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当前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改革现状,提出新形势下公共卫生绩效工资改革建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调查了解我国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保障方式、绩效工资总额核定和绩效工资分配状况。结果绩效工资保障方式有三种:参公管理、全额拨款和差额补助,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绩效工资总额核定"参公管理"与"全额拨款"总额基本固定,差额补助通常也是总额控制;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参公管理与级别挂钩,全额拨款基本是与职称挂钩的大锅饭,差额补助靠创收进行分配。建议绩效工资保障方式"全额预算、收支两条线";绩效工资总额尤其是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实行动态管理,奖励性绩效工资T=原奖励性绩效工资T2×工作量系数N1×质量系数N(2即T=T2×N1×N2);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要充分考虑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等要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体现导向性和公平性的新型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成立绩效考评分配办公室,使用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评价项目,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分开核定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相对岗位价值。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明显向临床一线工作量大、技术难度强、风险程度高的岗位倾斜,实现了业务单元目标管理与奖励性绩效预算有机结合。结论:基于RBRVS的绩效评价分配方案,能够体现岗位工作数量、强度、难度、效率和质量,可以作为医院奖励性绩效分配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军队医院改革,有关部门对军队医疗岗位绩效津贴进行进一步规范。文章针对军队医疗岗位绩效津贴管理的现行政策,从三个方面分析其主要特点,指出其存在核算基础前后不够一致、分配系数要素不够全面、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科室权重系数不够科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并从采用标准化综合系数、建立个性化考核体系、实行同质化补贴基数、完善多元化总额结构等四个方面探讨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军队医疗岗位绩效津贴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算肿瘤科各工作项目的相对价值,结合门诊和住院总工作量,计算肿瘤科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工作量转换系数。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方法确定肿瘤科医生6类37个工作项目和基准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综合考虑各项目的工作时间、体力消耗、脑力消耗、预期风险,确定各工作项目的相对价值。结果 病例书写、辅助检查、辅助检验、治疗性操作、住院常规工作、门诊诊疗工作分别以入院病历书写、心电图、生化检查、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查房、副主任医师门诊为基准项目,其相对价值(权重)分别为0.095 5、0.091 7、0.124 2、0.216 9、0.238 9、0.232 9。结论 结合2021年某月门诊、住院工作量以及收费数据,经计算获得每床日标化工作量是每门诊标化工作量的6.6倍,即每床日工作量约等于6.6个门诊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于标化工作量的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经费补偿新机制。方法:根据浦东新区人员补偿相关政策文件,利用2017年数据进行模拟测算。结果:A、B、C、D 4类社区人员经费实际补偿总额均未达到理想水平,其中A类缺口最小、C类缺口最大;4类地区标化工作量实际单价均低于理想水平,B、C类社区单价差较大;在现有人员经费补偿总额内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对各类社区人员经费补偿总额进行优化调整,A、D类需要核减部分人员经费给B、C类,其中A类需核减较多人员经费;优化调整后A、D类标化工作量单价低于实际单价,B、C类标化工作量单价高于实际单价。结论:岗位目标年薪核定是人员经费补偿新机制的关键,应尊重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合理界定岗位目标薪酬;同时,增加政府社区卫生投入,科学核算标化工作量,完善质量考核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合理分配绩效工资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科室更好发展。借鉴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理论,综合员工岗位级别、学历、职龄、工龄,分别确定心脏检查项目、血管检查项目、腹部检查项目岗级系数,按实际工作量、标化工作量汇总员工工作量,合理、公平地分配科室员工绩效工资,并按月度、年度进行绩效考评,落实奖惩。指出,合理定岗是核心,信息系统是支撑,公开透明是原则,定期修订不可少。只有建立全面、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促使科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梳理绩效考核项目,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奠定基础,为厘定自身绩效考核项目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0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绩效考核项目进行盘点,并确定存在的问题;于2020年12月—2021年7月,借助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组织6轮焦点小组会议,对现有绩效考核项目进行重新梳理。结果: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在用的绩效考核项目有594项,存在过度拆分等问题。经过6轮焦点小组会议,最终梳理出新版项目共502项,包括426项基本医疗项目和76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留科研等专项激励项目。结论:重复激励、过度拆分等会给绩效激励机制埋下隐患;借助六西格玛理念所梳理的新版绩效考核项目,严格遵循了从定义筛选规则起步,经过测量并分析多方面建议,从而优化考核项目,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薪酬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10月1日起,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梳理绩效考核项目,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奠定基础,为厘定自 身绩效考核项目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0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绩效考核项目进行盘点,并确定存在的问题; 于2020年12月—2021年7月,借助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组织6轮焦点小组会议,对现有绩效考核项目进行重新梳理。结果:上 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在用的绩效考核项目有594项,存在过度拆分等问题。经过6轮焦点小组会议,最 终梳理出新版项目共502项,包括426项基本医疗项目和76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留科研等专项激励项目。结论:重复激 励、过度拆分等会给绩效激励机制埋下隐患;借助六西格玛理念所梳理的新版绩效考核项目,严格遵循了从定义筛选规则起 步,经过测量并分析多方面建议,从而优化考核项目,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薪酬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正在实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意在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的同时,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试点工作从2009年10月开始,将事业单位职工绩效工资分成基础性工资(岗位+薪级)占70%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两部分,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在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由单位在主管部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工作量考核为理论框架,构建三类护理绩效点数测算模型,分析不同模型应用于工作量考核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确立护理单元绩效考评方案指标体系,以样本医院患者数据为基础,测算不同方案下护理单元绩效点数。结果:构建了单独使用DRG指标(方案1)、单独使用RBRVS指标(方案2)、DRG+RBRVS(方案3)三类绩效点数测算模型。结论:方案1侧重对诊疗结局的评价,不可用于评价设置虚拟床位的护理单元;方案2侧重资源消耗,体现多劳多得,适用于护理过程复杂的科室;方案3从护理全局出发,在兼顾公平的情况下,重塑了绩效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新医改背景下体现公平性的新型医技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引入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体系,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实现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分开考核,独立设置医技单元绩效分配方案,抽取绩效改革前、后医技单元同期月均绩效进行比较。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向医技工作量大、技术强的单元倾斜。结论: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的医技绩效分配方案,能够体现医技工作的数量、质量,可以充分调动医技人员积极性,并作为医技绩效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期,天津市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全科门诊建设,采取科室整合、服务流程再造等措施,推广预约就诊、定向分诊、诊前健康管理服务、诊间履约服务和诊后复诊预约的标准化服务流程。流程改造带来了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之间的服务协作和医疗、预防及康复服务之间的融合,概括来说是"先服务,后诊疗"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对"以经济收入"为主要参考的绩效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考核"服务"岗位与"诊疗"岗位绩效,对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岗位(除部分行政岗位)分为一般诊疗类项目、健康管理类项目和医技检验类项目,根据项目的不同特色进行标化,为服务模式转型后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广东省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评估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项目绩效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多那比第安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型为基础,并参考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政策及相关文献,初步拟定广东省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项目绩效评估指标群。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应用德尔菲法对16位来自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以确定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11%和100.00%,专家权威程度为0.84和0.8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9和0.318,第2轮咨询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0.20,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构建了由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用于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项目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新“医改”方案也指出,完善公立医院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以岗位工作量为基础、重视医院质量控制的量化分配模式,本刊编发此文以资交流,也希望各位同仁参与探讨,为完善绩效工资制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体现公平性的新型行政后勤二级单元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引入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体系,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实现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分开考核,独立设置行政后勤单元绩效分配方案,抽取绩效改革前、后行政后勤二级单元同期月均绩效进行比较。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向工作量大、技术强的个人倾斜。结论: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的行政后勤二级单元绩效分配方案,能够体现后勤工作的数量、质量,可以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积极性,并作为行政后勤二级单元绩效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体现公平性的新型护理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方法:引入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绩效体系,成立医院绩效考核办公室,建立医院内部岗位相对价值比较机制,实现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分开考核,独立设置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方案,抽取绩效改革前、后护理单元同期月均绩效进行比较。结果:新绩效分配方案实施后,绩效分配向病区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强的单元倾斜,同期月均护理单元绩效有所提高。结论: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护理绩效分配方案,能够体现护理工作的数量、难度、强度、质量,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并作为护理绩效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立医院绩效当前尚未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型,存在不考虑差异千篇一律和不顾及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的现象,绩效评价体系应选择适宜的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权重系数、标化指标值.建议公立医院从确立医院战略目标、硬软件并济、两效益并重和重视医院内部上下沟通三方面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郭扬帆  高明  王华峰 《现代医院》2023,(12):1878-1880+1884
目的 通过项目绩效管理,调动医院信息科工程师的积极性,保障医院信息项目建设质量。方法 改变传统绩效分配方案,以项目为主要KPI值,通过三个维度:项目阶段系数、难度系数、计划完成度,进行评价综合得分,为绩效分配的活动系数。结果 遵循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原则,让勇于承担信息化项目的员工得到了较高的绩效工资。结论 通过改变绩效分配方案,提高了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提升了信息科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初步构建的县域医共体健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后,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各维度的权重系数,为县域医共体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评价导向。方法:在已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对5个样本地区的27个指标进行标化和权重计算,获得各维度和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建设结构、组织过程、健康结果3个维度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61、0.301、0.439。建设结构维度中县域内就诊率(0.105)和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0.048)权重较高;组织过程维度中,高血压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0.062)和糖尿病控制率(0.050)权重相对较高;健康结果维度中,低出生体重率(0.072)和人均期望寿命(0.051)权重相对较高。结论:基于熵权法计算的县域医共体健康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不仅能反映各评价指标对县域医共体健康绩效的贡献率,也能够突出健康结果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