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优质医师资源的合理流动,缓解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但目前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情况并不十分理想。目的 探讨江苏省医师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在苏南、苏中、苏北3个地区分别选取3家不同等级(三级、二级、一级)的医疗机构,然后采取方便抽样法,在9家医疗机构选取符合本研究标准的医师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7-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纳入的医师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师的基本情况,对医师多点执业的认知情况(包括了解程度、是否赞成、意愿、对多点执业政策前景的看法、认为医师多点执业可能带来的好处、关心的因素、存在的顾虑及愿意采用的多点执业工作形式)。共发放问卷204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1%。结果 194例医师中,非常了解/了解/一般了解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者占93.3%(181/194);赞成多点执业政策者占78.4%(152/194);愿意进行多点执业者占70.1%(136/194);非常看好医师多点执业者占47.4%(92/194);认为医师多点执业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增加收入来源者分别占80.9%(157/194)、75.3%(146/194);关心的因素为薪酬、尊重度、工作环境者分别占65.5%(127/194)、62.4%(121/194)、60.8%(118/194);参加多点执业的顾虑为医疗事故及纠纷难以处理、工作环境的差异者分别占62.4%(121/194)、60.3%(117/194)。选择医生工作室、医联体内部的对口帮扶、注册多点执业单位作为多点执业形式者分别占61.9%(120/194)、53.6%(104/194)、47.9%(93/194)。不同性别、职称、所在医疗机构区域的医师对多点执业了解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所在医疗机构区域、所在医疗机构等级的医师对多点执业的赞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职称、所在医疗机构区域的医师对多点执业的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所在医疗机构区域的医师对多点执业前景的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医师了解、赞成并愿意进行多点执业,但仍有顾虑。不同基本情况的医师对多点执业政策的认知情况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邹宛均  张绍群  龚放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819-3824
背景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缺口较大,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导致了基层全科医生工作任务繁重,执业环境差,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满意度,调查其工作满意度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基层医疗人才队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目的 调查重庆市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5—11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抽取了27个区(县)的5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54例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基本情况、执业状况、职业认知与素质、工作满意度评价。其中工作满意度评价采用5级评分法,从“很不满意”~“很满意”计为1~5分。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为95.5%。结果 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总平均分为(2.75±0.83)分,不同性别、任职科室、每周工作量、工资年收入、工作单位类型、最高学历、职称、家人对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支持程度及职业热爱程度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性别、任职科室、每周工作量、工作单位类型、最高学历、职称、家人对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支持程度及职业热爱程度(P<0.05)。结论 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总体不高。相比较而言女性、任职于妇产科、每周工作量大、工作于乡镇卫生院、具有硕士学历、中级职称、家人支持度低及职业热爱程度低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较低。针对这些因素,通过采取降低工作强度、提高薪资待遇等措施来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真正地将人才留在基层。  相似文献   

3.
广西南宁市630名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曼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OS)的状况与形成原因。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南宁市较具代表性的10家医院的63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1)认为OS中度及以上的高达96.5%,认为较大或(和)很大的达到80.8%;OS分布不平衡,高级别医院及高职称人员OS最大;OS与被调查者的性别、工龄、职称、执qp类别、执业学科和执业医院的等级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OS形成原因顺位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执业风险(46.2%)、医患关系(41.7%)、工作量(41.3%)、认为OS中度及以上的高达96.5%,认为较大或(和)很大的达到80.8%;OS分布不平衡,高级别医院及高职称人员OS最大;OS与被调查者的性别、工龄、职称、执业类别、执业学科和执业医院的等级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OS形成原因顺位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执业风险(46.2%)、医患关系(41.7%)、工作量(41.3%)、工作待遇(41.3%)执业环境(18.3%)、个人能力(14.4)和创收压力(10.0%)。结论:广西南宁市医务人员的OS特点是过高、分布不平衡,且成因复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医师医疗责任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3月,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400名在职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为93.8%。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等)、医疗责任风险程度问卷(包括医师近2年遭遇医疗纠纷的频率、赔付金额及各种损失等)、医疗责任保险意识问卷(包括对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积极和消极评价)、现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评价问卷(包括医师对医疗责任保险的保障范围、保费、赔偿额度、理赔程序等方面的评价)、医疗保险购买意愿问卷(包括医师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意愿程度、优先考虑的因素等)。结果 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和科室医师的医疗责任保险购买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遭遇医疗纠纷医师愿意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率为66.2%(100/151),未遭遇医疗纠纷医师愿意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率为50.9%(114/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0,P=0.003)。愿意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医师的医疗责任保险意识得分为(32.1±5.1)分,不愿意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医师的医疗责任保险意识得分为(28.7±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0,P<0.001)。医师认为现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最主要的4个问题依次为:没有真正使医院和医师摆脱医疗纠纷(100.0%),承保范围有限(91.9%),医疗责任保险处理程序不完善/理赔过程复杂(87.2%),最高赔偿限额和免赔额设置不合理(65.1%)。结论 医师的工作年限、职称和所在科室,医疗责任风险程度,医疗责任保险意识,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医师医疗责任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临床医生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共情疲劳的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于2014年9月在广州市6所医院按照科室随机抽取有执业医师执照并且从医经验超过1年的临床医生600名进行问卷调查,以救助人员生活质量量表(ProQOL)为评定工具,其由共情满足、职业倦怠、二次创伤3个维度组成,其中职业倦怠与二次创伤可合并为共情疲劳症状。若共情满足分数低于常模25%,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分数高于常模75%,满足其中一项或以上者则被诊断为共情疲劳阳性。3个维度均为阴性则为共情疲劳阴性。结果 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3份,有效回收率为88%。临床医生共情满足维度得分为(3.78±0.68)分,职业倦怠维度得分为(2.42±0.59)分,二次创伤维度得分为(2.09±0.63)分。临床医生共情疲劳高分条目多表现为职业倦怠症状,低分条目多表现为二次创伤症状。不同年龄、学历、从医年限及工作满意度者共情满足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从医年限、每日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满意度者共情疲劳症状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从医年限以及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临床医生出现共情疲劳的因素(P<0.05),其中已婚、从医年限长、对工作不满意者更容易出现共情疲劳。结论 目前临床医生共情疲劳呈现出共情满足程度及职业倦怠程度高,二次创伤程度低的特点,已婚、从医年限长、对工作不满意者更容易出现共情疲劳,通过建立共情疲劳筛查系统、增加再教育培训机会是预防临床医生共情疲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实施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5年全年可能接触锐器的医务工作者共1 156人的锐器伤发生情况,共回收有效问卷1 071份,探讨性别、工作性质、科室、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参加培训情况等因素与锐器伤的相关性。结果该院2015年全年共发生锐器伤284例,锐器伤发生率为26.5%。除性别(P>0.05)外,不同工作性质、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科室和参加培训情况的医护人员间锐器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将锐器伤发生率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参加培训、职称和科室均为锐器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针对医院锐器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知识培训,有助于降低锐器伤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职业紧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紧张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疗卫生技术人员700人做为样本,进行JSS量表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工作紧张在不同职称、收入、学历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级职称组的紧张反应最高(P〈0.01);不同学历组间,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组紧张反应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组(P〈0.01)。工作压力在不同职称、学历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级职称组的工作压力最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组工作压力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组(P〈0.01)。组织支持缺乏在不同职称、性别、学历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级职称组的组织支持缺乏最高(P〈0.05);男性组织支持缺乏要高于女性(P〈0.05);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组组织支持缺乏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组(P〈0.05)。结论:性别、职称、学历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加强应对资源,减轻职业压力,缓解医患矛盾、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可能对降低职业紧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助理员队伍的人力资源现况及其工作能力影响因素,为优化家庭医生助理员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采用立意抽样法从闵行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抽取6家(闵行区颛桥、吴泾、莘庄、浦江、江川、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70名家庭医生助理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从业年限、工作性质、工作能力评分。工作能力评分采用中文版工作能力指数(WAI)调查表评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家庭医生助理员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97.6%。166名家庭医生助理员中,女性为主,占85.5%(142/166);年龄以25~35岁为主,其中25~30岁占23.5%(39/166),31~35岁占33.1%(55/166);教育程度以大专、本科及以上为主,其中本科及以上占47.0%(78/166),大专占39.8%(66/166);专业背景主要为护理,占66.3%(110/166);职称主要为初级、中级及以上,其中初级占40.4%(67/166),中级及以上占40.4%(67/166);月收入主要为“≤4 000元”,占56.0%(93/166);从业年限主要为“>3年”,占49.4%(82/166);工作性质主要为专职,占72.3%(120/166)。家庭医生助理员工作能力评分平均为(7.7±1.8)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背景、职称、月收入家庭医生助理员的工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从业年限、工作性质家庭医生助理员的工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背景、从业年限、工作性质是家庭医生助理员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闵行区家庭医生助理员队伍以女性、专职、医学背景为主要特征,且收入较低、无职称晋升、总体工作能力较低,专业背景、从业年限、工作性质为家庭医生助理员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扩大宣传、提高收入、开辟职称晋升通道等措施吸引新鲜力量,通过队伍专职化、培训系列化、队伍稳定化提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我国已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某大型三甲医院门诊医疗投诉的具体情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以满足患者在普通门诊的医疗需求。方法 收集2020年6-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门诊部收到的患者门诊医疗投诉记录单共90件。将投诉人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类别)、投诉科室、投诉原因、接待人员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和投诉处理结果等项目分类进行统计,并进行投诉原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所有投诉共涉及25个临床科室,其中涉及内科有8个科室,占32.00%;外科有9个科室,占36.00%;8个专科或其他科室,占32.00%。90件门诊投诉案例中,涉及内科44例,占48.89%;外科25例,占27.78%;专科及其他科室21例,占23.33%。投诉主要原因中因疫情常态化防控所引起的就诊排队过长、疫情相关制度和预约时间过长3项共计43件,占47.78%;因医护态度不佳、医疗制度规定和医疗技术问题等相关投诉也分别占17.78%、12.22%和8.89%。有88件经过门诊投诉处理小组的耐心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庆市城乡医疗资源空间分布差异与医疗教育培训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和郊县各四家医院进行统计,主城区四家医院为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郊县四家医院为城口县人民医院、荣昌县人民医院、云阳县人民医院、忠县人民医院。采用SPSS 21.0比较卫生人员的工龄、学历、职称、分布等,对比分析其医疗资源空间分布及其从医人员的医疗培训教育。同时分层抽样调查重庆三个经济发展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职称与学历结构,三个经济发展区包括1h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结果:重庆市城乡医疗空间分布存在城乡不平衡,在四家医院中主城区的四家医院占有较大的资源,其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与学历也普遍较郊县高。分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h经济圈的高级职称占有67.6%,而渝东北与渝东南分别占有27.4%、5.0%。1h经济圈内的本科学历占有51.7%,渝东北与渝东南分别占有33.5%、14.8%。结论:重庆中心区域的从医人员基本受过较高的医疗教育培训,而农村从医人员的医疗教育培训普遍比城区低,城乡医疗资源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慢性疾病轨迹模式(CITM)的认知程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5—6月对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36名注册的临床护士进行CITM认知度问卷调查,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影响临床护士CITM认知程度的因素。结果 临床护士CITM的认知度总分为(76.86±10.98)分;不同特征(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性别)的临床护士在CITM相关知识、疾病相关性行为、自我概念行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护士对CITM认知度的影响因素中,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维度得分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中,工作年限是疾病相关性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临床护士对CITM的认知度处于中等水平,但在CITM相关知识及临床运用方面较欠缺,应加强临床护士对CITM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在慢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结核感染风险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86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人员类别、婚姻状况、职称、教育程度等,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核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结核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年龄、工作年限、人员类别和职称均是结核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P<0.01).结论: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结核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存在诸多感染风险,医疗机构应根据医务人员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岗位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制订改善措施。 方法 2021年7月至8月,对南京某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口学特征情况、岗位满意度开展线上调查。 结果 本研究发放问卷866份,有效问卷862份,有效回收率为99.5%。满意度得分为(3.55±0.77)分。在保健因素方面,不同性别、岗位、用工形式人群满意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励因素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工作年限、用工形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进修培训、政治保障、职称提升、福利水平、薪酬水平、职务提升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任务充实、进修培训、工作稳定、职务提升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用工形式人群工作稳定、福利水平、薪酬公平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任务充实(OR=1.779,95%CI:1.110~2.851)、福利水平(OR=1.977,95%CI:1.200~3.257)、薪酬水平(OR=1.752,95%CI:1.024~2.998)和薪酬公平(OR=1.957,95%CI:1.207~3.172)是岗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建议重点保障保健因素,辅以激励因素,可从优化人才结构、建设信息一体化、扩大财政补助,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进行人文执业能力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及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问卷调查1196名护士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5个维度的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并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别探讨影响人文职业能力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196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均分为105.69±16.45(量表满分为130分),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各维度均分分别为40.95±6.46、16.41±2.66、16.41±2.66、11.32±2.05、12.43±2.00分。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33)、年龄(P<0.001)、科室(P=0.015)、工作年限(P<0.001)、职称(P<0.001)、第一学历(P<0.001)、最高学历(P<0.001)、家庭所在地(P=0.010)、婚姻状况(P=0.023)、照顾患者数量(P=0.0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配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人员数据库提取资料,对截至2010年12月全院1 677名护理人员从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该院护理人员队伍整体结构以女性为主;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护理人员年龄以<30岁为主;学历以中专及以下和大专为主;临床科室初级职称占86.5%。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及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称构成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护理队伍在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方面的配置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甘肃省医疗机构儿童眼保健门诊服务状况,分析儿童眼保健门诊建设规范及服务运行存在问题,为促进甘肃省儿童眼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8月至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取甘肃省内各级医院眼科门诊及眼保健医疗人员,收集所在机构儿童眼保健门诊相关定量及定性资料,采用SPSS26.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来自108所医院的眼科医疗人员有效回答问卷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98%。已开展儿童眼保健工作的机构占30.77%,占84.20%的调查对象有建设儿童眼保健门诊的意愿。不同医院类别学历、岗位类别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类别参与开展儿童眼病筛查、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类别、类型设备使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类别启动资金不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医疗机构设置儿童眼保健门诊率低、现有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总体处于低水平运转状态,规范化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结构的变化趋势,为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优化中医卫生资源配置、开展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提供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使用2013年原卫生部、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年度数据,从性别、年龄、学历、技术职称4个维度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两类中医医疗机构中的人员性别特点,均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男性偏多,中药师(士)女性偏多。2017年,中医类医院的中医药人员以中青年为主,44岁以下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62.70%,中药师(士)占59.48%;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64.94%,中药师(士)占33.67%;聘任的中、高级职称,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53.44%,中药师(士)占26.68%。中医类诊所的中医药人员老龄化明显,且有逐步上涨态势,44岁以下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21.37%,中药师(士)占41.7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13.34%,中药师(士)占5.82%;聘任的中、高级职称,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29.93%,中药师(士)占8.56%。结论中医类医院人员结构越来越匹配未来中医类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医类诊所人员技术层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辖区民营医疗门诊部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掌握民营医疗门诊部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分析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可行的继续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深圳市某区辖区内176家民营医疗门诊部的1 05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认知仅有58%,其中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岗位对认知均有影响,且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继续教育实施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继续教育途径.结论 民营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急需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为民营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继续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1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及知识需求。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题满分为24分,2299名医务人员平均得分为(15.4&#177;2.9)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类别、职称和从业年限的医务人员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89.06%的医务人员认为控制医院感染对保障医疗安全非常重要,不同性别、学历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认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9.52%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不同从业年限的医务人员对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的必要性认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职业安全与防护知识、医院感染诊断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的需求率分别为69.99%、66.07%和61.64%,占前三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缺乏;多数医务人员已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的必要性:应根据医务人员的知识需求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社区中医"治未病"人才队伍现况,并探讨其对策建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430名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403份,有效回收率为93.7%。社区医务人员中男女性别比为1∶2.3(121/282),中西医岗位医生比为1∶3.8(78/296),月收入2 000~7 999元占95.6%(385/403)。不同年龄、学历的社区医务人员性别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年龄段女性所占比例均高于男性。不同性别、职称、职业的社区医务人员年龄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公共卫生(29.5%,18/61)、中医全科(18.2%,12/66)及中西医结合(16.7%,2/12)人员中20~岁所占比例较高,西医全科(51.0%,98/192)和中医全科(45.4%,30/66)人员中30~岁所占比例位居前两位,中西医结合(33.3%,4/12)及公共卫生(24.6%,15/61)人员中40~岁所占比例较高,中西医结合(41.7%,5/12)及西医其他(40.7%,22/54)人员中50~岁所占比例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岗位的社区医务人员学历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西医岗位人员中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较高(66.6%,197/296),中医岗位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较高(16.7%,13/78)。不同年龄、学历、岗位、职称、月收入的社区医务人员婚姻状况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月收入2 000~元人员中未婚(21.8%,12/55)、离异及其他(5.5%,3/55)所占比例较高,6 000~元人员中初婚所占比例最高(91.0%,81/89)。不同年龄、职称、婚姻状况的社区医务人员月收入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职业类别、婚姻状况的社区医务人员岗位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中西医岗位所占比例最高(88.2%,15/17),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中中医岗位所占比例最高(68.4%,13/19)。不同年龄、岗位的社区医务人员职称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岁人员中初级职称所占比例最高(84.8%,39/46),40~岁(17.0%,15/88)、50~岁(11.2%,10/89)人员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高。不同性别的社区医务人员工作年限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人员中工作年限1~5年所占比例较高(52.2%,36/69),而男性人员中工作年限≥6年所比例较高(82.1%,23/28)。不同年龄、职业类别、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的社区医务人员认为"治未病"人才是否称职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医全科人员中认为称职所占比例最高(68.2%,45/66),中西医结合人员中认为不称职所占比例最高(58.3%,7/12)。结论 各类别人力资源配备比例还没有达到理想状况,需进行结构和层次的调整。在开展社区中医药岗位培训时,男性、中年人员、专科学历者、中西医结合人员及西医人员是主要培训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方式、手段,切实提高社区"治未病"人才队伍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