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对活眼解剖结构生物学测定及其准确性已有许多报告。而眼轴长度测量是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最重要因素之一[1,2]。惟未见在同一眼A超生物测量和B超测量眼轴差异的详细报告,我们对一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病人采用两种测量方法对同一眼进行轴长测量,探讨提高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接触式A超和B超两种方法测量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和屈光误差的大小。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103人(135眼),分别用接触式A超和高频B超两种方法测量眼轴长度,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1个月检查患者屈光状态。结果:接触式A超测量的眼轴均值为(29.78±1.35)mm,高频B超法为(29.84±1.06)mm,两种方法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实际屈光度与预计屈光度差的均值,用接触式A超测量法测算为(0.67±0.22)D;B超测量法测算的均值为(0.74±0.27)D,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接触式A超和高频B超法测量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有一致性,对患者术后1个月屈光误差的大小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科共收白内障患者155例(188眼),年龄9~88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38例,169眼;先天性白内障2例,4眼;外伤性白内障8例,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例,1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3例,3眼。术前视力光感-0.1以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产乳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自2002年5月以来,在我院施行的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例25眼,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其效果。结果术后视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由熟练医师对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并注意手术技巧,手术仍然是安全的;手术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视网膜情况。  相似文献   

5.
有的患者在白内障发展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才就诊或寻求手术治疗,因此时已失去了直接观察眼底状况的机会,为术后视力评估带来了困难,尤其在病史不详的情况下,有些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等致盲疾病可能被白内障掩盖,致使手术医生不能全面、详细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选择。近年来,我们为白内障患者489例(520眼)术前常规行双眼B超检查,有助于了解玻璃体病变和眼底状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白内障共489例、520眼。老年性白内障421例、440眼,外伤性白内障48例、48眼,并发性白内障30例、32眼。男252例、271眼,女237例,249眼;18~77岁,平均60…  相似文献   

6.
马晓瑜  曹英 《中外医疗》2013,32(8):44-45
目的探讨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对43只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记录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4者12眼(28%),0.1~0.4者28眼(6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眼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超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方法 对97例(103只眼)超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低度数人工晶体,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视力结果,随访平均2年1个月。 结果 术后纠正视力≧0.5者64眼(62.1%), 术中1眼后囊破裂,3年后1眼出现视网膜脱离。最后一次随访时8眼后囊混浊,其中3眼需激光治疗。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对超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确诊为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合并高度近视126例(144眼),112眼Ⅱ~Ⅲ级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2眼Ⅳ~Ⅴ级核,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14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12眼(〉80%)术后1周裸眼视力≥0.4。结论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为首要的致盲性眼病。近十多年来,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普及,白内障病人的术后视力显著提高。但是,目前有许多患者直至白内障发展成熟或近成熟时才就诊,此时已失去了直接观察眼底状况的机会,成了手术医生的“盲区”,尤其在病史不详的情况下,有些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等致盲疾病可能被白内障所掩盖,导致手术医生在术前无法做出客观的预后评价与正确的术式选择。近1年多来,我科共为白内障患者489例(520眼)术前常规行双眼B超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  白内障共489例,520眼,老年性白内障421例440眼,外伤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7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26 mm)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31眼,占39.74%,≥0.5者47眼,占60.26%。术中后囊破裂2眼,悬韧带断裂1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是全球和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高度近视患者常容易并发白内障,手术治疗仍是各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人工晶体的发展,运用微单视设计理念定制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运用微单视设计方案定制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相关文献报道少见.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收治 1 例超高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诊断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高频探头观察白内障患者78例,108只眼。结果:根据晶体混浊程度不同,B超表现为皮质性,核性,绕核性,完全性白内障,经裂隙灯及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为98.2%,结论:B超可为早期诊断白内障提供直接依据,在晶体混浊情况下,B超是观察眼球内情况,了解有否合并玻璃体混浊工发症直观有效的方法之一,测量眼有关生物学参数,可为临床医师决定手术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igbag及Rayner 620H两种不同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内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方法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研究组(A组)患者共22例(30只眼)选择Bigbag人工晶状体,对照组(B组)选择Rayner620H人工晶状体共20例(30只眼)。术后随访3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观察患者眼轴、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厚度、后囊膜皱褶和后发障发生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眼科专用A超测量术前及术后两组眼轴长度,两组术后各时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眼均行OCT检查,A组患者各时期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各时期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即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3)术后3个月内观察A、B两组患者后囊膜皱褶,A组患者均未见后囊膜皱褶,B组共5只眼出现后囊膜皱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术后3个月内后发障,A、B两组患者之间比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Bigbag人工晶状体较稳定,Bigbag人工晶状体较Rayner 620H人工晶状体更适合于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疗效。方法:对60例86眼眼轴长27.1~33.5 mm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例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现后囊破裂以及角膜内皮水肿患者分别为2例、10例,术后6个月、8个月分别有2例患者出现后发障以及视网膜脱离。术后90 d患者中64眼视力大于0.3,所占比例为74%。结论: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性能高,视力恢复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胃癌浸润深度的B超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63-65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且均予人工晶体植入患者150例,分为常规组与超声组。其中74例白内障囊外摘除为常规组,另76例采用超声乳化吸除为超声组,将两组的术后眼压、并发症及视力恢复对照解析。结果两组术后24 h,48 h眼压比较,超声组明显低于常规组,超声组不良反应率为2.64%,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为24.33%,复查视力超声组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术后视力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案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视力恢复和屈光度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白内障手术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2.0透明角膜不缝合自闭式切口,对照组采用3.5 mm自闭式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分析两组患者视力恢复以及屈光度等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手术源性散光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视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 d(0.72±0.25)、1周(0.74±0.16)、1月(0.73±0.28)和3月裸眼视力(0.75±0.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 d(0.49±0.21)、1周(0.52±0.26)、1月(0.56±0.24)和3月裸眼视力(0.57±0.18)(P<0.05).观察组术后3 d、1 w、1月、3月手术源性散光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87.3%)、1周(76.2%)、1月(74.6%)、3月手术源性屈光度改变率(7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 d(96.8%)、1周(92.1%)、1月(88.9%)、3月手术源性屈光度改变率(85.7%)(P<0.05).两组患者屈光度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手术源性屈光度改变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采用2.0 mm自闭式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减少屈光度变化幅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5月一2015年5月接收诊治的60例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就两个组别视力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0.05(6.7%)、0.05~0.2(6.7%)、0.3~0.5(23.3%)、>0.5(60.0%)相较于对照组16.7%、20.0%、40.0%、23.3%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次研究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我院于1998年8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998年8月-2005年12月我院共行LC1971例,现将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