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5):35-38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通过TLR4/p38MAPK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黄芪甲苷40mg/kg组、黄芪甲苷80mg/kg组、3-去氮腺苷10mg/kg(阳性对照)组。黄芪甲苷给药组给予黄芪甲苷14 d、3-去氮腺苷组给予3-去氮腺苷14 d后,腹腔注射脂多糖建立急性内毒素心肌损伤模型。采用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等指标观察小鼠心脏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ED1炎性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BN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的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明显降低,而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增加,组织中ED1、TLR4、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明显增加。与脂多糖组相比,黄芪甲苷(40、80mg/kg)组均能明显提高EF、FS、LVIDd、LVIDs,以及明显降低TNF-α、IL-1β、IL6的含量及ED1、TLR4、p38MAPK、p-p38MAPK的表达。结论:黄芪甲苷对脂多糖引起的心肌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TLR4/p38MAPK信号通路起作用,并有效改善由脂多糖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诱导的PC12细胞自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体外建立OGD PC12细胞自噬损伤模型,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OGD组,AS-Ⅳ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右美托咪定(DEX)组。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MDC荧光染色法观测自噬小体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Beclin1、p-Akt/Akt、p-mTOR/mTOR、HIF-1α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与正常组比较,OG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自噬小体显著增多(P<0.01),MDC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Beclin1、LC3-Ⅱ/LC3-Ⅰ、HIF-1α显著上调(P<0.05或P<0.01),p-Akt/Akt、p-mTOR/mTOR显著下调(P<0.05或P<0.01)。与OGD组比较,AS-Ⅳ低、中剂量组及DEX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炎性因子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为黄芪甲苷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法建立心衰模型,造模成功的80只大鼠称体质量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3.5 mg/kg)、黄芪甲苷中剂量组(2.0 mg/kg)和黄芪甲苷低剂量组(0.5 mg/kg),每组20只。另选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共灌胃治疗40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并对心脏功能、心肌炎性因子、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灌胃黄芪甲苷能降低心衰模型大鼠的死亡数量,缓解体质量降低情况(P<0.05),心率和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心肌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MAPK信号通路的P38、Erk和JNK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ax基因表达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增加(P<0.05),并且这种效果与剂量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缺氧复氧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组加入10μmol/L黄芪甲苷干预,对照组、模型组细胞常规培养.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制备缺氧复氧细胞模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巨噬细胞亚型M1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2标志物白细胞分化抗原206(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206,CD206)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iNOS免疫荧光半定量[(0.62±0.02)比(1.32±0.09)],mRNA[(1.51±0.07)比(3.46±0.39)],蛋白[(2.30±0.14)比(5.16±0.49)]表达水平下降(P<0.01);CD206免疫荧光半定量[(1.01±0.03)比(0.61±0.01)],mRNA[(0.91±0.03)比(0.51±0.01)],蛋白[(0.61±0.04)比(0.19±0.01)]表达水平升高(P<0.01);PPAR-γ 免疫荧光半定量[(0.60±0.14比(0.34±0.03)],mRNA[(2.00±0.14)比(1.04±0.03)],蛋白[(0.67±0.05)比(0.19±0.01)]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 黄芪甲苷通过上调PPAR-γ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上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亚型M1向M2分化,进而减轻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9.25、18.50、39.00 g/kg)组和丁苯酞(54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复制脑缺血模型,给予药物干预21 d后,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评估补阳还五汤疗效。随后将雄性野生(WT)小鼠及Cav1-/-(KO)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18.5 g/kg)组,造模前7 d予以脑内注射GFAP-EGFP腺相关病毒,采用MCAO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给予药物干预21 d。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皮质区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侧皮质区Shh、平滑同源物(smootened,Smo)及神经胶质瘤关联癌基因同源物1(glioma as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损伤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 (NLRP3)/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美洛昔康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KOA软骨损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美洛昔康组给予40.0 mg/kg的美洛昔康溶液;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0.0、40.0、80.0 mg/kg的剂量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实验结束后,进行大鼠关节炎症积分、KOA软骨Mankin's评分,测定机械痛阈(PWPT)及热刺激潜伏期(PWTL);测定膝关节软骨组织中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WPT、PWTL降低(P0.05);关节炎症积分,Mankin's评分,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洛昔康组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PWPT、PWTL升高(P0.05);关节炎症积分,Mankin's评分,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与美洛昔康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剂量组PWPT、PWTL较低(P0.05);关节炎症积分,Mankin's评分,NLRP3、Caspase 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而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以上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减轻KOA软骨损伤程度,其高剂量效果尤为明显;其机制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能降低炎症信号通路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探究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脊髓损
伤(SCI)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08例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此
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比较2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正常时间、可下地行走时间和留院观察时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评分
及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及NLRP3、半胱氨酸蛋白
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CS)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个疗
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3.33%(45/54),对照组为 66.67%(36/54),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肌力恢复正常时间、可下地行走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3)治疗 1 个和2个疗程后,2组患者ASIA的痛觉、运动、触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又较
治疗 1个疗程后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 1个和 2个疗程后对 ASIA的痛觉、运动、触觉评分的升高幅度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1个和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LRP3、ACS、
Caspase-1蛋白和血清IL-1β、IL-18、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DNF水平又均较治疗
1 个疗程后升高(P<0.05),NLRP3、ACS、Caspase-1 蛋白和血清 IL-1β、IL-18、S-100β 水平又均较治疗 1 个疗程后下降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1个和2个疗程后对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NLRP3、ACS、Caspase-1蛋白和血
清IL-1β、IL-18、S-100β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
应。【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 SCI患者疗效确切,可通过调控炎症小体 NLRP3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反
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疗效优于单纯神经节苷脂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联合大黄素是否通过Smads通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小鼠足细胞株凋亡。方法:①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株。②应用不同浓度TGF-β1(10-1104ng/L)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③TGF-β1不同刺激时间(12、24、48 h)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④黄芪甲苷、大黄素联用抑制TGF-β1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实验分为正常组、TGF-β1组、黄芪甲苷+TGF-β1组(黄芪甲苷组)、大黄素+TGF-β1组(大黄素组)、黄芪甲苷+大黄素+TGF-β1组(黄芪甲苷+大黄素组)。⑤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Caspase 3。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①随着TGF-β1浓度增加(10-1104ng/L)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③TGF-β1不同刺激时间(12、24、48 h)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④黄芪甲苷、大黄素联用抑制TGF-β1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实验分为正常组、TGF-β1组、黄芪甲苷+TGF-β1组(黄芪甲苷组)、大黄素+TGF-β1组(大黄素组)、黄芪甲苷+大黄素+TGF-β1组(黄芪甲苷+大黄素组)。⑤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Caspase 3。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①随着TGF-β1浓度增加(10-1104ng/L)、刺激时间增加,足细胞凋亡比率增多(P<0.05),足细胞Smad2、Smad3 mRNA表达增加。TGF-β1103ng/L为最佳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浓度,24 h为最佳诱导凋亡时间。②TGF-β1组与正常组相比Caspase 3阳性细胞比率增加(P<0.01);Smad2、Smad3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加(P<0.01)。③黄芪甲苷+大黄素组与TGF-β1组、黄芪甲苷组、大黄素组比较:足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减少(P<0.05);Caspase 3阳性细胞比率减少(P<0.05);Smad2、Smad3蛋白质表达减少(P<0.05)。④黄芪甲苷+大黄素组较TGF-β1组Smad2、Smad3 mRNA表达减少。结论:①TGF-β1能通过Smads通路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②黄芪甲苷联合大黄素能通过Smads通路阻断足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少TGF-β1的表达,阻止其激活Smads蛋白,从而阻止Caspase家族诱导的足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5)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进行预处理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法(ALP)测定细胞分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成骨细胞信号转导蛋白Smad2/3表达水平;应用小干扰RNA(siRNA)转染法观察TGF-β1 siRNA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加入抗Smad2/3抗体,探讨Smad2/3在黄芪甲苷介导的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结果:黄芪甲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性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黄芪甲苷处理可诱导TGF-β1蛋白表达,TGF-β1siRNA处理后,黄芪甲苷诱导的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明显下降;此外,黄芪甲苷可显著性诱导Smad2/3表达,经TGF-β1 siRNA处理后,黄芪甲苷诱导的Smad2/3表达显著下降;加入Smad2/3抗体后,黄芪甲苷诱导的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明显下降。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刺激TGF-β1-Smad2/3通路的活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有利于骨形成。因此,本研究将为骨折愈合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失笑散对BV2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OGD/R)组及失笑散组。失笑散组用不同浓度(1、10、20、50、100 μg/mL)预处理BV2细胞2 h。对照组正常培养,不给药,不进行糖氧剥夺(OGD);模型组不给药,与失笑散组同时进行OGD,缺氧结束后再灌注24 h,收集细胞及其上清液。CCK-8法检测BV2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V2细胞的凋亡;实时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BV2细胞TNF-α、IL-6和NLRP3及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失笑散并不影响BV2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V2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而高浓度失笑散明显减少BV2细胞凋亡(P<0.05)。实时定量PCR和ELISA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失笑散观察组BV2细胞TNF-α、IL-6和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失笑散减轻OGD/R对BV2细胞的损伤及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肾组织galectin-3/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AS-Ⅳ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DKD)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STZ组)及黄芪甲苷干预组(STZ + AS-Ⅳ组)。Control组和STZ组给予标准饲料喂养,STZ + AS-Ⅳ组给予添加AS-Ⅳ的饲料喂养。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糖,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含量的变化;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alectin-3、p-ERK1/2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测定肾皮质组织中galectin-3、p-ERK1/2的蛋白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TZ组小鼠24 h尿白蛋白明显增加(P<0.001),血尿素氮明显升高(P<0.01),血糖明显升高(P<0.001),肾皮质组织中galectin-3、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肾小球系膜基质明显增生(P<0.05)。与...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36-39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 IV)对H9c2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9c2心肌细胞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用药组及普萘洛尔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黄芪甲苷(25、50、100μmol/L)及普萘洛尔(2μmol/L)预处理,30min后加入Iso(10μmol/L)继续培养48 h。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检测细胞中蛋白的量;real-time 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心房钠尿肽(ANP)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PGC-1α、PDK4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中三磷酸腺苷(ATP)、单磷酸腺苷(AMP)及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总蛋白的量增加,ANP mRNA表达上调,PGC-1α、PDK4蛋白表达下调,心肌细胞中FFA含量及ATP/AMP比值减少。黄芪甲苷(50、100μmol/L)、普萘洛尔(2μmol/L)均能有效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使心肌细胞体积减小,总蛋白的量降低,ANP mRNA表达下调,PGC-1α、PDK4蛋白表达上调。结论:黄芪甲苷对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改善肥大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PGC-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针刺研究》2017,(6)
目的:观察电针与黄芪甲苷结合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产生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PRO组)、黄芪甲苷组(ASIV组)、电针黄芪甲苷组(ASIV+EA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mg·kg-1·d-1制备心肌纤维化大鼠模型。PRO组予普萘洛尔40mg·kg-1·d-1灌胃;ASIV组予黄芪甲苷40mg·kg-1·d-1灌胃;ASIV+EA组在黄芪甲苷灌胃基础上予电针"内关"穴,强度6V,频率20Hz,每次10min,1次/d。30d后计算大鼠全心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天狼星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脏组织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其抑制物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 2/3、Smad 4、Smad 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胶原沉积增加,HMI、LVMI明显增加;PICP、ICTP、TGF-β1、Smad 2/3、Smad 4含量增加,Smad 7含量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3个治疗组胶原沉积减少,HMI以及LVMI的比例降低,PICP、ICTP、TGF-β1、Smad 2/3、Smad 4含量减少,Smad 7含量增加(均P0.05)。与PRO组相比,ASIV组HMI、ICTP、Smad 2/3、Smad 4升高,Smad 7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与黄芪甲苷结合对大鼠心肌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通路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抗自噬性损伤的作用。结果:复糖复氧6~36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用3-MA预处理后,可使复糖复氧6~12 h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复糖复氧后24~36 h相反。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复糖复氧后6 h LC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至24 h达高峰;p62蛋白表达随再复糖复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黄芪甲苷对OGD 2 h复糖复氧24 h的PC12细胞自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C12在在OGD复糖复氧6~12 h,自噬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在24~36 h后加重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诱导的细胞损伤,从而发挥对受损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DEX),SB203580组和黄芩苷+SB203580组(BA+SB203580),每组10只。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50,100 mg·kg-1)的BA溶液;DEX组腹腔注射5 mg·kg-1的DEX溶液;SB203580组腹腔注射0.5 mg·kg-1的SB203580溶液;黄芩苷+SB203580组腹腔注射100 mg·kg-1的BA溶液和0.5 mg·kg-1的SB203580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其余大鼠均给予气管滴注5 mg·kg-1LPS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组大鼠气管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12 h后结束实验,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ROS)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IHC)检测p-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的定位表达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p38 MAPK,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炎性病理变化,肺湿/干质量,BALF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目增高(P<0.01),SOD活性下降(P<0.01),ROS和MDA含量升高(P<0.01),细胞因子IL-1β,IL-18,IL-6,TNF-α和p-p38 MAPK,NLRP3,Caspase-1的表达量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SB203580组和黄芩苷+SB203580组可有效减轻LPS所致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湿/干质量,BALF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目(P<0.05,P<0.01),升高SOD活性(P<0.05,P<0.01),并降低ROS和MDA水平(P<0.05,P<0.01),细胞因子IL-1β,IL-18,IL-6,TNF-α和p-p38 MAPK,NLRP3,Caspase-1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黄芩苷可有效保护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NLRP3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通过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细胞焦亡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大鼠肾损伤的作用和机制。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34只。造模组予以高糖高脂饮食及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建立DK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代文)组、雷公藤多苷(GTW)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予以代文和GTW连续灌胃6周后,生化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ours urinary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PERK通路的影响。方法:用羊抗大鼠Fx1A抗体血清尾静脉注射制备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灌胃给药4周。定期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p-e IF2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并随着时间推移蛋白尿逐渐增多,至4周后达到高峰。在给药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PERK、p-e IF2α、GRP78表达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大鼠24 h尿蛋白显著减少,肾组织p-PERK、p-e IF2α、GRP78表达显著减少,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ERS)中的PERK通路缓解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Notch信号通路探讨冰片配伍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T IV)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冰片(7.5 mg/kg)组、PNS(25 mg/kg)组、AST IV(10 mg/kg)组、AST IV(10 mg/kg)+PNS(25 mg/kg)组、冰片(7.5 mg/kg)+AST IV(10 mg/kg)+PNS(25 mg/kg)低剂量组、冰片(15 mg/kg)+AST IV(20 mg/kg)+PNS(50 mg/kg)高剂量组、依达拉奉(4 mg/kg)组。假手术组、模型组ig 0.5% CMC-Na,依达拉奉组ip相应药物,其余各组ig相应药物,2次/d,间隔12 h。末次给药后2 h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CIRI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法观察缺血皮质区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 specific nuclear,NeuN)、内皮屏障抗原蛋白(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Notch1、Notch胞内域(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NICD)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细胞损伤率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细胞损伤率显著降低(P<0.05、0.01),冰片+AST IV+PNS组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组(P<0.05、0.01)。模型组大鼠缺血皮质区NeuN、EB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NeuN、EB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0.01),冰片+AST IV+PNS组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组(P<0.05、0.01)。模型组大鼠缺血皮质区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NICD、Notch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冰片+AST IV+PNS组VEGF、NICD、Notch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且3种药物配伍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P<0.05、0.01)。结论 冰片、AST IV、PNS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和脑微血管损伤的作用,3种药物配伍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otch信号通路、上调VEGF表达,从而发挥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