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源性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 TDEs)通过miR-106a-Smad7调控间皮细胞间质性转化(mes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MMT)影响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方法人胃癌细胞系AGS分离外泌体,转染miR-106a mimic,与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共培养,EdU检测HMrSV5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7、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给予TGF-β抑制剂GW788388,EdU检测HMrSV5细胞增殖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SMA、Fibronectin表达。给予Smad7过表达质粒,Western blot法检测MMT相关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HMrSV5迁移能力。结果 AGS外泌体与HMrSV5共培养后,HMrSV5增殖活力下降,合并miR-106a mimic处理后,HMrSV5增殖活力进一步下降。Western blot显示,外泌体处理后Smad7表达下降,合并miR-106a mimic处理后,Smad7表达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E-cadherin表达下降,N-cadherin表达升高。TGF-β干预后,EdU检测显示HMrSV5细胞增殖活力下降,但给予GW788388后,HMrSV5细胞增殖活力有所恢复,Western blot显示TGF-β干预后SMA、Fibronectin表达升高,但给予GW788388后,SMA,Fibronectin表达逆转。给予Smad7过表达,Western blot显示SMA、Fibronectin表达下降,Transwell显示HMrSV5迁移能力下降(P0.001)。结论胃癌细胞外泌体影响腹膜转移的机制可能有间皮细胞MMT转化,而间皮细胞MMT转化可能与外泌体介导的miR-106a转运靶向Smad7激活TGF-β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人肝癌细胞系Huh7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其是否影响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体外培养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HSYA 80和160μmol/L实验组,分别处理24 h,用transwell小室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建立Huh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HE染色观察移植瘤和肝脏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TGF-β1、vimentin和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YA实验组Huh7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明显下降,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移植组相比,HSYA实验组(2.25 mg/kg)肝内无肿瘤细胞转移,移植瘤组织出现肿瘤细胞坏死,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和TGF-β1表达下降(P0.05)。结论 HSYA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发生EMT,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泌体在肝细胞癌(HCC)细胞与巨噬细胞间是否存在活性物质交通作用,分析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HCC细胞转移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从Huh-7和RAW264.7细胞的培养基中提取外泌体,Western blot和透射电镜进行外泌体鉴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外泌体与受体细胞结合内化进行追踪;qRT-PCR及ELISA检测巨噬细胞表型变化;miRNA模拟物进行功能性实验验证其作用;细胞划痕及Transwell试验检测TAMs对HCC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CC细胞外泌体可被巨噬细胞内吞;肝癌细胞外泌体及miR-151模拟物处理的巨噬细胞M2型标志物CD206、Arg-1 mRNA表达及IL-10、TGF-β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AMs外泌体处理组HCC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HCC细胞来源外泌体miR-151可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TAMs,TAMs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AMA4调控TGF-β1/SMAD Western blot检测LAMA4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及正常肝细胞L02中的表达;MM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AMA4和TGF-β1/SMAD信号传导途径对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MA4对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免疫因子TNF-α、IFN-γ、TGF-β1的影响。结果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AMA4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mRNA表达显著上调;LAMA4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蛋白表达显著上调;沉默LAMA4使TGF-β1和SMAD4表达显著上调,SMAD6、IFN-γ和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过表达LAMA4则结果相反;MM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敲低LAMA4可使Huh7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而过表达LAMA4则结果相反;Ly364947干扰TGF-β1/SMAD信号传导路径后,Huh7细胞的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IFN-γ和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TGF-β1显著降低,且Ly364947可部分逆转沉默LAMA4对肝癌细胞Huh7的免疫逃逸因子和凋亡的调控作用。结论 LAMA4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传导途径影响肝癌细胞免疫逃逸和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源性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 TDEs)介导miR-106a转运对胃癌细胞腹膜种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人低分化胃癌细胞系AGS进行培养,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及蛋白质印迹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外泌体与细胞内miR-106a的表达差异;将外泌体标记荧光染料PKH26与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共培养,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吞噬;增设阴性对照组,划痕实验检测外泌体介导下miR-106a转运对间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06a靶基因Smad7及间质标志物α-SMA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显示AG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所提取的微囊泡直径30~150 nm,Western blot显示外泌体标记蛋白CD9、CD81均为阳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外泌体miR-106a表达量显著高于细胞内(P0.05)。携带PKH26红色荧光信号的外泌体可被间皮细胞摄取。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处理组间皮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靶基因Smad7表达下调,α-SMA表达上调(P0.001)。结论胃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促进腹膜间皮细胞迁移,参与转移前微环境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外泌体介导miR-106a转运,转录后抑制Smad7表达并诱导间质转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缺氧条件下沉默人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 (differentiated embryonic chondrocyte gene 1,DEC1)的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检测不同培养条件(常氧和缺氧)下MDA-MB-231细胞中DEC1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靶向抑制DEC1基因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入缺氧条件下的MDA-MB-231细胞中,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细胞转染效率,CCK-8法、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沉默DEC1基因表达对MDA-MB-231细胞活力、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此外,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3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结果:在缺氧条件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DEC1表达显著增高(P0.05),沉默DEC1表达后,MDA-MB-231细胞的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沉默DEC1后磷酸化Smad3 (phosphorylated Smad3, p-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缺氧条件下,沉默DEC1基因表达可能通过阻断TGF-β/Smad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活力、侵袭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MSC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对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ELISA检测BM-MSCs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Transwell小室将BM-MSCs与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B-MA-231分别共培养,比较共培养前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STAT3和p-ERK等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实时定量RT-PCR检测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BM-MSCs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HGF、IL-6、VEGF和TGF-β1。与BM-MSCs共培养后,乳腺癌细胞MCF-7(P0.01)和MDB-MA-231(迁移P0.05,侵袭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STAT3和p-ERK信号通路激活(P0.01),侵袭转移相关靶基因MMP-2和MMP-9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 BM-MSC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炎性环境下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肺脏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形态, 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附属蛋白质凋亡关联基因α相互作用蛋白X(ALIX)、 CD81、 CD9蛋白及外泌体不含有的钙连蛋白(calnexin)对THP-1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进行鉴定。利用TGF-β1诱导肺泡上皮A549细胞发生EMT,比较脂多糖(LPS)刺激和未刺激THP-1细胞来源外泌体对A549细胞间质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TGF-β1诱导A549细胞发生EMT模型和获得THP-1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未经LPS处理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比较, LPS刺激THP-1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显著促进TGF-β1诱导A549细胞EMT,包括显著下调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SMAD家族成员2/3(Smad2/3)通路Smad2/3蛋白和磷酸化的Smad2/3(p-Smad2/3)和1型胶原蛋白(Col1)等细胞间质化相关的信号蛋白表达。结论 LPS刺激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激活TGF-β/Smad2/3信号,上调A549细胞中vimentin、α-SMA和Col1等细胞间质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A549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GF-β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PTC的石蜡包埋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对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及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进行检测。体外培养PTC细胞株BCPAP,添加诱导因子进行处理,分别通过CCK-8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和EMT标志物的表达。结果 PTC和淋巴结转移癌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减弱,间叶标志物vimentin表达增强(79.5%vs 81%)(P<0.05);PTC和淋巴结转移癌中TGF-β1(70.5%、76.9%)和Smad2/3(65.9%、69.2%)的阳性率升高(P<0.01)。体外细胞实验发现添加TGF-β1组与其余两组相比,Smad2(1.229±0.016)、Smad3(2.208±0.084)和p-Smad2/3(0.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是否通过上调骨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DSCs)的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MMP2的分泌,进而增强MDSCs向外周迁移的能力。方法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鼠源性前列腺癌RM-1细胞上清中的外泌体,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典型形态,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的表面标记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不同时间段肿瘤组织中MDSCs的比例,以及外泌体注射至正常小鼠体内后骨髓、脾脏中MDSCs的比例变化。免疫磁珠提取正常小鼠骨髓中的MDSCs,将MDSCs与RM-1-exosomes(50μg)共培养24 h后,免疫荧光观察MDSCs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DSCs表达MMP9、MMP2蛋白的情况,并用侵袭迁移实验检测MDSC与外泌体共培养前后的穿透能力。结果电镜下观察RM-1来源的外泌体呈典型椭圆碟形结构,直径约为30~100 nm。其表面标志蛋白CD63、HSP70、TSG101高表达验证了提取物质为外泌体。MDSCs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免疫荧光可观察到MDSCs能大量摄取RM-1-exosome,侵袭迁移实验显示共培养后的MDSCs穿透基底膜的能力显著增强(P0.05)。Western blot验证了共培养后的MDSCs表达MMP9、MMP2蛋白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前列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增加MDSCs分泌MMP9、MMP2蛋白从而增强MDSCs向外周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9(IL-9)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促进人胃癌MKN-45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MKN-45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L-9刺激组,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TGF-β、Smad3和Smad5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IL-9可以提高MKN-45细胞的存活率,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IL-9刺激组关键转录因子Snail与Slug的表达上调,EMT相关蛋白N-cadherin、fibronectin、collagen I和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P 0. 05)。Transwell结果显示IL-9组细胞侵袭能力增强,镜下观察迁移运动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Smad3和Smad5表达升高(P 0. 05)。结论:IL-9可以促进MKN-45细胞EMT,其作用与TGF-β/Smad信号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J774A.1分泌的外泌体对小鼠结直肠癌细胞系MC38和CT26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J774A.1细胞进行表型鉴定;应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J774A.1细胞外泌体的形态特征、大小和表面标志物;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C38和CT26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外泌体对MC38和CT26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C38和CT26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通路的磷酸化蛋白p-MEK1/2和p-ERK1/2的表达变化。结果 J774A.1细胞为表达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68和CD206的M2型巨噬细胞。J774A.1细胞的外泌体均能被结直肠癌细胞MC38和CT26摄取,而且能够促进它们增殖(P0.05)、迁移及MEK-ERK信号通路激活。结论巨噬细胞J774A.1的外泌体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系MC38和CT26的增殖及迁移,这可能与MEK-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蜕膜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方法:收集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和URSA患者的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巨噬细胞。分离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CD63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外泌体能否被滋养细胞摄取。将正常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和URSA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分别与滋养细胞HTR8/Snveo共培养,采用MTS法检测共培养后1 d、2 d和3 d滋养细胞的细胞活力;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共培养后滋养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外泌体直径40~80 nm,近似圆形。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高表达CD63。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外泌体可被滋养细胞内吞。MTS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URSA组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在共培养后第2和第3天均抑制滋养细胞的活力(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明显抑制滋养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结论:蜕膜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外泌体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母胎免疫调节,与URSA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途径研究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 PTBP1)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PCR与Western blot实验筛选不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剪接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中PTBP1的表达差异。划痕及侵袭实验研究过表达或敲减PTBP1对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敲减PTBP1对EMT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高转移肝癌细胞系HCCLM3中PTBP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肝癌组织中PTBP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过表达PTBP1可显著提高HCCLM3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并增加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等的表达(P0.05),促进肝癌细胞的EMT进程。结论:PTBP1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EMT途径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受外泌体作用后的巨噬细胞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提取A549和H1299肺腺癌细胞外泌体, 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9、 CD63进行鉴定。100 ng/mL佛波酯(PMA)处理人THP-1细胞48 h,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CD68的mRNA水平。200μg/mL外泌体处理贴壁巨噬细胞24 h后,实时定量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CD163的mRNA水平, IMMULITE 1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 IL-8、 IL-10的蛋白水平;将外泌体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分别与A549细胞和H1299细胞共培养,通过Transwell~(TM)实验检测肺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MMP9的mRNA水平。结果 CD9、 CD63在外泌体高表达, PMA诱导后的巨噬细胞高表达CD68,外泌体处理后的巨噬细胞iNOS表达降低, CD163、 TNF-α、 IL-6、 IL-8、 IL-10表达水平均增加;外泌体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与肺腺癌细胞共培养,可增强肺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促进MMP2、 MMP9的表达。结论肺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诱导巨噬细胞极化,表现为M1/M2的混合表型,进而增强肺癌细胞的自身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为靶点,观察不同表达水平的IGF-Ⅱ对肝癌Huh7细胞生长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探讨IGF-Ⅱ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别将构建好的IGF-Ⅱ基因过表达质粒pc DNA3.1(+)-IGF-Ⅱ和RNA干扰质粒p LVX-shRNA2-IGF-Ⅱ转染肝癌Huh7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GF-Ⅱ的表达,采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过表达与抑制IGF-Ⅱ对肝癌Huh7细胞生长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结果:过表达IGF-Ⅱ能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迁移(P0.05),而抑制IGF-Ⅱ的表达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IGF-Ⅱ参与调控肝癌Huh7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采用不同光照强度的ALA-PDT处理,采用CCK8检测不同光照强度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法实验检测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如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Snail、TGF-β、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A-PDT处理组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E-cadherin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而Snail、Smad2、Smad3和TGF-β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ALA-PDT不但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且还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的上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研究微小RNA-29b(mi R-29b)介导的TGF-β/Smad信号通路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中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分离其HSC,同时通过体外获取并鉴定正常大鼠HSC。运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以上获取细胞中mi R-29b、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肝纤维化标志蛋白的变化水平,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mi R-29b对TGF-β1的直接靶向结合情况。结果:随着HSC活化加深,mi R-29b的表达量逐渐减少(P 0. 01),而HSC活性标志物I型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 0. 01)。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2/3/4的表达显著增加,而Smad7的表达明显下降(P 0. 01)。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 R-29b可直接结合于TGF-β1 3’UTR的"UCUCUCCGU"序列,表明TGF-β1为mi R-29b的一个下游靶基因。结论:mi R-29b可参与抑制HSC的活化和迁移,进而抑制肝纤维化进程,而其生物学功能可能是通过直接靶向抑制TGF-β1进而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7在乳腺癌组织内的表达,分析与乳腺癌进展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取乳腺癌病例52例,其中,淋巴结转移组32例,无淋巴结转移组2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TGF-β1和Smad7在乳腺癌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TGF-β1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胞浆内,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具有相关性,其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21)。Smad7表达于乳腺癌细胞胞浆和胞核内,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23)。TGF-β1与Smad7在乳腺癌组织内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6)。结论 TGF-β1和Smad7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明TGF-β1/Smad7信号通路可能在乳腺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Uba-2在肝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过表达和低表达时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q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中Uba-2 mRNA的表达;将Uba-2的过表达载体和siRNA表达载体转染至肝癌细胞Hep G2后,MTS实验检测Uba-2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Hep G2中TGF-β1~3及VEGF、Snail蛋白的表达。结果 Uba-2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qRT-PCR法检测Uba-2在Hep G2细胞中过表达或低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数据显示Uba-2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Hep G2的增殖能力相关,siRNA干扰沉默Hep G2细胞中Uba-2的表达会抑制其增殖生长,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数据显示Uba-2过表达能促进肝癌细胞Hep G2的侵袭、转移能力,且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ba-2的异常表达影响TGF-β2及VEGF、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Uba-2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