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TURBT)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有助于筛选复发高危人群,预防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5月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初次TURBT治疗的NMIBC患者197例,随访24~77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8例)和非复发组(149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URBT术后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复发组初治时有肉眼血尿、二次电切、肿瘤T分期为T1期、肿瘤分级为高级别、肿瘤多发及未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占比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吸烟史、肿瘤大小及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URBT并结合规律膀胱内灌注化学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术后复发情况,按照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NMIBC患者TURBT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85例NMIBC患者中有12例复发,占比14.12%。2组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否初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肿瘤TNM分期T1、肿瘤数目多发、肿瘤低分化、肿瘤再发的比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T1、肿瘤数目多发、肿瘤低分化、肿瘤再发是NMIBC患者TURBT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TNM分期T1、肿瘤数目多发、肿瘤低分化、肿瘤再发是NMIBC患者TURBT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水平及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泌尿外科确诊为膀胱癌并行TURBT术的患者90例,术后采用吡柔比星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根据TopoⅡα表达情况将9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TopoⅡα高表达组和TopoⅡα低表达组,比较TopoⅡα的表达情况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TopoⅡα的表达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预后分析。结果:90例膀胱癌患者中有57例TopoⅡα 高表达,高表达率为63.33%;膀胱癌患者TopoⅡα 高表达率与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参数显著相关(P<0.05)。TopoⅡα高表达组患者1、2、3年复发率(8.77%、14.04%、17.54%)明显低于TopoⅡα低表达组(27.27%、39.39%、51.52%),TopoⅡα高表达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高于TopoⅡα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多发、肿瘤大小>2 cm、病理分级和TopoⅡα低表达等4个因素为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opoⅡα表达与膀胱癌患者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显著相关,在TURBT术后对TopoⅡα高表达患者给予吡柔比星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对膀胱近颈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颈部膀胱肿瘤 74例 79次 ,并与 10 2例 10 4次其它部位膀胱肿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 6 8例 72次 ,半年内原处复发 6例次 ,原处复发与肿瘤复发性、数目、大小、部位、病理分级无关。其它部位膀胱肿瘤半年内原处复发 4例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近颈部膀胱肿瘤仍适合 TURB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2 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疗效,评价2 μm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2例行2 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2 μm激光组),30例行TURBT(TURBT组),记录手术时间、出血情况、相关并发症、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复发情况等。术后定期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均未输血,2 μm激光组手术时间(32.5±10.5) min,与TURBT组的(31.3± 9.8)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674)。2 μm激光组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TURBT组为3例。2 μm激光组和TURBT组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分别为(6.2±2.6) h和(23.8±6.5) h(t=8.294,P=0.006);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4.2±1.5)d和(5.2±1.8)d(t=1.468,P=0.103);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3±1.5)d和(5.8±2.8)d(t=0.627,P=0.531)。术后随访6~18个月, 2 μm激光组3例复发,复发率9.4 %,TURBT组3例复发, 复发率10.0 %,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1,P=0.562)。结论 2 μm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与TURBT相似,且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血尿、吸烟、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可能是影响膀胱肿瘤复发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多发、T1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3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2周THP3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0个月,随访期间内行膀胱镜检查。结果30例可评价疗效,无肿瘤复发28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发生不良反应者12例(40.0%),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高龄膀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启筑  李皓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5):891-89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高龄患者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2月-2005年12月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高龄患者120例次。结果:本组膀胱肿瘤切除率100%:,术中无大出血、无电切综合征、无膀胱穿孔。术后1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已超过11年,肿瘤复发36例次。结论:TURBT治疗高龄膀胱肿瘤患者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许嘉骏  徐丹枫 《世界肿瘤杂志》2007,6(2):123-124,149
目的 提高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瘤(IPB)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IPB的临床资料,29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结果 病人术后生存良好,30例获得随访3mo~2a,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 IPB是一种少见的尿路上皮肿瘤,预后良好。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术后病理检查,TURBT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予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
程全科  王凯  朱向伟 《癌症进展》2021,19(3):268-271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依据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将76例NMIBC患者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均接受TURBT术,术后研究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膀...  相似文献   

11.
膀胱偶发肿瘤的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膀胱偶发肿瘤的国内外报道较少,有必要总结一下膀胱偶发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膀胱偶发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偶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常规体检B超发现6例,膀胱镜下置放或拔双J管发现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中发现2例,肿瘤直径0.2~1.5cm。结果:11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术后病理:乳头状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3例,低级别的乳头状尿路上皮癌5例。所有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接受即刻单剂膀胱灌注化疗,术后定期膀胱镜复查。随访半年至10年,复发1例。结论:膀胱偶发肿瘤中膀胱癌多见,但恶性程度低,肿瘤表浅,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61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经尿道电切61例浅表性膀胱肿瘤,均随诊6个月~24个月。术后常规膀胱灌注治疗。结果: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61例。复发2例,均为非原位复发,复发升级1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TURBT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兰  杨汝春 《肿瘤防治研究》2022,49(12):1269-1275
目的 研究膀胱灌注治疗对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影响。方法 选取SEER数据库2010—2015年诊断为T1期非肌层浸润性BTCC患者的资料,将TURBT是否联合膀胱灌注治疗作为分组依据,并通过1:1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匹配不同分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 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OS)和CSS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膀胱灌注治疗组相比,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组OS和CSS更高(P<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0.783, 95%CI: 0.650~0.942, P<0.01)。结论 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能提高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VBt)联合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TVBt切除膀胱肿瘤联合术后BCG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90例,肿瘤单发40例,多发50例,病理分级G1~G2级,分期T1~T2期,肿瘤直径0.2 ~ 3.0 cm。结果 总复发率27.8 %,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未见并发症。结论 TVBt联合BCG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TURBt的NMIBC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术后进行2年随访,分析影响NMIBC患者行TURBt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术后无复发平均生存时间为(22.15±1.38)个月。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38例)及未复发组(162例);复发组T1分期、多发肿瘤、低分化肿瘤、疾病再发率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肿瘤数目、肿瘤分级、发病状况是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 NMIBC患者经TURBt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其中TNM分期、多发性肿瘤、低分化及再发性等是导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干预中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行膀胱灌注已经成为目前公认的预防和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现阶段TURBT术后灌注治疗主要选择化疗药物和卡介苗(BCG )。 对于所有非肌层浸润型的患者,术后及早期都应给予膀胱灌注治疗;对于G1-2Ta期患者使用术后单次的化学药物灌注治疗即可;对于中危患者,推荐使用单次药物灌注+诱导灌注或持续灌注的治疗模式,但灌注药物使用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对于高危患者,术后应首选BCG 的灌注治疗;化疗药物和BCG 联合的序灌疗法对于治疗膀胱肿瘤有无优势,其疗效还需进一步验证。虽然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药物的使用方面,如药物的选择,使用时间,及剂量方面仍没有统一的观点。本文对非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TURBT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中肿瘤基底部及边缘部位活检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行 TURBT 术的膀胱癌患者58例,病理类型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中活检28例(活检组),活检部位包括肿瘤基底部和创面边缘可疑黏膜;未活检30例(未活检组)。观察两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进展情况。结果(1)活检组:1例活检发现肿瘤肌层浸润,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27例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其中5例行二次TURBT ,包括3例活检未见肌层组织及2例活检见上皮异形增生,另22例活检未见异常。随访1年,肿瘤复发5例,进展2例。(2)未活检组:2例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8例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访1年,肿瘤复发10例,进展6例。结论TURBT 术中行肿瘤基底部及边缘可疑部位活检,有助于明确肿瘤分期分级,提高残余肿瘤的检出率,明确电切范围及深度,并为二次 TURBT 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于术前术后双介入治疗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及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3组。A组18例,先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腔内用丝裂霉素C灌注;B组20例,TURBT术或肿瘤部切术4~6周后.于双侧髂内动脉内灌注顺铂和羟基喜树碱针.同时间隔辅以膀胱腔内丝裂霉素C灌注化疗;C组20例,在术前约3~4天,先于患侧膀胱动脉内用喜树碱微球2~10颗栓塞再采用与B组相同的治疗。[结果]C组术中肿瘤创面出血较其他两组少(P〈0.01),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0.05);肿瘤1年内复发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2年内复发的A组和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内复发的3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组最低。术后副作用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对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及预防术后复发疗效肯定,明显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明屁缩短了手术时间.延缓肿瘤复发且副作用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分级对表浅性膀胱肿瘤预后进展的意义。资料和方法:自1989年7月~1994年7月,对80例表浅性膀胱肿瘤(Tb54例,T126例;G127例,G245例,G3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手术均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行膀胱内BCG灌注为辅助治疗,平均随访42.4个月;评价了肿瘤分析,大小,数目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有8例(10%)复发时进展为浸润性癌,G11例(4%),G25例(11%),G32例(25%)。结论:肿瘤分级影响表浅性膀胱肿瘤预后进展,级别愈高,复发时进展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性愈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在行经尿道电切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定期经导尿管给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30mg/40mL,每周1次,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40min,共8次。术后3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如无复发,则进行第2个疗程的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方法同第1个疗程。如发现复发,立即安排进行手术。结果:46例共完成90个疗程的预防灌注。随访4月--27月,平均12.1月。共有5例复发。18例患者有尿频、尿急和膀胱区疼痛不适,程度较重者6例,但均可耐受继续灌注。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吡柔比星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局部反应,未发现全身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