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286例,分为印戒细胞癌组(55例)和非印戒细胞癌组(231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印戒细胞癌组女性患者占50.9%(28/55),≤60岁患者占65.5%(36/55),肿瘤浸润至黏膜层患者占63.6%(35/55),术后5年生存率为90.9%;非印戒细胞癌组女性患者占35.9%(83/231),≤60岁患者占31.2%(72/231),肿瘤浸润至黏膜层患者占47.2%(109/231),术后5年生存率为81.9%。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常见于年轻女性,肿瘤多浸润至黏膜层,术后短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杨锦旭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51-4052
目的:分析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常规切片HE、AB、黏液卡红染色,对42例胃印戒细胞癌进行病理观察。结果:胃印戒细胞癌的男女发病比例无差异,但发病年龄女性比男性年轻;癌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黏液分泌特点;癌的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比率成正比。结论:结合文献复习,进一步了解胃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发生、形态特征、淋巴结转移等,以提高治疗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3-17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FPR)与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0例膀胱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FPR的最佳临界值为0.0977,以术前FPR是否大于0.0977分为低FPR组、高FPR组。术后随访3年,观察生存情况,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低FPR组和高FPR组在TNM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糖尿病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3年随访,共有139例生存,生存率为69.5%,6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0.5%。低FPR组和高FPR组的肿瘤进展率分别为22.7%(20/88),39.3%(44/112),中位PFS分别为62.5个月、32.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级、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其他手术史、FPR≤0.0977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P0.05)。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FPR≤0.0977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FPR的升高可显著降低膀胱癌患者的OS和PFS。结论术前FPR是膀胱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其用于评估膀胱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龙 《吉林医学》2013,34(13):2523-2524
目的:研究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形态、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6例胃印戒细胞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于胃窦23例,胃角14例,胃体10例,胃底2例,贲门1例,胃窦与胃体同时受累12例,胃体与胃底同时受累2例,累及全胃2例。早期胃癌15例,中晚期胃癌51例。结论:胃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肿瘤限于黏膜内者或仅浸润至黏膜下层者预后好,而弥漫浸润胃壁各层时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胃印戒细胞癌病理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5%.居首位。但胃印戒细胞癌相对较少。现将本院1997年至2003年胃印戒细胞癌28例(其中误诊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402例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FAR的最佳截断值,并分为高FAR组和低FAR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不同FA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确定不同FAR水平患者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资料,预后危险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最佳截断值为0.091,约登指数为0.403。术前不同FAR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肿瘤位置、肿瘤长径、神经和(或)脉管侵犯、T分期、N分期、TNM分期、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前糖类抗原(CA19-9)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不同FAR水平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60岁(HR=1....  相似文献   

7.
8.
薛静 《新疆医学》2002,32(1):50-50
一、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7岁,1998年11月因反复上腹部胀痛4个月,加重伴呕吐2周入院。连续3次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遂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经2次全身正规静脉化疗后病情缓解。1999年8月患者无意间发现腹部切口处有3~5个皮下硬结,色红,固定,微痒。1周后皮下硬结相继消退,又2周后腹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总结15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15例患者发生网膜转移1例,淋巴结转移10例;发病部位以胃窦部小弯侧多见(7例);病变类型多为溃疡型(9例);术前4例患者出现血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结论:胃印戒细胞癌是弥漫型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发现时常浸润全层,多伴有淋巴结转移,血CEA水平增高对早期诊断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经胃镜检查后病理确诊的82例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胃印戒细胞癌82例,青年女性发病率高于其他类型胃癌,男女之比为1.34: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腹痛腹胀为主(72.8%),病变部位以胃窦(25.6%)多见;进展期胃癌占91.4%,形态以Ⅲ型最多见。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并不少见,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病灶以胃窦部多见,进展期胃癌占多数,形态以Ⅲ型最多见。  相似文献   

11.
赵静  石志浩  苏芳  李坚  陈萍 《热带医学杂志》2023,(9):1188-1192+1197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39例,收集第1个治疗周期前和2个治疗周期后的FAR,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CIST1.1)进行近期疗效评估,分析患者治疗前FAR水平及治疗前后FAR动态变化水平(dFAR)与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将NSCLC患者第1个治疗周期前FAR分为FAR<0.112 7组(n=72)和FAR≥0.112 7组(n=67),FAR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吸烟状态、治疗方案、TNM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PS)评分、转移器官(骨、肺、胸膜、其他)等临床基本资料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t=0.212,χ2=0.527、4.905、0.311、5.761、0.01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内镜表现、病理表现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70例胃印戒细胞癌的内镜、病理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青年女性,临床以腹痛、腹胀为主,其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及腹块、腹水,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癌,CEA在胃印戒细胞癌中呈广泛的强阳性表达。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青年女性,易在胃壁弥漫浸润性生长,掌握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胃印戒细胞癌粘蛋白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印戒细胞同源于一个细胞前体,即起源于胃腺颈部细胞。在观察以不同类型细胞为主的印戎细胞癌与预后的关系时发现,A型或B型患者5年生存率较C型患者为低(P<0.05)。不同类型的癌细胞有不同的凝集素标记,其中PNA主要表达于B型癌细胞;PHA主要表达于C型癌细胞。对印戒细胞癌的进一步分型有一定帮助,有利于对患者的预后做出初步的判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对82例经手术治疗的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32%,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溃疡情况(P=0.031)、浸润深度(P=0.023)、肿瘤大小(P=0.035)及脉管癌栓(P<0.001)有关,合并有溃疡(P=0.042)、浸润至黏膜下层(P=0.035)、肿瘤直径≥20 mm(P=0.032)及有脉管癌栓(P=0.002)是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合并有溃疡、浸润至黏膜下、肿瘤直径≥20 mm及有脉管癌栓的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应作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临床内镜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FPR)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按照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36例,死亡组90例。收集患者基本特征、肿瘤最大直径、生化指标特征等信息,分析FPR与非小细胞癌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判定FPR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临界值,采用COX回归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6%(36/126)。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吸烟、淋巴转移、肿瘤最大直径≥3 cm、FPR增高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患者FPR水平按照ROC曲线预测的最佳临界值30.36分为两组,FPR高水平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2.0%(1/50),低水平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46.1%(35/76)。经log-rank χ2检验,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57.908,P<0.001)。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 FAR)与胰头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9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术前FAR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胰头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头癌患者术前高FAR、高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低分化以及肿瘤直径≥4cm与胰头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Ca19-9、术前高FAR、高TNM分期以及低分化是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FAR组患者第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3%、37.5%,高FAR组患者第1、3年生存率分别为32.4%、3...  相似文献   

17.
[背景 ]探讨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 .[病例报告 ]对 1998~ 2 0 0 1年间在我院施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 2 32例中的 16例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讨论 ]胃印戒细胞癌特点为病人平均年龄低 ,男性多于女性 ,朝鲜族多于汉族 ,多发生于胃小弯侧及幽门部 ,大体形态以BorrmannⅢ型居多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附属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均在发病4.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根据溶栓后有无出血将其分为出血转化(HT)组和非出血转化(NHT)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FAR及其他检验与影像结果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AR对阿替普酶溶栓后HT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算出最佳截断值,评价FAR对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248例患者,HT组42例,NHT组206例。HT组舒张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FAR、大面积梗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二聚体及凝血酶原时间高于NHT组,白蛋白、淋巴细胞、尿酸、肌酐低于NHT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293,95%CI:1.010~1.655,P=0.042)、纤维蛋白原(OR=1.025,95%CI:1.014~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 SIRI)、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min ratio, FAR)联合评分(SIRI-FAR)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9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资料,确定SIRI-FAR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分组,比较各组SIRI-FAR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因素。结果 SIRI、FAR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9和0.09。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3组,组间比较显示,SIRI-FAR评分与病灶最大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后辅助治疗、分化程度及SIRI-FAR 2分组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SIRI-FAR评分在预测ESCC患者预后中起积极作用,术前SIRI-FAR评分越高,预后越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237例行G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的血液检测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FAR组和高FAR组,分析两组的FAR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N分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FAR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为0.0707,此时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2.5%,特异性为76.0%。统计结果显示,血清FAR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FAR、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脉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