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牵牛炭疽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为害山牵牛的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为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山牵牛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特征和ITS r DNA序列分析法鉴定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该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结论:该病原菌危害山牵牛造成其叶部病害,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半夏枯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分类学地位。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鉴定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明确病原菌分类学地位。结果: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半夏发病植株中分离得到5株菌株,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BXHM-1和BXHM-2能够引起半夏叶片发病。基于ITS序列、Tub-2和TEF基因序列进行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菌株BXHM-1和BXHM-2与已报道的马铃薯坏疽病菌Boeremia exigua聚集在同一进化分支上。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贵州省赫章县新发现的半夏枯斑病病原鉴定为Boeremia exigua。结论:首次报道Boeremia exigua引起半夏叶部病害,本研究为该病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引起栀子褐斑病病原菌种类,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不同地区栀子褐斑病病叶标本,采用组织块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按照柯赫氏法则,用致病性试验、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真菌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不同种属的植物叶片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寄主范围。结果:从收集的栀子褐斑病病原菌感染的叶片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初期气生菌丝绒毛状,白色,菌落的颜色初为白色,后变为深褐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有隔及分枝,子实体球型,灰色至褐色,分离的菌株回接后可使栀子叶片产生褐斑病病害,对扩增得到的r DNA-ITS序列进行Blast对比分析,确定该病害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泛,供试的10种植物中对白花前胡的致病性最强,对千日红则没有致病性。结论:明确了栀子褐斑病病原菌及其寄主范围。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四川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MaizeCurvularia leafspot)病原菌的致病性分化情况,在四川省玉米弯孢菌种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种类或不同来源的27个弯孢菌菌株,在感病品种川单13和抗病品种Mo17进行致病性测定。把病斑大小和产孢量作为弯孢菌致病性鉴定与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武隆产区玄参根、主茎、侧枝、叶片和重庆市区栽培玄参侧枝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26Sr DNA D1/D2测序结果对其进行鉴定,并进行了种群多样性分析,对优势属炭疽菌属内生真菌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显示:真菌种群多样性指数,武隆玄参叶片主茎=侧枝根,重庆玄参侧枝武隆玄参侧枝。共计分离得到内生真菌58株,绝大部分是各种植物病原菌,其优势属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其中绝大多数是C.gloeosporioides和C.boninense。叶片和子芽可能是内生菌侵染的主要途径;内生菌和病原菌可能相互转化,受环境、基因型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5)
目的:明确引起栀子煤污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高效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药剂,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11种常用抑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进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结果:从采集的栀子煤污病典型叶片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通过病原菌形态、显微观察并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该致病菌为隔孢从壳菌Glomerella septospora;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实验结果显示,43%戊唑醇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确定栀子煤污病致病菌为隔孢从壳菌,高效抑菌剂为43%戊唑醇、70%甲基硫菌灵、60%苯醚甲环唑和80%代森锰锌。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引起栀子炭疽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不同地区栀子炭疽病病叶标本,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基于柯赫氏法则,检测病原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观察、显微鉴定、真菌r DNA-ITS序列分析,系统的鉴定病原菌,选取常用的11种抑菌剂对其进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并建立抑制率与药剂浓度的相关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药剂,为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从收集的栀子炭疽病病原菌感染的叶片中分离纯化得到11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科赫氏验证确定使栀子发病快且病情严重的菌株,通过形态和显微鉴定并对扩增得到的r DNA-ITS序列进行Blast对比分析,确定该病害为茎点霉菌Phoma.sp。选用的药剂中武夷菌素、链霉素和寡糖链蛋白无明显的抑菌效果,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好,回归方程为Y=79.97X-1.75[r=0.965,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0.65 mg·L~(-1)],其次为咪鲜三环唑和五硝多菌灵,回归方程分别为Y=6.142X+19.47(r=0.902,EC50=4.97 mg·L~(-1)),Y=6.1X+17.23(r=0.93,EC_(50)=5.37 mg·L~(-1)),其他药剂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结论:确定了栀子炭疽病病原菌并筛选出了抑制病原菌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导致湖南地区玉竹根腐病发生的主要病原。方法:通过调查湖南玉竹主产区玉竹根腐病发生情况,对病原进行分离,并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最后根据真菌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确定病原菌种属,同时对该病原菌基本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为玉竹根腐病主要病原,该菌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温度为25℃左右,pH为8~9。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湖南玉竹主产区玉竹根腐病病原及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不但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了依据,还可为抗病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艳  杜弢  曾翠云  陈红刚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2):1735-1738
目的:据2013—2016年调查,甘肃省黄芩灰霉病发生严重,常年发病率为10~15%,严重度2~3级。本研究旨在明确该病在甘肃省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植物病害田间调查确定病害发生情况,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确定病原分类地位。结果:黄芩灰霉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叶片和茎秆上形成褐色病斑,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植株死亡。病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多隔,长宽450.0~716.6μm×9.4~18.8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椭圆形,无色,大小8.2~16.5μm×5.9~8.2(平均10.6×7.3)μm。基于形态学和r DNA ITS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将黄芩灰霉病病原鉴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结论:黄芩灰霉病在甘肃省各个黄芩产区均有发生,依据病害传播规律,将栽培措施和药剂喷施相结合进行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胡耀龙  高龙  申昊  乔凯  贾龙  李文强  任斌 《中药材》2023,(6):1348-1352
目的:发现一种新的黄芪根部病害,症状表现为根冠部表皮褐色至黑色、呈龟裂状,定名为黄芪冠腐病。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患有冠腐病的黄芪典型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结合病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基于形态学鉴定共分离得到52株菌株,分为3类病原菌;选取代表性菌株,对rDNA-ITS序列、TEF1-α、β-TUB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后,进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其中菌株HJ108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聚为一支;菌株HJ201与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聚为一支;菌株HJ305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聚为一支。结论:将引起黄芪冠腐病发生的致病菌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中木贼镰刀菌分离频率为57.7%,是该病害的优势病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从药用植物猫爪草茎中分离的一株内生真菌RRT-P2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抑菌、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平板对峙法和滤纸圆片扩散法测定抑菌活性,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该菌鉴定为刺盘孢属真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显著抑制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灰葡萄孢菌Botrvtis cinerea、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及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活性,发酵液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0%左右。结论该内生真菌菌株具有开发生防菌及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白及叶枯病于2021年首次在云南栽培白及上被发现,本研究旨在描述该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分离纯化和鉴定其病原菌。方法:用病组织分离法和菌丝尖端纯化法获得真菌菌株,用柯赫氏证病试验确定致病菌;通过PCR扩增获得致病菌株的ITS序列,由此做Blastn和系统树演化分析,结合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结果:该病害侵染叶片形成褐色圆形至椭圆形典型病斑,病斑后期扩展使叶缘或叶尖大面积枯死,重病植株可枯死。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的真菌菌株BJ02为白及叶枯病的致病菌。菌株BJ02在PDA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特征与水稻弯孢菌和里斯弯孢菌的形态相似。PCR扩增获得菌株BJ02的ITS片段长度为574 bp(OL587997),Blastn分析表明该序列与里斯弯孢Curvularia reesii(菌株BRIP4358)的ITS序列(MH414907)相似率达99.27%,在系统演化树上,菌株BJ02与菌株BRIP4358聚集于同一末端分枝(置信限100%)。结论:菌株BJ02为里斯弯孢菌Curvularia reesii Y.P.Tan&R.G.Shivas,...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新型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来源,该研究采用常规真菌分离方法,从药用植物白屈菜的根、茎及叶中共分离得到11株可培养的内生真菌,结合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鉴定了其中10株,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7株(L1,L2,L3,S1,S3,S4,S5),镰刀菌属Fusarium 3株(R1,R2,R3)。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菌株代谢产物对5种常见植物病原菌(苹果炭疽菌、玉米弯孢菌、水稻稻瘟菌、烟草赤星菌和白菜黑斑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部分测试项目抑制率超过60%,其中菌株R1,S2,S3,S4的活性相对较高。该研究丰富了对白屈菜内生菌的认识,同时为新型微生物源抗菌物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云南种植的粗茎秦艽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掌握该病发生的基本规律,经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基于真菌形态和ITS序列特征,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被鉴定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该病在云南粗茎秦艽主要种植区普遍发生。结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是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龙胆新病害龙胆叶枯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导致黑龙江地区龙胆叶枯病发生的主要病原。方法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接种试验对该病原菌rDNA OPA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把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菌株的序列进行对比。根据真菌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确定病原菌种属。结果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Fr)Keissler为龙胆叶枯病主要病原,测定序列与Alternariavalternate(Fr.:Fr)Keissler同源性为100%。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黑龙江地区龙胆叶枯病病原,为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鉴定三七黑斑病病原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三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根据致病性测定,选择强致病力菌株A和B用于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菌株A和B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2℃,pH值范围为2~11,在燕麦培养基、有机氮作为氮源、12 h光暗交替等条件下生长最好,生长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28℃,最适pH分别为11和10,最适碳源分别为马铃薯淀粉和麦芽糖。菌株A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铵,产孢最适培养基为燕麦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11,12 h光暗交替更有利于孢子产生;菌株B几乎不产孢。1%葡萄糖溶液可促进菌株A分生孢子的萌发生长,孢子在25℃,相对湿度达93%,pH为4,光暗交替等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结论:明确了三七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燕麦培养基,25~28℃,12 h光暗交替下培养有利病菌生长、产孢及其萌发,高湿度下分生孢子大量萌发。  相似文献   

17.
云南栽培滇龙胆病害种类及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ZL  Zhang JY  Jin H  Yang MQ  Yang WZ  Yang Y  Yang TM  Shi YN  Yang SB  Liu L 《中药材》2012,35(1):6-11
目的:了解栽培滇龙胆病害种类,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症状观察、样本采集、病原菌分离、形态鉴定及柯赫氏验证程序来鉴定确诊。结果:栽培滇龙胆的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锈病(Aecidiumpers)、圆斑枯病(Pestalotiopsis)、匐柄霉叶枯病(Stemphylium sp.)、壳二孢叶枯病(Ascochyta sp.)、格孢腔菌(多胞菌)叶枯病(Pleospora sp.)及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spp.)和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其中以炭疽病为主要病害,发病株率40%以上,严重度达4~5级;其次是锈病,发病株率10%以下;其他病害发病株率在2%以下。结论:滇龙胆以上几种病害为首次报道,滇龙胆是这些病原菌的新记录寄主。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广西莪术叶斑病病原菌种类,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验证,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r DNA-ITS序列分析来确定病原菌;设置不同的培养基、温度、PH值、湿度,观测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病原菌为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菌株在PDA培养基生长良好,加了莪术汁的PDA培养基更利于生长及产孢,温度20~30℃、PH值5~6条件下适宜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RH为80%时孢子萌发率最高。结论:广西莪术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Phomopsis longicolla;中温、潮湿、偏弱酸性环境条件适宜该菌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差异及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3种栽培模式(石壁附生、断木附生、大棚种植)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与分布规律。结果 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023株,划分为152个形态型,经分子鉴定后确定为29个分类单元,归属到真菌界2个门3个纲11个目15个科18个属;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耙齿菌属Irpex、隔孢伏革菌属Peniophora为3种栽培模式共有属;石壁附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最高,断木附生次之,大棚种植最低。茎鲜质量、生物量与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隔孢伏革菌属Peniophora s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Hypoxylon sp.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丰富了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资源,为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研...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7,(1)
目的:鉴定益母草斑枯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常规植物病理学组织分离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室内人工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病原菌的r DNA 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来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该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直径(86~165)μm×(80~130)μm;具孔口,分生孢子针形,3~14个隔膜,大小(48~90)μm×(1.4~1.8)μm。在PDA培养基上,菌落黑灰色,生长速度为1.33mm/d,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半埋生在培养基中,分生孢子两端和中间细胞均可萌发长出无色芽管。通过r DNA 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与野芝麻壳针孢Septoria lamiicola Passerini聚为一类。结论:依据形态学和r 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引起甘肃省益母草斑枯病的病原为野芝麻壳针孢Septoria lamiicola Passeri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