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毅 《实用癌症杂志》2015,(4):534-536,54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预后效果以及影响术后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以及5年生存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40例患者5例死亡,均为肿瘤相关性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局部复发6例,远处转移9例,3年生存率为99.17%,5年生存率为97.92%。病理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切缘状态以及术后有无放疗均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组织学分级及术后有无放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复发率和转移率低,远期生存率高,但需注意保证切缘阴性,术后进行辅助放疗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后疗效,并对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 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分别实施保乳手术(71例)及改良根治术(70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并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组织学分级等因素对保乳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56 个月,中位时间56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5 例,远处转移8 例,死亡7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4.4% ,5 年无瘤生存率78.9% ,总生存率90.1% 。改良组:局部复发3 例,远处转移6 例,死亡5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5.7% ,5 年无瘤生存率82.9% ,总生存率92.9% ;且对两组进行比较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 对保乳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切缘阳性与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 均<0.05);淋巴结转移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均<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在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对于早期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安全的,且局部控制尚满意,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景涛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2052-2054
目的 研究术后放疗对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保乳手术治疗并且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84例乳腺癌患者,均于保乳手术后进行放疗.观察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7.6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5.24%、无瘤生存率为94.05%、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95.24%;10年生存率为86.9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5.71%、无瘤生存率为82.14%、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85.71%.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有无术后辅助化疗、有无术后放疗以及清扫淋巴结总数均为影响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放疗是降低局部复发的惟一影响因素.结论 术后放疗有利于改善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在保乳术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保乳手术的2 16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无复发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患者保乳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2 167例保乳患者中,新辅助化疗者320例,辅助化疗者1 847例;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复发105例,远处转移137例。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和93%,10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和89%。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和85%,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和92%。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和74%,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4%和91%。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淋巴结病理分期(pN)和ER状态(pN_3期比pN_0期:HR=4.773,95%CI:1.614~14.116,P=0.005;ER阴性组比ER阳性组:HR=2.302,95%CI:1.095~4.841,P=0.028)。影响患者远处转移的因素有淋巴结临床分期(cN)和pN(cN_1期比cN_0期:HR=1.799,95%CI:1.154~2.805,P=0.010;pN_2、pN_3期分别比pN_0期:HR=2.304,95%CI:1.148~4.624,P=0.019;HR=8.156,95%CI:4.433~15.007,P0.001)。结论淋巴结病理阳性和ER阴性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其复发率更高;淋巴结临床阳性、病理阳性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5.
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结外侵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淋巴结外侵犯(ECE)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观察ECE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ECE阳性率为39.5%.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ECE的发生率分别为35.5%和47.5%(P<0.001).ECE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肿瘤直径分别为5.11±2.53 cm和3.90±1.80 cm(P<0.001),肿瘤直径越大,ECE阳性比例越高(P<0.001).ECE阳性患者和ECE阴性患者的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6.96±12.16和5.24±6.60(P<0.001),随腋窝阳性淋巴结数目增多,ECE阳性率明显增加(P<0.001).ECE的发生与ER、PR状态无显著相关(P=0.706).ECE足乳腺癌患者局部或区域复发的危险因素(P<0.001),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ECE阳性组和ECE阴性组的远处转移时问分别为30.0个月和37.5个月(P=0.006).首发骨、皮肤和远隔淋巴结组及内脏转移组的ECE阳性率分别为60.4%和42.0%(P=0.001).ECE阳性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时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小于ECE阴性患者.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ECE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生存时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患者ECE的发生与肿瘤直径和受累淋巴结数日呈正相关;ECE是乳腺癌局部或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ECE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生存时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Wang SL  Li YX  Song YW  Wang WH  Jin J  Liu YP  Liu XF  Yu ZH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7):520-52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与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835例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Rec-/Her-2-(三阴性)组、Rec-/Her-2+组、Rec+/Her-2+组和Rec+/Her-2-组,比较其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835例患者中,三阴性组141例,Rec-/Her-2+组99例,Rec+/Her-2+组157例,Rec+/Her-2-组438例.Rec+/Her-2-患者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6.2%,低于其他患者(12.9%,P=0.004).与受体阳性组(Rec+/Her-2+和Rec+/Her-2-)比较,受体阴性组(Rec-/Her-2-和Rec-/Her-2+)有较高的5年远处转移率(26.4%和19.7%,P=0.0008)、较低的5年无瘤生存率(66.7%和75.6%,P=0.0001)和较低的5年总生存率(71.4%和84.2%.P=0.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状态是乳腺癌患者局部区域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ec+/Her-2-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风险低,受体阴性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和死亡的风险高.结论 ER、PR和Her-2是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接受放疗及放疗靶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6 月~1998年12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患者103 例,其中44例未接受放疗,59例接受内乳区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所有患者术前腋窝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 法,并用Log-rank 检验。结果:未放疗组和放疗组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8% 、72.9%(χ2=2.805,P=0.094),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7.3% 、10.2%(χ2=5.112,P=0.03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3.2% 、22.0%(χ2=5.263,P=0.031),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 、64.4%(χ2=4.063,P=0.044)。 两组患者胸壁复发率为7.8%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内乳区放疗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论: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患者术后放疗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少见,建议不给予内乳区放疗。建议T2 期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胸壁及锁骨上区放疗。   相似文献   

8.
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T1~T2、0~3枚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和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变量分析及Cox回归分析肿瘤复发和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20%阳性腋窝淋巴结率是影响肿瘤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HR=12.816,P<0.001);>20%阳性淋巴结率和浸润性导管癌是影响肿瘤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HR=11.088,P<0.001;HR=0.390,P=0.018);1~3枚阳性淋巴结和>20%阳性淋巴结数是显著影响10年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HR=2.110,P=0.001;HR=10.244,P<0.001),二者也是影响10 年无瘤生存率的预后因素(HR=1.634,P=0.004;HR=7.339,P<0.001).结论: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10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重要的预后因素.原发肿瘤组织病理是显著影响10年肿瘤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接受保乳治疗的2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资料。232例患者均接受肿块扩大切除或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情况行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平均随访57.14个月(2~118个月)。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15例,死亡7例,1例局部复发后行乳房切除手术。发生远处转移的部位包括肺脏8例、肝脏5例、脑6例、骨8例。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232例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9.06%和96.98%,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01%和93.23%。171例肿瘤直径≤2cm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高于其余52例肿瘤直径>2cm者(P<0.05);141例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高于52例未接受内分泌治疗者(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3年、5年无病生存率低于腋窝淋巴结阴性者(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保乳指征的前提下,早期乳腺癌病例进行保乳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保留乳房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1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进而探讨腋淋巴结清扫术在老年乳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对1986年12月~2006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年龄均≥60岁,均接受乳腺癌局部广泛切除术,其中59例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即保乳手术.结果:51.8%(58/112)的患者合并其它疾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N.期患者中,30.6%(15/49)的患者累及腋窝,仅2.0%(1/49)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3枚.中位随访31个月(7~288个月),保乳手术组与局部广泛切除术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2.8%(P=0.703);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9%和55.0%(P=0.3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临床触诊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49例行保乳手术,36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7%和84.9%(P=0.79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保乳手术组与局部广泛切除术组5年复发率分别为3.7%和8.2%(P=0.258).结论:保留乳房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适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清扫并未明显增加老年乳腺癌尤其是,临床触诊腋淋巴结阴性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其与非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保乳手术病例,依据诊断时年龄将绝经前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和对照组(>35岁),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年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本相同。青年组51例患者,中位随访77月(26-127月),局部复发率为3.9%(2/51),远处转移发生率为17.6%(9/51),生存率为88.2%(45/51)。对照组110例患者,中位随访79月(26-130月),局部复发率为3.6%(4/110),远处转移发生率为13.6%(15/110),生存率为91.8%(101/1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分期下,青年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及生存率并不明显高于非青年组。  相似文献   

12.
李海平  李江涛  刘薇 《实用癌症杂志》2022,(8):1356-1358+1366
目的 探究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中远期效果及术后复发因素。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18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乳组54例及传统组126例。保乳组采用保乳术治疗,传统组行改良根治术。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复发率、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分析保乳组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依据病灶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结果 保乳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复发组年龄<40岁、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Ⅱ期、Her-2阳性型发生率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子分型是影响保乳组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 保乳术治疗乳腺癌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中远期效果好、疗效确切,患者住院时间短,但对年龄<40岁、伴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Ⅱ期且Her-2阳性型患者需慎用保乳术,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预后分析.方法 选择7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观察组)以及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经常规的乳腺癌综合治疗,随访5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局部复发40例(55.6%),远处转移30例(41.7%),死亡15例(20.8%);对照组中局部复发18例(22.5%),远处转移8例(10.0%),死亡7例(8.8%);观察组5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预后不如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保全性手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乳腺保全性手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不清扫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66 例Ⅰ~Ⅱ期乳腺癌行乳腺功能保全性手术的患者分为2 个组:乳腺肿块局部切除 腋窝清扫组( 局部切除 腋清组)36 例和乳腺肿块局部切除组30 例。所有病例均用乳腺切线野给予锁骨上下区、腋窝、内乳淋巴链区照射,瘤床行推量补充照射。结果 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的2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阳性的6 例(21.4 % );T1 ,T2 期病例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0.0% (6/20) ,43.8% (7/16) 。局部切除 腋清组和局部切除组乳腺复发分别为4 例(11.1% ) 和7 例(23.3% ) ,区域淋巴结复发分别为2 例和3 例,2 个组乳腺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5) 。局部切除 腋清组和局部切除组远地转移分别为6 例(16 .6% ) 和7 例(23.3% )( P> 0.05)。局部切除 腋清组与局部切除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经KaplanMeier 法分析,Logrank 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局部切除 腋清组和局部切除组上肢浮肿发生率分别为12 例(33 .4% ) 和5 例(16.7 %) 。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乳腺保全性手术 术后放射治疗中,腋窝淋巴结清扫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T1 期和部分T2 期病例是不必要的,原发灶局部切除术后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可达到与腋窝清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疗效.方法 入组保乳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30例,其中Ⅰ期21例,Ⅱ期9例,均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均进行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30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9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年总生存率90.6%,乳房美容优良率93.3%.结论 保乳手术配合...  相似文献   

16.
罗扬  徐兵河  李青 《中国肿瘤》2018,27(2):150-154
摘 要:[目的] 分析腋窝淋巴结阴性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101例腋窝淋巴结阴性年龄≤35岁的乳腺癌患者。通过病例记录和系列随访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中位随访12.18 年 (0.18~19.47年),全组共有3例患者失访,10例发生局部复发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远地转移(其中6例同时伴有区域复发),11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13例患者死亡。全组10年无病生存率、无疾病复发生存率、无远地转移生存率和生存率分别为70.0%、75.1%、83.4% 和 87.2%。淋巴结解剖个数≤10个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36)。肿瘤大小是影响疾病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0),但对远地转移和生存均无影响。[结论] 腋窝淋巴结阴性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远期预后尚好,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解剖个数分别是疾病复发和生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辅助化疗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达到保留乳房的目的。并在肿瘤降期的同时,使腋窝淋巴结从阳性降为阴性。标准的保乳手术要求区段切除或者象限切除、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活检、腋窝淋巴结清除以及术后放疗。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中的边缘以及腋窝淋巴结的处理问题是保乳成功和术后复发的关键,与总体生存率以及无病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赵玲  曹玲  刘士新 《中国肿瘤》2012,21(7):548-551
[目的]探讨Ⅰ~Ⅱ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从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间行保乳治疗(保乳手术+术后放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齐全的2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受体表达情况分为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三阴乳腺癌组(47例);其余定义为非三阴乳腺癌组.所有患者随访至2011年9月,分析早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全组282例乳腺癌患者中29例(10.2%)局部复发,38例(13.5%)远处转移,26例(9.2%)死亡.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9%和8.5%,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7).但两者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1.6%和9.3%,三阴乳腺癌组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生存分析显示:三阴乳腺癌组的5年总生存率(OS)为96.3%,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92.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11).三阴乳腺癌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0.0%,而非三阴乳腺癌组为88.1%,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早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后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无差异,但远处转移率较高,需要开展更进一步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与改良根治术对青年患者的疗效,并对乳房再造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7 月至2014年6 月收治并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组(60例)与改良根治术组(68例)的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间局部复发、无瘤生存及总生存,并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是否保留乳头乳晕等因素对乳房再造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5~88个月,中位时间51个月。即刻乳房再造组局部复发3 例,远处转移8 例,死亡5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1.7% ,5 年无瘤生存率81.7% ,总生存率91.7%;改良根治术组局部复发2 例,远处转移9 例,死亡5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4.1 % ,5 年无瘤生存率83.8% ,总生存率92.6% ,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即刻乳房再造组患者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均P <0.05)。 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保留皮肤的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组与改良根治术组在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早期青年乳腺癌患者是安全的,保留乳头乳晕并未增加肿瘤复发风险,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56~1993年手术治疗30岁及以下单侧女性乳腺癌95例。结果腋窝和内乳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9.1%和31.2%。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和27.4%,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者占4.2%。伴妊娠及哺乳者21例(22.1%)。腋淋巴结阴性的妊娠哺乳期和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和81.40%,而腋淋巴结阳性者则分别为38.10%和73.70%。结论对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应尽可能清除内乳淋巴结;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无论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预后均较差;对腋窝淋巴结阴性者也应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