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胆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吲哚菁绿(ICG)术中显影的方法精准识别胆总管,以期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纳入珠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6月行LC患者68例,其中行常规LC患者56例,ICG胆道造影引导下LC患者12例。常规LC组患者用腹腔镜白光、ICG胆道造影组用近红外光检查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术前数据进行平衡。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胆总管损伤发生率。结果胆道造影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0.9)mL,(20.2±1.6)min,(1.2±0.3)d和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8±2.3)mL,(48.3±5.1)min,(2.3±0.8)d和8.3%(t值分别为-22.709、-19.856、-19.507,χ2=1.287,P值均<0.05)。结论 ICG胆道造影是LC术中鉴别胆总管和胆囊管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预防胆总管的损伤。该方法胆道辨识度更高、起效时间长、可重复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LC)与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应用SLC治疗52例,应用急诊LC治疗40例。在行SLC时,先行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抽出胆汁,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在炎症控制后3月,再入院行LC,在行急诊LC时,于发病72 h内行急诊LC术,手术中依照常规方法留置腹腔引流管,手术结束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 两组均成功顺利完成手术。SLC治疗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2±7.0) min、(24.1±3.3) h和(5.6±1.3) d,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5.8%)和0例(0.0%),而急诊LC治疗组则分别为(58.7±8.1) min(P=0.784)、(26.2±5.8) h(P=0.047)和(8.1±1.9) d(P=0.029),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20.0%, P=0.018)和7例(17.5%, P=0.039); SLC组术后发生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S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好,更安全,应尽量减少行急诊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吲哚青绿(ICG)近红外荧光胆道造影指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6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LC术;在观察组,采用ICG近红外荧光胆道造影下指导行LC术。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C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8.4±3.8)min、(65.1±6.4)mL和(4.6±0.4)d,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49.7±4.7)min、(85.3±8.4)mL和(6.5±0.7)d,P<0.05】;随访发现,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7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7例,发生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大于60岁、体质指数大于≥27 kg/m2、合并糖尿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术中出血量≥70 mL和未进行ICG胆道造影的比率分别为70.6%、52.9%、64.7%、94.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PDC组)(n=20)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TTD组)(n=56),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胆总管残余结石、胆瘘和胆道感染)发生率。术后随访2~12个月。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PDC组和TTD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06.2±15.8)min vs(147.5±23.2)min]、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9±8.1)h vs(49.4±6.5)h]、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3.5±1.3)d vs(5.7±2.6)d]、术后住院时间[(6.3±1.5)d vs(11.4±2.0)d]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3.61、-2.64、-26.34,P值分别为0.036、0.021、0.034、<0.001)。2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胆瘘、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感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从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5月-2017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江宁医院普外科应用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发病后1周内,手术持续时间60~130 min,平均(75.5±10.5)min,术中出血量40~200 ml,平均(70±11.2)ml;术后住院时间3~14d,平均(6±1.5)d。86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4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3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例,3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有6例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余80例均成功完成LC,包含1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加行十二指肠一期修补术。术中行胆道造影20例,1例发现合并有胆总管结石,遂行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另有2例经造影确定存在胆道损伤,均在术中予以修补,1例放置T管引流,1例行一期缝合。1例患者术后胆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余患者均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遵守严格的适应证和掌握充分的腹腔镜技术,创伤较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13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其中行PTGD后联合LC的70例,单纯行LC的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B超引导下PTGD联合LC组中,无并发症发生病例,中转开腹1例,腹腔引流10例,平均LC手术时间46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7d;在单纯LC组中,并发症发生1例,中转开腹3例,腹腔引流36例,平均LC手术时间91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6d.两组比较,在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率、LC手术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GD联合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较LC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LC的21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常规采用三孔法,必要时增加一戳孔以利于操作。术后引流管放置1~3 d,使用抗生素3~5 d。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半年。结果本组LC成功率87.0%(188/216),中转开腹率13.0%(28/216),平均手术时间(62.00±11.27)min,平均住院时间(4.60±2.16)d,并发症发生率2.3%(5/216),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好胆囊三角及良好的术中引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几种不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行LC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单孔法LC组、二孔法LC组、三孔法LC组、四孔法LC组各100例,通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6 h疼痛程度6个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4组之间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组间比较时单孔法组的术后6 h疼痛程度与二孔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4)分vs(1.9±0.8)分,P=0.036],单孔法手术时间与三孔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23.5)min vs(36.0±24.3)min,P=0.028],单孔法术后住院天数与三孔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3)d vs(5.2±3.3)d,P=0.042],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4种方法都是安全可行的,但应规范操作技术,熟练解剖知识,严格掌握手术情况的变化,手术前还应根据患者的意愿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导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治疗的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胆囊炎行LC 214例,中转开腹15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壁厚度、血清总胆红素、发作至手术时间、右上腹肌紧张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根据4种危险因素即胆囊壁厚度、血清总胆红素、发作至手术时间、右上腹肌紧张可以预测中转开腹概率。  相似文献   

10.
王俊兴  马锦波 《山东医药》2011,51(38):53-54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13例。结果发病72 h内手术者69例,LC成功率10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胆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病72 h后手术者44例,2例因胆囊三角区出血镜下止血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2例因术中胆道侧壁损伤而中转开腹修补胆道并放置T管引流;术后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出现胆漏,4例切口感染;长期随访,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发病72 h内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在鼻胆囊引流管(ENGBD)引导下施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的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肝胆外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和重庆市中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2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后取石,术中置入ENGBD者分配入试验组(A组,n=47)、置入鼻胆引流管(ENBD)者分配入对照组(B组,n=77)。2组均于ERCP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困难病例则中转开腹实施胆囊切除术。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组在ENGBD的引导下,较B组更易完成LSC术(53.2%vs 20.8%),中转开腹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比例也大为降低(4.3%vs 35.1%)。B组可能因胆囊与周围器官之间形成内瘘(包括Mirizzi综合征)、意外胆囊癌、胆囊管汇合异常等复杂情况,NEGBD难以成功置入,使得手术中发生肝动脉/肝静脉损伤,又因担心胆管损伤而被迫中转开腹。结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时,于ERCP后置入ENGBD有助于LSC的顺利实施,可有效降低中转开腹比例。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LC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胆道损伤,一旦发生,处理困难。1993年11月至2004年7月行LC2892例,中转开腹92例,无胆道损伤及死亡病例,体会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892例患者中,男1105例,女1787例,年龄6~96岁,平均47.7岁。术前B超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90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32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上腹手术史22例,下腹手术史230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良性病变2885例,胆囊癌7例(胆囊原位癌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方法急性胆囊炎行LC 53例,中转开腹3例。回顾53例LC操作经验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LC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79 min,术中出血5~200 ml,平均住院6.5d(3~16 d)。结论急性胆囊炎首选LC。腹腔镜下顺行切除胆囊更加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的短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接收的95例急性危重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LC治疗的对照组患者52例,接受PTGBD联合LC的观察组43例,比较两组短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8 d两组CD3~+、CD4~+、CD4~+/CD8~+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8 d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BD联合LC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短期疗效好,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初期与后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序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4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接受PTGBD联合LC序贯治疗,其中70例在起病后7 d内(初期组),而另75例患者在起病7 d后(后期组)接受PTGBD,在其后择期行LC手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 在围LC手术期,后期组手术失血量为(26.8±9.3)mL,显著少于初期组【(46.2±16.3)mL,P<0.05】,手术时间为(67.3±9.2)min,显著短于初期组【(83.2±8.3)min,P<0.05】,肛门排气时间为(22.5±5.9) h,显著短于初期组【(28.2±6.2)h,P<0.05】,腹腔引流时间为(3.3±1.1)d,显著短于初期组【(6.3±1.3)d,P<0.05】;后期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初期组(P<0.05);后期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初期组(P<0.05);后期组术后胆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初期组的20.0%(P<0.05)。结论 应用后期PTGBD联合LC序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好,更安全,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TS)措施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嘉峪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4年3月进行LC的124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为FTS组,62例为传统方法组,对比研究两组术后患者肛门通气时间、进食和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等恢复情况,并对手术结果、不良反应等给予记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FTS组术后患者较传统方法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8.5±1.5)h vs(16.3±2.4)h]、术后进食时间短[(5.5±1.5)h vs(19.5±2.5)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7.5±1.5)h vs(12.8±3.5)h]、住院天数少[(5.88±1.56)d vs(8.96±1.24)d]、术后心脑并发症发生率低(4.83%vs 1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LC应用FTS措施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更加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探究择期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PTGD的60岁以上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择期LC时间将其分为3组:PTGD术后2个月内行LC(A组)、2~4个月行LC(B组)、4个月后行LC(C组),每组30例,观察PTGD的治疗效果及择期LC效果。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9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TGD,腹痛缓解时间(2.52±0.76)h;术后24~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ALT、AST、TBi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8.339、8.386、15.194、17.340、12.761,P值均0.05),无1例患者出现因穿刺所致的胆漏、胆道出血、气胸、结肠穿孔等并发症;无1例脱管再次行PTGD。3组患者的术前胆囊壁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029、24.674、12.864、22.844;χ~2值分别为12.345、8.750,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2、0.013),其中B、C组患者的术前胆囊壁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C组(P值均0.05)。结论 PTGD术后2~4个月内择期行LC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62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2组,三孔组(n=32)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组(n=30)采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美容度评分,术前和术后1、3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术前和术后24 h肝功能指标ALT、AST、ALP水平,住院费用及随访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单孔组患者术后腹壁美容度评分高于三孔组[(4.89±0.10)分vs(3.15±0.34)分,t=4.910,P=0.039],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2.58±0.53)d vs(4.35±0.24)d,t=-5.459,P=0.032],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78.15±4.21)min vs(50.84±5.12)min,t=4.455,P=0.047],术后1、3 d的VAS评分低于三孔组[(4.72±0.58)分vs(6.37±0.45)分,t=-7.060,P0.001;(3.24±0.83)分vs(5.45±0.94)分,t=-4.644,P0.001],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比例低于三孔组(20.0%vs 37.5%,χ~2=6.768,P=0.009)。2组患者术后24 h的ALT、AST、ALP水平均升高,且单孔组ALT、AST、ALP水平均低于三孔组(P值均0.001)。随访1个月,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疤痕不明显,患者痛觉感受轻,对手术皮肤外观效果较满意,并且该手术方式不会增加并发症,对肝功能影响较小。但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所需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孔双视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DPLC)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127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采用ODPLC治疗,对照组采用四孔法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3.6±3.4)min、术中出血量(25.0±5.0)mL、中转开腹率1.67%、术后住院时间(2.4±1.4)d、住院总费用(4 065.0±415.3)元,对照组分别为(42.4±5.7)min、(48.0±26.0)mL、4.58%、(3.5±1.3)d、(6 840.7±562.4)元;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胆管损伤、胆瘘、胆囊残株炎等并发症。结论与LC比较,ODP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影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6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照组在发病后48 h实施手术,观察组在发病后48小时内实施手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7.69±4.58)min、术中出血量(67.84±6.32)mL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2.50%)、中转开腹率(2.50%)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中转开腹患者白细胞计数(14.86±2.19)×109/L、胆囊壁厚度(5.87±1.63)mm、手术时机48小时后率(90.00%)、出现胆囊壁颈部结石嵌顿率(80.00%)高于未实施中转开腹(P<0.05).结论 胆囊壁颈部存在结石嵌顿、体温、胆囊壁厚度、手术时机、白细胞计数是导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