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黄丝郁金、醋黄丝郁金饮片和给药血清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数据库二级谱图及文献,分析鉴定黄丝郁金和醋黄丝郁金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检索原发性痛经的疾病靶点,对入血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入血成分-靶点-通路图,使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从黄丝郁金和醋黄丝郁金中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并初步鉴定出18个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得到原莪术烯醇、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阿魏酸、莪术奥酮二醇等8个核心成分,IL-6、ESR1、PTGS2等10个核心靶点,核心靶点主要分布在心、肝、子宫及平滑肌等组织器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性较好,推断黄丝郁金和醋黄丝郁金可能通过雌激素、卵巢类固醇生成、TNF、HIF-1、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该实验初步阐明了黄丝郁金、醋黄丝郁金的入血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黄丝郁金及醋黄丝郁金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川产郁金及其炮制品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结合郁金传统功效,建立了气滞血瘀大鼠模型,观察黄丝郁金、绿丝郁金及其酒炙、醋炙品对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内皮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前列腺素2(PGI 2)/血栓素A2(TXA 2)及其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 1α)/血栓素B2(TXB 2)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vWF、ET-1、TXA 1、TXB 2水平升高;NO、NOS、PGI 2、6-keto-PGF 1α、PGI 2/TXA 2和6-keto-PGF 1α/TXB 2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丝郁金、绿丝郁金及其炮制品使各项指标不同程度地回调,酒黄丝郁金可显著提高NO、NOS、PGI 2/TXA 2、6-keto-PGF 1α/TXB 2(P<0.05或P<0.01)。结论 酒炙增强郁金活血化瘀作用的炮制原理可能在于增强郁金对NOS/NO体系和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代谢的调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痛经宝颗粒制备工艺改进前后的镇痛作用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大鼠甩尾法,观察动物服用原剂型(痛经宝颗粒)与新剂型(痛经宝胶囊)后的镇痛作用。结果:经热板法试验发现痛经宝胶囊组动物的痛阈值在给药后各观测时间点比给药前均有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相同时刻的痛经宝颗粒组,药效维持时间也更长;扭体法试验发现痛经宝胶囊组动物的扭体次数比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减少,且比痛经宝颗粒组的潜伏期延长96%,扭体次数抑制率提高近94%;甩尾法发现痛经宝胶囊组比痛经宝颗粒组大鼠的痛阈值(以甩尾时间计)有显著延长。结论:痛经宝颗粒制备工艺改进后的镇痛作用明确,优于原剂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三阴交(双)穴区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针刺三阴交组、针刺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造模,用红外热成像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两侧三阴交穴区各时间点温度,并同步观测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明显增多、扭体总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均减少、扭体总分均降低(P<0.05,P<0.01)。模型组大鼠在5-60min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P<0.01);针刺三阴交组大鼠在10-40min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针刺关元组大鼠在0-30min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针刺三阴交穴在针刺5min时、针刺结束后50-60作用显著,针刺关元穴仅在针刺结束后40-60min作用显著。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处于疼痛状态且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均能缓解疼痛反应,调节其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白芍组合物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不同药物配置浓度中发现其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优化配比。方法: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配比组(1∶1、1∶3、1∶5、1∶6、2∶1、2∶3)、单味当归组、单味白芍组,采用缩宫素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发生扭体的潜伏期及发生次数,计算扭体反应抑制率。同时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发生扭体的潜伏期缩短,扭体次数增加,子宫组织中NO含量降低,ET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配比组2、3、4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配比组3大鼠扭体抑制率最高;配比组2、3、4、5、8大鼠子宫组组中NO含量明显增加(P0.05),配比组3、4大鼠ET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当归/白芍组提取物可通过抑制子宫收缩,改善子宫供血,从而对原发性痛经产生治疗作用,其中1∶5的配置比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和造模组,构建原发性痛经的老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痛经老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药物组(C组)、针刺组(D组)、隔药灸组(E组)。观察各组大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30min内扭体次数及大鼠子宫内膜PR、ER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发生扭体反应次数较多,且扭体反应前有潜伏期,空白组无扭体反应(P0.01)。针刺组、药物组、隔药灸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均较模型组减少,且扭体潜伏期均延长(P0.01)。隔药灸组和针刺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降低(P0.01);隔药灸组大鼠扭体反应较针刺组少(P0.01)。隔药灸组大鼠扭体抑制率最高(P0.05)。隔药灸组、针刺组、药物组及模型组大鼠ER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R表达显著减少(P0.01);隔药灸组、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ER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R表达显著增加(P0.01);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大鼠ER表达较药物组显著降低,PR表达显著增加(P0.01);隔药灸组大鼠ER表达较针刺组显著减少(P0.01),PR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与调节ER、PR表达有关,可下调痛经大鼠ER表达,提高PR表达。  相似文献   

7.
赵伟国  李运景  黄民 《中成药》2012,34(7):1224-1228
目的观察痛经康口服液(延胡索、当归、川芎、香附等)抗痛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股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次/d,连续11 d,其中第1天及第11天注射量为0.8 mg/只,第2天至第10天注射量为0.4 mg/只。于最后1次给药40 min后,所有大鼠按4 U/kg体质量腹腔注射缩宫素致大鼠扭体反应。采血,处死,取子宫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催产素受体(OTR)及加压素受体(VP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量均较模型对照组少。田七痛经胶囊组、痛经康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延长,30 min扭体反应次数较模型对照组减少,其中痛经康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但扭体反应次数无统计学差异。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痛经康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痛经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竹节参颗粒对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将KM小鼠、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小鼠4.11 g/kg、大鼠1.87 g/kg)、复方竹节参颗粒组[低剂量组(小鼠6.17 g/kg、大鼠2.80 g/kg),高剂量组(小鼠18.5 g/kg、大鼠8.41 g/kg)],采用己烯雌酚(小鼠10~20 mg/kg,大鼠5~10 mg/kg)和缩宫素(小鼠20 U/kg,大鼠10 U/kg)诱导原发痛经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各组鼠的痛经表观指标(行为反应、饮食、精神状态、毛色、被毛光泽度)并进行评分,采用扭体法观察各组鼠的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检测给组鼠血清生化指标(PGE2、NO、MDA)水平。取己烯雌酚诱导后的大鼠子宫,离体加入缩宫素(5 U/L),15 min后加入复方竹节参颗粒(90、270 mg/L),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记录体外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曲线,计算收缩张力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竹节参颗粒低剂量(常规剂量)组能延长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P<0.01),升高PGE2、NO水平(P<0.01),降低MDA水平(P<0.01),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抑制率(P<0.01)。结论复方竹节参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痛经作用,并且在常规剂量使用时疗效更好,可为客观评价其药效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柴胡不同炮制品疏肝利胆药效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北柴胡疏肝利胆药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生用、醋炙、酒炙、蜜炙及阳性对照组,采用40% CC14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同时ig北柴胡不同炮制品(均为5 g·kg-1)进行干预,连续8周.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并计算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采用胆总管插管术,观察北柴胡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结果:北柴胡醋炙组ALT,AST,ALP,TBiL含量降低最为显著(P<0.01);蜜炙组次之(P<0.05);生用组和酒炙组对ALT,AST,ALP含量有降低作用(P<0.05);醋炙组TP,Alb,A/G含量升高最为显著(P<0.01或P<0.05);蜜炙组能使TP,Alb含量升高(P<0.01或P<0.05);生用组和酒炙组仅能使TP含量升高(P<0.05).北柴胡醋炙组胆汁流出量增加最为显著(P<0.05).结论:北柴胡醋炙品疏肝利胆作用最强,蜜炙品次之,酒炙品与生柴胡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研究当归油对小鼠痛经的镇痛作用。方法用缩宫素模拟制造小鼠痛经模型,以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为指标,观察不同浓度当归油溶液组对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当归油溶液1组及阿斯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延长扭体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油2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扭体潜伏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斯匹林、当归油溶液1、2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减少扭体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油对小鼠痛经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前列腺素(PG,Prostaglandin)水平的影响,探讨隔药灸命门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80只)和空白组(20只),以缩宫素建立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组(A组)并将造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药物组(C组)、针刺组(D组)、隔药灸组(E组)。比较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和30 min内扭体数并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GF2α和PGE2的水平。结果①空白对照组无扭体,模型组扭体次数较多,且有扭体潜伏期,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针刺组以及隔药灸组均能明显延长首次扭体潜伏期,且能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药物组、针刺组以及隔药灸组扭体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均能明显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且针刺组与隔药灸组相比,隔药灸组30 min内扭体次数最少(P0.01)。而且三组比较,隔药灸组扭体抑制率最高。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大鼠血清PGF2α含量显著增加,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显著降低,PGE2显著增加(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显著降低,PGE2显著增加(P0.01);与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PGF2α降低不明显(P0.05),但PGE2显著增加(P0.01)。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与调节PGF2α及PGE2有关,即可降低痛经大鼠血清PGF2α含量,增加血清PGE2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的正交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BD-RSM)优化黄丝郁金醋炙工艺,优化其醋制炮制工艺。方法以HPLC法测定醋郁金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米醋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黄丝郁金醋炙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BBD-RSM考察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该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确定的黄丝郁金最佳醋炙工艺为加入10%米醋,拌匀闷润10 min,炒制温度130℃,炒制10 min;BBD-RSM确定最佳炮制工艺为闷润时间12 min,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8 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重复性良好,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结论此实验方法可行,模型、数据可靠,优化了黄丝郁金醋炙工艺。  相似文献   

13.
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对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对痛经的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己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造痛经模型,腹腔注射催产素致大鼠扭体反应,观察并记录给催产素后大鼠扭体发生的潜伏期及给催产素后15min内大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次数。于给予催产素1h后,测子宫匀浆中按NO水平及NOS活力。结果:复方益母口服液及益母草口服液均显著延长大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显著减少15min内大鼠扭体发生次数;模型组子宫组织中N0、NOS水平显著降低;复方益母口服液及益母草口服液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子宫组织中的N0、NOS水平。结论: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对实验性痛经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探讨针刺对子宫重量、机体内分泌功能及子宫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未孕大鼠、小鼠随机分组给药,以雌二醇连续灌胃12d建立痛经模型。针刺组取"关元",双侧"三阴交"穴针刺。末次注射雌二醇后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大鼠子宫重量和前列腺素含量的变化及30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扭体次数。结果:针刺组大鼠子宫重量明显大于模型组(P〈0.05),前列腺素的含量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组(P〈0.01),扭体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能够促进大鼠子宫生长,降低子宫前列腺素的含量,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对痛经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对大鼠痛经模型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对痛经的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己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造痛经模型,腹腔注射催产素致大鼠扭体反应,观察并记录给催产素后大鼠扭体发生的潜伏期及给催产素后15m in内大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次数于给予催产素1h后,测子宫匀浆中按NO水平及NOS活力.结果:复方益母口服液及益母草口服液均显著延长大鼠扭体反成发生的潜伏期,显著减少15m in内大鼠扭体发生次数;模型组子宫组织中NO、NOS水平显著降低:复方益母口服液及益母草口服液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子宫组织中的NO、NOS水平.结论: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对实验性痛经症状有姓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平刺、直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清、子宫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NOS)的影响,探讨不同刺法即刻镇痛作用的机制。方法:60只SD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刺组、平刺组,每组15只。采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模型。针刺组分别直刺或平刺"三阴交"穴,留针20min。记录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情况并采用超高速动态可视化微循环研究系统观察子宫微循环状况。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NO、N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缩短、扭体评分升高(P<0.01),微血流速度减慢(P<0.01),微血管、毛细血管(cap)管径缩小(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直刺、平刺组扭体潜伏期均延长(P<0.05,P<0.01),扭体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微血管、cap管径均显著扩张(cap管径5min时除外)(P<0.01)。平刺组针刺后15min血流状态优于直刺组(P<0.01,P<0.05),针刺后35min微血管管径较直刺组显著扩张(P<0.01)。两针刺组间扭体潜伏期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NOS与子宫组织eNOS蛋白表达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血清中NO、NOS含量与子宫组织eNOS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P<0.05)。平刺组NOS含量与eNOS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直刺组(P<0.05,P<0.01)。结论:直刺与平刺类痛经大鼠"三阴交"穴均显示出即刻镇痛效应,平刺法改善子宫微循环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其更好地升高NO、NOS含量,上调子宫e N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痛经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痛经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益母草膏组,每组10只,己烯雌酚灌胃12 d建立痛经模型。针刺组取"关元",双侧"地机"三阴交"穴,留针30 min;益母草膏组采用益母草膏(每日80 g/kg)灌胃治疗。两组均在灌服己烯雌酚的第5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予己烯雌酚1 h后,腹腔注射催产素,观察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和30 min内扭体数;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RT-PCR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卵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子宫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①针刺组和益母草膏组的大鼠扭体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潜伏期高于模型组(P<0.05);②针刺组和益母草膏组与模型组比较,FSH、LH、E2含量显著降低(P<0.05),P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针刺组和益母草膏组下丘脑、卵巢GnRH,垂体GnRH-R,子宫ER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子宫PR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中脑内κ、μ受体表达的影响,旨在讨论不同针刺刺激量(粗针、深刺、行手法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部分影响机制。方法: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刺激量A组(粗针、深刺、行手法)、刺激量B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它各组采用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加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以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以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中脑内κ、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刺激量A组以及刺激量B组扭体的潜伏期缩短(P0.05),疼痛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激量A组、刺激量B组的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显著减少(P0.01)。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均有镇痛作用;粗针、深刺、行手法针刺关元穴能够更好的缓解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  相似文献   

19.
生、熟延胡索饮片药理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基于张仲景"生熟异用"理论探讨延胡索及其炮制品的药效差异,阐明中药炮制理论的科学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延胡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热板法与醋酸扭体实验研究生、醋延胡索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研究生、醋延胡索对昆明种小鼠耳廓肿胀度的影响;采用离体肠平滑肌运动实验研究生、醋延胡索对Wistar大鼠离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采用比浊法研究生、醋延胡索对ADP、胶原诱导的Wistar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生、醋延胡索对热传导、化学刺激引起的拟痛反应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生、醋延胡索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生、醋延胡索较对照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度(P<0.01),但生、醋延胡索之间无差异;醋延胡索较生延胡索可明显抑制Wistar大鼠离体肠平滑肌舒缩活动(P<0.05,P<0.01);生、醋延胡索在抗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方面无差异。结论:延胡索醋制可增强镇痛和解痉作用,符合中药炮制生熟论的"生效熟增"的原则。在临床上以汤剂用药时,针对痛症,应用醋延胡索饮片入药,以增强镇痛和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痛经宁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痛经宁颗粒剂对痛经模型大鼠、小鼠的影响,了解痛经宁的药效学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作用环节;同时作急性毒性实验了解其安全性。方法①利用缩宫素所致SD雌性大鼠痛经模型,观察痛经宁颗粒剂不同剂量对大鼠扭体次数,扭体发生率,子宫组织中内皮素及前列腺素等的影响。②观察痛经宁颗粒对醋酸所致ICR雌性小鼠疼痛的影响,记录小鼠出现疼痛的时间(潜伏期)及15m in内的扭体次数。③观察痛经宁颗粒对热板法所致ICR雌性小鼠疼痛的影响。④将痛经宁颗粒剂制成最大浓度水溶液给小鼠灌胃,计算最大给药量。并观察小鼠给药后7d内重量,进食量,饮水量,活动,二便及死亡情况。结果:①痛经宁颗粒能明显减少痛经模型大鼠30m in内扭体次数,降低扭体发生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组与月月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降低内皮素及前列腺素F2 a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及NO的含量,其效果与月月舒及阿司匹林组相似(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对于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痛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与空白组比较,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5,P<0.01),延长潜伏期(P<0.01),与月月舒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痛经宁颗粒最大浓度给药后7d,小鼠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痛经宁颗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关系;②有改善子宫组织内皮素及前列腺素活性的作用;③毒理学试验表明痛经宁颗粒无毒性作用,间接说明痛经宁颗粒是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