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川崎病(SK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测指标,寻找早期识别SKD患儿的预测指标,为临床上早期识别SKD患儿,制定治疗及随访方案、判断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出现单个或多个脏器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平稳的住院患儿19例作为SKD组,收集同一时期确诊为川崎病(KD),但无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生命体征平稳的76例普通KD(OKD)作为OKD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指标,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采用ROC曲线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K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OKD组相比,SKD组患儿年龄偏大,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较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更为显著,转氨酶、胆红素水平更高,白蛋白及血清钠水平更低,更易发生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冠状动脉损害(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37.5个月,中性粒细胞比值≥82.1%,TBil≥22.05滋mol/L和血清钠≤133.35mmol/L的KD患儿更易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生命体征不稳,是SKD的高危因素(P<0.05或0.01)。结论年龄较大的儿童,较高的嗜中性粒细胞比值,较高的胆红素水平,较低的血钠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SKD。SKD患儿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冠状动脉损害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住院的42例川崎病惠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中男29例,女13例,症状均为发热5天以上,其中皮疹39例,结膜充血35例,口唇干裂出血34例。杨梅舌36例,淋巴结肿大27例,手足硬肿35例,手足未梢和肛周脱皮39例.冠状动脉扩张5例。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效41例。结论:加强对川崎病的认识,尽早进行规范治疗及加强随访是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住院的42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中男29例,女13例,男:女为=2.2:1。患者年龄多在1—5岁。症状均为发热5天以上,其中皮疹39例,结膜充血35例,口唇干裂出血34例,杨梅舌36例,淋巴结肿大27例,手足硬肿35例,手足未梢和肛周脱皮39例,冠状动脉扩张5例。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治疗有效41例。结论:加强对川崎病的认识,尽早进行规范治疗及加强随访是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丙种球蛋白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6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生冠状动脉改变14例,对其中14例随访半年,冠状动脉内径均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静滴,辅以阿司匹林抗凝治疗,是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川崎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36 例给予阿司匹林和IVIG 联合治疗,对照组34 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疾病早期(病程7d内)应用丙种球蛋白,患儿在退热、球结膜充血、手足肿胀、颈淋巴结肿大消散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结论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单抗(IFX)在治疗丙种球蛋白(IVIG)初治无反应型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本院儿科的IVIG初治无反应型KD患儿共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予第2次IVIG冲击治疗,观察组48例予IFX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白介素12(IL-12)、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PLT)水平,损伤冠状动脉恢复情况以及相关临床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NF-α、IL-6、IL-12、PLT、CRP和WB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冠状动脉中度扩张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而治疗后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正常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FX治疗IVIG初治无反应型KD患儿,可有效地降低炎性...  相似文献   

7.
任敏 《当代医学》2016,(24):17-18
目的 研究以单次使用静脉输注的形式专门注入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合并患有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5例,都实施阿司匹林退热治疗,A、B 2组分别在8~12h内完成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A组:2 g/kg,B组:1 g/kg).随后对2组注射之后冠状动脉的血栓状况、冠状动脉直径变动情况、冠状动脉瘤出现情形以及临床状况生成书面报告.结果 2组整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7%(23/35)和51.4%(18/35).在实施治疗之前,A组的冠状动脉直径为(4.4±0.8)mm,治疗之后为(2.5±0.3)mm(P<0.05);B组诊治前冠状动脉直径为(4.4±0 7)mm,诊治后为(3.1±0.2)mm(P<0.05).由此可见,实施治疗之后,A组的冠状动脉直径小于B组(P<0.05).A组有4例(1 1.4%)动脉血栓,B组则没有此症状;同时2组均不存在巨大冠状动脉瘤.在整体发热时间、充血和水肿消退时间以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此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让KD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病症的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显著缩小,使得病情有效遏制,但如果应用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让血液黏度上升,增大了血栓出现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其主要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CAD),为小儿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重要病因.本文收集川崎病患儿共40例,其中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与阿司匹林(ASP)联合治疗25例,单独使用ASP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 -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小儿急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 ,其临床主要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可致儿童冠状动脉损害。近年来 ,诊断病例不断增多 ,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为防止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对诊断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采用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 ,进行观察研究 ,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Ⅳ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ⅣIG无反应型KD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综合治疗,1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患儿指趾末端及肛周脱皮明显,查血ESR、CRP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ⅣG无反应型KD,建议尽早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三联疗法(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体温,以预防及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1.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即川崎病,自1967年日本医生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60多个国家及地区陆续已有相关病例报告,近些年世界各国的发病率也陆续增加。川崎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一般认为川崎病是一种以急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自限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小型动脉,在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多发。目前认为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发达国家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川崎病患儿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再加上积极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因此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最终仍有2%~3%的患儿可能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扩张或闭塞,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如何早期识别川崎病,并在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时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从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已成为川崎病诊疗策略中最值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的儿科医生以及管理受川崎病影响儿童的社区全科医师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大剂量单剂疗法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疗效情况。方法:将138例川崎病患儿(病程<10天)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应用IVIG0.3-0.5g/kg.次,1日1次静滴,连用3-5日,观察组应用IVIG1-2g/kg.次,仅一次静滴。两组治疗前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测。结果: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为1.43%,两组有明显差异(P<0.025)。结论:IVIG大剂量单剂疗法可作为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川崎病34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作为诊断参考,其中有阳性发现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小板增多、粘蛋白增高、血沉增块、白细胞增高、红细胞下降、心酶谱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肝功能异常等;本级川崎病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仅占3.2%;治疗方法以阿斯匹林加静脉丙球疗效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57-60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IVIG无反应型KD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再次治疗是否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分为A组(IVIG)和B组(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其中A组42例、B组26例。分析两组患儿总热程、热退时间、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及再次治疗前、治疗后1周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IL-6的变化。结果 B组患儿的总热程、热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WBC高于A组, B组WBC治疗前后差值低于A组;B组治疗前hsCRP及治疗前后hsCRP差值均高于A组;B组治疗后IL-6低于A组,B组IL-6治疗前后差值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均有效;两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没有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风险;不同治疗方案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WBC、hsCRP、IL-6水平存在影响,与单用IVIG治疗相比,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在KD急性期能更好的控制IVIG无反应型KD患儿的炎症指标并能缩短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总结142例儿童川崎病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0—06~2005~06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川崎病早期持续发热、皮疹、口腔黏膜改变、结合膜充血发生率较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CRP升高,早期应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效果明显。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川崎病可减少冠状动脉扩张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S)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GCS加阿司匹林治疗22例KD住院患儿(A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治疗KD住院患儿22例(B组),对照两组疗效及冠状动脉受损情况。结果:两组热退时间、炎症指标恢复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CS加阿司匹林治疗KD并无不妥,经济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08例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观察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不完全KD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86例KD经1~2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损害108例,发生率58.1%,不完全KD更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其中轻度冠状动脉扩张60例(55.6%),中度36例(33,3%),重度12例(11.1%)。108例病例经过1~3年的随访,轻度冠状动脉扩张者均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而中度、重度扩张者除3例巨瘤并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冠脉狭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外,余在6个月内均有改善,其中1年内消失30例,2年内消失8例,3年内消失7例;急性期未发现冠状动脉损害者随访1~2年均未发现异常。结论:不完全KD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且冠状动脉瘤预后较差,对可疑KD病例应尽早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提高对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 ,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完善以及丙种球蛋白的应用 ,使川崎病的严重并发症——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患儿的预后有了很大改观。为了更好地从临床上诊断治疗川崎病 ,了解其预后 ,特别是有冠状动脉损害者的长期预后 ,现将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 2 6 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川崎病患儿 2 6 5例 ,于 1989年 4月至 1999年 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其中男 16 0例 ,女 10 5例 ,男女比例为1.5 7∶ 1;年龄 2月至 8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19.
沈玲云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5):371-372,385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转归。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并发CA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中男9例,女4例,男女比例2.25:1,年龄4个月~11岁,平均(2.82±2.24)岁。临床表现:急性期持续发热时间长,口唇皲裂、杨梅舌(92.3%),眼结膜充血(92.3%),皮疹(76.9%),手足硬肿(76.9%),指(趾)端脱皮(84.6%),颈淋巴结肿大(84.6%)。实验室检查:血CRP、外周血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沉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白蛋白降低。本组发生轻度CAL4例(30.8%),中度CAL4例(30.8%),重度CAL5例(38.5%),未恢复7例(53.8%)。结论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并发CAL病例,发热持续时间长,临床症状典型,发生CAL程度更严重,预后较差。本病急性期继续予以IVIG治疗及激素冲击治疗,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住院的121例川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KD 90例和IKD 31例,比较2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患者发热时间显著延长(t=3.824,P<0.01),双球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及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降低(x~2=14.385、10.841、17.026,P<0.01);2组患者口腔黏膜改变、四肢末梢变化的发生率、WBC、NE%、PLT、CRP、ESR、Hb、Alb、ALT及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及丙种球蛋白(1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均较CKD组升高(P<0.01),2组患者冠状动脉瘤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D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者无明显差异,CAL及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较CKD高,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