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二精丸对D-半乳糖联合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多奈哌齐,1 mg·kg-1)、二精丸高剂量组(9 g·kg-1)、二精丸低剂量组(4.5 g·kg-1),每组14只。D-半乳糖腹腔注射2周后,连续灌胃给药5周;D-半乳糖腹腔注射3周后,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灌胃给药4周后,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末次给药24 h后,取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CA1区Aβ1-42和磷酸化Tau404蛋白(phosphory protein Tau404, p-Tau404)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神经炎症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SD大鼠大脑双侧侧脑室注射Aβ1-42构建AD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组和阳性药物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当归芍药散组给予当归芍药散24 g·kg-1·d-1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米诺环素36 mg·kg-1·d-1灌胃,连续灌胃14 d。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复制模型成功后取材,HE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W...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清疕饮和鞘氨醇-1-磷酸受体5(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5,S1PR5)信号对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keratinocytes, HaCaT)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研究清疕饮在角质细胞(keratinocytes, KC)上对银屑病的治疗机制。方法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1μg/mL,24小时)刺激HaCa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细胞上清中S1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法检测S1PRs mRNA转录水平,筛选出高特异性的S1P/S1PR5通路。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q-PCR法检测白介素(i...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南非草药蝴蝶亚仙人掌(HG)对糖尿病db/db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信号通路探索HG对db/db小鼠肝脏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db/db小鼠根据空腹血糖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95 g·kg-1)、HG低剂量组(0.39 g·kg-1)、HG中剂量组(0.78 g·kg-1)、HG高剂量组(1.56 g·kg-1),每组6只,并设6只m/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9 mL·kg-1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周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饮食水量及空腹血糖。连续给药6周后取材,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UREA)、肌酐(CREA),取肝脏包埋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及油红O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肝脏中PI3K p8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Hep G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肝癌细胞EMT的作用机制。方法:以Hep G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0μg·L-1TGF-β1),鳖甲煎丸低(10μg·L-1TGF-β1+0.55 g·kg-1鳖甲煎丸)、中(10μg·L-1TGF-β1+1.1 g·kg-1鳖甲煎丸)、高(10μg·L-1TGF-β1+2.2 g·kg-1鳖甲煎丸)组,索拉非尼组(10μg·L-1TGF-β1+0.03 g·kg-1索拉非尼)。用10μg·L-1TGF-β1诱导Hep G2细胞发生EMT,构建EMT模型。分别给予相应的含药血清处理后,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EM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TGF-β1刺激4 d后,细胞呈梭形改变,细胞之间变得松散,间隙增宽,伸出触角,同时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N-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说明TGF-β1刺激4 d成功构建了Hep G2细胞的EMT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用相应含药血清处理48 h,各用药组均能抑制已发生EMT作用的Hep G2细胞增殖,其中以鳖甲煎丸低、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磷酸化(p)-p65,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TGF-β1增强了Hep G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抑制Hep G2细胞迁移能力(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促进p65,Snail入核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抑制p65和Snail入核表达。结论:鳖甲煎丸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TGF-β1诱导Hep G2细胞的EMT进程、增殖和迁移,从而发挥抗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毒损脑络”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中医病机,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机制还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黄连解毒汤调节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苏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通路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障碍机制。将9月龄APP/PS1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中、高(2.5、5、10 g·kg-1)组和盐酸多奈哌齐0.75 mg·kg-1组,同月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连续给药1个月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皮质区神经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1-42、CD86及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信号通路探讨人参肽对D-半乳糖(D-gal)联合AlCl3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人参肽低剂量组、人参肽高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药组给予参茸片286.3 mg·kg-1·d-1;人参肽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人参肽17.5 mg·kg-1·d-1、35 mg·kg-1·d-1,预给药7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500 mg·kg-1·d-1 D-gal皮下注射与70 mg·kg-1·d-1 AlCl3灌胃30 d联合给药制备衰老模型,应用PCR检测各组小鼠鼠尾组织早老素-1(PS1)的基因表达水平验证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通过爬杆实验、负重游泳实验测试小鼠协调能力、抗疲劳能力;应用生化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芍药苷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出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小鼠构建EAU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芍药苷组(10 mg·kg-1芍药苷)、 RhoA/ROCK信号通路激活剂溶血磷脂酸(LPA)组(25μmol·L-1 LPA)、芍药苷+LPA组(10 mg·kg-1芍药苷+25μmol·L-1 LPA),每组10只。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每天1次,持续14 d。眼前节临床表现评分评估炎症严重程度;HE染色观察眼球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r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滇黄精对糖尿病皮肤损伤大鼠创面愈合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格列汀组(10 mg·kg-1)、滇黄精水提物低剂量组(2 g·kg-1)、滇黄精水提物高剂量组(8 g·kg-1)、滇黄精醇提物低剂量组(2 g·kg-1)、滇黄精醇提物高剂量组(8 g·kg-1),每组8只;另设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后,所有大鼠建立背部皮肤创面伤口,术后继续给药14天。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浆中H2O2、MDA、SOD、GSH水平和创缘皮肤组织中T-AOC、SOD、MDA水平,并用荧光定量法测定大鼠创缘皮肤组织中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模型小鼠微RNA216b(miR216b)/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干预PLGC的自噬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健康雄性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及造模组(63只),造模组小鼠每日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溶液(150 mg·L-1)自由饮用及灌胃,同时每日灌胃雷尼替丁溶液(0.03 g·kg-1),造模12周。按照随机对照表将造模小鼠分为模型组、益气组(黄芪3.5 g·kg-1)、活血组(三七粉0.7 g·kg-1)、益气活血组(黄芪3.5 g·kg-1+三七粉0.7 g·kg-1)及叶酸组(2 mg·kg-1)。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后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Beclin1...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二陈汤组、mTORC1激活剂(MHY)组、二陈汤+MHY组、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0周。第17周,二陈汤组和二陈汤+MHY组小鼠每日灌胃二陈汤(8.7 g·kg-1),PPC组小鼠灌胃PPC(0.18 g·kg-1),其余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0.01 mL·g-1),持续4周。第19周,MHY组和二陈汤+MHY组小鼠隔日腹腔注射MHY(5 mg·kg-1),持续2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荧光探针(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免疫印迹法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小窝蛋白1(CAV1)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探究七圣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其对回肠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圣丸低、中、高剂量组(5.6,11.2,22.4 g·kg-1·d-1)和多奈哌齐组(多奈哌齐,0.46 mg·kg-1·d-1),连续给药28 d后,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的Aβ1-4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另取其回肠内容物采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回肠菌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目标象限穿越次数与平台穿越次数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中的Aβ1-4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中枢炎症因子NF-κB,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圣丸各给药组可明显回调其空间记忆功能损伤(P<0.05,P<0.01),改善大鼠海马组织的Aβ1-42沉积(P<0.05,P<0.01),明显降低中枢神经炎症因子表达(P<0.05,P<0.01),对A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6S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的回肠菌群结构相对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偏离,且毛螺菌科NK4A136(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的丰度显著升高(P<0.01),埃希氏菌-志贺氏菌(Escherichia-Shigella)的丰度明显降低(P<0.05,P<0.01)。而七圣丸给药组可显著调节大鼠回肠的菌群结构,同时调节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Escherichia-Shigella,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等菌群的相对丰度。结论:七圣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增强AD大鼠的记忆认知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回肠菌群结构以及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Escherichia-Shigella,Ruminococcaceae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减轻中枢神经炎症反应,降低中枢Aβ1-42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Wnt/β-连锁蛋白(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通路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低剂量(2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中剂量(4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80 mg·kg-1)组、盐酸普萘洛尔(2 mg·kg-1)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舌下静脉注射1 mL·kg-1的0.002%乌头碱,将除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制备为心律失常模型,以药物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情况、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腺素E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主动脉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TRPA1)调控泡沫细胞胆固醇代谢作用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疾病进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在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上建立AS模型,随机分为枳实薤白桂枝汤低、中、高剂量组(2.97、5.94、11.88 g·kg-1)与辛伐他汀组(0.002 g·kg-1),每组织喂食高脂饲料同时给药,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使用普通饲料喂养,每组10只。上述过程结束后,取小鼠主动脉与血清。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根部病理变化;大体油红观察主动脉脂质斑块情况;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分析TRPA1、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及甘露糖受体(CD206)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潜阳育阴颗粒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的影响,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0、5、10、15、20、25μg·L-1)刺激24 h,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结合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选取最合适的TGF-β1质量浓度20μg·L-1用于后续实验。将HK-2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TGF-β1组(质量浓度为20μg·L-1)、潜阳育阴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5、1、2 g·L-1)、缬沙坦组(1×10-5 mol·L-1)。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纤维黏连蛋白(FN)、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  相似文献   

16.
该文旨在研究丹蒌片(Danlou Tablets, DLT)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将db/db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盐酸二甲双胍片100 mg·kg-1)和丹蒌片组(丹蒌片1 g·kg-1),另取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和丹蒌片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每日1次,连续给药16周。通过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评价丹蒌片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评价丹蒌片对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通过检测小鼠肝脏指数及肾周脂肪指数评价丹蒌片对非脂肪组织与脂肪组织中脂质蓄积的影响;基于IRS-1/PI3K/Akt胰岛素信号通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β(IRβ)、磷酸化胰岛素受体β(p-IRβ)、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蛋白表达水平,探讨丹蒌片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基于SREB...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miRNA-21/TGF-β1/Smad信号转导探讨糖通饮(黄芪、生地黄、山药、山萸肉等)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3.5 mg·kg-1)及糖通饮低、中、高剂量组(6.21、12.42、24.84 g·kg-1),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N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8周。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HE及PAS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肾组织miRNA-2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Smad3、Col-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p-Smad2、p-Smad3、Col-Ⅲ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味二陈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0.05 g·kg-1)及加味二陈汤低、高剂量组(12、24 g·kg-1)。采用连续10周高脂饲料饲养复制NAFLD小鼠模型。从第11周开始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连续给药6周。第16周结束给药前,小鼠禁食12 h后腹腔注射1 g·kg-1葡萄糖溶液,于0、15、30、60、90、120 min测定小鼠血糖值。测定并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计算肝脏系数;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谷胱甘肽(TGSH)及肝脏组织TC、TG的含量或活性。采用HE染色法及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良姜-香附药对抗胃溃疡和镇痛的作用,探究高良姜-香附合用是否能增强单用高良姜、香附的抗胃溃疡作用及镇痛作用。方法:将48只KM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奥美拉唑,0.2 g·kg-1)组、高良姜组(0.8 g·kg-1)、香附组(0.8 g·kg-1),良附组(高良姜-香附药对,0.8 g·kg-1),共6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7 d后以10 mL·kg-1剂量灌胃给予无水乙醇造模,测定小鼠的胃液pH值、胃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IL-6和IL-1β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形态。另选取50只KM小鼠进行热板法致痛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0.2 g·kg-1)、高良姜组(0.8 g·kg-1)、香附组(0.8 g·kg-1)、良附组(0.8 g·kg-1),观察并记录小鼠舔后足或跳跃反应的潜伏期。结果:与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对免疫球蛋白(Ig)A血管炎肾炎(IgAVN)小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该方药的疗效机制。方法: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IgAVN模型组、地塞米松组(2.5 mg·kg-1·d-1)、槐杞黄低、高剂量组(4、8 g·kg-1·d-1)。采用口服麦胶蛋白结合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水法建立小鼠模型。判断造模成功后依据分组灌胃给药4周麻醉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IgA等;流式测定脾脏单细胞悬液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h17细胞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α(AMPKα)、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α(p-AMPKα)、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1(p-ACC1)蛋白表达;观察脾脏与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总胆固醇(P<0.05)、血清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