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差异.方法:以某大型三甲医院2016-2019年286833例DRG 入组病例住院费用为研究样本,通过广义线性模型,校正CMI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不同病组(ADRG)的住院费用变化趋势是否一致.结果: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广州市医疗保险病例住院费用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以C-DRG收付费模式为主、 DIP模式为辅的多元医保支付模式下,设计一套合适的病案首页数据存储模式。方法 对C-DRG收付费模式和DIP模式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采用病案首页双数据存储模式设计以适应多元医保支付要求,其中医生版病案首页用于C-DRG分组与结算,病案室版病案首页用于传统病案首页数据上报和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来源。结果 病案首页双数据存储模式设计不仅可以满足C-DRG收付费模式的要求,而且继续保留了传统病案首页的内容,适用性较好。升级后的诊断填写与同步功能确保了病历文书中所有诊断填写的一致性,缩短了病历诊断的填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结论C-DRG与DIP多元医保支付模式下病案首页双数据存储模式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述国内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相关文献,对我国目前医保改革过程中供方、需方、第三方运营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下医疗保障政策的变化,分析了当前DRG/DIP改革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满足供方、需方、第三方利益的运营策略,为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持续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相结合体系的构建,并应用于公立综合医院的儿科学科建设中,探讨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方法 应用政府平台提供的DRG和DIP评价体系,关联医院病案首页数据库,计算2018—2020年儿科住院患者对应的DRG和DIP评价指标,探讨实现医保控费和学科发展双赢的措施。结果 2018—2020年医院收治疑难重症病人能力、效率和安全变化不大,病例组合指数(CMI)分别维持在0.45~0.47(普通儿科)和1.43~1.54(新生儿科),时间和费用效率指数在0.74~0.87,没有中低风险组死亡,除了新生儿科的疑难患者比例在2020年从原来的24.68%降至17.71%。总体医保控费情况尚可,到2020年实现了普通儿科和新生儿科无亏损。收治的部分高CMI的病种具有发展潜力,如普通儿科的“病毒性脑、脊髓和脑膜炎,不伴合并症与伴随病”和新生儿科的“新生儿伴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早产儿伴严重问题”等。结论 DRG和DIP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构建,可不依赖第三方公司,实现学科建设发展态势、医保控费着力点、学科未来发展定位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河南省DRG试点医院实行DRG付费方式的控费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为河南省医改的推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河南省某DRG试点城市2017—2021年公立医院医保结算系统数据,选取某DRG试点医院为实验组,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同期未实行DRG的一家医院为对照组,比较2017—202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采用双重差分法对DRG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DRG支付实施当年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总额和个人负担费用由上升转为下降,降幅分别为6.4%和12.8%。DRG支付实施1年后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总额、医保基金支付费用和个人负担费用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22.6%、25.6%和16.9%。结论 DRG试点医院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控费效果显著,DRG试点城市付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为河南省DRG付费改革的推进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我国各地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DIP)的试点现状和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特征分析和经验总结。结果:共纳入DRG实证研究文献113篇,DIP实证研究文献77篇。在研究进程上,DRG和DIP都经历了初步发展期、瓶颈期和快速爆发期三个阶段。在指标应用上,DRG评价指标具有体系化、少而精的特点,DIP评价指标较传统,缺乏系统性。在实践效果上,DRG和DIP试点地区均呈现出医疗费用减少、医疗质量和效率提高的趋势。结论:目前我国DRG和DIP改革试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国家医保局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试点地区可通过积极探索DRG和DIP的深度融合等措施,促进公立医院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自2017年开始,作为全国首批应用C-DRG开展收付费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现已实施改革工作两年多。行政组织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文件指导始终贯穿于整个改革工作进程中。通过不断模拟测试、完善分组、健全标准、优化流程以及数据精准对接,在保障改革工作持续性的同时,以DRG为抓手,探索相关的医疗机构绩效评价和支付制度的改革研究,实现其对“三医联动”的作用,推动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相似文献   

8.
支付方式改革是医保改革中的“牛鼻子”,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而结余留用政策就是这个杠杆的支点。文章立足于“结余留用”政策导向,围绕“结余”如何确定、结余如何留如何用、“结余留用” 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阐释,以及医疗机构如何积极应对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在30个城市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改革工作,并于2020年在71个城市开展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试点工作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缺陷。结合现阶段医保支付改革进程,梳理DRG和DIP的内涵和异同点,结合DRG和DIP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并针对各服务主体如何优化DRG和DIP的融合发展模式提出建议与对策,为推进医保支付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后,三级公立医院人员对DIP的认知水平与学习培训情况,评价对DIP的学习能力,为更好地推进改革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第一批国家DIP试点H省的J市与G市的三级公立医院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96份。结果 三级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对DIP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学习和培训途径较为丰富。但整体上对DIP学习能力处于一般水平,探索性学习能力(17.84分)弱于利用性学习能力(19.49分),行政管理人员的对DIP的学习能力强于医务人员(P=0.02),认为DIP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人学习能力更强(P=0.03),具备一定DIP知识的工作人员对DIP的学习能力反而不高(P<0.001)。结论 在下一阶段,重点提高医务人员对DIP的认知水平,采用差异化培训,以实践促进对DIP认知的再提高,重视培养与利用DIP双元学习能力,提升医院可持续竞争优势。同步跟进基于DIP的医院绩效改革与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组(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对医院资金管理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以DRG、DIP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资金管理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医院资金管理优化策略。结果: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资金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医院应当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优化医疗服务定价策略,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同时提高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建设重视程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医院长期发展需求。结论:针对DRG、DIP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资金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医院资金管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的实施,对医院控费管理提出了变革性要求.医院作为医保政策落地的实践者,其在医保控费管理所做的探索与成效,直接反映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效果.本文以广州市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对医院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呈现全流程的医保智能控费管理模式的构建过程,进一步分析按病种分值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三级公立医院职工动态能力水平,为三级公立医院培养动态能力、适应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DIP试点H省的J市和G市三级公立医院员工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和Likert5量表,发放909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96份,通过R 4.2.1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对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的动态能力处于一般水平,为(38.62±9.98)分,对DIP的感知识别能力和重构创造能力较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类型、职称、DIP下诊疗行为、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对高质量发展关键点与运行关注点的认知特征是医院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对DIP知识的学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最大。结论 以实际付费提高医院职工对DIP改革的认知水平,重点培养对DIP知识学习能力,改变思维意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保证不同类型医院平稳渡过DIP改革的初期,以动态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医院在医保控费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产生的效果。方法:对医院在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管控前后的患者住院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施前(2020年6月-2021年4月),实施后(2021年5月-12月),研究对比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材料耗费等)以及医保基金等相关信息的运用效果。结果:实施前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高于实施后,医保基金结余低于实施后,比较统计值P <0.05;实施前的手术费、麻醉费以及基本医疗外费用与实施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前后的病患重复住院率比较降低0.1%,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在医院为患者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可有效提高医保控费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效率,对医、保、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规范》(C-DRG)收付费改革对三明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住院费用等的影响。方法 对三明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的医疗运行情况报表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改革前后各指标趋势的变化。结果 与改革前相比,C-DRG收付费政策实施后,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增长速度放缓,床位使用率逐渐降低(P<0.05),每床日平均费用缓慢增长(P<0.05),出院患者平均费用呈上升趋势,出院者药品费用占比缓慢增长(P<0.05),检验检查费用占比每月降低放缓(P<0.05),医疗服务费用占比有所下降(P<0.05)。结论 C-DRG收付费改革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次均费用影响不大,费用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政策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运用统计描述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DIP政策对关键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 DIP实际付费后平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自付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病案书写质量有所提升,受多种复合因素影响,双重差分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龙江省国家试点城市DIP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DIP改革的推进,要持续完善病案书写质量,提高分组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监管考核体系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制定全省统一的DIP监测指标体系,不断提高DIP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门诊与住院支付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门诊与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城市的试点经验,总结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运行逻辑、影响机制与实施效果。为推动建立健全管用、高效、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实现“分类结算、协同推进”的医疗服务综合治理机制,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经验参考。该文章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基金层面,提出优化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治理路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DRGs是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也开始探讨DRGs支付方式,试图在医保控费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国外DRGs相比,中国式DRGs具有独特的控费机理,其控费效果如何会受到许多环境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月1日,广州市医保付费方式由定额结算付费正式转变为按病种分值付费。这种付费方式能够对医疗费用上涨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对医疗服务中医方、保方与患者三方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整,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有效卫生资源的作用。从保方来说,支付方式的转变,可达到“总盘子不穿洞”的目的,但对院方来说,医院医保管理模式必须从以“量”增收向以“成本”提效转变。2020年广州某三级医院(以下简称A医院)从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政策及核算规则出发,提炼影响支付方式的关键要素,“抓大放小”,转变了以往亏损严重的情况,达到了扭亏为盈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梳理福建省三明市C-DRG收付费和厦门市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改革背景与发展历程,比较两者基本概念、适用范围、病组与标准形成机制、技术支撑、结算政策等实践情况,两者有较多的相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需尊重多元诉求、因地制宜,综合两者优势有利于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