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6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45例,慢性主动脉夹层23例。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53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11例,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4例。急诊手术39例(其中紧急手术19例),择期手术29例。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7例,升主动脉加右半弓置换术6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术3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置入术4例,Bentall手术34例,改良的Wheat术12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死亡5例(7%),其中急诊手术3例,急诊手术病死率8%(3/39);择期手术2例,择期手术病死率7%(2/29)。共随访58例,随访率92%(58/63),随访时间(37±22)个月(5~77个月),死亡4例,累积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100%,95%和86%。结论StanfordA型夹层的手术方式应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决定,正确的手术指征、技巧和脑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孙氏手术(主动脉弓部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的临床经验与随访结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73例急性A型夹层患者施行了孙氏手术,其中男6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6(26 ~79)岁.手术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30例;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术)加孙氏手术10例,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12例,主动脉瓣成形加孙氏手术21例(同时行主动脉窦重建1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9例,术后通过CTA评价胸腹主动脉塑形及假腔愈合情况.结果 体外循环平均(248.1±69.8)min,选择性脑灌注(38.2±10.5)min.手术死亡5例(6.85%,5/73例).术后60例随访2个月~7.6年,术后3个月CTA复查显示,91.7%的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在膈肌水平形成血栓,患者术后1、5和7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7%、87%和81%.结论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且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夹层术后监护与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134例行胸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系统监护.根据患者的各系统状况和主动脉夹层特点,给予相应的支持对症治疗,尽早积极有效地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平均ICU停留时间(78±53)h;术后死亡5例;一过性脑功能紊乱19例,延迟苏醒1例,脑血管意外3例,截瘫1例;低氧血症31例;心肌缺血1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4例;术后感染3例.结论 术后加强各系统的监护,尽早对高危因素分析与评估,有效预防、积极处理各系统并发症,是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累及主动脉弓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孙氏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233例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将可能与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孙氏术后院内死亡23人,占9.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肢体缺血、体外循环超过268 min为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将此3种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0.017,OR=1.062)、体外循环超过268 min(P =0.001,OR =6.150)为孙氏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和长时间体外循环(超过268 min)为孙氏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能减少术后死亡. 相似文献
5.
6.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现已逐渐成熟,成为临床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腔内治疗拥有创口小,围术期死亡率低的优点,但长期随访结果相比开放手术缺少明显优势。TEVAR术后胸主动脉段虽得到处理,但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在远期随访中会出现瘤样扩张、新发破口以及分支血管支配的器官缺血、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为减少该类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7.
罗程贾博钟永亮葛翼鹏里程楠乔志钰胡海瓯朱俊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3,(9):564-567
目的评估新型弓部阻断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夹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6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新型弓部阻断孙氏手术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早期临床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66.66±32.8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100.49±19.96)min, 停循环时间(3.97±1.63)min, 最低鼻咽温度(25.716±1.304)℃, 最低膀胱温度(26.209±1.552)℃。全组患者住院死亡2例(2.98%), 脑梗塞3例(4.48%), 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5.97%), 截瘫1例(1.49%), 需持续透析的肾衰竭4例(5.97%)。结论新型弓部阻断技术应用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安全可靠, 是提高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疗效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外科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效果和临床经验,分析影响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8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54例,女27例;年龄19~77岁,平均(41.6±11.7)岁.合并高血压48例,马方综合征15例,主动脉根部瘤7例,主动脉窦部扩张、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缩窄各1例.其中二次手术18例,三次手术4例.对再次手术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主动脉弓部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16例,同期Bentall手术7例,升主动脉替换2例,David手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1例;胸腹主动脉替换31例;支架象鼻术24例,同期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5例,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3例,左锁骨下动脉重建2例,双瓣置换1例,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1例;胸降主动脉替换9例;内漏修补1例.术后2例死于出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均为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患者,住院病死率2.5%(2/8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6/81例),其中二次开胸止血3例,呼吸功能不全气管切开1例,术后食管瘘开胸探查+空肠造瘘1例,声音嘶哑1例.全组无截瘫及卒中.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马方综合征是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 外科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早期效果满意,中、远期结果需进一步随访.马方综合征是需要再次手术干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例患者(其中4例行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术后和随访结果。结果3例一次性介入治疗成功,2例没有内漏,1例Ⅰ型内漏;随访期间复查夹层闭合良好。1例术中导引钢丝无法从真腔进入远端而放弃介入治疗,另1例因动脉弯曲变形而不宜行支架治疗。结论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近、中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大样本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缺血侧下肢股动脉及右腋动脉插管行孙氏手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外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12例采用缺血侧股动脉人工血管及右腋动脉双插管治疗的合并下肢缺血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4±8.4)岁。合并单侧下肢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51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收治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5~63(47.2±11.1)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增强CT、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等明确诊断。手术方式包括Bentall+Sun’s手术29例,Bentall+二尖瓣置换+Sun’s手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17例,主动脉窦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Ⅰ期)+Sun’S手术(Ⅱ期)+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Ⅲ期)1例。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320.6±77.3)min,体外循环时间(190.4±63.4)min,心肌阻断时间(123.2±45.1)min,低温停循环时间(28.2±11.1)min,住院时间(13.4±4.2)d。死亡2例,死亡率为3.9%,其中术中出血死亡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死亡1例。并发症包括出血、截瘫、瓣周漏、胸骨哆开各1例,内漏2例。术后随访49例,随访时间3~48(25.3±10.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原因,总结其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行Bentall手术2例,胸主动脉置换术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呼吸及肾功能不全1例,声音嘶哑1例。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术后再发与原发病、血压控制不良、第1次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关,急性DeBakey、型患者应行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近端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连续收治1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23 ~ 61岁,平均44岁.其中8例为马方综合征.中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顺行脑灌注下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术).其中单纯行孙氏手术12例;同期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手术)3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entall+ CABG)1例,冠状动脉吻合口漏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结果 再次手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66±40)个月.体外循环(193±49)min,心肌阻断(90±28) min,选择性脑灌注(22±10) min.术后气管插管(17±10)h.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左下肢轻瘫1例随访期间好转;开胸止血、乳糜胸和胸骨后感染各1例,均于治疗后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前均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支架段假腔血栓形成.随访3~42个月,平均17个月.1例术后3个月因远端夹层破裂死亡,1例术后6个月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1例因胸降主动脉扩张合并内膜残余破口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当主动脉弓扩张速度超过0.5 cm/年,或直径扩张至5 cm以上(或扩张至4.5 cm但合并弓部破口或马方综合征)时,应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孙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死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治疗方式,探讨其手术技术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1 24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35~66(54±7)岁。19例患者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1例。AC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5例,AS型(DeBakeyⅡ型)4例。AC型患者中行孙氏手术(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10例,部分弓置换5例;19例患者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4例患者术中取出位于右冠开口的支架。本组住院死亡1例,主因术前合并脏器灌注不良,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平均随访30(18~56)个月,其中1例因冠状动脉吻合口漏行二次漏修补术,1例因远端夹层新发破口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1例因左主干支架闭塞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因髂动脉闭塞行股股转流。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史是否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共384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6例术前有心脏手术史:Bentall手术16例,升主动脉替换术7例,Wheat手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Bentall加二尖瓣手术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将可能与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孙氏术后院内死亡共31例,占8.07%.有心脏手术史患者36例中共死亡3例,占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为术前危险因素;体外循环时间超过300 min,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需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术中危险因素.将此4种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P=0.038,OR=2.43)、体外循环超过300 min(P<0.001,OR=12.05)为孙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手术史不是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心脏手术史患者术后住ICU时间(2.09±1.89)天,首次手术患者(2.71±3.01)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有心脏手术史患者术后机械通气(30.09 ±33.42)h,首次手术(33.86±40.98)h,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1).有心脏手术史患者术后因出血导致二次开胸率3.03%,首次手术1.8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 心脏手术史不是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显著增加.对于有心脏手术史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该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病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指累及升主动脉的所有类型,包括DeBakeyⅠ、Ⅱ以及DeBakey ⅢA型(逆行向弓部以上撕裂)。发病14d之内为急性期。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凶险,病死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36%~72%的患者可在发病后48h内死亡,62%-91%的患者在发病1周内死亡。死亡原因多为心包填塞、冠状动脉血供阻塞或因严重主动脉反流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因此,积极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是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传统的开放主动脉置换手术虽可有效地治疗此类病例,但由于有较高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使学者们不断探索、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根部的个体化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0月77例ATAAD资料,均在急性期(发病时间<14 d)行全主动脉弓替换及降主动脉支架象鼻人工血管置入术(孙氏手术),根部施行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外科操作方案,应用“三明治”法31例,改良“三明治”法37例(人工血管片内衬和夹入,外垫毛毡条,其中3例冠脉开口撕裂行“铜钱样”牛心包片修复冠脉开口及窦的根部成形),Bentall术5例,Wheat术1例,改良David术1例,改良Cabrol术2例。其中5例行单支或多支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死亡5例,其中2例心肌灌注不良,1例肾灌注不良,1例下肢灌注不良,1例病房猝死。出院72例,其中2例术后直接应用床旁血液滤过,术后出血二次开胸1例,胸骨愈合不良再次胸骨固定1例。出院前全部复查主动脉CTA及心脏超声,无主动脉瓣大量反流,无近端吻合口漏及残余夹层。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临床症状,无死亡。术后随访心脏超声及主动脉CTA,无主动脉瓣大量反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不同主动脉断端加固方法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有95例主动脉夹层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主动脉断端的加固方法不同,将其中72例患者(23例Bentall手术患者未纳入本研究)分为3组,A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8.67±9.23)岁,其中主动脉壁内外均使用毛毡条行“三明治”加固;B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48.00±9.17)岁,仅主动脉内膜内侧使用心包条加固;C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49.20±8.57)岁,主动脉断端不进行任何加固,与人工血管直接吻合。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转归情况。结果术后住院死亡8例[其中A组1例(4.35%,1/23),C组7例(18.42%,7/38)],住院死亡率11.11%。1例(A组)死于创面广泛渗血,最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例(均为C组)死于术后针眼、吻合口广泛渗血,循环不能维持;4例(均为C组)术后三尖瓣重度反流,继发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严重并发症包括肾功能衰竭5例,呼吸功能不全7例,严重脑梗死致偏瘫1例,轻瘫3例,延迟苏醒2例,下肢缺血坏死1例。术后胸腔引流量C组最多,A组胸腔引流量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4例,随访时间1~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5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只有1例定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余4例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可以拄拐行走;3例轻瘫患者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主动脉夹层断端的吻合质量异常重要,术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使用毛毡条行“三明治”加固可以减少吻合口渗血,预防吻合口撕裂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若主动脉夹层剥离累及冠状动脉开口,需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20.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手术时机、方式,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外科手术治疗的2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切除内膜撕裂、易破裂的部分主动脉,修复剥离内膜,再用人工血管移植成形或置换,再建主动脉管道,同期处理合并的心瓣膜、心肌缺血病变。结果全组急诊手术13例,亚急诊(限期)手术16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6.9%),其中1例术后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二次开胸止血6例,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3例,延迟苏醒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出院。随访24例(88.9%),随访时间23.6±10.1个月,1例行Bentall手术后16个月发生心内膜炎伴脑出血死亡,1例全弓置换 升主动脉置换术后26个月猝死,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尽早手术是降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根据夹层破口的位置、累及范围、主动脉瓣及根部增宽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术式,以简化的手术、良好的疗效为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