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如不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会引起股骨头塌陷,导致髋关节功能受损,甚至下肢残疾。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激素性ONFH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中药治疗激素性ONFH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此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本文介绍了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治疗激素性ONFH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对中药治疗激素性ONFH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伏邪”临床治疗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战炜  王秀莲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86-1687
伏邪学说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伏邪的研究对疑难、复杂、危重病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运用伏邪理论仅限于对“伏邪”疾病进行说理和针对发作期进行治疗,忽略了对发作前的研究。从伏邪的实质出发,探讨伏邪理论指导慢性迁延性疾病的治疗思路,特别是疾病发病前的治疗,来拓展伏邪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承是中医流派发展的重要一环,笔者以岭南袁氏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ONFH) 的文化传承脉络为主线,从岭南袁氏中医药防治ONFH 文化在奠基、传承与发展等阶段的特点出发,归纳总结了袁浩教授一脉在中医药治疗ONFH 理论与实践传承中所作出的贡献,阐述了岭南袁氏中医药防治ONFH 的传承文化特点,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岭南地区中医药防治ONFH 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4.
伏邪学说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伏邪的研究对疑难、复杂、危重病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运用伏邪理论仅限于对“伏邪”疾病进行说理和针对发作期进行治疗,忽略了对发作前的研究。从伏邪的实质出发,探讨伏邪理论指导慢性迁延性疾病的治疗思路,特别是疾病发病前的治疗,来拓展伏邪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程  何海军 《中医正骨》2023,(11):60-63+68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隐匿、病理机制复杂、进展迅速、致残率高的特点。在防治ONFH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能在ONFH的不同病理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防治ONFH,可以降低高危人群ONFH的发病率,提高早期ONFH的治疗效果,改善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中医药防治ONFH也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如早期干预困难、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研究质量较低等。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中医药防治ONFH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发挥中医特色,应用中医治未病和脏腑理论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和肝脾肾关系;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如何从肝脾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伏邪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自古以来,伏邪理论在中医典籍中的记述零散欠清晰。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虽然伏邪在理论的系统性方面不比新感,但是其理论价值却自古为大多数医家所认同,且将其理论在临床中进行反复验证,进一步佐证了伏邪为病的真实存在性。对当今而言,其伏而不发的致病特点对阻断诸如慢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等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以及对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所以我们应当对伏邪理论认真梳理,充分发掘。本研究试图从古今论述伏邪的重要文献中对伏邪病因病机特点进行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发病机理.方法:将77例SLE患者分为2组,并发ONFH组37例,无并发ONFH组40例.分析部分临床特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糖皮质激素用量.结果:并发ONFH组的血管炎、雷诺现象、口腔溃疡的发生率高,与无并发ONFH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关节痛、蛋白尿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ONFH组肌酐和尿素氮在治疗后24月、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治疗后3月和24月均明显升高,与无并发ONF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血压、肌酐和尿素氮在治疗后3月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ONFH组糖皮质激素平均起始量、3月、12月的平均日用量与无并发ONF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4月的平均日用量与无并发ONF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短期持续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SLE并发ONFH的重要因素.早诊断,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四川中医》2021,39(3):44-47
本文基于免疫学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在银屑病复发中发挥的作用与中医"伏邪"致病理论相似及银屑病可用伏邪学说解释的理论基础,探讨了银屑病的复发——肾精不足为先决条件,余邪未清是关键因素,伏邪胶着从阴发于阳为主要病机,清透伏邪、温阳扶正、频护阴液,多管齐下尽透伏邪和防邪再伏是治疗重点,并基于柳宝诒伏气温病学术思想从伏邪透发角度浅析邪伏少阴其发于阳、郁于阴不达于阳、初发于少阴的不同防治法则,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伏邪"为体内潜藏隐匿、伺时而发之邪,其具有潜藏隐匿性、渐进积累性、迁延难愈性、善变流动性等特性。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的特点与"伏邪"特性极为相似。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实践,结合前列腺癌正虚邪伏之特点,基于"伏邪"理论分析前列腺癌侵袭转移,探讨其具体机制,同时据此探究调整体质偏颇、温肾助阳、扶正祛邪等手段防治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的思路、临床价值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眼底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中医学认为本病为瘀、痰、水、湿、热等病理产物阻于视衣而成。伏邪是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本文基于伏邪理论延伸理解DR的病因病机与发病过程,认为糖毒为本病之内生伏邪、发病基础,并衍生瘀毒、痰毒、水毒、湿毒、热毒,进而导致视衣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同时结合“伏邪致病可用透法”的治疗思路,探讨透法在DR中的应用。从新的角度探讨DR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式,为DR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2.
邓显光  刘丽芳  曾丽红  郑璇  吴雨薇 《陕西中医》2021,(10):1433-1435,1469
肉芽肿性乳腺炎,现代研究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者多有乳汁淤积,且胸部撞击、服用避孕药等外部因素也可诱发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中医伏邪理论契合。本文从伏邪理论出发,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特点,并运用伏邪理论来指导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治疗上以清透伏邪为主,同时根据伏邪特性,结合病程阶段、证候虚实,灵活运用扶正祛邪、提脓祛腐之法,使伏邪尽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炎性疾病。通过回顾伏邪理论的概念、理论渊源及伏邪的本质、发病条件,从伏邪隐藏、起病隐匿,自我积聚、伺机而作,遗邪内伏、缠绵难愈证实了伏邪致病与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一致性,从而为桥本甲状腺炎从伏邪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伏邪理论在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重视治未病思想、补气扶正法、宣肺透邪法及虫类搜剔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无复流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近年来,从伏邪理论探讨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逐渐清晰,应用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危险因素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结合无复流诊疗现状,从伏邪和治未病角度出发,提出预防伏邪产生及祛除伏邪是防治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等危险因素的重要手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汤预防和减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效果。方法:10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防治组55例用激素治疗第8天开始隔日服益肾汤,对照组51例只用激素治疗。观察激素治疗8周后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防治组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防治组激素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汤能有效拮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预防和减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5,(9):1214-1215
目的:从肺肾相关探讨如何应用中医药防治糖皮质激素在肺系病应用中的副作用。方法:外源性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类同于"壮火",应用日久则阴阳俱损导致肾阳、肾阴均不足,文章从肾阴阳的转化及肺肾相关的角度,探讨中医药拮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理论基础,并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进行佐证。结果:肺系病应用激素时应根据病情及激素用量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应用中医药调整肾之阴阳平衡,兼顾肺之阴阳平衡,不但减轻激素副作用,对肺系病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比较双螺钉支撑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住院行双螺钉支撑内固定加植骨术110例ONFH患者的135髋X线片,按ARCO分期,Ⅰ期6髋(4.5%),Ⅱ期84髋(62.2%),Ⅲ期45髋(33.3%),其中63髋为激素性ONFH(男27髋,女36髋,共占46.7%),72髋为酒精性ONFH(均为男性,共占53.3%),平均年龄为40.1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0.4个月(18~30个月),对其在手术前与随访结束时的X光片进行研究,实验数据采用选择秩和检验统计处理.结果:激素性ONFH行双螺钉支撑内固定加植骨术优良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5.7%,而酒精性ONFH的优良率为79.2%,总有效率为95.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螺钉支撑内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71-7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肺系疑难疾患,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无特效治疗药物,导致预后极差,而中医药在防治该病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追溯伏邪之渊源,分析伏邪发病过程,发现伏邪致病具有隐匿性、进行性、反复发作和迁延难愈的特点,这与IPF发病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从而为IPF从伏邪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在伏邪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正气亏虚,邪伏于肺是IPF发病的重要病因,痰瘀胶结是IPF的病机关键,反复感邪可加重病情进展,治疗上重视"治未病"思想,将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之法贯穿始终,为临床深入认识及防治IPF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隶属于中医学的“水肿”“腰痛”“尿浊”等范畴,基于伏邪理论,郭登洲主任中医师认为禀赋不足、肾气亏虚是PNS发病的重要内因,邪伏少阴、外感六淫是PNS发病的重要外因,提出分阶段论治PNS,足量激素期滋阴清热为主,激素递减期益气养阴为主,小剂量激素期健脾温肾为主,激素停用期治以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为中医防治PNS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国股骨头坏死数据库(China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database,CONFHD)资料分析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病因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CONFHD中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录的病例资料,由数据库工程师从数据库中导出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受伤类型、饮酒史(饮酒年限、饮酒频率、饮酒量)、激素应用史(激素应用时间、原发病类型、激素应用途径、激素种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因资料完整的ONFH患者1290例。创伤性239例(18.53%),酒精性692例(53.64%),激素性359例(27.83%)。男1011例(78.37%),女279例(21.63%)。男性患者中创伤性138例(13.65%)、酒精性653例(64.59%)、激素性220例(21.79%),女性患者中创伤性101例(36.20%)、酒精性39例(13.98%)、激素性139例(49.82%);男性中酒精性比例最高,女性中激素性比例最高。1290例中,年龄≤30岁169例,激素性71例(42.01%);年龄31~40岁254例,酒精性146例(57.48%);年龄41~50岁324例,酒精性202例(62.35%);年龄51~60岁319例,酒精性185例(58.00%);年龄61~70岁158例,酒精性67例(42.41%);年龄≥71岁66例,创伤性和酒精性均为25例(各占37.88%)。受伤类型资料完整的创伤性ONFH患者144例,股骨颈骨折126例(87.50%)。饮酒史资料完整的酒精性ONFH患者544例,男性537例(98.71%),年龄41~50岁者172例(31.62%),饮酒年限6~10年149例(27.39%),饮酒次数5次≤每周饮酒<6次与每周饮酒≥7次均为127例(各占23.35%),每周饮酒量3001~3500 mL 222例(40.81%)。激素应用史资料完整的激素性ONFH患者210例,男112例(53.33%)、女98例(46.67%);激素应用时间14~10950 d,中位数365 d;原发病中免疫系统疾病50例(23.81%),比例最高,其余依次为皮肤、泌尿及血液系统等疾病;激素应用途径,口服125例(59.50%);激素应用种类,强的松68例(32.38%),比例最高,其余依次为地塞米松、甲强龙、泼尼松龙等。结论:酒精、激素、创伤仍是排在前3位的ONFH发病诱因;酒精性ONFH患者,多数饮酒时间>5年,每周饮酒次数>5次;激素性ONFH患者,激素应用时间中位数为365 d,应用途径主要是口服,排在前3位的药物为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强龙,原发病主要为免疫、皮肤、泌尿、血液系统疾病;创伤性ONFH患者受伤类型以股骨颈骨折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