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对母婴具有较大危害,属高危妊娠。其发病与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更多的分泌,但功能上显示相对不足有关。本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其中医基本病机为“阴虚”与“燥热”。笔者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认为本病可采用中药调理或通过饮食调节、精神调摄及体育锻炼来预防本病的发生或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的思维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管理的要求。在糖尿病治疗中,"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具体表现在:糖尿病前期的预防;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4.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复发性流产的防治始终,于孕前查明流产原因并"预培其损",孕后及早安胎,且通过调情志和饮食,慎起居,戒房室,防患于未然,不仅能防止流产的再次发生, 而且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 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岗  郑成强  刘颖  程泓  周天秀 《光明中医》2013,28(9):1808-180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灵活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沈桂根 《中医药导报》2011,17(12):110-1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人口老年化进程加速,糖尿病的发病率亦逐年提高。1980年我国30万全龄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而2007-2008年全国11省市4.2万人的调查发现,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9亿,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2]。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000万,且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约120万人,每天初发糖尿病患者约3000人,糖尿病已成为  相似文献   

7.
中风又名卒中.因发病急骤,证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本病是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等属本病范畴.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故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身材矮小不仅仅是体型上的问题,而且可能导致相应的心理与精神行为异常。矮小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但该方法价格昂贵,且很多患儿恐惧天天注射,配合性差。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得出中医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的切入点及方法,并制订了一套能发挥中医药优势的辨证治疗体系,为身材矮小患儿提供一套简便、价廉、效佳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现迅猛增长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之一[1],采用和加强糖尿病慢病管理措施已刻不容缓。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愈难控制,并发症愈易出现,避免造成死亡的可能性愈小,已成为专家研究共识。中医学对疾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意义。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治未病中,治有治疗、医治、治理、调理、调养、条达、条顺、安定之  相似文献   

10.
<正>"治未病"的提出最早记载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所谓的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也就是在疾病发生、发展之前要求我们具有前瞻性的预测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阻止人体健康状态的恶化。"中医治未病"思想与新中国一贯提倡的"预防为主"的卫生  相似文献   

11.
追溯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渊源,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等角度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重型肝炎防治中的作用,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迅速截断,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其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3个方面。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较隐匿,病程进展缓慢,且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用于指导克罗恩病的防治工作,综合运用中医各种特色疗法,早期预防,积极治疗,长期调理,突显中医治疗优势,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本文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养生、既病防变和病瘥防复三个角度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规律,为防治该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本文首先分析未病本旨,然后阐明未病的3种状态,即无疾之身、隐而未发、发而未传;探讨治未病的渊源,进而从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等5个层面剖析了治未病的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和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世荣  平高华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1-121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主要表现为小动脉肾硬化,其发生与高血压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来自美国肾脏数据系统的资料表明,高血压病医治是美国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8%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据1999年统计,在我国全部透析患者中高血压肾硬化症占9.6%,并有不断攀升趋势。因此,遵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阻抑其进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中风预防中的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中风预防中的运用。方法:根据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属予脑卒中预防的中医治未病的范围。通过辨证服用汤剂、辨证中药穴位敷贴、辨证服用中成药等方法,达到中医治未病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探讨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从情志、饮食、运动方面进行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测定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情况,统计2组干预3个月后血糖控制率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73. 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6. 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FBG、2hPG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FBG、2hPG、Hb A1c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护理,对于血糖控制率,预防和推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