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ODC重组蛋白及其多抗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鸟氨酸脱羧酶(ODC)表达载体,表达ODC重组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观察其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从大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PCR法扩增全长ODC cDNA,将扩增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QE-30的BamH Ⅰ和Sal Ⅰ酶切位点之间,DNA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宿主菌M15中进行诱导表达,产生含6-His-tag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表达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以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抗,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水平.结果:酶切鉴定和DNA测序显示ODC重组表达载体中含有人ODC eDNA全长序列,与NIH基因库的人ODCcDNA比较有99%的同源性.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M15中表达所得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为目的蛋白.纯化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多抗效价较高.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显示该抗体检测效果较好,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o.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ODC表达载体、表达出ODC重组蛋白、制备出ODC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Tiam-1基因和HPA-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3例。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iam-1 mRNA及HPA-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2cm)及远离结直肠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中(距癌5cm以上)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PA-1 mRNA和Tiam-1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35.87±12.30,40.79±9.3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13±6.71,12.39±5.38)和正常组织(4.06±3.55,6.09±4.86,P均〈0.05),癌旁组织中二者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m-1和HPA-1的基因表达水平在肿瘤的高/中分化和低分化之间,T1~T2和T3~T4之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血行转移和无血行转移之间及Ⅰ~Ⅱ和Ⅲ~Ⅳ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Tiam-1与HPA-1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OR=0.46,P=0.048)。结论:Tiam-1 mRNA和HPA-1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增强可促进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联合检测Syndecan-1及HPA-1对于指导结肠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TEN和CyclinD1的表达及与DNA含量联合检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癌及14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PTEN和CyclinD1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组织中PTEN和CyclinD1的DNA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及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65.52%)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60.3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72%),两种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 =-0.71);大肠癌组织的异倍体率(68.9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PTEN阳性组的DNA指数(DNA index,DI)、S期细胞比率(S-phase fraction ,SPF)均低于阴性组(P<0.05),CyclinD1阳性组的DI及SPF均高于阴性组(P<0.05);两者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异倍体率及SPF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结论:PTEN和CyclinD1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参与大肠黏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两者的变化存在相关性;DNA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TEN、CyclinD1蛋白及DNA含量可作为评估大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侵袭性与脾酪氨酸激酶基因Syk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双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Syk基因在 12 0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和表达情况。 结果  12 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48例未检测到SykmRNA的表达 ,而癌旁正常组织均有表达。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3 7例肿瘤组织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 0 .8% )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0 0 5 )。在淋巴结转移的 5 6例中 ,2 4例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而无淋巴结转移的 64例中 ,13例发生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0 8)。发生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 ,均无SykmRNA的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中 ,SYK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导致其mRNA的失表达 ,从而引起结直肠癌的侵袭性增强 ,它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侵袭转移的又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了2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EZH2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EZH2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01±1.29、1.20±0.69及0.87±0.37,其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最高(P〈0.01),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3)。结直肠癌组织中EZH2 mRNA的表达与其TNM分期(P=0.002)和组织分化程度(P=0.005)均有关,与年龄(P=0.388)、性别(P=0.963)、肿瘤直径(P=0.579)、组织学类型(P=0.945)、肿瘤位置(P=0.611)及淋巴结转移(P=0.449)均无关。结论 EZH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进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肿瘤抑制基因SLC5A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的转录水平.方法 收集23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分别切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基因SLC5 A8的mRNA转录水平,并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 A8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2).结论 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提示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指导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据.方法:收集15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采用实时RT-PCR检测其中3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OX2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SOX2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SOX2阳性表达主要位结直肠癌癌细胞的细胞核内,且在127例呈中高表达(表达率84.6%)显著高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的高表达(8%,P<0.01).SOX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是癌旁结直肠组织的2.5~15倍.SO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部位、大小等无相关性(P>0.05),但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高癌旁结直肠组织,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去乙酰化酶4(Sirtuin 4,SIRT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4 mRNA和蛋白在正常结直肠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检测SIRT4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IRT4蛋白在8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结直肠细胞比较,SIRT4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细胞中,SIRT4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SIRT4蛋白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术前CEA水平无关(P0.05)。进一步生存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SIRT4低表达与病人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 SIRT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其低表达与病人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病人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留取2009年1月至8月诊治的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提取标本的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组织芯片检测COM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灰度测定比较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目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mRNA水平上.结果 肠癌肿瘤组织中COMT基因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3 514±15 513,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4529±1698(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可溶性COMT蛋白(S-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4 967±11 919,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平均光密度值25 962±6713(P<0.05),而膜结合型COMT蛋白(MBCOMT)在两者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COMT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方面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结论 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BRAF及K-Ra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6例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EGFR、BRAF和K-Ras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3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BRAF及K-Ras蛋白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59%(96/136)、50.74%(69/136)及47.48%(66/136),均高于其相应在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29%(48/136)、16.18%(22/136)及19.52%(27/136)〕,虽然K-Ras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GFR和BRA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RAF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K-Ra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GFR、BRAF及K-Ras基因的蛋白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EGFR、BRAF过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K-Ras作用尚不明确,抗EGFR、BRAF靶向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33IN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26/60)、100%(60/60)。p33ING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19/33)、25·9%(7/27)(P<0·05);在Dukes A、B期、Dukes C、D期病例中分别为56·7%(17/30)、30·0%(9/30)(P<0·05)。结论:p33ING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ING1及其蛋白p33/IN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用RT-PCR检测35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ING1mRNA的表达水平,并应用S-P法检测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26/60)、100%(60/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3/ING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19/33)、25.9%(7/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ukesA、B期和DukesC、D期患者癌组织中p33/ING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17/30)、30.0%(9/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G1及p33/ING1蛋白的低表达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差者表达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胃泌素和胃泌素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胃泌素在大肠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胃泌素,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胃泌素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胃泌素、胃泌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胃泌素、胃泌素mRNA表达水平和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转移成显著正相关。结论证实胃泌素具有自分泌促肿瘤生长作用,且胃泌素表达的增加很可能发生在肿瘤中晚期,可作为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粘膜PCNA和AgNORs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和核仁区嗜银染色 (AgNORs)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和嗜银染色技术对 48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粘膜和 1 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PCNA和AgNORs进行检测。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 (PCNA LI)和AgNORs计数均显著高于癌旁 3cm和 6cm粘膜及正常粘膜 (P<0 .0 1 ) ,PCNA LI在DukesC期和D期显著高于DukesA期 (P<0 .0 5)。癌旁 3cm粘膜细胞AgNORs计数显著高于癌旁 6cm粘膜 (P<0 .0 1 )及正常粘膜细胞的AgNORs计数 (P<0 .0 5)。结论 大肠癌癌旁粘膜部分细胞增殖调节失控 ,提示癌旁粘膜是一种不稳定的癌前状态 ,可能与大肠癌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组织蛋白酶 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 B( Cat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 83例患者的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 CatB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6.6%、 31.3%、 88.4%和 85.0%,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χ 2=45.6124, P< 0.01);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χ 2=11.5982、 4.3747, P< 0.05). Dukes C、 D期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 Dukes A、 B期(χ 2=16.9385, P< 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χ 2=14.2338, P< 0.01). 83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 CatB平均水平为( 5.9± 2.9) ng/ml, 30例健康志愿者 CatB平均水平为( 2.3± 1.1) 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6975,P< 0.01). Dukes C、 D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 CatB水平高于 Dukes A、 B期患者.结论 CatB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外周静脉血 CatB水平对临床预测和判断淋巴结和肝转移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评价和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nRNPA1)及其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nRNPA1与大肠癌临床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制备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hnRNPA1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组织hnRNPA1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基因表达量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hnRNPA1蛋白着色主要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60例大肠癌标本中有35例阳性表达,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逆转录(RT)-PCR可见hnRNPA1阳性标本占96.7%,平均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的平均比值,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大肠癌中hnRNPA1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nRNPA1在大肠癌中高表达。在晚期伴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其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大肠癌。表达强度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递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PTEN、p27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及三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铡匕学方法检测58例大肠癌组织、58例癌旁组织和14例正常大肠黏膜中PTEN、p27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2%(38/58)和53.45%(31/58),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明显刚氏(P〈0.05);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34%(35/58),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显著升高(P〈0.05)。三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且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PTEN、p27和cyclinD1基因的异常改变参与大,且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三者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大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门静脉血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作为血行播散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RT-PCR技术检测63例大肠癌病人门静脉血CK20mRNA表达阳性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标本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病情由Dukes A、B期向Dukes C、D期进展,门静脉血CK20 mRNA表达的阳性率由64.9%升高到96.2%(P〈0.01)。高、中分化肿瘤组织VEGF蛋白阳性率为50.0%,低、未分化时升高到92.3%(P〈0.01)。CK20 mRNA与VEGF作为单项指标测定时,阳性率分别为77.8%和58.7%,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显著升高(92.1%)。结论大肠癌病人门静脉血中CK20 mRNA和肿瘤组织VEGF作为衡量大肠癌浸润能力的指标,二者表达分别与Dukes分期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二者时,敏感性显著提高,可弥补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16/MTS1基因结合缺失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6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16/MTS1基因纯合缺失进行检测.并用Fisher精确检验的方法,对p16/MTS1基因纯合缺失与临床病理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例结直肠癌组织,p16/MTS1基因纯合缺失率为35.29%.Duekes C、D期的缺失率明显高于Duckes A、B期(P<0.05).低分化腺癌p16/MTS1基因纯合缺失率(11/16)高于高分化腺癌肿瘤(4/25)(P<0.05).侵犯到浆膜及浆膜外者p16/MTS1基因纯合缺失率高于侵犯在浆膜内者(P<0.05).结论 p16/MTS1基因纯合缺失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肌层浸润等生物学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mRNA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RC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测定46例CRC组织及其对应正常黏膜、6例结直肠腺瘤(CRA)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以及18例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PRL-3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单链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6例CRC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正常黏膜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比0.4±0.1,P<0.01);6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与对应的正常黏膜中PRL-3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3比0.5±0.2,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灶和6例肝转移灶PRL-3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1±0.8和3.3±1.0,显著高于原发癌肿、正常黏膜、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P<0.01)。PRL-3基因表达水平与CRC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PCR-SSCP分析发现,6例肝转移灶中有1例出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PRL-3基因在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基因表达上调和基因突变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