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采用经关节突入路UBE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DLS合并LSS患者47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62~79岁,中位数69岁。L3滑脱合并L3~4椎管狭窄2例,L4滑脱合并L4~5椎管狭窄27例,L5滑脱合并L5S1椎管狭窄18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单侧或双侧神经根受压症状;经反复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病程2~12年,中位数4年。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观察滑脱椎体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采用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手术治疗的28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12例;年龄29~81岁,中位数52岁。病变节段L3~43例、L4~514例、L5S111例;髓核向头侧游离8例、向尾侧游离20例。均有腰痛,伴或不伴下肢疼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30%。记录手术前后患者腰部、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ODI,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35 min,中位数87 min;术后住院时间2~9 d,中位数3 d。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7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者腰痛VAS评分,术前(5.07±0.71)分、术后即刻(4.25±0.75)分、...  相似文献   

3.
<正>引起腰椎管狭窄症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原因是侧隐窝狭窄,由于硬膜囊、神经根、脊髓被压迫,椎管径线缩短,引起腰痛或腰腿痛;主要症状:休息或静坐时无症状出现,行走、活动后下肢会出现麻木、疼痛等情况,病情严重者可能会无法行走~([1])。开放性的手术可以对侧隐窝进行减压治疗,但创面较大,形成瘢痕,造成对脊柱节段的不稳定性。小针刀经侧隐窝减压治疗腰椎狭窄症,形成的创面小,对患者的创伤小,疗效明显。本文观察了小针刀经侧隐窝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侧开窗椎管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经后路单侧开窗椎管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58~74岁,中位数64.5岁。L3~4、L4~5、L5 S1狭窄9例,L3~4、L4~5狭窄11例,L4~5、L5S1狭窄28例。中央型狭窄36例,侧隐窝狭窄12例。所有患者均有间歇性跛行,其中33例合并下腰痛,15例合并下肢疼痛;29例下肢皮肤感觉异常,1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例鞍区感觉障碍。病程0.5~11年,中位数3.5年。所有患者均未合并腰椎不稳症、腰椎滑脱症、腰椎侧弯及后凸畸形。术后随访观察腰椎稳定性、腰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80±0.50)h,术中出血量(325.00±42.00)mL。术中1例患者发生硬膜囊撕裂,经硬膜囊表面覆盖肌筋膜片并严密缝合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中位数26.5个月。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腰椎不稳,腰部功能按照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疗效评分标准(15分法)评定,优23例、良19例、中4例、差2例。结论:经后路单侧开窗椎管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创伤小、减压彻底、术后患者腰部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自2007年10月开始,我院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8 ~ 69岁,平均46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合并腰椎失稳5例,合并椎管狭窄及侧隐窝狭窄10例.复发8例.突出部位:L343例;L4522例,L5S113例.突出类型:中央型8例,单侧型30例.病程3个月~ 10年.临床表现: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8例,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4例,单纯腰痛6例.伴下肢皮肤麻木21例,足下垂2例.伴尿潴留2例.伴下肢肌肉萎缩12例.直腿抬高试验均为阳性.膝反射减弱13例,踝反射减弱15例.X线过伸过屈应力片脊柱不稳5例,椎间隙变窄14例.CT、MRI检查均有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硬膜囊及神经根均可见受压,侧隐窝狭窄10例.  相似文献   

6.
<正>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由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关节突关节或椎间孔等骨性结构,及黄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退行性变引起椎管和侧隐窝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压的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1-2]。临床以下腰部、臀部及下肢疼痛无力,腰部后伸受限,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等表现为主的腰椎退行性、进行性疾病[3]。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加,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4]。临床中33%~50%为轻中度DLSS患者[5],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传统中医治疗DLSS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手法、功法锻炼等在临床上良好疗效[6]。湖北省  相似文献   

7.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脊柱退行性疾患中的常见病,该病导致的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患者,近年来发病呈明显增加趋势,其在腰腿痛的发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而居第二位。笔者2011-01~2012-06先后采用四维腰椎牵扯引法收治腰椎侧隐窝狭窄症37例,收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共收治符合下列诊断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74例,男47例,女2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滑膜囊肿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收集的14例腰椎关节突关节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24~84岁,中位数63岁。病变位于左侧关节突关节6例、右侧关节突关节8例。病程1~36个月,中位数9个月。观察囊肿的位置、大小、MRI信号等情况。结果:14例腰椎关节突关节滑膜囊肿均为单发囊肿,其中囊肿位于椎管内12例、椎管外2例;囊肿位于L1~L21例、L2~L32例、L3~L42例、L4~L57例、L5S12例。囊肿最大径线为4.1~13.6 mm,中位数8.6 mm。2例囊肿在T1WI和T2WI上表现为等或长T1、短T2信号,9例囊肿在T1WI和T2WI压脂序列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1例囊肿在T1WI和T2WI压脂序列上表现为长T1、混杂T2信号,2例囊肿在T1WI和T2WI压脂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椎斜扳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43例DLSS患者,均合并L4椎体旋转移位。男20例,女23例;年龄55~65岁,中位数60岁;病程(9.6±3.3)周。均采用腰椎斜扳手法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量表评价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美国Logan脊柱X线分析系统测定患者的L4椎体旋转移位距离和腰骶前凸角。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JOA腰痛疾患评分变化值与L4椎体旋转移位距离变化值、腰骶前凸角变化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JOA腰痛疾患评分高于治疗前[(16.30±1.04)分,(23.44±1.74)分,t=29.872,P=0.000]、L4椎体旋转移位距离小于治疗前[(1.68±0.15)mm,(0.29±0.08)mm,t=48.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 PCD)治疗高龄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采用改良PCD治疗高龄腰椎滑脱症患者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70~86岁,中位数73岁。Meyerding分级,1度10例、2度3例。滑脱节段位于L3~L4 1例、L4~L5 4例、L5~S1 8例。记录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采用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问卷表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术中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量(8.1±0.5)mL,手术时间(28±4)min。患者椎间隙高度,术前(6.13±0.91)mm、术后1 d(6.93±0.57)mm。所有患者均获6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22~62岁,中位数40岁。病变节段,L_(3~4)9例、L_(4~5)21例、L_5S_110例。病程1 h至7 d,中位数3 d。治疗后观察患者腰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腰部疼痛消失、活动不受限31例,腰部疼痛减轻、活动略受限6例,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3例。结论: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可缓解腰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为临床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将其所压迫的神经根彻底减压松解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伺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创伤,保持腰椎的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临床医生的共同目标。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NED)的出现最初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开发的新技术,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的反复更新,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将NED技术应用到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8月,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5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麻下经椎板间隙入路经皮内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全麻下行症状侧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50例,患者均为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且均为单侧单节段侧隐窝狭窄。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透射次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术前和术后1天、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的评分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的ODI指数为6.38±3.37,低于术前的67.62±9.89(P0.05)。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优4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6.0%。术中未见硬膜囊撕裂,术后未见椎间盘感染、椎管内血肿、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全麻下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确切,可对单侧整个侧隐窝区所在神经根进行彻底的减压及松解,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燔针劫刺联合常规针刺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燔针劫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8例。常规针刺组于肾俞、大肠俞、L1~L5夹脊穴、患侧环跳穴等进行常规针刺;在常规针刺组基础上,燔针劫刺组于L1~L5夹脊穴和患侧环跳穴行燔针劫刺针法,即L1~L5夹脊穴行温针灸,患侧环跳快速进针40~60 mm,使患者产生触电样感并放射至下肢,然后快速出针。两组均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腿痛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腿痛与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燔针劫刺组腿痛、腰痛VAS评分降幅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后,除情感职能、健康变化评分外,燔针劫刺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除生理职...  相似文献   

15.
甩针挂钩刺法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甩针挂钩刺法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15例冯起国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李宁崔红沈阳市中医研究所(沈阳110003)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由于先天因素或外伤致使腰椎椎管的侧方隐窝变窄,造成相应的神经根受压、缺血而产生的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  相似文献   

16.
颜峰 《中医正骨》2016,(1):38-40
目的:观察椎间融合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椎间融合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49例,男7例、女42例。年龄52~68岁,中位数57岁。均为腰椎单节段滑脱,其中L3~413例、L4~536例。合并腰椎关节突增生20例、侧隐窝狭窄29例。病程6个月至7年,中位数2年。随访观察患者腰椎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中位数20个月。治疗前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为(4.87±1.02)分,治疗后为(0.97±0.52)分。治疗前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为(10.43±1.22)分,治疗后为(16.08±2.15)分。参照JOA评分改善率评价疗效,临床控制14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结论:椎间融合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操作简单、疗效好,可以有效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29~63岁,中位数48岁。骨折位于T1116例、T1218例、L117例、L28例、L31例。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级20例、E级40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4~7分,中位数6分。载荷分享评分3~8分,中位数6分。受伤至手术时间1~3d,中位数2d。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min,中位数70min。术中出血量80~150mL,中位数100mL。住院时间10~20d,中位数14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损伤;1例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1枚椎弓根螺钉钉帽脱落,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伤椎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增大,患者因无明显腰痛症状而拒绝翻修治疗,继续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后遗留脊柱轻度后凸畸形;1例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前因腰痛检查发现1枚椎弓根螺钉钉体折断,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常规取出内固定物,未进行其他特殊治疗。伤椎前缘高度,术前(20.3±1.9)mm,术后3d(33.5±2.1)mm、1个月(32.5±2.2)mm、3个月(32.2±1.3)mm、6个月(31.6±1.2)mm、12个月(31.3±0.7)mm、18个月(30.8±0.6)mm。伤椎Cobb角,术前20.6°±3.5°,术后3d 8.2°±2.3°、1个月9.8°±1.8°、3个月10.4°±2.3°、6个月10.6°±2.7°、12个月10.9°±2.5°、18个月11.2°±2.8°。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恢复伤椎高度、改善伤椎后凸畸形,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刘勇  张文彬 《中医正骨》2023,(10):78-80
<正>患者,女,65岁,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10 d”于2022年8月5日至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患者有8年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腰部活动稍受限,L4~L5棘突间右侧压痛,右侧臀中部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皮肤感觉正常。胸腰椎MRI显示L45椎间盘突出,骶管囊肿[图1(1)]。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入院后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9.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其手术治疗已有百年的历史。自从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以来,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一直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LS)的首选及标准术式,如果同时合并侧隐窝狭窄,还需切除部分或全部小关节突。该术式容易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疤痕粘连及医源性椎管狭窄等。为了减少对脊柱结构的破坏,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减少术后疤痕粘连及硬脊膜粘连,我们以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为辅助,明确狭窄部位,开展选择性多处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选择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CT引导下选择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2岁,中位数71岁。腰椎出现双侧症状8例,单侧症状22例。责任节段位于L_3~S_15例、L_4~S_118例、L_4~L_54例、L_5~S_13例。观察腰部疼痛缓解、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前为(7.26±1.34)分,术后1 d、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0.68±0.36)分、(0.74±0.52)分、(0.79±0.45)分、(0.62±0.58)分。采用Nakai腰痛手术疗效评价系统评价疗效,术后12个月优20例、良9例、可1例。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CT引导下选择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能够缓解腰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