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高血压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闵行区2002-2004年高血压社区管理资料。一级医院每年对首次就诊的35岁以上患者测量血压,筛查高血压患者。于2000年和2001年,闵行区在试点社区开展对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从2002年起,闵行区全面开展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2002、2003年要求各社区按估计患者数的15%(监测点为25%)的比例纳入管理,2004年要求按25%(监测点为50%)纳入管理。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建立随访登记表,根据血压水平分1、2、3级,随访监测间隔时间分别为6个月、3个月和1个月,定期监测随访者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和非药物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随访次数达应随访次数的3/4为规范管理,有1/2以上时间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判定为血压得到控制。结果3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6.00%。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社区管理覆盖率52.86%,覆盖率最低的为35岁~组,最高的为85岁~组。2004年,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控制率达56.98%。结论社区管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对降低患病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级医院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的实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防治高血压有利于减少或推迟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生。上海市把高血压防治列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的重点项目。如何建立在健康人群中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机制 ,一直是高血压防治项目工作的重点。为此 ,上海市卫生局 1999年出台了《关于在本市一级医疗机构开展 3 5岁以上病人测量血压工作的通知》 ,并在 2 0 0 0年初 ,对该政策的实施作了初步评价。1 背景1.1 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严重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上海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全国解放以来 3次血压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简称“标准化测压”)模式用于社区高血压筛查的效果。方法从上海市奉贤区简单随机抽取4个社区,根据社区来源不同将筛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以社区非高血压患者作为筛查对象人群,干预前两组均采用常规测压方法,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研究。干预组采用有人值守的标准化测量血压方法作为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测压方法。采用SPSS 20.0进行χ2检验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间血压末位数分布均衡性,通过正态性检验比较两组间血压值分布情况,通过倍差法分析干预措施前后血压升高率的变化。结果参与干预组标准化测量血压的社区居民共15 368人;参与对照组常规测压社区居民共19 811人。干预组干预后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9.55%~10.41%,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均衡(P值分别为0.932和0.871),对照组干预后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1.31%~42.58%,SBP和DBP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不均衡 (P均<0.001)。通过为期1年的标准化测量干预,干预组干预后血压升高率为26.29%,与人群抽样调查结果接近,干预组血压升高率增幅是对照组增幅的7.61倍(OR=7.55,95%CI:6.75~8.57,P<0.001)。结论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模式适用于社区高血压筛查测压,数据质量高于常规测压模式。  相似文献   

4.
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项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理由1.1 由于高血压早期可无症状,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因此早期检出高血压并及时给患者治疗和健康指导,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2 我院作为卫Ⅶ项目示范医院,要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和高血压防治综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闵行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社区三级管理工作现状,为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措施的制订和开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脑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的方法及标准,对我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1)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3.58%,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2.24%,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4.91%。(2)35-44岁组患病率为3.50%,45-54岁组患病率为11.81%,55-64岁组患病率为17.75%,65-74岁组患病率为31.49%,75-84岁组患病率为37.59%,≥85岁组患病率为25.65%。(3)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及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原有三级网络功能削弱,高血压管理失访率达15.32%。结论:(1)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2)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危险性增加;(3)在高血压三级管理工作中三级网络的作用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加强网络功能建设及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4)为提高高血压社区的管理率和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建立高血压患者特证制度很有必要;(5)防制慢性病作为一项公益性的工作还埯加强政府部门多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探索一级医院首诊测量血压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5岁以上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高发年龄,如何从正常的健康人群中检出高血压患者,并纳入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2004年起通过实行按项目拨款后对闵行区一级医院35岁以上首诊测压产生的影响。方法每年以拦截法随机抽查部分病人进行首诊测压工作质控,并对2003-2007年全区一级医院35岁以上首诊测压工作质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全区共质控抽查了一级医院35岁以上首诊病人1150人,其中测压1005人,测压率87.39%;登记637人,登记率68.49%;规范数432人,规范率46.45%;复诊数482人,复诊测压数373人,复诊测压率77.39%;首诊测压工作中测压率、登记率、规范率纳入卫生局项目经费指标并在落实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3-2005年测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4,P〈0.01);2006-2007年规范测压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P〈0.01);而复诊测压工作质量变化不大,甚至有下降趋势。结论35岁以上首诊测压工作是提高血压知晓率,早诊断、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重要途径,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利用首诊测压年度工作质量下拨项目经费较大地促进和规范了该区一级医院首诊测压工作的开展,应继续扩大经费指标范围,将复诊测压纳入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标准化血压测量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的效果。方法:2021年7月—2022年3月,选取上海市黄浦区开展标准化血压测量服务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仅提供常规血压测量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高血压患者2 5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 299)和对照组(n=1 296),观察组给予标准化血压测量,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测量。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尾数偏好及相关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尾数分布范围分别为9.16%~10.55%、9.39%~10.55%,分布均衡;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尾数分布范围分别为0.08%~41.13%、0.31%~43.60%,分布不均衡。标准化血压测量的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血压测量的血压异常检出率。结论:标准化血压测量的数据质量优于常规血压测量的数据,因此应加强标准化血压测量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26个试点社区居民免费血压测量工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据 1995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 ,上海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经占人口总死亡的首位 ,达到了 30 %以上。如果在社区范围内 ,把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就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 1996年上海市行为监测中心提供的资料 ,上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社区≥35岁居民的诊室血压控制情况,为开展社区自动诊室血压测量提供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黄浦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 975名就诊居民进行调查,分析诊室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黄浦区居民社区诊室血压达标率为78.2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在职、自报高血压患者、自报糖尿病患者、测压前休息、测压静息行为人群的血压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高血压知晓、糖尿病知晓、测压前休息、测压静息行为是诊室血压达标的保护因素。结论 针对诊室血压的影响因素,应加强规范测压行为的宣传,尤其是提升中青年人群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11.
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指导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指导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家庭进行为期1a的指导,内容包括高血压一般知识、测压方法、药物应用、生活习惯、心理和运动量等方面,并对指导前后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和比较。结果家庭指导前血压稳定55例,基本稳定29例,不稳定21例;家庭指导后血压稳定74例,基本稳定24例,不稳定7例;家庭指导后患者血压稳定性优于家庭指导前(χ^2=8.0769,P〈0.01)。降压效果家庭指导后亦优于家庭指导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指导可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稳定性和降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我国曾于 195 9、1979、1991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人群高血压普查 ,1991年调查显示 ,我国 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11.3 %,且以每年 3 0 0万左右患者的速度递增 ,推算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 1亿 ,高血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 ] 。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是最常见的危及生命和致残率很高的慢性病之一[2 ] 。由于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且无法彻底治愈 ,早期并无症状 ,一旦感到不适也许已经产生器质性病变 ,因此高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诊室血压正常的高血压痛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客观的评价目前社区血压控制情况。方法选取长期在笔者处就诊随访且诊室血压正常的80例高血压病人,予以动态血压检查并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病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显著多于60岁以下的病人(X^2=16.07 P〈O01);使用短效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使用长效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人(X^2=15.89 P〈0.01)。结论大部分诊室血压正常的高血压病人中存在着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在高血压防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诊室血压的控制,还应重视夜间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长效降压药物应作为降压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据某省会城市近期的~项调查显示:该市居民患病后在区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比例高达73.9%,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比例仅为25%左右。是该市不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吗?答案是否定的。该市2006年底就已建成了1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96%的城市人口;并建立了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提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血压测量次数对藏族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影响,为规范血压测量次数,准确诊断青少年血压偏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年8-9月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开展的“藏族青少年血压偏高影响因素调查”项目。采用方便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纳入2 822名12~17岁藏族青少年,其中男生1 275人(占45.2%)。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连续3次血压测量,依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610-2018《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进行青少年血压偏高的诊断。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分别探讨不同的测量次数及其组合对血压均值和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第1、2、3次的平均SBP和DBP值分别逐渐下降[SBP依次为(112.7±9.7)、(110.7±9.7)、(110.2±9.5)mmHg(1 mmHg=0.133 kPa);DBP依次为(62.7±8.2)、(61.1±8.5)、(60.6±8.5)mmHg;趋势检验P<0.001]。基于第1、2、3次血压值诊断的血压偏高检出率依次为12.8%、8.7%和7.9%(趋势检验P<0.001)。基于第2次血压值、基于第2、3次血压均值诊断的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7%和7.2%,P=0.039)。结论 随着血压测量次数的增加,青少年平均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逐渐下降。基于第2次血压测量值,足以用于筛查青少年血压偏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青岛市在保险模式从"疾病保险"到"健康保险"的转变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文章旨在了解青岛市高血压纳入社区管理后的发展现状.方法:分析青岛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关于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与防治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纳入社区管理后的高血压患者2006、2007与2008年1月到10月的就诊和医疗费花费情况.结果:高血压纳入社区管理符合其疾病特征并降低了参保人的负担,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相关政策,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血压在社区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居民社区首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及影响居民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的因素。方法 采用选择加随机.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江苏省1141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6%的居民在自感病重时会选择市级及以上医院.54.1%的居民在自感病轻时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居民愿意到社区首诊的原因前3位依次为就近方便、医疗费用低和服务态度好。卫生机构的类型是居民去社区首诊的主要因素。结论 居民择医观念是理性的,影响居民去社区就诊的关键因素是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乡市社区首诊制试行中存在着居民就医首诊不"首"、社区卫生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实施难等问题。制约社区首诊制有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一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二是上下级医院之间的协调不到位,彼此间存在利益冲突;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配备不足以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不够。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的满意度调查及认知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城市与郊区差异需进一步缩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涵建设应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