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晨婧  童迁  苏丹 《安徽医药》2024,28(2):411-417
目的 通过深入探析安徽省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供应保障现状,分析应急药品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可获得性及短缺障碍因素,为完善我国应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思路。方法 2022年9―11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等,向安徽省17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实际回收150份问卷,除无效问卷及废卷,共139家医疗机构纳入研究。参考安徽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委员所在医疗机构的级别比例,其中三级医疗机构73家,二级医疗机构53家,一级医疗机构13家。比较该省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应急药品准备能力的差异,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完善应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结果 调研显示,在应急药品准备能力的三个方面,该省各级医疗机构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机构等级越高,应急药品准备能力越强,二级与一级医疗机构之间差距很小。该省应急药品短缺障碍因素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各级医疗机构来说,其中有7个应急药品短缺障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它们分别是药品价格偏低、原材料短缺、药品市场需求量小、企业不愿意生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改造或未通过认证、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少、存在可替代的高价新药、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医疗机构剩余药品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评价我院相应管控模式的实践效果,探索减少剩余药品产生及规范管理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于2019年5月1-31日分别选取全国不同地区的三级医院30家和二级医院20家,针对药学人员和医师、护士群体等非药学人员,发放自行设计的医疗机构剩余药品现状调研问卷;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有效问卷的基础数据,分析医疗机构病区剩余药品的产生原因、管理现状、处置规范及可能危害。在我院建立和实施全环节剩余药品管控模式(包括减少源头生成、落实过程管控、严格执行处置等3个环节),评价其运行效果,并提出对策与建议。结果与结论: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回收率77.75%。造成医疗机构出现剩余药品的原因复杂,主要有同药"拼用",预先医嘱摆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医嘱录入错误,患者突然转院、出院或死亡,药房发错或护士核对错误等;其管理现状较为混乱,处置方式缺乏规范性,可能导致药品变质过期、非法回收、污染环境等危害。我院建立了全环节剩余药品管控模式,主要措施为出台《临床科室剩余药品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管理层、临床科室、药剂科的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现状及药品短缺因素,为西藏地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西藏地区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与保障措施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调研方式向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员进行在线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对123家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员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76.42%。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存在药品供应及短缺问题,短缺品种累计达64种,其中4种属于国家短缺药品目录,34种为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目录中的品种,26种为本次调研覆盖范围的品种。药品短缺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原因(药品需求不稳定和原材料短缺)、生产或供应企业原因(生产线改造、企业储备不足或采购订单响应不及时)、药品自身原因(药品有效期过短)及西藏地区药品短缺还有一些特殊原因(路途原因及达不到起送量)等。结论 西藏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存在药品供应及短缺问题,且短缺品种及短缺因素具有地域特点,应尽快建立西藏地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及应急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8):1014-1018
目的:调查四川省部分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及其原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四川省78家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药品短缺情况,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基本信息、药品短缺情况、具体短缺药品信息、药品短缺原因。对调查问卷收集的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药品短缺的关键因素。结果与结论:78家医疗机构包括三级医院13家、二级医院22家及基层医疗机构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乡镇卫生院33家);共发放调查问卷7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其中68家医疗机构上报了206种短缺药品,合计240个品规;有88.34%以上的短缺药品价格低于50元。短缺药品主要类别为抗感染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且多为直接挂网采购类;暂时短缺(短缺时间<3个月)和长期短缺(短缺时间>12个月)的药品占比相对较高(合计占比超过68%);药品供货和医疗机构自身因素是导致药品短缺的两大主要原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药品短缺时间的因素主要为医院药品采购流程、医疗机构所处地区以及药品采购价格,影响医疗机构药品短缺品规数的因素主要有药品采购流程、医院采购目录限制、是否基层/非基层医疗机构、是否综合/专科医院。建议该省医疗机构可通过建设短缺药品信息管理平台、优化药品采购目录和计划、加强药房库存管理、建立配送企业监管制度等措施,来减少因自身原因导致的药品短缺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和探讨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造成的影响和对策,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品短缺调查问卷,于2017年3-6月期间对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药品短缺现状、影响和应对策略等4个部分。结果: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82.1%。其中,92.1%的全科医生曾遇到药品短缺情况,短缺品种数共为139种,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短缺情况存在差异;短缺药品一般为低价药和基本药物,种类覆盖面较广,其中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短缺较为严重;药品短缺主要给医生的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医院的声誉以及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为应对药品短缺问题,大部分全科医生对患者使用次优疗法或替代药物。结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比较严峻,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增加了患者治疗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药品短缺的监测,强化政策引导,建立针对药品供应企业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6.
医护人员高危药品风险因素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对高危药品的安全性进行问卷调查, 全面梳理和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18 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260 人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医院及填表人员基本信息,高危药品知识,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等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 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达90.77%。 调查结果显示,高危药品临床使用过程存在认知度不高、制度不规范、管理不严谨、缺乏培训等问题。结论:我市医疗机构还须加强高危药品风险管理, 以及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全市6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重点监控药品政策前后的医疗收入、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药占比、重点监控药品使用金额,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对我市部分药品实施重点监控前后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政策实施效果。结果:深圳市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占比从实施前29.22%下降到实施后26.61%,重点监控药品采购总金额从44 225.23万元下降到37 825.18万元重点监控药品采购金额占比从5.52%下降到4.67%。结论: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督促医疗机构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制度,通过实施综合监管措施,可实现对重点监控药品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8,(8):1019-1026
目的:为制定药品价格调控政策、促进药品价格合理化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健康行动组织药品价格标准化调查法,对湖北省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常用的、销售额较大的63种药品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的零售价格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辅以现场考察),计算并统计药品中位价格比(MPR),同时以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管理人员、医院药学管理人员为对象就该省药品流通成本进行了初步访谈调查(辅以文献调查),在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流通成本、规范药品价格的政策建议。结果:药品价格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8.33%;药品流通成本调查中共有来自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医院药学部门的30名管理人员参与了访谈。63种药品在不同类型样本单位的MPR为0.05~44.55。样本一级医疗卫生机构53种药品的67个品规中有38个(56.72%)零售价中位数高于国际参考价,样本二级医疗卫生机构63种药品的79个品规中有57个(72.15%)零售价中位数高于国际参考价,样本三级医疗卫生机构63种药品的80个品规中有63个(78.75%)零售价中位数高于国际参考价,样本药品零售企业37种药品的50个品规中有42个(84.00%)零售价中位数高于国际参考价。在所有样本单位中的MPR最高值<1的有13个品规,在1~<2之间的有12个品规,在2~<5之间的有23个品规,在5~<10之间的有15个品规,≥10的有17个品规。药品MPR比较方面,样本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高于样本二级、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P<0.01),样本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高于样本一级医疗卫生机构(P<0.01),而样本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与药品零售企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发展好的区域样本单位高于经济发展中等、一般区域样本单位(P<0.01),经济发展中等区域样本单位高于经济发展一般区域样本单位(P<0.01);不同类型样本单位的原研药品均高于相应的仿制药品(P<0.01),且不同类型样本单位的原研药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仿制药品样本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高于样本二级、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P<0.05或P<0.01),样本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高于样本一级医疗卫生机构(P<0.05),而样本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与药品零售企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湖北省药品生产、流通成本以及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均高于全国水平。结论:湖北省药品价格水平较高,尤其是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单位,经济发展好的区域药品价格水平高于经济发展中等和一般区域,而原研药品价格水平高于仿制药品。医药工业成本、药品流通费用、使用环节价格加成等因素最终导致药品零售价格较高。需要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控制药品流通全过程的成本,规范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9,(10):1307-1311
目的:从生产/流通企业角度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建立药品短缺供应保障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省78家医疗机构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的药品短缺情况进行调查;对短缺药品涉及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进行溯源调查,综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了解该省出现药品短缺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本次调研共向医疗机构发放7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78家医疗机构共上报了206种药品,共计240个品规出现短缺。向短缺药品涉及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分别发放140、6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共获得212个品规的短缺药品调研结果。从生产企业角度出发,造成药品短缺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性成本上涨(占66.51%)和流通成本上涨(占26.88%);从药品流通企业角度出发,造成药品短缺的最主要因素是货源供应不足或缺货(占75.47%)、库存管理问题(占16.51%)和价格倒挂(占11.32%)。结论:导致药品短缺的生产/流通企业方原因主要包括生产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提高、药品价格倒挂、库存管理及招标采购问题。建议通过完善药品招标定价制度、调动企业积极性,完善企业短缺药品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建立短缺药品储备机制、组织短缺药品的应急生产,加强短缺药品供应链管理、净化市场不良风气,完善短缺药品紧急处置办法、提高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能力等措施,多部门协同合作,减少药品短缺现象的出现,保障临床持续获得安全、有效的药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24):3325-3328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门诊药房药品拆零分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选取两个区共6家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就其药品使用情况和门诊药房药品拆零分装开展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机构调查问卷6份、药剂人员调查问卷6份,均全部回收且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015年,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基本药物平均配备品种数分别为496.50、542.00种,平均销售药品品种数分别为530.75、1 052.00种。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拆零药品品种数为10~21种,均为基本药物和甲类医保药物,拆零药品销售额为5.56~16.70万元;2家受访二级医院门诊药房拆零药品品种数分别为17、23种,大多数为基本药物和甲类医保药物,拆零药品销售额分别为13.19、158.06万元;两类受访机构拆零药品品种数占销售药品品种数的比例均不足5%,拆零药品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均不足1%。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在两类受访机构拆零药品销售额排名中均位列前5。受访机构均未在门诊药房配备自动分包机,仍主要以手工拆零方式进行药品拆零分装;有4家以定期安排拆零为主,拆零频率通常每周1~3次,辅以按需安排拆零,另有2家实行每天拆零;有5家制定了机构内部的拆零工作制度,但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结论:上海市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药剂人员开展或从事拆零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拆零药品相关说明书无法按要求提供,拆零方式仍需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院重点药品监控现状,研讨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2017年第3季度(管控前)及2020年第3季度(管控后)重点监控药品管控的数据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重点监控药品经规范化管理后,管控前辅助用药居多,管控后治疗用药居多,管控后只有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前十以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市属公立医疗机构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目标性管控的成效分析,为优化管控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纳入重点监控药品调查,对比市属公立医疗结构2018年10月—2020年9月的采购金额、药占比、限定日剂量等数据并进行分层分析,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对监控后数据分析,评价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及管控实施效果。结果 根据目录及临床应用纳入18种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前后对比,采购金额从9 941.86万元下降至4 343.27万元,用药频度下降41.34%,占总药品采购金额比例从3.80%下降至1.98%。其中,二级医院的重点监控药品占总药品比例显著高于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心脑血管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在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降幅较大;而丁苯酞、胞磷胆碱等口服制剂在三级医院下降较大。结论 重点监控药品的目标性管控有显著成效,三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管控,对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有助于优化管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国内部分医疗机构儿童用医疗机构制剂(简称儿童制剂)的种类、临床应用现状和需求情况,明确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制剂中适合儿童使用的品种及主要治疗领域、适宜的剂型,为儿童药品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所调查医疗机构和制剂室的基本情况、医疗机构生产或使用儿童制剂的基本情况以及临床使用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级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于2016年、2020年对上海市村级医疗机构与乡村医生的现状进行调查,为进一步完善上海市村级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建议.方法:于2016年6月选取上海市9个区的1 224家村级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24份,回收有效问卷1 224份,问卷有效回...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目前国内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调配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的现状,对该领域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用药安全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国PIVAS微信群,进行线上问卷发放,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信息:共收集有效问卷92份,涉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市部分医疗机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的执行现状,为规范皮试的执行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10家某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发放调查问卷180份,了解各医疗机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的执行情况。结果口服剂型是否需皮试、皮试液的配制流程等方面在不同医院、科室和护士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的皮试相关问题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7.
吴燕海  李颖  唐丽琴  聂久胜 《安徽医药》2024,28(6):1251-1254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公立医院临床常用药品短缺情况及原因,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不断完善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 2020年 1月至 2022年 12月安徽省 16个地区 37家公立医院( 30家三级医院、 3家二级医院和 4家卫生院 /社区医院)药品短缺情况及短缺原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共发放问卷 37份,回收有效问卷 36份,有效回收率为 97.30%。调查显示: 36家医院共 97种短缺药品,其中基本药物短缺 69种,占比为 71.13%;短缺药品按药理作用分为 15大类,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品种(占比 14.43%)、内分泌系统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占比均为11.34%)。药品短缺主要原因为:生产企业停产或产能不足(占比 13.03%)、原料药短缺、经营企业供应不足、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占比均为 11.76%)。结论多种因素引起安徽省公立医院药品短缺现象,需要多方的政策和制度配合实施,从而改变医院药品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上海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床用药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上海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床用药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向全市23位专家进行2次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8;2次调查问卷回收率均为100%;2轮问卷后,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77,0.335,0.434;筛选出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比较高,该框架设计的条目基本得到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杨敏  屈海婷  冯变玲 《中国药事》2018,32(7):946-952
目的:通过对西安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在西安地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实施情况,为更好地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2015年西安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的相关统计报表,将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药品配备率、药品收入、药占比、门急诊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等指标。结果:2013-2015年,西安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分别为59.18%、60.06%、65.04%;基本药物平均销售金额比例分别为34.78%、38.90%、48.21%;药占比分别为41.99%、39.52%、38.48%;门诊次均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8.85%,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4.38%;住院次均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6.33%,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1.92%。结论:西安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趋于合理,药占比逐步降低,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药品费用年增长率低于医疗总费用年增长率,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全国范围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品”)的可及性,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国谈药品的落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6—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1059家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国谈药品采购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国谈药品的可及性整体呈上升趋势;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国谈药品的可获得率均明显高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2021年国谈药品中西药的平均可获得率明显高于中成药(31.60%vs 17.87%);推行时间较长的国谈药品的可获得率偏高;2021年各省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国谈药品配备率的中位数分别为17.35%和32.93%。结论国谈药品的可获得率与医疗机构水平、推行落地时间长短、药品适用的疾病谱等因素有关,医疗机构应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保障国谈药品配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