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学荣  张榜硕  陈永平 《安徽医药》2019,23(8):1674-1676
目的 观察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按纳入标准,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RA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艾拉莫德组使用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甲氨蝶呤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记录两组病人治疗12周后的临床指标,包括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 结果 艾拉莫德组总有效率为96.66%,甲氨蝶呤组为93.33%,艾拉莫德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505,P=0.034)。艾拉莫德组与甲氨蝶呤组在治疗前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拉莫德组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均低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RA病人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优于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活动评分DAS28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DAS28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和硫酸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比较硫酸羟氯喹与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F、ESR、CRP、DAS28评分、有效率对比,P0.05。结论: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6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观察组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显效率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的下降率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中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平湖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中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评估问卷(HAQ)、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ACR50缓解率和DAS28达标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JC、SJC、CRP、ESR、VAS、HAQ及DAS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JC、SJC均少于本组治疗前,CRP、VAS、HAQ及DAS28均低于本组治疗前,ESR慢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JC、SJC均少于对照组,VAS、DAS28均低于对照组,ESR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S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活络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大活络丸,1丸/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DAS28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83%(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CRP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IL-6、IL-8、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DAS28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类风湿DAS28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明显高于治疗组的8.33%(P<0.05)。结论大活络丸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艾拉莫德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施春花  卢泳  李翊 《江西医药》2021,56(4):537-539,545
目的 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及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90例初治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3组,蠲痹汤治疗组、甲氨蝶呤(MTX)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和24周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计算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⑴治疗12、24周后三组患者RANK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的RANKL水平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OPG水平高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治疗12、24周后OPG、RAN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12周后,IL-6、TNF-α均降低,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4周后,联合治疗组中的IL-6、TNF-α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治疗24周后,三组治疗后DAS28评分及ESR,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ESR,CRP,DAS28评分显著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X组和蠲痹汤组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施春花  卢泳  李翊 《江西医药》2021,56(4):537-539,545
目的 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及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90例初治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3组,蠲痹汤治疗组、甲氨蝶呤(MTX)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和24周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计算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⑴治疗12、24周后三组患者RANK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的RANKL水平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OPG水平高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治疗12、24周后OPG、RAN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12周后,IL-6、TNF-α均降低,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4周后,联合治疗组中的IL-6、TNF-α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治疗24周后,三组治疗后DAS28评分及ESR,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ESR,CRP,DAS28评分显著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X组和蠲痹汤组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口服自拟五藤冲剂,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观察组总有效率81.6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握力、HAQ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肿胀关节数、DAS28评分、CRP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VAS评分、ES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炎性指标,显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在周口市中医院骨一科收治的86例RA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类风湿因子阳性率、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2.86±0.57分;17(39.53%)]明显低于对照组[3.43±0.76分;27(62.79%)](t=-3.934,x2=4.654,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12.572,-9.949,-9.196,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在均未发生胃部不适、白细胞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及甲泼尼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氨蝶呤组及甲泼尼龙组,各90例,分别接受谊赛普注射联合甲氨蝶呤片口服或甲泼尼龙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持续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2周后甲氨蝶呤组关节肿胀个数明显少于甲泼尼龙组,治疗6周及12周甲氨蝶呤组晨僵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甲泼尼龙组(P〈0.05);两组患者关节压痛个数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甲氨蝶呤组改变程度较甲泼尼龙组更为显著(P〈0.05);甲氨蝶呤组关节压痛和肿胀关节数改善20%(ARC20)35例,ARC5041例,ARC7014例,甲泼尼龙组分别为49例,32例和9例,甲氨蝶呤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甲氨蝶呤组出现1例胃肠道不适,甲泼尼龙组出现2例肌酐升高,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可起到互补作用,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体征,且起效快、用药时间短,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DAS28评分均>2.8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托法替布治疗,B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C组患者采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DAS28评分评价患者病情活动度,对比3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表达水平,对比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Nuclear factorκB receptor activator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uclear factorκB receptor activating factor,RANK)、Ⅰ-型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服用12周)和研究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服用12周)。对比(1)两组治疗不同时期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2)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4、8、12周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疗效存在差异。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困难,病情呈慢性进展,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关节症状,延缓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脑组织UPLC-MS/MS代谢物谱的变化,确定AD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方法小鼠单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建立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测定正常组、AD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匀浆的代谢物谱图,数据导入masslynx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来检测脑组织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经PCA分析,得分图显示正常对照组和AD模型组明显分离。确定十六碳神经鞘氨醇、二氢神经鞘氨醇、4-羟神经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C 20∶4、溶血磷脂酰胆碱C18∶3、溶血磷脂酰胆碱C 16∶0、溶血磷脂酰胆碱C 13∶0、次黄嘌呤、神经酰胺N 40∶1共9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小鼠脑组织中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次黄嘌呤,神经酰胺N40∶1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AD模型小鼠脑组织的代谢物谱发生了明显改变,为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关节肿胀分级、20 m步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分级情况显著好转,20 m步行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DAS28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降低较多(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节肿胀度和疼痛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阿达木单抗(ADA)或来氟米特(LE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ADA组(n=44)和LEF组(n=44),ADA组采用MTX联合ADA治疗,LEF组采用MTX联合LEF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RA患者病情评价(DAS28)]、生化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蛋白尿)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DAS28、GH、RF、ESR、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DAS28、RF、ESR、CRP、IL-6、GH和TNF-α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每组均为40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个数、关节压痛数、疼痛评分及D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血沉、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款冬花熏吸疗法对香烟烟雾诱导的肺损伤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其对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代谢轮廓的影响。所有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山西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批准号:SXULL2019014)。通过HS-GC-MS分析鉴定款冬花热挥发性成分23种。款冬花熏吸干预能够改善香烟烟雾诱导的肺损伤模型小鼠的肺组织形态,降低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和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的水平。采集各组小鼠的肺组织进行基于UHPLC-QTOF MS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香烟暴露后肺组织中有70个代谢物水平显著变化,经款冬花熏吸干预后能回调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PC)、12-HETE、腺苷、黄嘌呤等35个差异代谢物水平。LPC、12-HETE、腺苷、黄嘌呤等代谢物与体内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这些回调的代谢物集中在嘌呤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磷脂代谢和丙酮酸代谢通路上。说明款冬花挥发性成分中含有的萜类物质可能通过调节肺组织中溶血磷脂酰胆碱、12-HETE、腺苷等炎性反应相关代谢物的水平,进而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长疗程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高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高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7例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联合组(n=31)和对照组(n=36),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7.5~15mg/d和来氟米特10mg/d。联合组加用强的松2.5~7.5mg,1次/d,疗程24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后DAS28、VAS评分、生物制剂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到第12、24周时,DAS28、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需加用生物制剂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如糖尿病、新发骨折、感染、肝功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小剂量激素长疗程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关节疼痛和肿胀数量、晨僵出现率以及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其中关节疼痛数量以及晨僵出现率观察组患者减少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差别不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