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著名中医骨伤学家刘寿山先生独特的"刘氏治筋八法"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刘老的"拔、戳、捻、散、捋、顺、归、合"八种手法的综合方法治疗运动性腰部筋伤。结果与结论:刘寿山先生的"治筋八法"具有和缓细腻,柔中寓刚,刚中藏巧的特点,运用于运动员腰部筋伤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筋伤活血膏治疗慢性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奇正消痛贴外用,治疗组采用筋伤活血膏外敷,10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综合疗效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或0.01).结论 筋伤活血膏治疗慢性筋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中医思维是中医诊疗最核心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骨伤科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成为临床思维培养的重点.中医骨伤筋伤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为中医骨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筋伤为切入点,探讨中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完善现代的中医骨伤科诊疗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氏筋伤针法主要采用芒针、火针及三棱针针法,根据病情灵活治疗筋伤病,特点是"中西结合,西为中用",即中医辨证思维结合西医解剖特点指导临床诊疗,运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筋伤病有良好疗效。本文介绍黄氏筋伤针法的治疗特点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齐刺滞针法治疗慢性筋伤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筋伤属软组织损伤的范畴,因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主要表现为伤处疼痛或/和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科采用“动痛穴”齐刺滞针法治疗慢性筋伤,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主要在于筋骨失衡,表现为“筋滞”(包括筋痹、筋伤、筋急、筋挛、筋纵、筋痿、经筋病等)和“骨错”(包括骨缝开错、骨缝裂开、骨缝间微有错落、骨缝参差等)。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由赵明宇主任医师在平乐正骨筋病学基础上提出,在治疗过程中,贯彻以筋为先、以衡为用的治疗原则,视具体情况采取阶梯性治疗,注重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筹兼顾,通过以筋滞骨错手法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理筋滞、纠骨错,恢复脊柱的动静力学平衡、筋骨互用平衡,最终达到筋骨兼顾,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且临症复杂,如何有效、科学地对该病进行治疗及预防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陕西省名中医党建军教授在多年临床及科研基础上,根据颈椎病特点,从中西医两方面对该病深入研究,以“筋松骨错”为切入点,以“筋骨并重,理筋为主”为理念,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颈椎病理筋整复治疗手法——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配合运用特色口服药物展筋丹、个体化枕头高度的选择及筋骨康复操等特色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有效恢复了筋肉、神经、血管、骨骼的顺应性及协调性,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密切相关,颈部肌肉功能异常产生异常的颈部应力环境,使椎体、间盘、小关节所受应力增加,导致间盘突出、椎体及小关节的骨质增生、周围韧带肥厚钙化等而引起颈椎病.从中医学筋骨理论来说,颈椎病属于筋伤导致的骨病,初期为筋伤,中后期筋伤伴有骨病,筋伤贯穿颈椎病的始终.然而临床指导颈椎病正骨的理论较多,指导颈椎病颈项部筋伤的理论却较少,颈椎病的颈项部筋伤在手法治疗中常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介绍“三分法”指导颈椎病颈项部筋伤的诊断与治疗,同时探讨应用“三分法”治疗颈项部筋伤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的机理.以期大家对颈椎病的筋伤治疗引起足够重视,从而提高颈椎病手法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孙树椿首席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在继承前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尤对颈椎病的中医手法治疗,往往可以立竿见影,与药物治疗结合更有明显疗效,骨伤界称其为"国内一把手"。孙老治疗颈椎病手法讲究因势利导、刚柔结合,轻、巧、柔、和,其诊疗思想和治疗方法尤其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对孙老治疗筋伤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力图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10.
孙氏筋伤手法脉系源流追溯考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树椿主任医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治学严谨,虚怀若谷,博采众方,汲取各家之长。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典,师古而不泥。提出“筋伤辨治,气血为要”,“动静结合,主动为主”等学术观点;孙老在继承前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筋伤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筋伤学》是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开设的专业课,中医伤科理筋手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手段,通过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强化手法实训教学的要素,建立手法测评考核体系,为发挥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势奠定基础,使学生充分掌握手法的基本要求与原则,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及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累教学经验,探索建立提高该课程手法实训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医理筋手法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缓解痉挛、松解黏连、整复错位、调整平衡等作用,治疗筋伤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小针刀疗法可对病变部位进行闭合性松解,以解除筋经的黏连、痉挛,恢复机体力学平衡。两种疗法均能起到疏通经络、解除痉挛、松解黏连、调整平衡的作用,均强调筋骨顺、气血通则疾病愈,重视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本文以中医理筋手法与小针刀疗法的特点与共性为理论基础,提出"手法-针刀-手法"筋伤疾病治疗体系,以期利用两种疗法的协同作用更好地治疗筋伤疾病。  相似文献   

13.
郭勇 《北京中医药》2011,30(8):588-589
郭振江老师用气血调治法治疗筋伤,有独特的认识和经验,疗效显著.其学术思想观点是:以气血辨证为主,首重气血,善用对药;调理气血,首要补气,重用黄芪;对于各类筋伤瘀血,因寒热、兼夹不同而辨证用药,对于病入络的病患偏爱用全蝎.  相似文献   

14.
孙树椿首席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从医40年余,临床上善于运用手法治疗各种筋伤疾病,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门诊,受益良多。本文仅以踝足部损伤为例,简要介绍孙老临床施治的经验,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背肌筋膜炎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中医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理论探讨逐渐活跃、技术方法丰富有效,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来兴起的小针刀治疗疗效暂露头角。但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中医治疗背肌筋膜炎在理论研究的严密性、技术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创新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氏黑膏药治疗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筋伤患者采用生氏黑膏药(由麝香、牛黄、珍珠、三七、鹿茸、冰片、血竭、鳖甲等90味原料制成)治疗。结果:痊愈162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有效率97.95%。结论:生氏黑膏药治疗筋伤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筋、骨间存在密切联系,骨折必伴筋伤.“骨折重治筋”“筋骨并重”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筋病理论“治筋、调筋、养筋”3治则在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骨折早期治筋,可利用筋对骨的牵拉、约束作用,达到维持骨折复位的目的.骨折中期调筋,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保持力学平衡,可达到骨折愈合良好、筋脉柔和畅通的目的.骨折后期养筋,通过疏通经络、濡养筋脉等手法和药物,可达到促进骨折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根据LDH的病症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该病的病位主要在筋,久之由筋及骨,造成筋骨失衡、筋骨并病。“筋柔骨正”是“骨正筋柔”理论的延伸,是对筋骨平衡关系的高度概括。“筋失其柔”是“骨失其正”的先决条件,“骨失其正”必然伴随着“筋失其柔”。本文对“筋柔骨正”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基于该理论对LDH的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LDH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发生于腰背部、腰骶部肌筋膜及其软组织的劳损性疾病,临床上又将之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腰背肌纤维组织炎、腰背部软组织劳损等腰背肌筋膜炎是中医骨伤科的常见疾病。本病起病隐匿,病因复杂,病程漫长,病势缠绵,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近些年来该病已引发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与深入研究。腰背肌筋膜炎主要症状为肌肉僵硬、无力、肌紧张或肌痉挛、病变部位可有麻木、沉重感,局部有压痛或向远处牵涉痛,病变区域可触及筋节点或条索样改变等。黄会保教授不仅对中医典籍颇有研究,而且时刻关注前沿的现代医学理论,擅长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诊治骨伤科疾病。文章通过介绍相关临床验案,总结黄会保教授基于张氏治筋体系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经验,为骨伤科医生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提供思路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现代骨伤科临床十分重视筋骨平衡理论,在诊治各类急慢性脊柱及关节类疾病临床实践中,结合现代生物力学研究成果,我们对“筋骨平衡”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本文在筋骨平衡的理论基础上,从运动及功能角度对“筋”“经筋”的多维动态及“筋骨平衡、动静调和”的理论进行阐述,并总结临床中应用筋骨平衡理论治疗急慢性骨伤科筋伤疾病的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