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HPLC-UV/MS)联合测定加味逍遥丸中1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 HPLC采用Agilent SB C18(4.6 mm×100 mm, 1.8μm)色谱柱;以甲醇(A)、乙腈(B)、体积分数0.1%磷酸水溶液(C)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没食子酸、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藁本内酯)和254 nm(绿原酸、栀子苷、甘草酸、柴胡皂苷B2)。LC-MS/MS采用Agilent XDB C18(4.6 mm×50 mm, 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甲醇-乙腈=1∶1(B)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离子对:白术内酯Ⅱ(233.0→150.7)、茯苓酸(527.5→465.2)。结果 加味逍遥丸中13种主要成分在HPLC-UV/MS中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没药及其炮制品的倍半萜类成分,并基于HPLC技术建立同时测定没药不同炮制品中4种倍半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UPLC-Q/TOF-MS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 1.7μm)液相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质量扫描范围m/z 50~1 200。使用SIMCA-P 14.0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得到差异性(VIP>1)的倍半萜类成分。HPLC使用YMC-Pack ODS-A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210和240 nm;柱温30℃,同时测定没药中2-甲氧基-5-...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定性分析黑参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 × 100 mm,1.7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检测模式为正(ESI+)/负(ESI-)离子检测模式,灌胃黑参提取物后,对大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黑参提取物中 17 种人参皂苷成分,其中血清、尿液及粪便分别检出 12 种、8 种、11 种原型皂苷,并在粪便中检测到 3 种代谢产物。结论 首次研究黑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可为黑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7,(1)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白芍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ACQUITY~(TM)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AB Sciex Triple TOF 5600质谱仪,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通过分析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并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出69个化学成分。结论:通过UPLC-Q-TOF-MS技术,为鉴定白芍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UPLC-Q-TOF-MS分析芍药汤水煎液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研究芍药汤水煎液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柱温25℃,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1;飞行时间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通过对比对照品和文献报道的质谱数据,分析保留时间、精确分子离子峰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芍药汤水煎液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从芍药汤水煎液中鉴定出33个成分,其中7个萜类化合物、3个蒽醌类化合物、10个黄酮类化合物、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初步明确了芍药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建立苓桂术甘汤成分快速分析方法,实现对苓桂术甘汤物质基础的表征。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流动相乙腈(B)-0.1%甲酸水(A)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 z 50~1000。结果:对正负模式下的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出苓桂术甘汤中60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有机酸类成分5个、黄酮类成分17个、三萜类成分24个、内酯类成分5个,另有氨基酸类、核苷酸类、糖苷类等成分。结论:HPLC-Q/TOF-MS技术能实现对苓桂术甘汤的全成分快速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玄麦甘桔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XB-Bridge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采集数据。结果: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检索及质谱裂解规律,共鉴定出33个化学成分,9个环烯醚萜类成分,20个黄酮类成分,4个皂苷类成分。结论: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UPLC-Q-TOF-MS的快速成分分析方法,为研究玄麦甘桔颗粒的化学成分,及进一步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清金化痰汤物质基准(QJHT)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栀子苷、芒果苷、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设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20批QJHT指纹图谱,明确共有峰,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SPSS 26、MeV-4.9.0和SIMCA 14.1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筛选出影响其质量的关键性成分。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0-30 min),276 nm(30-60 min),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20批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共指认...  相似文献   

9.
王昕  郭晓敏  程捷恺  刘莉  杨萍 《中国药学杂志》2021,55(24):2044-2051
目的 建立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MS)和超高液相线性离子阱质谱(LTQ-MSn)联用技术对绞股蓝中皂苷类成分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纯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对绞股蓝皂苷类进行成分鉴定。结果 初步鉴定了81种绞股蓝皂苷,其中包括58种已知皂苷和23种可能的未知皂苷结构。结论 UHPLC-Q-TOF-MS/MS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信息,LTQ-MSn可以提供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该联用技术可以简单、快速鉴定绞股蓝皂苷类成分,并为其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瑾  徐东川  隋在云 《中药材》2022,(4):877-881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初步分析大鼠口服给药桑白皮后的入血成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400μ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一、二级质谱数据,利用自建二级质谱数据库及相应裂解规律匹配法,结合文献数据鉴定血清中化学成分。结果:在给药后的大鼠血清中分析表征出了10个化学成分,均为原型成分,依次为:3,4-二羟基苯甲醛、咖啡酸、2,4-二羟基苯甲酸、秦皮乙素、葛根素、7-羟基香豆素、壬二酸、桑色素、桑辛素P、6-姜酚。结论:血清中鉴定出的原型成分可能是桑白皮潜在的活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结合自建化学成分数据库,系统开展中药补骨脂化学成分的表征与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依次对色谱分离条件(固定相、柱温、流动相、洗脱梯度)和质谱监测的关键参数(毛细管电压、喷嘴电压、Fragmentor)进行了优化,最终采用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流速0.4 mL·min-1,柱温30℃,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Auto MS/MS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照品比对、二级质谱裂解碎片解析、自建数据库检索以及文献分析等,从中药补骨脂中共鉴定或初步推导了83种化合物,包括58种黄酮类、11种香豆素类、4种萜酚类、10种其他类。其中有16种化合物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获得鉴定,10种化合物可能尚未从补骨脂中报道。该研究对补骨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为阐释其物质基础、促进质量控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绿原酸的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4.6 mm×1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测定木犀草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梯度洗脱),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phenyl(4.6 mm×2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干燥方法加工的金银花其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相差甚大。结论:山东、河南、江浙赣地区金银花质量呈现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产后逐瘀胶囊中10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1,柱温40℃;质谱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扫描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结果 益母草碱、水苏碱、咖啡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6-姜辣素、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和6-姜烯酚分别在22.56~1443.75、33.50~8575.00、7.13~456.25、10.94~700.00、14.06~450.00、12.89~412.50、10.06~643.75、15.53~993.75、17.38~1112.50和18.46~590.63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RSD均小于5.91%;加样回收率在80.66%~108.37%,RSD在1.74%~5.98%。12批胶囊中益母草碱、水苏碱、咖啡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朝药材肾炎草的HPLC-UV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 (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以乙腈(B)-0.4%冰醋酸溶液(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3 nm,柱温40 ℃,进样量10 μL,流速1.0 mL · min-1,采用对照品指认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朝药材肾炎草的HPLC-UV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黄酮碳苷成分。10批次药材的相似度结果均大于0.95,相似程度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很好,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为肾炎草药材整体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霍山石斛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明确霍山石斛黄酮积累部位及黄酮化合物组成。方法 采用AlCl3比色法测定霍山石斛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技术鉴定其不同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使用Altima UHPL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4%甲酸(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 L·min-1,柱温35℃。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化源(H-ESI),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使用MassLynx V4.1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霍山石斛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比较:叶>茎>根,分别为2.06、0.630、0.477 mg·g-1,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霍山石斛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53、61、68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合物的类型主要以双碳糖苷为主,苷元主要是芹菜素。结论 霍山石斛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在叶中积累,其化学组成类型丰富,该研究结果可为霍山石斛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二维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在含不挥发性流动相的一维色谱中检出的未知杂质进行结构解析。方法 一维色谱的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取磷酸二氢铵5.75 g,加水730 mL使溶解,加10 %四丁基氢氧化铵19.2 mL)-四氢呋喃-甲醇混合液(730∶12.5∶300)(用磷酸调pH值至4.5),色谱柱采用Shim-pack GIS C18(4.6 mm×250 mm,5 μm)柱,流速1.0 mL·min-1。二维色谱流动相为1%甲酸水溶液(A相)/乙腈(B相),梯度洗脱,采用Shim-pack GIS C18(4.6 mm×150 mm, 5 μm)色谱柱,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5 ℃。采用50 μL定量环收集一维色谱分离到的未知杂质成分。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进行离子化,氩气做碰撞气,全扫描-数据相关分析模式(DDA)进行检测。基于未知杂质的母离子和子离子的精确分子量、头孢美唑的质谱裂解规律和同位素分布等信息,推断出可能的分子结构。结果 对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的3种未知杂质进行了结构鉴定,杂质1和杂质3为头孢美唑钠的同分异构体,为热降解杂质,杂质2为7-甲巯基头孢美唑,是头孢美唑钠的工艺杂质。结论 本方法采用二维色谱对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3种超过鉴别限的未知杂质进行了结构分析,为采用不挥发性流动相分离得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未知杂质的定性研究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对东革阿里提取物中的苦木素二萜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TOF-MS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 RRHD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UPLC-QQQ-MS/MS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 RRHD柱(2.1 mm×5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UPLC-Q-TOF-MS通过对照品比对及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推测了东革阿里中32种苦木素二萜成分并解析了其裂解规律。UPLC-QQQ-MS/MS定量分析东革阿里中4种苦木素二萜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回收率为90.35%~106.4%,RSD为1.8%~3.6%。该方法快速、可靠、高效,能较全面地反映东革阿里中的苦木素二萜类成分及含量,可为深入阐明东革阿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n)联用技术对流苏石斛中主要的黄酮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用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分离各主要成分,体积流量为0.8 mL·min-1,柱温为35℃,紫外检测波长为340 nm;质谱使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结合相关文献及碎片离子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从流苏石斛中共鉴定出黄酮类化学成分27个,均为黄酮碳苷。该研究发现流苏石斛碳苷取代糖为葡萄糖、阿拉伯糖与1个未知己糖为主,3个芹菜素-6,8-二-C-己糖苷(峰1、峰2、峰4)相对丰度均较大,具有鉴别意义。结论 该研究可为流苏石斛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技术对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H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 1.7 μm)色谱柱,以0.1%氨水(A)-乙腈(B)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0~3 min,0~15% B;3~10 min,15%~40% B;10~16 min,40%~70% B;16~20 min,70%~90%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 ℃,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2 μL,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最终从川乌中鉴定了141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单酯型生物碱37种,双酯型生物碱21种,三酯型生物碱2种,醇胺型生物碱80种及其他类生物碱1种。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可系统快速地识别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并为川乌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魏婷婷  沈晨  韩园园  钱长敏  宋兆辉  何毅  夏玉凤 《中草药》2019,50(17):4244-4253
目的采用UPLC-Q-TOF-MS对止动颗粒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进行快速定性,为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Waters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采用电喷雾电离化源(ESI),MSE扫描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检测。结果通过与空白生物样品和对照品的提取离子色谱图、质谱碎片裂解信息比对,初步鉴定出45个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包括28个原型成分和17个代谢产物。结论建立的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为止动颗粒在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的定性分析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分析手段,为该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