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天癸"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中医学词汇,天癸的充盈衰竭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存在一定的理论相关性。故试通过总结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肾精""天癸"理论的内涵,初步探讨"天癸""肾精"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关系,指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肾精、天癸的关系较为密切。肾精亏虚、天癸衰竭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根本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与成脂分化机制途径影响骨代谢平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看作是肾精与天癸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在细胞层面的微观体现。在治疗方面,初步提出补肾精益天癸的治疗方法,以期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近二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以"针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关键词,收集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报道,并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实验机理进行整理,从而分析出其优势。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雌激素有关,与脾肾关系密切,针刺可通过改变骨代谢生化、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等指标发挥治疗作用。结论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绝经后随年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迅速丢失。雌激素替代疗法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更深刻地认识和探讨雌激素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就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及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内分泌失调,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代谢性疾病。骨重建过程的主要功能细胞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二者经由多种信号通路影响着对方的分化、聚集和功能活动。雌激素作为免疫细胞和骨细胞的共同交叉机制,通过经典激素受体途径,调节T细胞的活化和免疫因子的产生表达,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通过雌激素受体途径,调节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参与骨形成与骨吸收的调控。雌激素对骨重建方向的影响,既有正性调节作用,又有负性调节作用。因此,雌激素通过直接调节机制和旁分泌机制,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吸收-骨形成耦联失衡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从骨形成-骨吸收与骨量的关系、雌激素调控骨形成-骨吸收耦联的机制以及雌二醇调控骨代谢的作用机制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赵勇 《四川中医》2003,21(6):19-21
在探讨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补肾键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生物力学的影响,并对其效应机制进行分析,从而在强调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之重要性的同时,为该病的科研及防治寻找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晋 《光明中医》2016,(24):3685-368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进行性、退行性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不断增长和病人数不断增加所带来的临床医疗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预防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展迅速,大量的基础实验从雌激素样作用、骨代谢生化、骨微量元素含量等诸多方面探讨了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理。现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单味中药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针灸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1型骨质疏松症,是指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是公认的六大疾病之一。绝经后骨吸收及骨形成均加速,呈高转换型骨代谢,故易引起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身材变矮或驼背、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绝经后发病为主要表现。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骨质变化,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脊柱骨质疏松症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关系密切,是女性绝经后常见的骨代谢疾病,虽然多年来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但其诱发女性肿瘤的风险也较为凸显。中医根据女性绝经后的生理特点,经辨证论治防治本病,在影响骨量、增强骨强度、调节激素水平等方面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笔者回顾近几年中医防治本病的研究近况,旨在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它可分为两个型 : 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低转换型 ,一般发生在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国外把 70岁以上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列为 型骨质疏松症。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近 3 0年来由于对骨质疏松症 (简称 OP)流行病学的调查不断普及 ,近 3 0年来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的深入研究 ,对其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越来越明确 ,尤其激素的调控对骨代谢的影响 ,对…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本研究主要对近10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现有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对雌激素水平、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肠道菌群、骨形态与骨生物力学和相关信号通路等的调控,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骨折的发生。但是在临床循证研究设计和实验机制研究方面应该进一步深化,为针灸治疗此病提供可靠的高级别证据链。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以雌激素缺乏为主,合并多种原因引起,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多种因素互为因果,并导致机体系统代谢与调控失常的一种慢眭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张卫红  殷玉莲  周悦  陈红风 《河北中医》2016,(11):1752-1756
从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2个方面论述绝经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绝经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病位在骨,涉及多个脏腑,主要与肝、肾、脾相关。其病因复杂,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脾虚血瘀为主,根据其病机治疗以补益肝肾、健脾活血为主。本文探讨绝经后乳腺癌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及中医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以“虚证”立论,然而“虚证”与“瘀证”联系紧密,在骨质疏松症的辨证中应当对“瘀证”同样重视。GPX4通路可抑制人体细胞铁死亡中关键物质细胞内活性氧堆积,并对细胞铁死亡引起的组织特异性消融起重要调控作用,是目前研究细胞铁死亡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学者针对此通路做了大量研究,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GPX4通路介导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铁死亡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瘀证”理论与GPX4通路调控细胞铁死亡和骨质疏松症之间关系进行总结,发现GPX4通路调控下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铁死亡可降低骨吸收和骨形成,对骨代谢平衡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或加剧病情“。瘀证”理论指导下运用活血化瘀类方药可以干预GPX4通路调控细胞铁死亡,对“骨代谢稳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由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耦联失衡、骨的丢失大于骨的重建、骨微细结构破坏、骨的力学性能下降造成骨痛,甚至骨折。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与雌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甚至骨折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已有众多研究证实补肾方药能够明显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并且具有整体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中医独有优势。本文从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探讨补肾方药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为补肾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复杂,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等因素有关。为了更好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文对其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从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常分化3个方面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是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就近10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机制研究做一回顾和综述。现有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对雌激素水平、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肠道菌群、骨形态与骨生物力学、相关信号通路等的调控,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骨折的发生率。但是在临床循证研究设计和实验机制研究方面应该进一步深化,为针灸治疗此病提供可靠的高级别证据链。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理及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骨代谢及提高骨密度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实步证实,就其治病机制提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督脉,足太阳经和足少阴经病之列,针灸此经脉穴对机体(肾-髓-血-脑-骨)有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生化检查及骨代谢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生化检查及骨代谢标记小原范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因好发于绝经后妇女而命名,是由于雌激素的急剧减少导致骨吸收异常亢进而发生的。为了探求其预防方法,必须致力于绝经前或绝经早期患者骨量的测定,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再者,如能与定期骨量测定相...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等问题。与中医"骨枯"、"骨痹"、"骨痿"、"骨极"等病的描述类似。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医传统认为与肾的关系密切,而肝脾两脏功能失调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肾、肝、脾三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从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