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县域医共体中医治未病服务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为深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立意和理论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10家县域医共体的52名利益相关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结果 经过三级编码,梳理出685条原始概念、57个概念、18个范畴和6个主范畴,县域医共体中医治未病服务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的主范畴主要包括中医治未病服务政策支持、组织管理、服务提供、资源上下贯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等6个方面。结论 县域医共体中医治未病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要设置医共体中医治未病服务政策支持与组织管理指标,构建医共体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与上下联动指标,设计医共体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指标。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我国中医治未病服务政策文本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中医治未病服务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国2008—2022年中央政府层面颁布的34份中医治未病服务相关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和利益相关者2个维度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政策内容未能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服务防治结合及其医防融合优势特色,政策工具分布不合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政策工具运用不均衡。结论 应切实优化中医治未病服务政策内容,适度调节政策工具结构,有效协调各方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5.
6.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健康管理模式有相通之处,是以中国传统医学预防为先的健康观为核心,以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人群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干预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文章利用文献复习法对近年来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病迅速增加,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我国已经从单纯的健康体检转向健康管理,如何更好的探讨切合实际的健康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通过探讨中医治未病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更好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促进健康管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情况。方法在十堰市市区内随机选取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家中心随机抽取100名就诊患者,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状况。结果 71.50%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58.75%和52.37%的居民认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医生或服务类型较少和服务质量一般;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中医治未病服务对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有帮助,并愿意在社区接受该服务。结论居民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满意度不高,需求较大,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医学整体水平不断进步,治未病养生保健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阐述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体系的重要性入手,对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军事飞行人员由于职业、飞行环境、工作条件等多种特殊因素的影响,颈椎病已成为其常见病之一,并对飞行工作产生显著影响.为此,在分析军事飞行人员颈椎病现状及致病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于军事飞行员颈椎病的防治,并讨论了其防治意义及具体防治措施,拟为降低飞行因素所致颈椎病发生率、保护军事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祖国医学提出来的防病养生思想,也是我们目前所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断病变的恶化.这样才有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r较为完整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冶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弘扬运用祖国中医学、养生学中所倡导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符合时代潮流趋势、彰显绿色保健养生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院实现构建独具特色的服务价值体系的最好途径。无锡市中医医院始终把弘扬以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是中医古籍论述防治疾病的重要法则和策略之一,出自《内经》“上工治未病”、“上工救其萌芽”。“上工”,古称医术高明的上等医生。周代《周礼》考核医生及评定等级,以医疗质量来衡量,“十全为上”,每治疗十个病人,十个病人全部治愈,即疗效达到“百分之百”定为“上工”,即上等级别的医生。“上工治未病”,是讲上工对待人体健康与疾病,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上工救其萌芽”,对已有疾病发生(包括“亚健康状态”),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萌芽状态”及“既病防变”,预防疾病发展,防止致残。 相似文献
15.
16.
"未"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没,与"已"相对,"治未病"的字面意思是治疗没有发生的病症,这好像有些玄乎。但在中医里面,治未病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思想:没病要防病,小病防变大病。唐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可见,在"未病"的时候防止疾病发生尤为重要。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国内一些大型中医院相继开设了治未病项目。那么,哪些人需要治未病?治未病过程是怎样的呢?您需要治未病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特别来到今年5月份刚刚成立的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采访。该中心通过门诊为大家做体质辨识、建立体质档案,并提供保健、治疗建议。治未病中心的金明兰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秉承中医理论,治未病中心将人的体质分为9类,根据每一类人体质不同,小到每个人是该喝豆浆还是喝牛奶、头朝南睡好还是朝北睡好,大到开什么药方,用什么仪器治疗,专家都会给出意见。金医师说,来治未病中心的人基本上有以下四种情况。自己感觉"很疲劳"要求做身体保健的;有想怀孕的妇女提前做调养的;有孕妇来做产前、产中、产后体质调养的;有家长为了让宝宝健康成长,带出生不久的婴幼儿来做体质辨识的。在此,选载几个有代表性的病例,可能对读者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医学分类为4类:保健医学、预防医学、治疗医学、康复医学.前两者反映无病预防,既病早治的思想,后两者说明已病需要通过医学手段给予治疗.从而达到治愈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现有模式的总结和对患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与交流学习,形成多科室协同的中医医院“治未病”创新服务模式。方法:通过制定四类具有患者需求的治未病技术规范和转介标准,在信息化网络的支撑下建立了有效的治未病科与其它临床业务科室的协作诊治模式,从患者“未病”、“欲病”、“已病”、“瘥后防复”等多个环节设计具体的流程和诊治转介标准,确保患者受到全程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结果: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初步建立起了患者首诊、以病种为单位进行科室协同转介、开展连续性管理于一体的治未病服务链,患者在该模式开展前后的就诊满意度提升显著。结论:通过“治未病”创新服务模式的优化,将治未病思想转化为实践,改良了传统的治未病科就诊模式,有利于中医“治未病”事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