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改良残端疝囊处理方式在男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腹腔镜经腹膜前法(TAP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男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TAPP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残端疝囊处理方式(疝囊免剥离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残端疝囊处理方式(疝囊剥离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1 d、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1 d的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3.57±4.62) min、(3.46±0.83) d、(7.06±1.23) 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38±6.35) min、(4.38±1.04) d、(7.97±1.72) h,术中出血量为(3.21±0.68) 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68±0.84) m L...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男性巨大腹股沟斜疝完全剥除疝囊不旷置疝囊残端手术方式的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完全剥除不旷置疝囊残端和旷置疝囊残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112例男性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所需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早期和出院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不旷置疝囊残端组平均住院时间较旷置疝囊残端组短,术后早期切口、阴囊感染、血肿、硬块、鞘膜积液的发生率较旷置残端组低,阴囊水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内缺血性睾丸炎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残留神经痛、神经支配皮肤区域感觉障碍、睾丸萎缩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患者满意率较旷置残端组高。结论男性巨大腹股沟疝完全剥除疝囊不旷置疝囊残端的治疗效果满意,但对于年青生育期或复发疝解剖不清者,完全剥除疝囊必须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 1990年—1994年我们对12例残余疝囊积液症患者行开窗术,均获一次治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1例;年龄35—81岁,平均57岁。斜疝病史22—50年,平均35年。积液症出现于术后3天至2年;其中1例合并附睾结核,2例术后有睾丸外伤史。12例均为经连续4次穿刺抽液失败 相似文献
8.
本院自1997年开始采用疝囊残端旷置术对94例腹股沟斜疝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4例中年龄最大为10岁,最小为6个月,平均年龄5.3岁,其中右腹股沟斜疝59例,左侧24例,双侧11例;1岁以内12例,1.1~2岁44例,2.1~10岁39例,术后残留疝囊积液3例,没有发现阴囊血肿、切口血肿。1.2手术方法进入疝囊前按常规切开分离各层组织,提起疝囊后直向颈口剪开至颈部组织增厚处为止,顶端用1把止血钳夹住留作标志,将疝囊周围组织向疝囊切口两旁推开,用7号带针丝线在紧靠精索的疝囊颈部进入疝囊内,以内荷包缝合方式跨越精… 相似文献
9.
10.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的常见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约有1%左右的复发率,需再次手术治疗。为降低手术复发率,我科从2003年2月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作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87例,传统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组)18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阴囊血清肿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25.00±13.66 min,下床活动时间5.14±3.73 d,分别少于传统手术组的33.29±29.97min和18.52±7.8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 554.39±1 048.67元,高于传统手术组的3 422.45±1 634.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疼痛评分2.82±1.49分,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73 ±1.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无阴囊血清肿发生,而传统手术组有13例(7.03%)发生阴囊血清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发现对侧隐匿疝,具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横断疝囊与疝囊剥离应用于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疝囊剥离治疗,观察组给予疝囊横断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手术炎症指标、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疝囊处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术前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h、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断疝囊应用于TAPP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可以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减轻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无创方法 ". 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3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2例.经脐孔置入150腹腔镜,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上方1cm穿孔作操作孔,于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用自制穿刺针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围绕内环口于腹膜外层完成荷包缝合,缝线拉出体外打结. 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50分钟,平均31分钟,术后住院1-4天.戳口网膜组织脱出1例,无出血及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其中25例随访1-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并能同时发现对侧隐匿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病例资料。分别对106例腹腔镜手术组和105例传统手术组的患儿,就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住院时间等,腹腔镜手术组少于传统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术后疝复发1例,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成功;传统手术组术后疝复发6例,2例经腹腔镜、4例经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具有明显优越性,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60例,都给予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完成手术后痊愈处理,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对症处理好明显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3.3%。结论: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的应用简单有效,仍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