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新生 《中草药》2021,52(17):5115-5119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中药复方制剂立足"整体观",体现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在多因素复杂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药复方药物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于人类有效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亦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的经验,从药物评价体系、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传统医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药注射剂的现状和发展,该文从"理论"、"制剂"和"临床"3个方面揭示中药注射剂的科学内涵,指出中药注射剂是中药传统剂型的创新与突破,是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具有中医药特性的现代剂型,符合去杂存精的中药制剂要求,满足中医药速效救急的临床需要,并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方向之一。同时,该文还对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代临床应用、特殊的给药途径、成分与组分的多样性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在妇科肿瘤的现代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将从中医药治疗妇科肿瘤的优势、传统疗法和现代发展如药理研究和中药归经理论、改善生存质量及中成药的使用等方面重点阐述中医药治疗妇科肿瘤的现代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用系统性思维研究中医学: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观和系统性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对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要基于这一特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本文对本研究组近年来在整体观和系统性思维指导下,应用现代分析技术解决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所取得的进展做简要综述,主要涉及多维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代谢组学在中药化学组成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疗效、中医证候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药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医药注射剂层出不穷,运用广泛,因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或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因其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而被  相似文献   

6.
整体观和系统性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对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要基于这一特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本文对本研究组近年来在整体观和系统性思维指导下,应用现代分析技术解决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所取得的进展做简要综述,主要涉及多维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和代谢组学在中药化学组成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疗效、中医证候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在肿瘤防治方面疗效确切,具有知识产权和独创性优势,是兼顾我国肿瘤治疗特色又可发挥创新性的新药来源.潜在的巨大研发市场、临床用药需求的增长与目前抗肿瘤中药制剂较少的现状推动着抗肿瘤中药新药的研发.文章基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从新药研发的角度出发,概述了中医药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抗肿瘤中药新药研发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未来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中医药理论在诊断、药理或毒理方面都缺乏现代科学内涵,给中药现代化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因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观思想的研究方法学体系,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理论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医药理论就没有中药特征,或者说失去中医药理论,中药就不成其为中药。中药如何用于临床?即在什么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其结果是绝然不同的。如果按照西医药理论使用中药,脱离中医药理论来应用,那就未免南辕北辙,不能视为中药。谈到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文章认为必须对中医、中药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够不走弯路,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中药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中药药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绝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是相统一的,少数情况下有时并不一致。在应用中药时,首先进行辨证,根据证型确定治疗原则。在具体选择药物时,首先选择符合中医药理论又经研究证实确有这方面药理作用的中药。少数情况下在组方时选用少量虽不符合中医药理论,但经药理证实确有治疗作用的中药,这样既未改变整方的功效,符合辨证论治原则,又可增强治疗效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功效作用为主,以中药药理作用为辅,二者有机的结合,必将使中药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肿瘤与西医治疗肿瘤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在肿瘤诊治上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中药由于成分复杂,通过发挥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而抗肿瘤。中医在治疗肿瘤思路上充分利用中药多靶点作用并结合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出发,以辨证论治的方法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目前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主要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改变血液粘度等方面。中药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江苏省政府、省中医药局大力贯彻落实《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重视中药产业现代化。《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意见的通知》提出,将加快建设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国家中药临床研究中心、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和省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等列入全省中医药发展目标和任务;省中医药局积极参与加强中医药科研条件建设,为省中医院GCP中心建设投入匹配资金2 0 0万元,为省中医药研究院建设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  相似文献   

13.
朱家谷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49-2451
中药复方制剂以独特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从法规及技术层面,回顾了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水平及相关技术要求,提出了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思路。1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概念《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分为3类:传统中药复方制剂,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及天然药物复方制剂,与原《新药审评办法》相....  相似文献   

14.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海  黄泰康  吴春福 《中草药》2005,36(1):147-149
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制定的《中药科技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将中药现代化定义为: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试论现代中药衍生的“有效部位配伍”新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中药开发的新模式——“有效部位配伍”的研究思路已由传统发掘中药(复方)有效部位转化为开发以中医药理论或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微观复方。同时其研究目标和方法也得到更新,具体包括治疗疾病目标化、配伍比例优选化、组分类型标准化、协同与拮抗明确化、毒性和副作用最小化。根据目前“有效部位配伍”模式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需完善之处,旨在探究有效部位配伍组方的新药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内涵,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的现代研究经过曲折的 80年 ,有许多卓著的成果 ,也走了不少弯路 ,从当初摒弃中医理论 ,到解释中医理论 ,现在又提出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现代研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 ,通过分析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得出三个层次的假说 ,认为第一层次是用现代医药学理论验证中医药理论 ;第二层次是对传统中医药有所创新 ,有利中医的发展 ;第三层次是对现代医学的创新有启发作用。希望对中医药现代化及整个医学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纳米给药系统是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它可以极大地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减轻系统毒性,在替代传统化疗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抗肿瘤中药有着许多化疗药物难以比拟的多组分协同优势。但是,受制于难溶性成分的吸收障碍以及体内的无选择性分布,抗肿瘤中药的治疗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通过对纳米给药系统和中药多组分在抗肿瘤领域优势的有机整合,多种中药纳米给药系统见于报道:在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靶向能力,增加药物体内外稳定性,智能调节组分释放以及增效减毒方面优势显著,大量的研究实例丰富了中药制剂现代化的研究策略,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数据,本文以靶向策略方式为切入点,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传统中医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面临难得的国际化发展机遇.文章论述了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需要破除的屏障,并从搭建中医药与西医药沟通桥梁、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基础科学的融合、以精细化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中药标准化和疗效量化研究、提升中医药的品质等方面,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的传统中医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过巨大贡献。传统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用物质,又是具我国特色、切实可行的创制新药的物质来源。中药生产涉及到多个环节:中药材资源—中药饮片(包括炮制)—中药方剂组成—中药制剂—中成药。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就会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这些问题的解决,牵涉到中药的资源和栽培、中药的炮制加工、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等中药基础性研究与质量控制工作。这些基础性研究与质量控制工作是中药新药研制、产业开发、临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在此方面的突破对于中药现代化、振兴我国传统的中医药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在整体观和辩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对复杂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优势,但因复方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使其现代化进程缓慢。随着网络药理学的兴起,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与中医药整体观、辩证论治原则一致,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本文将对中药复方研究现状、网络药理学概况进行概述,主要从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新药研发、新适应症、中药配伍规律等方面介绍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