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胫骨结节上与胫骨结节下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OWHTO)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比较胫骨结节上(试验组)与胫骨结节下(对照组)内侧OWHTO治疗内侧间室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回顾性临床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统一的评价指标及文献信息提取表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57篇文献,经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涉及752例内侧间室KOA患者,其中试验组416例、对照组3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髌骨高度(Caton-Deschamps法、Blackburne-Peel法和Insall-Salvati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TO联合PRP治疗。比较70例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对比70例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临床指标(Lysholm评分、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膝关节活动度(ROM)),对比70例患者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最后统计7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2.23±5.21)min,手术出血量为(22.14±3.79)mL,切口长度为(7.24±1.54)cm,术后引流量为(74.01±9.23)mL,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1.94±0.57)d。术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MPTA和ROM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6及TNF-α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DGF,EGF和VEGF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中关节粘连3例,在麻醉下行手术松解处理;切口感染2例,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行抗感染治疗;膝关节僵硬2例,对患者进行术后膝功能锻炼,如足背伸、关节屈曲等。结论:HTO联合PRP治疗KOA患者,缩短康复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单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清理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三种保膝方案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82例(82膝)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接受保膝手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A组单纯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23例),B组行关节镜清理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30例),C组行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29例)。分别记录三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0.4±8.5)个月。A组和C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C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三组HSS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C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25例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男5例,女20例;年龄48-80岁,中位数61岁。所有患者均有膝内侧疼痛,行走时加重,膝内侧压痛,跛行或行走时身体晃动,下蹲困难;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均为阳性;X线片示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边缘骨质硬化、增生,外侧间隙增宽;下肢力线均呈内翻排列,距髌骨中线1-2 cm。病程1个月至12年,中位数6年。均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18例进行过局部封闭治疗,7例曾行关节穿刺及关节内药物注射治疗。测定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股胫角、膝关节内翻角、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并采用膝骨关节炎JOA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6个月,中位数8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疼痛VAS评分为(3±1)分;股胫角180°±17°,膝内翻角5°±2°;膝关节内侧间隙比术前增加(0.32±0.12)cm,膝关节外侧间隙比术前减小(0.22±0.12)cm;膝关节JOA评分由术前(75.5±5.0)分提高至(85.5±5.0)分。结论: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短期内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内侧间隙,纠正膝关节内翻畸形,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腓骨小段截骨术后步态参数特征。方法:纳入46例采用腓骨小段截骨术治疗的KOA患者。男18例,女28例。年龄58~72岁,中位数65岁。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3年、5年采用IDEEA3穿戴式智能化步态分析仪采集患者步态参数,分析患者的步态参数特征。结果:6例患者退出随访,最终纳入40例患者进行步态参数特征分析。(1)患肢支撑时间。不同时间点的患肢支撑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21.02±90.49)ms,(449.04±72.02)ms,(477.34±136.40)ms,(488.31±57.99)ms,(432.26±45.18)ms,F=9.672,P=0.000]。术后3个月、1年、3年,患肢支撑时间均长于术前(P=0.001,P=0.001,P=0.000);术后5年,患肢支撑时间短于术后1年、3年(P=0.020,P=0.000),但与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4,P=0.098);术后1年、3年,患肢支撑时间均长于术后3个月(P=0.047,P=0.000);术...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临床常见,中后期膝关节内侧破坏严重,出现屈曲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我们采用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治疗高龄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行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患者(共78膝),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愈合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3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X线检查均为骨性愈合;术后未见感染性关节炎、皮肤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的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HS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行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临床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膝骨关节炎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成为中老年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临床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对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选择常成为讨论的焦点。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主要对中医学“骨正筋柔”理论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运用进行探讨。首先,综述中、西医对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认识背景、目的及意义,并且综述“骨正筋柔”的理论基础,进而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以内侧开放式楔形截骨术式为主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分析并阐述手术可迅速正骨的优势及对于“筋不柔”并无有效治疗方法的问题,分析“骨正筋柔”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最后,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手术特点,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以“骨正筋柔”理论指导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中西医诊疗优势,以达到稳定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出:在“骨正筋柔”理论指导下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不仅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而且能减少患者在治疗及预后中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痹汤足浴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3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9例予腓骨近端截骨术,术后予相应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痹汤足浴治疗1个月。比较2组术后1、3、6、12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术后1、2、4、12周及6个月关节腔积液吸收情况,比较2组止痛时间,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4.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3、6个月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4、12周关节腔积液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关节腔积液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汤足浴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KOA在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关节腔积液吸收、快速缓解疼痛及提高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临床常见,中后期膝关节内侧破坏严重,后侧组织挛缩,出现屈曲内翻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2003年7月-2010年7月,采用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治疗高龄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11例(11膝),女57例(69膝);年龄58~82岁,平均66岁;病史.3~9年,平均5.7年。临床表现为膝痛、肿胀、跛行、无力,均有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受限,伴屈曲挛缩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骨痹清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合并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KOA合并滑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用药后中医证候、体征、健康评估问卷(HAQ)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骨痹清对KOA合并滑膜炎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0%(χ~2=48,P=0.003);体征、HAQ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t=0.004、P=0.008).结论 骨痹清能明显改善KOA合并滑膜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合并内侧间室狭窄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20例采用针刀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伴有内侧间室狭窄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常规拍摄双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片和下肢全长X线片,记录手术前后股胫角、胫股关节间隙角和视觉模拟评分(V...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痹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5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180例予骨痹合剂口服,B组178例予骨痹合剂并配合中药熏蒸局部,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膝骨关节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骨痹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2005年,作者采用膝关节清理加胫骨高位内侧截骨撑开植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1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益肾荣筋汤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液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益肾荣筋汤治疗;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术前、术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患膝关节液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两组患者步态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78%,对照组优良率为91.11%,观察组临床疗效整体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内翻角度、VAS、Lequesne、WOMCA均较术前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VAS、Lequesne、WOMCA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IL-6、IL-17、TNF-α均较术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各因子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步长、步速、步频、双支撑相均较术前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观察组各项步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以益肾荣筋汤辅助治疗后可进一步改善患膝功能、缓解症状,并可有效降低关节液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有效控制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截骨加张力钢丝螺钉固定”治疗膝外翻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42例采用该术式治疗膝外翻畸形病例,评定手术后膝关节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该术式是治疗膝外翻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膝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的骨科常见病,以女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加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关于退行性关节炎的治疗仍是骨科面临的一个难题,非手术治疗对控制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对合并膝内翻畸形者疗效欠佳。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1月,作者应用胫骨高位截骨并截骨远端前置内移术治疗退变性膝关节炎并膝内翻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晨  李欣  施丹 《中医临床研究》2014,(1):38-39,42
目的:观察和评价金乌骨通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对于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60例经临床X线、骨密度和临床病史确诊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金乌骨通胶囊+法能,对照组口服英太青+法能,治疗8周后,通过WOMAC的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同时测定25-OH-VD3和骨转换指标(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了解对骨代谢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膝关节疼痛均有减轻(P<0.01),日常活动的难度明显降低(P<0.01),膝关节晨僵及僵硬度有减轻(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均更胜一筹(P<0.05~0.01)。血清中25-OH-VD3恢复到正常51.5nmo/L以上,治疗组中血清骨钙素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升高(P<0.05)。结论:金乌骨通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对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可以达到缓解疼痛,提高膝关节及肢体的活动度,同时改善生活质量,能长期应用,同时亦能增加骨钙素,提高骨骼成骨功能,纠正骨代谢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