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正  康立源  范骁辉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989-2992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海量制造过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品质的大幅提升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因此在中药制药企业建立数据集成与管理系统变得非常重要,它将使得工厂生产数据的收集、保存、分析、展示和交流变得简单、高效。通过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打破数据孤岛,整合所有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并发现和沉淀生产知识,最终提高生产过程质量。该文分析了中药制药过程有关工业大数据分析的若干关键技术,重点就数据集成、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具体探讨。该文结合了生脉注射液生产历史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例分析,并展望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中药数字制药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文龙  瞿海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506-3510
该文介绍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过程轨迹"方法的原理,该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在线采集各工艺过程的在线近红外光谱;对在线采集的三维光谱数据进行展开;确定主成分、Hotelling T2、DMod X等统计量的运行迹线及其正常波动范围;用所建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模型监测新批次的运行情况。该文对该技术在生物制药及化学制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介绍了作者所在的实验室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过程监控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药工业4.0:从数字制药迈向智慧制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该文对中药制药工程科技进行前瞻分析,设计了中药制药业"未来工厂"愿景,进而提出"中药工业4.0"战略构思和技术路线图,构划了相关核心技术体系,由此阐明中药工业从数字制药迈向智慧制药的技术发展路径。在定义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在线检测、过程质量监测等概念及术语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制药与智慧制药的技术理念及技术特征,倡议大力推进中药数字制药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制药过程高度信息化和多学科集群创新,创建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为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及技术升级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sis technology,PAT)在制药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官方机构正在积极推动应用PAT技术,力图从过程、工艺上保证产品的质量,改变目前主要依靠认证认可检查的现状。本文综述了制药行业中的PAT相关法规/指导原则发展进程以及常用的PAT工具和相关应用进展,为加强我国制药行业对PAT的理解提供一定参考, 推动制药企业将其融入生产过程, 从药品质量的源头抓起, 提高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质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及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近红外用于中药制药过程的可行性与优势所在,重点对近年来近红外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新应用作一综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而为该领域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发酵制药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药发酵制药技术是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 ,吸取了微生态学研究成果 ,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 ,是从中药 (天然药物 )制药方面寻找药物的新疗效。传统的中药发酵多是在天然的条件下进行的 ,而现在的中药发酵制药技术是在充分吸收了近代微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的。其先进发酵工艺特点是 :以优选的有益菌群中的一种或几种、一株或几株益生菌作为菌种 ,加入中药提取液中 ,再按照现代发酵工艺制成产品 ,它是一种含有中药活性成分、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全组分发酵液的新型中药发酵加…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的中药制药生产过程在世界同行业中还较落后。其生产尚延续传统的控制过程,且缺乏监测技术,在中药制造过程中严重影响其质量。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新型的快速的、无损的的监测分析方法,其功效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分析与质量监控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工艺与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修 《中成药》1999,21(10):537-539
传统的中药生产工艺在几十年来已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更先进的工艺不断涌现的今天,提出了一条全新的中药的生产工艺。其目的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中药的优势特色相结合,开发出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现代中药产品来。1 中药生产工艺传统中药生产工艺如下:原料预处理—提取—分离—精制—浓缩—干燥—制剂。而在提取和精制过程中,常采取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从而形成下述工艺生产流程:多功能水提取罐—醇沉—过滤—浓缩—制粒、制剂华东理工大学针对水提醇沉法进行了改进,将醇沉改为絮凝水沉法,在生产感冒冲剂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是实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b D)的关键工具之一。在线(Online)和原位(In-line)等PAT技术的使用,为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在稳定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功能和属性角度,将PAT技术分为5个方面进行介绍:1)模拟视觉分析技术;2)模拟听觉分析技术;3)模拟味觉分析技术;4)模拟触觉分析技术和;5)多功能集成在线分析技术。同时综述了PAT在中药提取、浓缩、醇沉、柱层析、干燥、混合、制粒、包衣等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制药过程工艺复杂,过程控制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进行制药过程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研究,提高制药过程理解,对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氢谱已在中药质量评价与代谢组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氢核磁共振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炮制、提取等制药过程研究时,在辨识过程化学标志物、研究代谢物在过程中的转化转移规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展望了基于氢核磁共振技术的过程组学研究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膜分离技术优势在中药行业应用中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其中的纳滤技术在中药成分分离中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展开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了纳滤在多糖、黄酮、生物碱等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浓缩以及中药制剂除杂方面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方略及其工业转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该文简要分析了中药工业若干瓶颈问题以及重大技术需求,概述了中药制药工程领域技术现状,进而提出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战略方向,构建了新一代中药制药核心技术框架,提议创新发展以制药工艺“精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中药制药技术,最后对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述过程分析技术(PAT)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对PAT内容进行归纳,并综述近年来PAT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制药行业的启示。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结论 PAT促进对生产过程和药品的理解,提高对药品生产效率,强化对药品质量的控制,是未来制药行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制药行业需加强对PAT的理解,将其融入生产过程,从药品质量的源头抓起,提高药品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制药行业将从现有的传统生产模式向一个具有前瞻性的PAT生产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高通量药物筛选(HTS)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技术、大孔吸附树脂、膜分离技术等现代制药新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技术》2005,7(1):i001-i002
一、成立背景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enter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工程中心),199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筹建,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科委直接领导,1998年是中药行业内首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的,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优化为第二期再建的15个国家级工程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药制药过程中,有许多单元操作涉及到流体流动概念.其中,一些流体流动的基本物理概念直接涉及到药品的质量.在此,有必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喷雾干燥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耿炤  陶建生 《中成药》2004,26(1):66-68
喷雾干燥技术问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865年蛋液的喷雾处理,1872年美国人赛谬尔@珀西(Samluel Percy)申请了关于喷雾干燥技术的专刊,1888年喷雾干燥首次商业化应用于奶粉、葡萄糖的干燥.由于喷雾干燥具有"瞬时干燥"、"干燥产品质量好"、"干燥过程简单"等特点,明显优于其它干燥方式,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乳制品、洗涤剂、脱水食品以及化肥、染料、水泥的生产,目前常见的速溶咖啡、奶粉、方便食品汤料等就是喷雾干燥得到的产品[1].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医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到反倾销起诉,这个问题已引起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医药产品之所以屡遭指控,其原因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19.
综述中药制药过程中超滤膜完整性评价手段,整理超滤膜完整性评价手段的文献,并结合中药制药过程中超滤技术应用特点进行发展趋势分析。直接、间接完整性检测法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评价,其中常用的气泡点法和扩散流法可对膜完整性进行快速评价,但无法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测;替代挑战实验法多采用外源性探针,灵敏度高却存在污染。现有的膜完整性检测方法无法满足中药制药过程中无外源性添加污染、指标灵敏、在线监控的要求,经分析发现间接检查法是未来膜完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方向,寻找内源性探针对提升膜完整性的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药智能制造由试点示范进入深入应用、全面推广的新阶段,如何提高过程质量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已成为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发展的瓶颈。该文整理了自《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以来,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立项的中药智能制造项目(226项)和中药制药企业(145家),对相关中药生产企业申请的专利进行检索,挖掘出生产过程智能质量控制技术专利135件。从智能质量感知、智能工艺认知和智能过程控制3个方面,对中药材种植、饮片炮制、制剂前处理和制剂成型等单元环节,以及生产车间层面的智能质量控制专利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智能质量控制技术已初步应用于中药生产全过程,提取和浓缩单元智能化,以及关键质量属性的智能感知是当前阶段生产企业关注重点;面向中药制造工艺的认知专利技术较为缺乏,导致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尚未实现有效闭环整合。建议未来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突破中药生产共性环节和生产系统的工艺认知瓶颈,将产品整体质量形成规律透明化,加速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智能装备创新与应用,促进中药品质均一性和制造可靠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