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6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常规通气组(CV组)、100% 吸入氧浓度(FiO2)保护性通气组(PV-Ⅰ组)、60% FiO2保护性通气组(PV-Ⅱ组),每组32例。CV组VT 10ml/kg,FiO2 100%;PV-Ⅰ组与PV-Ⅱ组,VT 6ml/kg+PEEP 5cmH2O+肺复张,PV-Ⅰ组FiO2100%,PV-Ⅱ组FiO2 60%。3组吸呼比1:1.5,氧流量1L/min,调节呼吸频率维持PETCO2在35~45mmHg。于双肺通气1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再次改为双肺通气15min(T4)、入ICU 后1h(T5)、术后24h(T6)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同时持续监测SpO2、PET CO2、MAP、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计算T1~4时肺静态顺应性(static lung compliance,Cs)。记录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V组比较,PV-Ⅰ组与PV-Ⅱ组T2、T3、T5、T6时PaO2/FiO2升高,T1~4时Ppeak、Pplat降低,T2、T3时C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Ⅰ组与PV-Ⅱ组在各时间点PaO2/FiO2、Ppeak、Pplat和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V组比较,PV-Ⅱ组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7),CV组与PV-Ⅰ组、PV-Ⅰ 组与PV-Ⅱ组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与常规通气策略比较,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改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合及肺顺应性,60% FiO2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更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大鼠的肺部表现。 方法 将30只3日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高氧组置于氧箱(FiO2 60%),对照组置于空气(FiO2 21%)。分别于实验的第7、14、21 d取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和胶原含量变化。 结果 高氧组大鼠的肺泡结构消失、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融合,肺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面积显著加大(P<0.001),板层小体、微绒毛等超微结构减少。 结论 较高浓度氧持续吸入可致新生鼠肺部产生类似人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侧卧位与俯卧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120例,根据病因及通气方法分为4组,其中肺内源性ARDS侧卧位治疗患者作为A组(29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侧卧位治疗患者作为B组(30例)、肺内源性ARDS俯卧位治疗患者作为C组(31例)、肺外源性ARDS俯卧位治疗患者作为D组(30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近期预后。结果 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PaO2、PaO2/FiO2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PaO2、PaO2/FiO2有差异(F =8.365和9.001,均P =0.000);②4组患者PaO2、PaO2/FiO2有差异(F =9.025和8.747,均P =0.000);③4组患者PaO2、PaO2/FiO2变化趋势有差异(F =8.779和7.988,均P =0.000)。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无差异(F =2.143、1.372、1.854、1.879和1.266,P =0.092、0.252、0.086、0.134和0.287);②4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无差异(F =1.869、1.752、1.003、0.803和0.708,P =0.084、0.157、0.459、0.494和0.548);③4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变化趋势无差异(F =2.246、1.657、1.963、2.010和2.225,P =0.079、0.177、0.080、0.114和0.086)。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LVEF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LVEF有差异(F =6.011,P =0.000);②4组患者LVEF无差异(F =1.957,P =0.081);③4组患者LVEF变化趋势有差异(F =6.032,P =0.000)。4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4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外源性ARDS患者体位变化通气治疗血气指标改善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对肺通气改善优于侧卧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在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 d内治疗好转的3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科时及7 d后的肺通气总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压(CVP)。研究肺通气总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EVLWI、氧合指数、CVP的相关性。结果 经入科后治疗好转的ARDS患者与入科时比较,入科7 d后APACHEⅡ评分、肺通气总评分、EVLWI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通气总评分与APACHEⅡ评分、EVLWI、CVP呈正相关(r=0.95、0.95、0.64,P均<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94,P<0.01)。结论 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能有效评估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可作为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监测手段中除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以外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宫红梅  杨伟  刘晓娟  丁鹏 《安徽医学》2020,41(12):1461-1464
目的 比较容量目标压力控制通气(VTPC)联合压力控制通气(PC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9例NRDS患儿,按机械通气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50)与PCV组(n=49),联合组采用目标容量通气(VTP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PCV模式进行通气治疗,PCV组则仅采用传统PCV+SIMV模式,治疗前、治疗6小时、治疗1天、治疗2天均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患儿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体积分数(FiO2)的变化,上述相同时间点监测心率(HR)、呼吸频率(RR)、酸碱值(pH)的变化,统计有创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上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APO2、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小时、1天、2天两组患者a/AP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上升,不同时间点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6小时、1天、2天a/APO2、PaO2/FiO2均高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RR、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天HR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1、2天RR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pH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联合组治疗2天HR,治疗6小时、1天、2天pH均高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上机时间均短于PCV组(P<0.05),其低碳酸血症、呼吸机相关肺炎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均低于PC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PC+SIMV+PCV通气模式较PCV+SIMV模式可较好改善NRDS患儿氧合状态,缩短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子氢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高水平小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精原细胞系GC-1 spg细胞分为对照组、加氢组、4 Gy照射组、4 Gy照射加氢组,在各组细胞处理后24 h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加氢组、0.25 Gy照射组、0.25 Gy照射加氢组、0.5 Gy照射组、0.5 Gy照射加氢组,每组12只。小鼠加氢处理采用饮用富氢水联合呼吸高浓度氢气法。各组小鼠经相应处理后24 h分离睾丸组织进行H-E染色,并于内眦静脉取血,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含量。照射后4周分离小鼠双侧附睾制备精子悬液,以精子彗星电泳实验检测精子DNA损伤情况。结果 4 Gy照射加氢组GC-1 spg细胞的24 h凋亡率低于4 Gy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6,P<0.01)。加氢处理缓解了0.5 Gy照射导致的小鼠睾丸组织损伤,纠正了0.25 Gy、0.5 Gy照射诱发的FSH水平升高(t0.25 Gy=3.195 8,P0.25 Gy=0.019;t0.5 Gy=10.723 4,P0.5 Gy<0.05),并减轻了0.25 Gy、0.5 Gy照射后4周小鼠精子DNA彗星拖尾程度和DNA损伤情况(尾部面积:t0.25 Gy=16.592 3,t0.5 Gy=15.891 5;尾部DNA含量:t0.25 Gy=11.296 5,t0.5 Gy=13.785 0;尾部DNA百分含量:t0.25 Gy=26.834 0,t0.5 Gy=10.325 7;尾长:t0.25 Gy=16.865 4,t0.5 Gy=15.441 2;尾矩:t0.25 Gy=26.979 4,t0.5 Gy=13.174 2;Olive尾矩:t0.25 Gy=24.752 4,t0.5 Gy=6.896 1;P均<0.05)。结论 分子氢通过降低精原细胞凋亡、调节激素紊乱、减轻精子DNA损伤等方式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高水平小剂量辐射损伤发挥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过表达NR4A1是否能够缓解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肾炎症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0.5 mL pristane构建狼疮小鼠模型,分为生理盐水对照(SC)组、pristane对照(PC)组、空载体对照(VC)组及过表达NR4A1治疗(NR4A1)组。第20周尾静脉注射过表达NR4A1的脾脏单核细胞进行治疗。第28周测量小鼠踝关节左右直径。HE染色及半定量评分评估肾脏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及抗ds-DNA浓度。荧光定量qPCR检测脾脏NR4A1、Bcl-2基因mRNA表达。结果: 与SC组相比,PC组LN相关活动指标明显升高,踝关节直径[4.69(4.26,5.14)mm,P=0.000]、抗ds-DNA抗体浓度[(173.11±25.49)ng/mL,P=0.000]、肾脏病理评分[2.78(2.68,2.81),P=0.000]和NR4A1表达(0.40±0.09,P=0.008)明显降低。与PC组、VC组相比,NR4A1组LN活动指标明显改善,踝关节直径[3.80(3.44,4.20)mm,PPC=0.002,PVC=0.033]、抗ds-DNA抗体浓度[(51.92±10.91)ng/mL,PPC=0.008,PVC=0.025]、肾脏病理评分[1.39(1.30,1.49),PPC=0.002,PVC=0.018]。ELISA结果显示NR4A1组TNF-α浓度[(542.86±108.28)pg/mL]明显低于PC组[(1 779.00±358.40)pg/mL,P=0.008]、VC组[(1 759.71±280.27)pg/mL,P=0.01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R4A1组Bcl-2基因表达(1.92±0.58)明显高于PC组(0.48±0.20,P=0.000)。结论: 过表达NR4A1缓解LN小鼠LN症状,降低肾炎活动指标,可能涉及NR4A1、TNF-α及Bcl-2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曾敏  胡茂能  含笑  刘亚 《安徽医学》2020,41(10):1147-1150
目的 探讨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40例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及其合并症检出率的差异,并评价两种方法在尘肺病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48,P<0.001)。DR高仟伏成像对Ⅰ、Ⅱ、Ⅲ期尘肺病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3.1%(19/26)、87.5%(7/8)和100.0%(6/6),而CT成像的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100.0%(8/8)和100.0%(6/6)。对于Ⅰ期尘肺者,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高仟伏胸片成像(P=0.003)。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肺大泡、胸膜增厚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合并症的检出率均高于DR高仟伏成像(χ肺大泡2=4.501,P肺大泡=0.034,χ胸膜增厚2=6.275,P胸膜增厚=0.012,χ淋巴结肿大2=4.507,P淋巴结肿大=0.034)。结论 胸部DR高仟伏成像和CT成像对尘肺病的检出率一致,但胸部CT检查更易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改变及肺部合并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对高氧诱导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50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CTS低剂量组(7.5 mg/kg)、CTS 中剂量组(15.0 mg/kg)及CTS高剂量组(30.0 mg/kg)。高氧组及CTS干预组大鼠饲养于氧浓度95%的氧箱中,空气组饲养于空气中。CTS干预组大鼠生后每日给予CTS腹腔注射,空气组及高氧组每日腹腔注射同等体积DMSO。7 d后安乐死全部大鼠后取肺组织用于后续实验。应用HE染色观察肺泡病理改变;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程度;RT-q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mRNA 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2/3、p-Smad2/3的表达。体外实验:选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1,HFL-1),按照培养条件分为空气组、高氧组及CTS干预组,空气组常规条件下培养,而高氧及干预组置于95%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干预组加入CTS 10 μmol/L。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TGF-β1、 α-SMA、p-Smad2/3、Smad2/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大鼠肺泡形态紊乱、间隔增宽,RAC值下降,纤维化评分上升(P<0.05);TGF-β1及α-SMA的mRNA水平升高(P<0.05);p-Smad2/3表达升高(P<0.05);不同剂量的CTS给药后可改善上述指标(P<0.05);同时,CTS还可以降低高氧后HFL-1细胞的TGF-β1、α-SMA、p-Smad2/3、Smad2/3表达(P<0.05)。结论:CTS 可通过TGF-β/Smad通路改善高氧诱导肺损伤的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雄性和雌性抑郁样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和雌性C57BL/6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8组(n=5):雌性对照组(FC组),雌性氯胺酮组(FCK组),雌性抑郁组(FD组)和雌性抑郁+氯胺酮组(FDK组);雄性对照组(MC组),雄性氯胺酮组(MCK组),雄性抑郁组(MD组)和雄性抑郁+氯胺酮组(MDK组)。FCK组和MCK组经尾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氯胺酮,FC组和MC组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FD组、FDK组、MD组和MDK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造模后FDK组和MDK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0 mg/kg氯胺酮,FD组和M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试验评价小鼠抑郁行为变化,接着采集不同组别小鼠粪便进行粪便微生物16S rDNA序列定性分析及功能预测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不考虑性别时各组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性别因素和氯胺酮处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必要时进一步采用Tukey校正的多重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后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分别与不同性别的对照组比较,使用CUMS方法处理小鼠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糖水偏好度明显下降(P<0.05),旷场试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减少(P<0.05)。经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处理后,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物种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在经过CUMS造模处理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物种差异分析发现,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改善抑郁小鼠放线菌的降低程度,使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并使雌性抑郁小鼠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降低程度得到缓解,而雄性抑郁小鼠Alistipes相对丰度增加。结论: 不同性别小鼠对CUMS刺激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处理表现出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改善抑郁小鼠放线菌的降低程度,并缓解雌性抑郁小鼠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降低程度,增加雄性抑郁小鼠Alistipes相对丰度,进而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