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搜集文献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9年7月国内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的相关文献,纳入原发病为结核病,试验组为中西医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文献中有肝损伤病例报告,肝损伤患者原发疾病、用药方法与剂量等资料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和全文剔除不符合要求(非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回顾性研究、综述等)的文献、文献信息提供不完整或出现错误,以及质量较低或数据可信度差的文献,最终纳入22篇文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纳入的22篇文献中,结核病患者2561例。试验组的肝损伤发生率[12.05%(156/1295)]明显低于对照组[24.33%(308/1266)](χ 2=65.096,P<0.001)。其中试验组的初治方案、复治方案、耐药结核病方案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65%(23/216)、4.35%(3/69)、10.86%(19/175)]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12%(54/215)、13.04%(9/69)、26.75%(42/157)](χ 2=15.371,P<0.001;χ 2=3.286,P=0.070;χ 2=13.940,P<0.001)。 结论 与单纯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抗结核药物治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分型,以及不同型别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根据CT表现分为上叶空洞型、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混合型和不易分类型4种类型,统计分析不同CT分型患者的临床及CT特征。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或连续校正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不同CT型别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两两比较时,以P<0.008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CT分型结果为:上叶空洞型36例(27.3%),结节支气管扩张型61例(46.2%),混合型15例(11.4%),不易分类型20例(15.2%)。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不同CT分型组中,男性构成比由高到低分别为上叶空洞型(86.1%,31/36)、不易分类型(70.0%,14/20),混合型(53.3%,8/15)和结节支气管扩张型(24.6%,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7.712,P<0.001)。上叶空洞型、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混合型和不易分类型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5±13.8)岁、(58.1±13.3)岁、(61.3±10.4)岁和(51.0±17.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5,P=0.140)。上叶空洞型患者中吸烟者占64.7%(22/34),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患者(13.0%,7/54)(χ 2=25.258,P<0.001)。上叶空洞型患者发生肺气肿者占66.7%(24/36),发生间质纤维化改变者占33.3%(12/36),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分别为13.1%(8/61)和0.0%(0/61)](χ 2=29.369、23.204,P值均<0.001)。上叶空洞型并发胸膜增厚者占61.1%(22/36),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23.0%,14/61)(χ 2=14.125,P<0.001);混合型患者并发胸膜增厚者占66.7%(10/15),同样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χ 2=10.649,P=0.001)。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最常见;上叶空洞型好发于男性有肺气肿和(或)间质纤维化改变的患者,结节支气管扩张型好发于女性无肺部基础疾病(未并发肺部其他种类疾病,包括肺气肿、间质纤维化等)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百合固金片辅助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肺肾阴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9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受试者均采用2H-R-E-Z/4H-R-E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加用百合固金片,对照组加用百合固金片模拟剂,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及8周观察其安全性及各项中医证候。应用SAS 9.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结果显示,治疗2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临床痊愈+显效)分别为40.28%(29/72)和25.00%(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95,P=0.1624);治疗4周及8周末,研究组的中医证候愈显率分别为70.83%(51/72)、86.11%(62/72),对照组分别为45.83%(11/24)、66.67%(16/24),两组愈显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末,χ 2=5.54,P=0.0186;8周末,χ 2=4.49,P=0.034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和4周末,研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06%(67/72)、98.61%(71/72),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16/24)、83.33%(20/24),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末,χ 2=10.66,P=0.0011;4周末,χ 2=8.19,P=0.004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22%(70/72)和91.67%(22/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33,P=0.248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20.5 d和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5,P=0.0124),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未出现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百合固金片辅助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可有效改善结核中毒症状,并有效缩短咳嗽消失时间,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异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74例(NTM肺病组)和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结核组)的HRCT表现,比较两组病变分布及HRCT表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CT分型比较,NTM肺病组结节-支气管扩张型(51.4%,38/74)多于肺结核组(14.0%,14/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8.316, P=0.000);肺结核组结节-肿块型(21.0%,21/100)多于NTM肺病组(8.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392,P=0.020)。肺结核组病变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82.0%,82/100)明显多于NTM肺病组(59.5%,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817,P=0.001); NTM肺病组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16.2%,12/74)较肺结核组(5.0%,5/100)患者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69,P=0.014)。比较HRCT表现,肺结核组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61.0%,61/100)较NTM肺病组(93.2%,69/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3.403,P=0.000);且NTM肺病组支气管扩张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39.1%,27/69)多于肺结核组(13.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138,P=0.001);而肺结核组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70.5%,43/61)多于NTM肺病组(39.1%,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813,P=0.000);肺结核组实变影(86.0%,86/100)较NTM肺病组(67.6%,50/7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465,P=0.004)。NTM肺病组空洞位于肺周边邻近胸膜增厚者(95.1%,39/41)较肺结核组(61.8%,42/68)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909,P=0.000)。NTM肺病组中结节<1cm者(88.5%,54/61)较肺结核组(54.9%,50/9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9.059,P=0.000);肺结核组中多种大小不等的结节混合存在者(31.9%,29/91)较NTM肺病组(8.2%,5/6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784,P=0.001)。肺结核组并发胸腔积液(34.0%,34/100)较NTM肺病组(20.3%,15/74)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63, P=0.047)。 结论 NTM肺病和肺结核HRCT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及相异性。CT分型、支气管扩张的分布及优势部位、实变的发生率、结节的大小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影响丙型肝炎抗体的相关因素及评价近7年来延边州对于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2020年随机筛选1184例延边地区居民,采取指尖血标本,使用胶体金法试剂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将2020年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与2013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后使用成对比较分析。结果 2020年筛选的延边州居民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6.42%)低于2013年(10.60%)(χ2=11.212,P=0.001);2020年各个年龄段之间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经Fisher精确检验(2×C)结果显示,5个年龄段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478,P<0.001);采用Bonferroni调整后成对比较显示≥60岁组与50~59岁组、40~49岁组、30~39岁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268、14.804、9.293,P值均<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朝鲜族抗体阳性率(10.45%)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2012—2021年第六师乙肝疫情资料。结果 共报告乙肝新发病例1 961例,年新报告发病率为56.66/10万,不同年度新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473,P<0.05),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4.093,P<0.05);全年各月均有乙肝新发病例报告,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第六师15个行政区均有乙肝新发病例报告,各行政区年均新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130,P<0.05);不同性别年均新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29,P<0.05);各年龄组均有乙肝新发病例报告,集中在40~59岁,不同年龄组年均新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712.736,P<0.05);农民新发病例数最多477例、占24.33%。结论 近年来第六师乙肝疫情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在综合性医院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376份,其中痰标本227份(60.37%),肺泡灌洗液109份(28.99%),脑脊液21份(5.59%),胸腔积液15份(3.99%),其他标本4份(1.06%,包括引流液、脓液、分泌物、尿液各1份),分别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法”)、夹层杯液基集菌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法(简称“夹层杯法”)和传统固体罗氏培养法(简称“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比较和临床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7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中,最终临床诊断为结核病349例,非结核病27例。Xpert法检测阳性率(37.50%,141/376)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2.87%,86/376)和固体培养法(17.82%,67/376)(χ 2值分别为19.09、36.39,P值均<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Xpert法检测敏感度(40.11%,140/349)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3.50%,82/349)和固体培养法敏感度(19.20%,67/349)(χ 2值分别为19.86、35.98,P值均<0.05),且Xpert法检测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K=0.080)高于夹层杯法(K=0.016)与固体培养法(K=0.033)。140份Xpert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5.71%,22/140)与63份固体培养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4.29%,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P>0.05),且耐利福平患者一致。 结论 Xpert法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捷、敏感度高,对综合性医院早期诊断、治疗结核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第六师水痘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疫情资料。结果 2012—2021年第六师共报告水痘病例1 02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70/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48,P<0.05);每年4—6月和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下辖15个地区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各地区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2,P<0.05);男女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5,P<0.05),病例年龄多在20岁以下,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47.11/10万,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45.668,P<0.05),发病人群以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87.16%。结论 水痘疫情防控重点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教育和卫生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有效落实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敬  刘莉莉 《地方病通报》2023,(1):55-57+72
目的 了解202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某镇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抗体水平,为优化免疫接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健康人群,现场问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人群血清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结果 共调查550人,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55%、44.36%和38.36%,男女性别比0.96∶1,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女性略高于男性(χ2=4.420,P<0.05),破伤风抗体阳性率男性略高于女性(χ2=4.745,P<0.05);白喉(趋势χ2=5.044)和破伤风(趋势χ2=187.071)抗体水平随人群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不同年龄组百日咳(χ2=63.257)、白喉(χ2=55.962)和破伤风(χ2=202.922)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白破”疫苗(DPT)末剂次接种后白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5-2019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流行及病原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实验室RT-PCR检测结果,对2015-2019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5-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02例,实验室诊断2706例,无暴发疫情和死亡病例报告,重症14例,报告发病率为242.98/10万,重症率0.21%,不同年度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6,P<0.001)。时间分布以4-7月为主,发病3119例(46.54%),10-12月次之,发病2120例(31.63%);1~4岁发病5581例(占83.27%),发病率为5670.65/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26.94,P<0.001);散居儿童发病3994例(59.59%),幼托儿童发病2448例(36.53%)。男性发病3954例(59.00%),发病率为287.09/10万,女性发病2748例(41.00%),发病率为198.9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220.80,P<0.001);城区发病4504例,发病率为223.38/10万,乡村发病2198例,发病率为296.26/10万,乡镇发病率高于城区(χ2=110.84,P<0.001)。结论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明显多于托幼儿童,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建议涪城区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重视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202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抗体水平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免疫状况。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健康人群,现场问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人群血清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IgG抗体,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和疫苗接种剂次的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结果 共调查550人,男女性别比为0.96∶1;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1%、98.2%、98.4%、44.4%、38.4%和54.5%,破伤风血清IgG抗体阳性率男性(43.0%)高于女性(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P=0.029);百日咳血清IgG抗体阳性率男性(50.0%)低于女性(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36);血清IgG抗体阳性率麻疹(P=0.030)、流行性腮腺炎(P=0.027)、白喉(χ2=55.962)、破伤风(χ2=202.922)和...  相似文献   

12.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369-2375
目的总结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129例住院患者,分为肝功能异常组51例(39.53%),药物性肝损伤组78例(60.47%),其中肝衰竭13例(10.08%)。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治疗和预后资料。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因素。结果药物性肝损伤组和肝功能指标异常组间合并慢性HBV感染比例(χ~2=5.616,P=0.018)、无症状肝损伤比例(χ~2=9.451,P=0.002)、肝衰竭比例(χ~2=9.453,P=0.002)、需调整抗结核方案比例(χ~2=16.787,P0.001)、首次肝损伤时间(Z=-4.001,P 0.001)、肝功能恢复时间(Z=-1.735,P 0.001)、肝性脑病比例(χ~2=4.114,P=0.0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肝损伤时间 8周(OR=3.94,95%CI:1.02~15.25,P=0.047)、无症状肝损伤(OR=7.64,95%CI:1.63~35.86,P=0.010)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慢性HBV感染(OR=14.42,95%CI:2.66~78.09,P=0.002)、首次肝损伤时间8周(OR=11.97,95%CI:2.03~70.50,P=0.006)是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Alb≥35 g/L(OR=0.07,95%CI:0.01~0.51,P=0.010)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抗结核药物会导致严重肝损伤,合并HBV感染、无症状肝损伤、发现肝损伤时间晚、低蛋白会增加严重肝损伤发生风险。定期随访、肝功能监测、适当营养支持和HBV筛查对降低抗结核期间的肝损伤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类型、临床分型、肝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03/2014-12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RUCAM评分≥3分的122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进行数据统计,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为抗结核药(29.51%),其次为化疗及免疫抑制药(24.59%)、中药(19.67%);三种临床分型间的肝损伤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临床分型间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已成为目前新疆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需加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功监测,防治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两种治疗时间间隔对小肝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肝动脉栓塞治疗当日或第2日序贯射频消融)和对照组(肝动脉栓塞治疗后1~2周序贯射频消融),每组各35例。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前与术后观察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0±2.76) d vs (14.31±2.19) d,t=-10.93,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消融率(95.12%vs 95.00%,χ2=0.001,P=0.980)、不良反应发生率(25.71%vs 20.00%,χ2=0.324,P=0.569)及1年复发率(11.43%vs 14.29%,χ2=0.128,P=0.7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术后实验室指标与观察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非HBV和非HCV相关肝细胞癌(NBNC-HCC)在肝癌中占比变化情况,对NBNC-HC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诊断的HCC患者3 090例,根据肝炎标志物结果,分为肝炎病毒相关HCC组(n=2 472)和NBNC-HCC组(n=618),NBNC-HCC组患者根据背景肝病以及合并代谢危险因素情况,分为代谢异常HCC组(n=289)、酒精性肝病(ALD)相关HCC组(n=174)和其他HCC组(n=155)。收集所有HCC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病理结果。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NBNC-HCC在HCC中占比变化趋势采用趋势χ2检验。结果 NBNC-HCC在肝癌患者中的占比从2011年13.7%增加到2021年20.1%(χ2=5.529,P=0.019),NBNC-HCC组与肝炎病毒相关HCC组患者相比,糖尿病和高血压占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3种比较常见腹膜弥漫性病变的CT扫描特征,探讨CT扫描对3种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影像资料库中72例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结核性腹膜炎16例(结核组),腹膜转移癌34例(转移癌组),腹膜间皮瘤22例(间皮瘤组)。比较3组患者的CT表现特征,以评价CT扫描对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结核组、转移癌组与间皮瘤组壁腹膜均匀增厚的发生率分别为62.5%(10/16)、23.5%(8/34)和 27.3%(6/22),结核组与转移癌组、结核组与间皮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221,P=0.022; χ 2=10.795,P=0.010);以上3组病变出现大网膜污垢样增厚的发生率分别为43.8%(7/16)、2.9%(1/34)和13.6%(3/22),结核组与转移癌组、结核组与间皮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4.567,P=0.000; χ 2=4.332,P=0.037)。以上3组 “网膜饼征”的发生率分别为6.2%(1/16)、50.0%(17/34)和27.3%(6/22),结核组和转移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039,P=0.003);结核组与间皮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16,P=0.270)。以上3组大网膜结节或肿块状增厚的发生率分别为12.5%(2/16)、14.7%(5/34)和50.0%(11/22),结核组与间皮瘤组、转移癌组与间皮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788,P=0.016;χ 2=8.153,P=0.004)。(2)以上3组中少量腹腔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75.0%(12/16)、32.4%(11/34)和40.9%(9/22),出现大量腹腔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25.0%(4/16)、67.6%(23/34)和59.1%(13/22)。结核组与转移癌组、结核组与间皮瘤组出现中少量腹腔积液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7.966,P=0.005;χ 2=4.354,P=0.037);结核组与转移癌组、结核组与间皮瘤组出现大量腹腔积液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7.966,P=0.005;χ 2=4.354,P=0.037)。(3)以上3组出现心膈角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分别为6.2%(1/16)、5.9%(2/34)和40.9%(9/22),间皮瘤组与结核组、间皮瘤组与转移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739,P=0.017;χ 2=10.382,P=0.001)。结论 3组患者在腹膜病变发生部位、形态、腹腔积液、淋巴结肿大等方面各体现了不同的CT特征, CT扫描对腹膜弥漫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心房颤动(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为提高该地区对房颤危害的认识和规范房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共纳入854例房颤患者,年龄23~96岁,平均(66.2±11.9)岁,其中男性451例,女性403例。(2)所有房颤患者的基础病因中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占比最高(24.7%),其次在男性患者中冠心病占比显著高于女性(21.3%比6.7%,χ2=36.72,P=0.00),而女性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占比显著高于男性(11.4%比5.3%,,χ2=10.50,P=0.00;8.4%比2.7%,χ2=13.93,P=0.00)。慢性高原性心脏病占8.9%,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合并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比例显著高于女性(10.4%比4.0%,χ2=12.96,P=0.00)。住院期间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比例高达68.7%。(3)随着房颤时程的延长,左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菌阴肺结核时取材部位的病灶形态、密度与诊断阳性率的关系,以提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搜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03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试验性治疗确诊的菌阴肺结核患者,回顾性分析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时各类病灶CT征象与诊断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24.0 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病变形态:磨玻璃样影穿刺活检阳性率33.33%(1/3)。结节、实变、空洞、团块病灶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1.67%(33/36)、94.74%(18/19)、100.00%(21/21)、75.00%(18/24),该4种形态病灶穿刺活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918,P=0.030);两两比较,结节组与实变组、空洞组、团块组比较(χ 2=0.174,P=0.677;χ 2=1.847,P=0.174;χ 2=3.137,P=0.077),实变组与空洞组、团块组比较(χ 2=1.134,P=0.287;χ 2=3.031,P=0.082),空洞组与团块组比较(χ 2=8.058,P=0.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病变密度:纵隔窗不可测量组3例,病灶穿刺活检阳性率33.33%(1/3)。0~20HU无强化组、>20HU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组、>20HU且强化明显组的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6.88%(31/32)、94.34%(50/53)、60.0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7.790,P=0.000)。该3种密度病灶穿刺阳性率两两比较, 0~20HU无强化与>20HU且强化明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956,P=0.001)。>20HU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组与>20HU且强化明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005,P=0.001)。0~20HU无强化与>20HU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86,P=0.593)。(3)病理检测:HE染色阳性33例、抗酸染色阳性87例、TB-DNA检测阳性91例, HE染色阳性率32.04%(33/103)、抗酸染色阳性率84.47%(87/103)、TB-DNA检测阳性率88.35%(91/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4.084,P=0.001)。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菌阴肺结核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选择取材病灶的形态、密度进行穿刺能够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ASS评分、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HAPS评分和Ranson评分五种评分系统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300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三个组别,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评分系统差异,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根据病情程度是否重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三组间PASS评分(χ2=219.351)、Ranson评分(χ2=83.084)、APACHE-Ⅱ评分(χ2=43.388)和BISAP评分(χ2=50.7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测方面,PASS评分的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甘肃省白银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监测情况,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及AEFI监测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1年白银市AEFI监测数据及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发生特征。结果 2017—2021年白银市AEFI报告3 146例,年均报告发生率61.48/10万,由2017年的167.42/10万下降至2021年的20.48/10万,报告发生率不同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564.513,P<0.05),不同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509,P<0.05),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15,P<0.05),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701.003,P<0.05);3—4月高发,男女性别比1.06∶1,1岁以下组报告最多(1 200例)、占38.14%;新型冠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