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13):1860-1862
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载体应用于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药""经皮给药""纳米载体""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Nano-carrier"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2014年Pub 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常用脂质材料、透皮机制、优劣势及其在中药经皮给药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阅文献167篇,有效文献32篇。固体脂质纳米粒常用脂质材料为甘油三酯、甘油酯、类胆固醇等,经皮给药时常用表面活性剂有豆磷脂、卵磷脂等。其透皮机制尚不明确,可提高药物物理稳定性、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刺激性,同时具有促渗、缓释、靶向作用。其劣势为载药量相对较低。现已有鬼臼毒素、灯盏花素、雷公藤内酯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等用于经皮给药中。存在的不足有药物包载有限以及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尚缺乏系统评价等,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共30余篇,从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优势、药物在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的分布形式及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稳定性,能在皮肤表面产生包封效应,增加皮肤水合作用,具有药物靶向性。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经皮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王立  梁爽  吕江维  薛冰  张文君 《药学研究》2017,36(5):287-291
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主要是血脑屏障限制了药物到达作用靶点,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而纳米给药系统为药物的脑靶向递送提供了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有改善作用,本文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治疗药物展开,重点从纳米给药系统角度进行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策略,概述几种典型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纳米给药系统,即脂质体、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粒和聚合物纳米粒等.  相似文献   

4.
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水杨酸经皮给药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经皮给药载体对水杨酸经皮吸收的促渗透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水杨酸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改良的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并与水杨酸软膏剂比较,考察其促渗作用.结果 制备的水杨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均匀圆整,包封率为46.4%,体外透皮特性优于普通软膏剂,24 h后皮肤药物累积透过量为654.3 μg/cm2,皮肤中药物残留量为22.99 μg,均分别显署高于软膏剂组(128.0 μg/cm2和0.84 μg,P<0.05).结论 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水杨酸经皮给药载体,可有效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和增加药物在皮肤中储留量,而且可延缓药物的释放,从而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及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1ipid nanopanicles,SLN)成为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热潮。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影响皮肤角质层,作用于皮肤附属器以及改变药物的外在特性使之透过皮肤,从而提高药物皮内滞留量。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以有效靶向于表皮,为皮肤局部给药提供可能。本文就固体脂质纳米粒特征、透皮特性、透皮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纳米载体是近年来药剂学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对固体脂质纳米粒、多聚体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纳米乳及树枝状大分子等几种纳米载体及其在近几年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重点对纳米载体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缓控释药物、靶向性给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新型纳米粒给药系统——纳米结构的脂质载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已被公认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粒给药系统,但SLN有不同程度的潜在问题。作为新一代的纳米粒给药系统——纳米结构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可减小或者避免SLN有限载药能力及储藏过程包封药物泄漏的问题,而且能调整SLN的释放曲线。NLC以固体脂质与物态上相异的液体脂质混合制备得到,形成3种类型特殊结构的脂质骨架:结晶不完全态、无定形态、复合态。现介绍一种特殊的制备方法,不仅适合于制备NLC,而且也可作为制备高粒子浓度(30%~95%)SLN分散液的方法。描述了NLC作为给药系统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口腔黏膜给药具有药物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但药物溶解少、唾液携带药物进入胃肠、黏膜存在生理屏障等因素可能影响药物的黏膜渗透和生物利用度。纳米技术应用于药物口腔黏膜给药,可克服上述不利因素,获得高效吸收效果。本综述阐述了口腔黏膜生理结构及影响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汇总了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纳米乳、聚合物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纳米混悬剂等纳米技术在口腔黏膜给药中的应用及促进药物吸收机制,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纳米口腔黏膜给药系统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纳米载体经皮给药系统是近几年经皮给药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各种纳米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其中囊泡、微乳和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经皮给药载体已得到相对深入的研究,而新型纳米载体如胶束、树状大分子和细胞促透多肽等尽管研究较少,但基于其明显的促渗作用,将会为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透皮给药系统具有传统给药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药物的低渗透量,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促渗方法,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超声导入法、离子导入法、电穿孔法等可改善皮肤透过性,增加药物的透皮速率。而且几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促渗效果更加显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各种促渗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近年国内外文献关于能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新型载体(脂质体、传递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等)的研究进展。包括这些经皮给药载体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核-壳结构的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CSLPHNs)是以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聚合物纳米粒为核,外层包覆单层或多层具有生物膜仿生性的脂质壳而形成,结合了纳米粒和脂质体的双重优点,具有粒径小、载药量高、生物相容性好及缓控释给药等优势,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应用甚广。笔者在查阅近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CSLPHNs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及在眼部给药、肿瘤治疗及临床诊断成像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两亲性脂质分散在水性环境中自发形成各种几何形态构成的药物输送载体正成为制剂载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是一定浓度的两亲性脂质分散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含双连续水区和脂质区的闭合脂质双层“蜂窝状(海绵状)”结构,该独特的内部双水道结构和巨大膜表面积使其能够包封各种不同极性和剂量的药物,具有多样化的药物包裹性。作为药物载体,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还具有载药量大、保护多肽蛋白类药物和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可口服、局部黏膜和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在多种剂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展望了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新型药物载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皮肤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大部分皮肤疾病的治疗以外用制剂为主,但存在透皮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succinate,TPGS)具有聚乙二醇与维生素E的双重功能,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可作为增溶剂、促渗剂、乳化剂、稳定剂,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包封率、载药量及透皮吸收率等。本文对TPGS的理化性质、其作为药用辅料的应用、在纳米载体系统中的应用及基于TPGS的纳米载体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研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治疗皮肤相关疾病的新型TPGS纳米载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春晖  王悦 《海峡药学》2013,25(1):18-22
纳米技术已经悄悄地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种种变化。在药物研究领域,纳米技术更将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将使药物的生产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大规模,药物的作用将实现器官靶向化。该文主要介绍了纳米药物制剂的作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一步介绍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粒的修饰,阐述了其制备方法应用等,以及纳米药物的上市进展,以资纳米粒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纳米给药系统的淋巴被动靶向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给药系统是指纳米尺度范围的胶体给药系统,一般粒径介于10~1000 nm之间,包括纳米脂质体、纳米球、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囊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青藤碱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和脂质体对离体大鼠皮肤的透皮能力。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三者的透皮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青藤碱浓度并比较三者的经皮渗透能力。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体外经皮渗透试验中,青藤碱不同剂型的经皮渗透速率差异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结论:青藤碱微乳有较强的透皮能力,适合青藤碱的新型透皮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18.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新一代亚微粒给药系统,由于其生理相容性好,可控制药物释放以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点,日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体外释药,给药途径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含量,评价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经皮渗透结果。结果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64.75%±1.36%,粒径范围(46.13±20.10)nm,电位分布范围为(-53.4±7.11)mV。24h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较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提高66%。结论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能提高甘草次酸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Solid lipid - based nanoparticles,SLBNs)作为新型药物传递系统比常规的药物传递系统存在优势。通常,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可以分成两种形态,即固体脂质纳米粒(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s)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s)。但固体脂质纳米粒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基质的组成上不同,本文就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的制备技术、表征方法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