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灌注化疗联合局部射频透热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腹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局部射频透热治疗组(热疗组)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单纯组)。结果:热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5.7%)高于单纯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肝肾损害、骨髓抑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适用于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者,近期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与全身静脉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6例,随机分为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组(A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B组),治疗4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近期疗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63.2%、B组17.6%,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症状两组分别为:A组15.8%、B组64.7%,A组低于B组(P〈0.05);腹痛腹胀症状,A组36.8%、B组5.9%,A组多于B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59例施行剖腹手术而不能切除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采用腹腔内置管、灌注化疗的方法,总有效率(CR+PR)30例,占50.9%。腹腔内化疗是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8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腔转移患者随机被选入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14)和静脉化疗 腹腔热灌注 射频透热组(热疗组,n=14),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热疗组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4.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以Ⅰ~Ⅱ级为主)。结果表明,静脉化疗 腹腔热灌注 射频透热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腔转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医学》2017,(8):757-758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9—2015-08间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共50例,所有患者均在放疗前1周接受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接受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可达84.0%。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能很好地缓解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可作为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腹腔内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蒋家等。中华消化杂志1993;13(4):199采用腹腔内化疗治疗62例晚期消化道癌肿,并对其中31例癌肿可予正确、连续测量者作出了效应评价。总有效率为41.94%。文内讨论了腹腔化疗的理论基础以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并...  相似文献   

7.
由于腹腔内转移和复发是胃肠道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致死原因,因此近年来腹腔化疗便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又一治疗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9年开始应用腹腔热灌注并射频热疗方法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胃肠恶性肿瘤术中放置腹腔化疗泵的疗效。方法 :观察 2 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手术中放置腹腔化疗泵 ,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结果 :化疗后均无肝转移 ,死亡 2例 ,生存期分别为 17月、2 5月 ,均为未能施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 18例生存期超过 3年 ,其中有 1例 2年后出现局部复发。结论 :术中放置腹腔化疗泵 ,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QOL评分改善幅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中局部动脉灌注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密啶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收治6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用5-氟尿密啶进行治疗;试验组中患者采用局部动脉灌注紫杉醇并联合顺铂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局部动脉灌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不仅能取得满意疗效,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病效果,提高治愈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并射频局部透热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晚期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局部射频透热治疗组(治疗组)和腹腔灌注化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2.73%,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周及26周,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射频局部透热治疗恶性腹水较常规单纯腹腔化疗疗效好,且毒副反应少,并有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国祥  向梅 《农垦医学》2006,28(5):350-352
癌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生长迅速,是恶性肿瘤进入晚期的重要标志,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于1—6月内死亡,平均2月内死亡,1年生存率小于10%,癌性腹水导致患者顽固性腹胀,采用利尿、局部或全身化疗的方法治疗癌性腹水,副作用大,疗效差,对症处理通常不能缓解,预后较差,影响患者进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近年来强调对晚期肿瘤的治疗与康复并以改善其生存质量为目标,我们采用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并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予腹腔温热灌洗化疗及体外高频透热治疗,联合以奥沙利铂为主的静脉化疗,至少2个周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完成169个周期治疗,CR 5例,PR 22例,SD 8例,PD 7例,总有效率66.3%.完全缓解率11.9%.不良反应以白细胞下降及消化道反应多见,少数患者出现周围性神经毒性,以I-Ⅱ 度为主.结论 以奥沙利铂为主的静脉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和体外高频透热治疗,对晚期大肠癌具有一定的疗效,毒副作用小;腹腔局部化疗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双途径化疗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方法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途径化疗(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45%,疾病控制率为75%;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15%,疾病控制率为60%.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P<0.05).毒副作用轻,主要为腹痛、腹胀、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进行双途径化疗近期疗效好,可部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魏晰  刘宁 《河北医学》2000,6(12):1100-1101
腹腔化疗是一种根据腹腔解剖特点的设计的区域性辅助化疗方法,它能有效减少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内复发及肝转移[1],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静脉化疗及肝动脉插管化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1995至1999年间,我们共对32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施行了这种化疗方法,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评价静脉与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ELF(CF、5-Fu、VP16)静滴加羟基喜树碱(HCPT)腹腔化疗35例晚期胃癌.记录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35例总有效率57.1%,其中CR8.6%,毒副反应较轻,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静脉化疗加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 方法 对患者行腹腔穿刺,抽尽腹水,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疗效. 结果 肝转移癌有效率41.7%,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效率37.5%,腹水有效率83.3%. 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既可以在局部直接作用于腹膜和肿瘤组织,又能使药物通过门静脉系统,增加肝内的药物浓度,是治疗胃肠道癌肝及腹腔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灌注化疗中的护理。方法:17例腹腔恶性肿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氟尿嘧啶、顺铂灌注化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灌注中、灌注后护理。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灌注化疗,无一例导管脱出。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灌注化疗,对腹壁及腹腔内脏刺激性小,方法简便,适合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腔内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9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化疗组和热化疗组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化疗和局部热疗联合化疗两种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热化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57.8%)明显高于化疗组(33.3%),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2237,P=0.0416)。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晓滨 《吉林医学》2002,23(5):316-316
腹腔内化疗(PIC)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措施.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后腹腔内种植性转移治疗中,目前已被普遍公认的一项主要的治疗手段[1].近十年来,已在我国广为应用.我院从1994年~2001年4月期间,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应用早期联合化疗制剂腹腔内置管灌注化疗共132例,现就腹腔内灌注化疗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