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AIMTB和T-SPOT检测方法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中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2年9~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HIV感染者的血样标本,使用雷德AIMTB、迪奥T-SPOT和凯杰QFT三种方法进行检测,以QFT作为参照对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AIMTB方法检出阳性率为54.6%,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4.72%、76.19%;T-SPOT方法检出阳性率为57.6%,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73.02%。AIMTB方法和T-SPOT方法与QFT方法比较结果具有一致性(P<0.001)。结论AIMTB方法和T-SPOT方法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与QFT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可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背景 结核病是导致人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HIV感染也是导致结核潜伏感染(LTBI)发展为结核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HIV/AIDS患者进行LTBI筛查和治疗是预防该类人群结核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其死亡的重要举措。目的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区内HIV/AIDS患者进行LTBI筛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识别高危人群,为HIV/AIDS患者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8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区内定点管理单位治疗的546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及查阅患者管理档案的方式收集HIV/AIDS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职业类型、体质指数(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临床资料包括慢性病患病情况、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情况、HIV/AIDS确诊时长、抗病毒治疗时长、合并其他感染情况、近期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等。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对研究对...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s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由于耐药株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MTB感染以及大规模高危人群流动,因而造成全球流行,其发病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已形成全球范围的流行.疫情呈三高一低,即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高、年递降率低.要控制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加强对结核病的诊断学研究,目前研究快速、准确、敏感、特异以及简便的诊断方法是有效地控制结核病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成人结核感染后,1年内约3%~5%发展成结核病,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不成熟,1年内发展成结核病约为15%~43%.因此,儿童潜伏结核感染的诊治是儿科医生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危人群潜伏结核感染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结核菌暴露程度将与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纳入高危组,无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的健康人群纳入低危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ELISPOT的方法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结果 高危组的IG-RA阳性率为24.4%(11/45),高于低危组的4.5%(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7,P=0.018).高危组中医务人员的IGRA阳性率为24.1%(7/29),与结核患者家属的25%(4/16)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30岁(OR=21.250,95%CI=0.005~195.804)和结核菌暴露时间≥3年(OR=6.429,95% CI=1.201~34.407)为高危人群LTBI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 结核菌感染高危人群的LTBI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人群,并且与年龄和暴露时间呈正相关,应加强LTBI的早期筛查;医务人员与结核患者家属的LTBI发生率相当,应建立系统的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筛查制度,改善防护设施,加强监督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6.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转化,正确诊治结核潜伏感染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存在无法区分结核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局限性,通过检测一些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如外周血转录组基因)将有助于区分两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使用免疫制剂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监测。对于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应根据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大小及获益程度来决定是否治疗。预防性结核潜伏感染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异烟肼单药治疗6或9个月、利福平单药治疗4个月、每周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喷丁3个月(3HP方案)、每日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平3个月(3HR方案)。每日一次异烟肼+利福喷丁1个月方案(1HP方案)的成功提示超短疗程具有可行性,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如何进行预防性治疗仍在探索中,包括使用抗结核新药,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及氟喹诺酮等药物及组合方案。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防治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 相似文献
7.
师长宏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0,(6)
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潜伏期的机制以及再激化的原因知之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潜伏感染(LTBI)动物模型,完整的LTBI模型应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低剂量荷菌的持续性感染模型,另一种为潜伏感染模型,即Cornell模型的改进型.综合使用柯氏量表评分、脾肺荷菌数、诱导的IFN-γ和TNF-α水平、组织中IL-10和IL-4的表达、脏器中特异性抗原负荷以及激素诱导TB复发的时间、潜伏感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等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客观、特异性的评价小鼠LTBI模型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HIV与结核病双重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IV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是一个互相促进病变发展、恶化、迅速导致死亡的并发病。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感染HIV的大约1/3混合感染有结核。泰国从1989年开始,对所有新登记的结核病均做HIV筛查。1994年双重感染率达10%,而北部地区达40%。越南1998年6月报道AIDS 1206例,并发结核病者31.6%。中国香港1984~2000年,共发现HIV阳性者1542例,其中AIDS 500例,并发结核病109例,占21.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老年结核潜伏感染(LTBI)人群预防性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及转归情况。方法于2015年7月1日至10月17日在河南省中牟县招募2 583例中老年LTBI患者, 通过面对面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对象基本资料并计算体质指数(BMI), 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检查。由Excel 201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 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对象分为A组(1 284例)和B组(1 299例), A组和B组均采用异烟肼和利福喷丁联合用药。A组疗程8周, 每周服药1次, 体重≤50和>50 kg者异烟肼剂量分别为15 mg/kg和900 mg, 利福喷丁剂量分别为750和900 mg;B组疗程6周, 每周服药2次, 体重≤50和>50 kg者异烟肼剂量分别为[600-(50-体重)×15](进位取整)和600 mg, 利福喷丁剂量分别为600和450 mg。治疗期间由医生观察、询问和记录相关不良反应, 服药4周、疗程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各进行1次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测,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级处置。比较A组和B组LTBI患者不良反应和分级处置结局情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M(Q1, Q...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吸毒人群中HIV及结核杆菌感染者的CD4+、CD8+细胞进行监测,评价HIV和结核杆菌感染后的免疫学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吸毒人群中9例仅HIV阳性者、5例仅患活动性结核病者、40例吸毒人群中健康者及40例正常人群,分别检测CD3+、CD3+CD4+、CD3+CD8+细胞百分率计算出CD3+CD4+/ CD3+CD8+即Th细胞与Ts细胞的比值,分析各组免疫学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HIV感染组、结核杆菌感染组及吸毒者健康组、正常人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4,F=63.13,F=92.51.F=107.29,P均 <0.05),CD3+CD4+/ CD3+CD8+细胞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IV<TB<吸毒人员健康者<正常人群(P<0.01).结论 CD3+CD4+/ CD3+CD8+细胞比值的检测在评价HIV、结核杆菌感染者的免疫状况、进展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结核菌素试验了解南京市江宁区肺结核密切接触儿童潜伏结核感染情况及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0月选取所有南京市江宁区因学校肺结核疫情中密切接触的478名4~12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应用SPSS25.0,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对试验结果强阳性儿童进行X线或CT检查,对X线或CT检查异常者进一步明确是否为活动性肺结核。结果:南京市江宁区4~6岁儿童密切接触者PPD试验阳性率为38.75%(62/160),结核潜伏感染(中度阳性及强阳性)率为14.38%(23/160)。4岁、5岁、6岁儿童密切接触者阳性率分别为60.71%、52.63%、26.60%,年龄越大,阳性率越低。阳性试验结果中,强阳性反应0例,中度阳性反应23例,中度阳性占比分别为4岁儿童41.18%(7/17),5岁儿童35.00%(7/20),6岁儿童36.00%(9/25),不同年龄儿童中度阳性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2,P>0.05)。男童阳性反应率33.33%(30/90),女童阳性反应率45.71%(32/70),不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高危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抽取企业、学生、羁押场所人群、2017—2018年在南山区登记治疗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人群及社区≥65岁的老年人群,对5类人群采取问诊及拍胸片来排除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菌感染情况,并对抽样人群进行个人情况、既往史、行为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用Epidata软件录入问卷,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类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LTBI)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老年人群最高(44.85%),学生人群最低(20.00%);密切接触者人群不同文化程度、卡介苗接种史、与患者接触时间LTBI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切接触者人群LTBI率接触时间低于三个月的LTBI率最高,其次为超过5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群LTBI率最高,其年龄是影响因素;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文化程度及与患者接触时间是其LTBI率影响因素,其中人口迁入可能是短期接触后LTBI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潜伏结核感染(LTBI)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5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LTBI 30例作为试验组,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TPT)。随机抽取肺结核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开始时、治疗后3个月的IGRA值。结果:治疗开始时,试验组的IGRA值为(329.53±255.34)pg/ml,对照组的IGRA值为(451.84±260.59)pg/ml,两组的IGR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的IGRA值中位数为[13.50(10.00,70.00)]pg/ml,对照组的IGRA值中位数为[52.15(12.75,110.35)]pg/ml,试验组的IGR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IGRA值阴转15例(50.0%),对照组IGRA值阴转8例(26.7%),两组的IGRA阴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的IGRA值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72;Z=5.360,P<0.001)。结论:在LTBI中,IGRA值变化的程度优于普通肺结核病人。IGRA的动态变化可为LTBI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吸毒人群中HIV及结核杆菌感染者的CD4^+、CD8^+细胞进行监测,评价HIV和结核杆菌感染后的免疫学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吸毒人群中9例仅HIV阳性者、5例仅患活动性结核病者、40例吸毒人群中健康者及40例正常人群,分别检测CD3^+、CD3^+CD4^+、CD3^+CD8^+细胞百分率计算出CD3^+CD4^+/CD3^+CD8^+即Th细胞与Ts细胞的比值,分析各组免疫学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HIV感染组、结核杆菌感染组及吸毒者健康组、正常人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4,F=63.13,F=92.51.F=107.29,P均〈0.05),CD3^+CD^+/CD3^+CD8^+细胞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IV〈TB〈吸毒人员健康者〈正常人群(P〈0.01)。结论CD3^+CD4^+/CD3^+CD8^+细胞比值的检测在评价HIV、结核杆菌感染者的免疫状况、进展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HIV/AIDS合并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HIV阳性结核病患者44例、同期住院的HIV阴性结核病患者42例和HIV阳性非结核病患者28例。对3组患者的T-SPOT.TB、血结核抗体试验及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计数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SPOT.TB对HIV阳性患者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85.71%、90.00%、75.00%,其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阳性结核病组T-SPOT.TB灵敏度(81.82%)与HIV阴性结核病组T-SPOT.TB灵敏度(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但HIV阳性结核病组结核抗体检查的灵敏度(25.00%)明显低于HIV阴性结核病组(57.14%)(P<0.01)。HIV阳性结核病组中,T-SPOT.TB在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3种不同类型结核病患者中的灵敏度分别是71.43%、85.71%、88.89%,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T-SPOT.TB在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HIV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灵敏度为62.50%,低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T-SPOT.TB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对HIV/AIDS合并结核病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对T-SPOT.TB灵敏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约1/3的AIDS患者死于结核病,AIDS也是促使结核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tuberculosis,TB)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传染病。在美国,尽管从1992年起病例数即已在降低。但TB在某些病人群体中依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在很多都市地区高度流行。对药物敏感TB,以利福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最短疗程是6~9个月。制定一套正确的用药方案。并确保治疗的实施。是公共卫生机构或临床医生而非病人的责任。TB初始治疗处方通常包括4种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将药物直接发给病人,并且看着他(她)吞下抗TB药。此即所谓直接督导治疗,应向所有确诊TB的病人推荐这种作法。它有助于确保较高的全程治疗率。防止耐药TB的发生。增强对TB的控制。为了减少TB危险源。作为一项TB控制策略。美国重新重视了隐性TB感染的治疗。两大类人应进行隐性TB感染检查:近期有被感染可能的人(比如接触过TB病例的人)以及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有进展为TB高危因素的人(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选择性药物治疗者;新近从TB高发国家移民到美国者)。隐性TB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服用9个月的异烟肼。治疗TB和隐性TB感染新药的开发现在亦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也是临床的迫切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早期建立的特异性结核菌抗原IFNγElispot检测技术,对深圳市不同人群结核菌潜伏感染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结核菌特异性Elispot方法检测了34例深圳市某高校学生、18例结核病区医务人员、19例深圳市某IT公司职员、36例深圳市某生物技术公司职员、29例深圳市某公司后勤保安的结核菌抗原特异性IFNγ反应水平。同时对各组人群还进行结核菌素皮试(PPD皮试)调查作为对照研究。结果各组人群中的Elispot检测阳性率分别是高校学生5.88%、结核病区医务人员55.6%、公司保安人员31.03%、IT公司职员31.57%、生物公司职员19.44%;PPD皮试阳性率为高校学生20.58%、结核病区医务人员88.9%、IT公司职员42.11%、生物公司职员41.67%、公司保安41.38%。结论Elispot检测诊断潜伏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优于PPD皮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潜伏感染现况和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意愿,为调整长宁区肺结核高危人群结核病筛查策略和模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抽取2019年9月—12月参加社区老年体检中60~79岁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μ-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菌感染情况,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活行为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