疗效,确定MRI的价值。方法:对1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前列腺癌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常规和动态增强MRI检查。治疗分别为单纯激素替代治疗(7例)和激素替代治疗加外放射治疗(9例)。MRI检查常规应用GE Signa Advantag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体重)。应用两室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分别计算肿瘤病灶、前列腺良性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最大增强指数、对比剂吸收幅度、对比剂的交换率和对比剂分布指数。结果:治疗前PSA由39.54ng/ml降为10.39ng/ml(P=0.046),由MRI测量获得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2.85cm^3至0.84cm^3,P=0.01),前列腺良性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也明显缩小(P<0.01)。治疗前后肿瘤病灶最大增强指数和对比剂分布指数降低,但未见统计学差异;对比剂吸收幅度和交换率明显降低(P=0.004,0.002)。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最大增强指数和对比剂分布指数降低(P=0.284,0.221);对比剂吸收幅度和交换率明显降低(P=0.01,0.007)。正常周围带的对比剂吸收幅度、交换率和分布指数明显降低(P=0.003,0.01,0.04)。结论:动态增强MRI能够全面反映前列腺癌治疗前后的变化,是有效评价前列腺癌治疗疗效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Gd-DTPA增强MRI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26例≤3cm的孤立肺内结节(肺癌16例,结核10例)进行了常规和动态Gd-DTPA增强MRI检查,测量病灶的增强程度,分析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6例肺癌在静脉注入Gd-DTPA后均有强化,表现为实体均匀(9例)和不均匀(7例)增强,而多数(8/10)结核球表现为环形增强。肺癌平均增强71%,与结核球(23%)有显著差异。肺癌结节的动态增强曲线也与结核球不同。结论:肺癌与结核球的MRI增强形态和增强程度不同,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d-DTPA动态增强MRI评价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急性犬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在活体上用放射微球^99Tc—MAA测量心肌血流量,0.5%伊文蓝染色区分缺血心肌;心脏离体后用3%TTC染色区分梗死心肌,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微血管并计算微血管体积分数。犬离体心脏左冠状动脉插管后作MRI平扫及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测量正常、缺血和梗死心肌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在T1WI上,心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在T2WI上,病变心肌信号强度较正常增高;Gd-DTPA灌注动态增强扫描,正常心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下降形,危险心肌呈上升形,梗死心肌呈平直形,灌注晚期病变区呈明显环状强化。正常、危险和梗死心肌血流量、微血管体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水肿、心肌含水量增加致T2WI信号增高。Gd-DTPA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升的斜率及峰值可以反映心肌微血管损伤及组织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评价前列腺不同组织的MRI增强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应用两室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评价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MRI增强特点。方法:对78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前列腺癌,使用GE Signa Advantag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采用FMPSPGR序列针对前列腺(4层或5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层厚7mm,层间间隔2mm,连续扫描采样35次,Gd-DTPA经肘静脉置留导管按0.1mmol/kg体重在扫描开始的同时快速注射。将扫描数据传送的计算机工作站,应用两室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不同ROI,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最大增强指数(maxim enhancementi index)、对造影剂的吸收幅度(amplitude of uptake)、造影剂的交换率(exchange rate)和造影剂分布系数(distribution index)。结果:最大增强指数、对造影剂的吸收幅度、造影剂的交换率和造影剂分布指数以前列腺癌最高,前列腺增生次之,正常前列腺周围带最低。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之间所有参数均存在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6),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之间所有参数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MRI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前列腺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特点,在前列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Gd-DTPA做27例已知有头颈部颅外病变的病人增强MRI,男19例,女8例,年龄18~78岁。注射Gd-DTPA前先做T_1、T_2加权横断成象,依0.1mmol/kg注射Gd-DTPA,再作3分、15分、30分T_1加权横断成象。图象由四位X线医师阅读,分别评价增强前后图象病变清晰度的变化。作者见到,Gd-DTPA能使大多数组织信号强度有某种程度的增加,增强的水平因人而异。Gd-DTPA也改  相似文献   

6.
脊髓梗塞很少见,其MRI表现与脊髓肿瘤区别困难。Gd-DTPA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两者。作者报道1例使用Gd-DTPA增强的系列MRI变化。患者女50岁,以两下肢急性无力发作入院,神经系统检查两下肢无力伴髌反射和跟腱反射缺失,温度觉痛觉减退。实验室检查发病初2周内TAT和FDP升高,余无异常。脑脊液检查正常。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未发现血栓。入院两天后行常规和CT脊髓造影发现腰段脊髓轻微肿胀。10天后行主动脉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无异常。入院两天作MRI检查,Gd-DTPA用量0.1mmol/kg,注射5分钟后扫描。T_1加权TR600ms,TE40ms,T_2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分析脑内结核瘤在Gd-DTPA增强MRI上的表现特点. 资料与方法对24例脑内结核瘤患者进行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比较和分析平扫及增强扫描MRI上的表现特点,包括病灶检出数目、分布情况、病灶的形态、信号特点等.结果结核瘤在Gd-DTPA增强扫描自旋回波T1WI上强化明显,呈结节样或环形强化,有多个病灶聚合成团的特点;病变与周边组织分界清楚.结论脑内结核瘤在增强MRI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Gd-DTPA增强MR检查较平扫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脑内结核瘤.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增强和非增强的MRI对照,研究了颅骨转移及正常颅骨的MRI表现。60例正常对照组及14例证实有颅骨转移的病人静注Gd-DTPA前后分别做MR检查。使用1.5T Gyroscan系统以0.5T运行,用自旋回波序列(SE)TR为2000~2400msec,TE为50~100msec和2信号平均获非增强影象;使用500~950/30及2~4信号平均获增强和非增强SE象。使用Signa系统400~600/20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导了46例脑术后部位使用Gd-DTPA增强的MRI表现。年龄7~70岁,手术到MR检查时间1天~40年。13例做了脑组织部分切除术(主要是枕叶),33例做了穿颅术(主要是额骨)。手术原因分别是脑内肿瘤(26例),脑外肿瘤(11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4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了增强MRI,其中Bell麻痹34例,Hunt综合征6例。层厚5mm。矩阵256×256,使用TR500ms,TE40ms的T_1加权SE序列。先作平扫,然后静注Gd-DTPA0.1mmol/kg,10分钟后扫描。在横断面上比脑实质信号强度强时为增强效果阳性。造影时间分为发病后5日内、6~10日内、10~20日内,21~40日内和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4例脑膜瘤患者进行了Gd-DTPA增强前后MRI检查。均为女性,年龄50-58岁,场强1.5T,采用SE技术,平扫后按0.1mmol/kg用量静脉注射Gd-DTPA,于注药后3-29min分别获取横断面、冠状面、必要时矢状面图象,层厚6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d-DTPA在MRI中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总结分析了被确诊的378例(402人次)患者应用Gd-DTPA增强检查后的效果。对肿瘤、感染、梗塞等病变的强化特点进行了讨论。结果:使用Gd-DTPA后,有23例平扫时误诊的病例得到了纠正,并发现了MRI平扫时未能发现的一些病变,诸如管内型听神经瘤、脑膜炎、脑(脊)膜的转移性病变等。但是,作者还同时发现即使在用了Gd-DTPA之后,仍有多种病变存在鉴别诊断上的困难。结论:合理使用增强检查,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15例心脏作Gd-DTPA增强前后MRI检查,增强后为连续动态观察。其中7例为正常对照;7例为心肌梗塞(包括5例亚急性和2例慢性心肌梗塞);1例为陈旧性心肌梗塞。结果显示:增强前正常心肌信号率与梗塞心肌信号率无差别。增强后梗塞心肌信号率既高于增强前也明显高于其周围的正常心肌。无论肉眼观察还是信号测量均发现Gd-DTPA增强MRI能诊断心肌梗塞,改善心肌梗塞的显示。作者对增强后心肌信号率的系列变化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动态MRI对垂体徽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手术25例,临床证实6例),采用美国GE1.5T超导磁共振仪,动态增强扫描,用造影剂Gd-DTPA(马根维显),剂量0.1mmol/kg,采用FSE序列。结果:常规平扫31例中有25例可见异常信号改变,占80.6%,而动态增强后31例中28例病灶呈低信号,有明显的图像特点,占90.3%。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具有特征性改变,在诊断垂体微腺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SPIO与Gd-DTPA 2种增强MRI方法对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效果。方法:①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第1组于后肢股四头肌内种植VX2肿瘤,建立兔腘窝转移性淋巴结模型;第2组于后肢股四头肌内注射蛋黄乳清液,建立兔腘窝反应增生性淋巴结。②MRI扫描,包括平扫、SPIO及Gd-DTPA增强。序列包括T1WI,T2WI,PDWI,GRE T2*WI。③2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盲诊,并与病理结果对照。④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IO增强,第1组大部分淋巴结信号较平扫未见明显变化,个别淋巴结在T2WI、PDWI及GRE T2*WI序列出现斑片状低信号影;第2组淋巴结在各序列均为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2组淋巴结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SPIO增强扫描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83.3%;Gd-DTPA增强扫描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3%,66.7%。SPIO增强扫描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83.3%,83.3%;Gd-DTPA增强扫描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61.5%。SPIO增强扫描K=0.667,P=0.01;Gd-DTPA增强扫描K=0.25,P=0.219;2组K=0.250,P=0.219。2种方法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25,P值分别为0.006,0.299。结论:SPIO是一种新型MRI对比剂,与Gd-DTPA相比,对转移性淋巴结与炎症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增强MRI对周围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MRI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9例孤立性肺结节行平扫和Gd-DTPA增强MR检查,Gd-DTPA按0.1mml/kg体重静脉内注射,观察不同性质结节的强化模式差异,测量增强前后信号强度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明显强化,而良性肿瘤不强化或轻度强化,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部分结核瘤表现为特征性的“周边薄层环状”强化.结论:良恶性结节间强化程度和模式有差异,增强MR对CT不能确诊的肺结节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Gd-DTPA增强前后MRI上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心肌梗塞区的心肌信号变化规律的总结,期望对心肌梗塞作出定性定量的诊断。材料和方法:32例不同时期心肌梗塞及12例正常心脏做了Gd-DTPA增强前后MRI扫描,增强后为动态观察。结果:10例急性心肌梗塞和10例亚急性心肌梗塞均见到心肌的异常强化信号;12例慢性心肌梗塞中仅4侧(38%)见到异常强化信号。正常心肌为均匀一致的轻度信号增强,不同时期的心肌梗塞异常信号范围不同,信号率的动态变化规律也不同。结论:Gd—DTPA增强MRI及动态观察可以显示心肌梗塞的部位,范围及为心肌梗塞的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MRI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磁共振增强扫描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脑转移瘤32例,均经病理和临床证实,全部病例均做了Gd-DTPA增强前后扫描。结果 脑转移瘤单发15例,多发17例,发生在幕上26例,幕下6例,幕上幕下并存4例。病灶最大径在0.5cm~6cm,平均2.4cm。发现病灶数:T1WI40个,T2WI56个,增强后发现116个。结论 增强扫描发现的脑转移瘤病灶明显多于平扫,并且能分清病灶与瘤周水肿的界限,从而明确其发生的部位、数目、形态、和大小,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容易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复发的增强前后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Gd-DTPA增强前后MR I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RNPC)与放射性纤维化(RF)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MR平扫显示鼻咽部或邻近区域有软组织肿块的28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行Gd-DTPA增强MR I检查.RNPC22例,RF6例,炎性肿块2例,2例颅底RNPC分别合并鼻咽侧壁RF与炎性病灶.分析病灶形态及信号强度.结果:大多数RNPC病灶表现为TIWI上低信号TZWI高信号,RF在TIWI和T2WI上均显示低或中等信号,平扫两者信号强度区别在于T2WI上,但有一定重叠.增强扫描TIWI示绝大多数RNPC病灶(90.9%)有中度以上明显强化,而RF无或轻度强化,两者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增强后肿瘤边界显示更清楚.病灶无强化,可除外RNPC,有强化则不一定是RNPC,明显强化可见于炎性病变.结论:肿块在MR平扫T2WI和增强后TIWI上的信号强度是鉴别RNPC与RF的主要依据,Gd-DTPA增强扫描有助于确定病变性质及其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20.
李娟  朱亮  薛华丹 《放射学实践》2019,34(9):1040-1043
【摘要】动态增强MRI(DCE-MRI)通过连续多次动态采集,实时记录对比剂在目标器官流入及流出的完整过程,利用适当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将MR信号强度转化为灌注参数,既可显示目标器官的结构也能提供功能信息,在疾病诊断、鉴别、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就DCE-MRI在胰腺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